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肉桂酸乙酯的制备实验装置图

肉桂酸乙酯的制备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2-08-29 11:43:31

Ⅰ 已知苯甲醛与乙酸酐[(CH 3 CO) 2 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Perkin反应生成肉桂酸,方程式(已配平)如下:

(1)2(2分); C 9 H 16 O 2 (2分)
(2)CH 3 COOH (2分)
(3)C 6 H 5 Br+CH 2 =CHCOOC 2 H 5 →C 6 H 5 CH=CHCOOC 2 H 5 +HBr(3分);取代反应(1分)
(4) (各2分,共4分)

Ⅱ 已知苯甲醛与乙酸酐[(CH3CO)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Perkin反应生成肉桂酸,反应方程式(已配平)如下

(1)苯甲醛中只有1个-CHO,由1mol-CHO~2molAg可知,1mol苯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在水浴条件下反应最多能生成2molAg单质;肉桂酸完全加氢后,苯环、碳碳双键均与氢气加成,H原子数多8个,则加氢后产物的分子式为C9H16O2
故答案为:2;C9H16O2
(2)M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并放出气体,M中含-COOH,由C原子守恒可知,M中含2个C原子,即M为CH3COOH,故答案为:CH3COOH;
(3)溴苯(C6H5Br)与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在氯化钯催化下可直接合成肉桂酸乙酯,溴苯中的-Br被取代,属于取代反应,该反应为

Ⅲ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求答案

这是很有名很经典的一个有机化学实验。其实是有标准答案的,应当去寻找本来的实验手册来找答案。
首先第一题:划分反应单元,肉桂酸苄酯=苯甲醇+肉桂酸,而肉桂酸=苯甲醛+乙酸酐或乙酸乙酯一类。由此导出反应路线设计:
a)苯甲醛加氢得苄醇。苯甲醛和乙酸乙酯缩合得到肉桂酸乙酯,肉桂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与苯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b)同法制备苄醇。苯甲醛和醋酸酐得到肉桂酸乙酸混酐,然后水解得肉桂酸,将肉桂酸转化为酰氯再与苄醇反应。
c)我记得乙酰氯可以直接同芳香醛缩合,所以应该是过量乙酰氯+苯甲醛在痕量吡啶催化下得到肉桂酰氯,此物再和苄醇缩合。
我记得过去的实验手册上是b的路线。苯甲醛加氢的条件是镍或者铂催化。缩合得到肉桂酸混酐所使用的Perkins反应催化剂是醋酸钠/钾,似乎也可用碳酸钾。
我并不确定你们是要用哪一种路线,因此下面很难作答。另外一个,这应该是楼主的作业题,不应该自己随便甩出来,让别人作答。
至于什么装置图我就不画了,肯定要用到圆底烧瓶,冷凝管,回流管。缩合反应是要长时间回流的。
分离手段的话,最终得到的酯肯定是弱酸洗,弱碱洗,盐水洗,水洗,然后干燥蒸馏。有条件就过色谱柱。中间产物的分离看你怎么选取路线,中间产物又是什么了。

Ⅳ 苯乙醇为原料设计制备肉桂酸苯乙酯的合成路线

Ⅳ (2014朝阳区)肉桂酸在有机合成化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请回答:(1)肉桂酸

(1)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碳碳双键、-COOH,含氧官能团为-COOH,名称为羧基,故答案为:羧基;
(2)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4)苯环、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只有-COOH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1mol肉桂酸分别与足量H2、NaHCO3溶液发生反应,最多消耗H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1mol,其物质的量比为4:1,故答案为:4:1.

Ⅵ 怎样用苯甲醛和乙酸乙酯制备肉桂酸乙酯 求步骤和注意事项

有机反应不好输入,你自己去看吧
http://wenku..com/view/18be5ac7aa00b52acfc7ca77.html

Ⅶ 肉桂酸的制备实验失败的原因

肉桂酸的制备实验失败的原因:因为中和时必须使溶液呈碱性,控制pH=8较合适,因为氢氧化钠的碱性太强,且加入的量不易控制,且易会发生坎尼查罗反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会使肉桂酸与之中和形成可溶于水的肉桂酸钠,从而不能使肉桂酸固体析出。

将蒸馏瓶冷却,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20mL,使生成的肉桂酸形成钠盐而溶解。待滤液冷却至室温后,在搅拌下(用浓盐酸酸化至溶液呈酸性。)冷却,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沉淀,干燥,得肉桂酸粗品。

下游产品

肉桂醇——>苯乙醛——>兔耳草醛——>甲位戊基桂醛——>多西他赛——>肉桂酸——>肉桂酸乙酯——>3-氯苯并(B)噻吩-2-羰基氯——>3-氯苯并呋喃-2-羧肼——>3-氯苯并噻吩-2-羧酸甲酯——>拉西地平——>桂酸桂酯。

