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4湘潭)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活塞,注入稀硫酸,发现稀硫酸
A、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如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影响生成回氢气的量,因此不适宜加答入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但影响生成氢气的量,还能够使产生氢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不适宜加入碳酸钠溶液;
C、稀硫酸和硫酸钠不能反应,加入硫酸钠溶液时,能够使稀硫酸和锌接触,从而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最适宜从长颈漏斗添加的是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钙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如果加入澄清石灰水,会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因此不适宜加入澄清石灰水.
故选:C.
⑵ 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的实验装置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在有孔塑料板上加锌粒,再通过长颈漏斗倒入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 2 SO 4 ═ZnSO 4 +H 2 ↑;
(2)图示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气体,氢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
(3)该装置可通过止水夹的关闭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打开夹子,固液接触产生气体,关闭夹子,试管内压强增大,将硫酸压入长颈漏斗,反应终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盐酸常温反应,不需加热,也可用此发生装置;
(4)实验室制取大量CO 2 气体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为原料,因为 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CaSO 4 微溶于水,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绝,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所以不能用块状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但大理石粉末与硫酸能充分接触,所以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锌粒;通过长颈漏斗倒入稀硫酸;Zn+H 2 SO 4 ═ZnSO 4 +H 2 ↑;
(2)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3)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也不需加热;
(4)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绝,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所以不能用块状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但大理石粉末与硫酸能充分接触,故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
⑶ 实验室如何制取氢气(步骤。过程。原理。。。。)快快。。。。
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反应原理:利用金属活动性比氢强的金专属单质与酸反属应,置换出氢元素。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3)用锌粒与稀盐酸酸制氢气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不适宜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因为该反应放热,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气体含有氯化氢杂质。
2、不能使用硝酸或浓硫酸,因为这两种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将会生成二氧化氮或二氧化硫。
3、制取之前需要检测装置的气密性。
⑷ 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图
(1)稀硫酸抄是由长颈漏斗加入,锌粒是从试管口加入.加入的顺序是先固后液,故先加锌粒后加酸,加入锌粒的具体操作是:试管倾斜,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在试管口,使试管慢慢竖起,将锌粒滑落试管底部,故填:长颈漏斗,试管口,锌粒,试管倾斜,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在试管口,使试管慢慢竖起,将锌粒滑落试管底部;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氢气中混有的水分除去从而使氢气易于燃烧,故填:浓硫酸.
⑸ 实验室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铜的一种氧化物的实验来测定该氧化物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a是长颈漏斗,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到液面以下能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逸出,故填:长颈漏斗;防止生成的氢气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F中的干燥剂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故填: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进入E装置;
(3)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易产生爆炸,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以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故填:排除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锌,故会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锌粒逐渐溶解,故填:产生大量气泡,锌粒逐渐溶解;Zn+2HCl=ZnCl2+H2↑;
(5)E装置增重0.9g,说明生成水的质量为0.9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就是铜的氧化物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为:0.9g×
16 |
18 |
16 |
18 |
7.2g?0.9g×
| ||
0.9g×
|
6.4g |
64 |
0.8g |
16 |
7.2g?0.9g×
| ||
0.9g×
|
⑹ 如图所示是实验常用的实验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得氢气,应选
(来1)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源反应制得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的B装置;因为氢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的收集方法为:排水法(C)或向下排空气法(E);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是酸和盐相互交换成分的复分解反应;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