3-氯苯并(B)噻吩-2-羧酸——>3-氯苯并ób]噻酚-2-羰酰氯——>肉桂酸苄酯——>3-苯基-2-丙烯酸-2-丙烯基酯——>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氢化肉桂酸内酯——>肉桂酸甲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肉桂酸

Ⅷ 07广东省高考题

我有就是不知怎么发,你多提几个问题吧,我帮你发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Pt 195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 Bi和 Bi的说法正确的是A. Bi和 Bi都含有83个中子B. Bi和 Bi互为同位素C. Bi和 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 Bi和 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2.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A.酸碱指示剂 B.pH计 C.精密pH试纸 D.广泛pH试纸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8g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B.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C.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D.标准状况下,33.6L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4.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A.H2+2OH-=2H2O+2e-
B.O2+4H++4e-=2H2O
C.H2=2H++2e-
D.O2+2H2O+4e-=4OH-
10.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入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1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Al3++4OH-=AlO2-+2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12.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13.顺式Pt(NH3)2Cl2(式量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4种元素组成
B.含有NH3分子
C.Pt的化合价为+4
D.Pt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
14.将V1mL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5.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 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B.0.1mol•L-1NH4Cl溶液:c(NH4+)=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16.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H2
③Sn(s、灰) Sn(s、白) △H3=+2.1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17.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18.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20.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入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
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阳极反应方程式为:2Cl--2e-=Cl2
D.1mol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mol电子。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9分)
21.(10分)
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gNH4Cl,理论上需NaCl g。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 。

22.(8分)
“碘钟”实验中,3I-+S2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c(I-)/mol•L-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O42-)/mol•L-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 /s 88.0 44.0 22.0 44.0 t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显色时间t2= 。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 (填字母)
A.<22.0s
B.22.0~44.0s
C.>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23.(11分)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1硫酸、2mol•L-2硝酸、2mol•NaOH溶液、20%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3)实验过程
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示】Ⅰ.在答题卡上按以下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对应;
Ⅱ.注意文字简洁,确保不超过答题卡空间。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24.(10分)
二氧化锰是制造锌锰干电池的基本材料。工业上以软锰矿为原料,利用硫酸亚铁制备高纯二氧化锰的流程如下:

某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有Si(16.72%)、Fe(5.86%)、Al(3.42%)、Zn(2.68%)和Cu(0.86%)等元素的化合物。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Cu(OH)2 Zn(OH)2 CuS ZnS MnS FeS
pH 5.2 3.2 9.7 10.4 6.7 8.0 ≥–0.42 ≥2.5 ≥7 ≥7
(1)硫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将MnO2还原为MnSO4,酸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
(3)加入MnS的目的是除去 杂质。
(4)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参与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5)从废旧碱性锌锰电池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有 (写出两种)。

25.(10分)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煅烧产物为SO2和Fe3O4。
(1)将0.050molSO2(g)和0.03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3。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SO2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2)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氧气
(3)SO2尾气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可得到更要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3O4溶于H2SO4后,加入铁粉,可制备FeSO4。酸溶过程中需保持溶液足够酸性,其原因是 。

26.(12分)
羟基磷灰石[Ca3(PO4)3OH]是一种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
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
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5Ca(NO3)2+3(NH4)2HPO4+4NH3•H2O=Ca5(PO4)3OH↓+ +
②5Ca(OH)2+3H3PO4=
(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 。
(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

(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 (填化学式)。
(5)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 。

五、(本题包括2小题,9分)
27.(9分)
克矽平是一种治疗矽肺病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1)化合物Ⅰ的某些性质类似苯。例如,化合物Ⅰ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下图所示结构,其反应方程式为 。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2)化合物I生成化合物Ⅰ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所需另一反应物的分子式为
(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化合物Ⅱ可以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
B.化合物Ⅱ不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
C.化合物Ⅲ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反应方程式为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5)用氧化剂氧化化合物Ⅳ生成克矽平和水,则该氧化剂为 。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0分,考生只能选做一题。28小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试题,29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试题)
28.(10分)
已知苯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Perkin反应生成肉桂酸(产率45~50%),另一个产物A也呈酸性,反应方程式如下:
C2H3CHO+(CH3CO)2O → C2H3CH=CHCOOH+ A
苯甲醛 肉桂酸
(1)Perkin反应合成肉桂酸的反应式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产物A的名称是 。
(2)一定条件下,肉桂酸与乙醇反应生成香料肉桂酸乙酯,其反应方程式为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3)取代苯甲醛也能发生Perkin反应,相应产物的产率如下:
取代苯甲醛

产率(%) 15 23 33 0
取代苯甲醛

产率(%) 71 63 52 82
可见,取代氢对Perkin反应的影响有(写出3条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溴苯(C6H5Br)与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3)在氮化钯催化下可直接合成肉桂酸乙酯,该反应属于Heck反应,是环B的一种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5)Heck反应中,为了促进反应的进行,通常可加入一种显 (填字母)的物质
A.弱酸性
B.弱碱性
C.中性
D.强酸性

29.(10分)
C、S、O、Se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医药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Ge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C、Si、Sa三种元素的单质中,能够形成金属晶体的是
(3)按要求指出下列氧化物的空间构型、成键方式或性质
①CO2分子的空间构型及碳氧之间的成键方式 ;
②SO2晶体的空间构型及硅氧之间的成键方式 ;
③已知SnO2是离子晶体,写出其主要物理性质 (写出2条即可)
(4)CO可以和很多金属形成配合物,如Ni(CO)2,Ni与CO之间的键型为
(5)碳氧键的红外伸缩振动频率与键的强度成正比,已知Ni(CO)4中碳氧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为2060cm-3,CO分子中碳氧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为2143cm-2,则Ni(CO)中碳氧键的强度比CO分子中碳氧键的强度 (填字母)
A.强
B.弱
C.相等
D.无法判断

Ⅸ 肉桂酸是一种香料,具有很好的保香作用,通常作为配香原料,可使主香料的香气更加清香.实验室制备肉桂酸

(1)A、由于水的沸点只有100℃,不能通过水浴加热,故错误;
B、由于甘油而的沸点高于170℃,故B正确;
C、沙子是固体,不便于控制温度,C错误;
D、由于植物油的沸点高于170℃,所以实验中为控制温度在140~170℃需在植物油中加热,
故选BD;
生成的乙酸酐有毒,且易挥发,所以该实验应在通风橱或通风处中进行操作,
故答案为:通风橱或通风处;
(2)水蒸气蒸馏可以应用于分离和提纯有机物,所以图2中水蒸气蒸馏后产品在三颈烧瓶中;装置b中长玻璃导管要伸入混合物中,使混合物与水蒸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提纯肉桂酸,
故答案为:产生水蒸气;使混合物与水蒸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提纯肉桂酸;三颈烧瓶;
(3)温度低,肉桂酸钠的溶解度降低,会结晶析出晶体,所以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肉桂酸钠结晶而析出堵塞漏斗,具体的方法是用热过滤漏斗或采取保温措施,
故答案为:防止肉桂酸钠结晶而析出堵塞漏斗;用热过滤漏斗或采取保温措施;
(4)盐酸是强酸,所以加入1:1的盐酸的目的是使肉桂酸盐转化为肉桂酸;放入比布氏漏斗内径小的滤纸后,先由洗瓶挤出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微启水龙头,稍微抽吸,使滤纸紧贴在漏斗的瓷板上,然后开大水龙头进行抽气过滤,所以选项B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使肉桂酸盐转化为肉桂酸; ACD;
(5)5mL苯甲醛、14mL乙酸酐的质量分别是1.06g/ml×5ml=5.3g、14ml×1.082g/ml=15.148g,二者的物质的量分别是5.3g÷106g/mol=0.05mol、15.148g÷102g/mol=0.15mol,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乙酸酐过量,则理论上生成肉桂酸的质量是0.05mol×148g/mol=7.4g,
所以产率是:

3.1g
7.4g
×100%=41.9%,
故答案为:41.9%.

Ⅹ 怎样用苯甲醛和乙酸乙酯制备肉桂酸乙酯

在硫酸存在下,将肉桂酸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由桂酸、乙醇、硫酸在硫酸铝存在下加热至100℃收率约60%)而得。也可由苯甲醛与乙酸乙酯反应而得。

与肉桂酸乙酯的制备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德东五金机电 浏览:383
正品瓦房店轴承怎么分别 浏览:929
医用防护器材有哪些 浏览:784
机械基础课如何上好 浏览:861
电动工具改发电机 浏览:507
王牌战争自动追踪装置怎么破 浏览:163
暖气阀门是什么样 浏览:33
轴承内外圈是怎么加工的 浏览:668
世达有哪些好用的工具箱 浏览:305
如何禁止qq显示其他设备登录 浏览:370
什么仪器可以体验疼痛等级 浏览:747
集线设备包括什么 浏览:229
360工具箱不见了 浏览:113
海信变频空调制冷剂压力多少 浏览:91
山西有哪些比较大的机械工业企业 浏览:493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装置 浏览:788
陕西宝鸡机床厂工资怎么样 浏览:628
卡巴工具箱22 浏览:749
设备使用情况表怎么填写 浏览:356
如何分辨本田车轮轴承真假 浏览:3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