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连续油管车的工作原理
有连续油管车组和连续油管半挂车之分,不过原理是一样的。说原理之前先说说连续油管车的组成:车底盘,连续油管滚筒、连续油管注入头,连续油管检测仪,倒管器,防喷器,台上发动机,随车启动机等;
之所以采油连续油管车的原因是:车装载,机动性强,适应中国西南、西北山区、丘陵等油田恶劣路况。
连续油管设备在进行井口安装和地面维护等情况下使用的工具均称为连续油管的地面工具或装置。
连续油管在进行井下作业,安装在连续油管自由端,下入到井下进行施工作业时使用的工具均称为连续油管井下工具。
1)工具简介
固定旋流喷头是冲洗工具一种,冲洗时由于喷射孔的偏心,喷出的流体碰触井壁后产生旋流效果,可以实现有效地清洗。。
2)使用方法
根据工艺设计、选择合适的喷嘴安装上后,连接在基本工具串上。
3.2 前后射流喷头
1)工具简介
前后射流喷头是冲洗工具一种,冲洗时工具同时前、后方向喷射,进行有效地清洗。
2)使用方法
根据工艺设计、选择合适的喷嘴安装上后,连接在基本工具串上。
3.3 注氮喷头
1)工具简介
注氮头是进行注氮作业的一种工具,向上的喷嘴可以增加注氮排液的效果。
2)使用方法
根据工艺设计、选择合适的喷嘴安装上后,连接在基本工具串上。
3.4 前后射流喷头
1)工具简介
旋转射流喷头是冲洗工具一种,喷射时由于喷射孔的偏心和离心作用,使喷射头产生旋转,并且喷出的流体碰触井壁后产生旋流效果,可以实现有效地清洗。根据工艺设计、选择合适的喷嘴安装上后,连接在基本工具串上。
2)使用方法
根据工艺设计,选择合适的喷嘴安装上后,
连接在基本工具串上。
3.4 旋转注酸头
1)工具简介
旋转注酸头是油田井下酸化作业的一种工具,酸化时在井下进行旋转喷射酸化。
2)使用方法
根据工艺设计、选择合适的喷嘴安装上后,连接在基本工具串上,
安全有效的进行酸化作业。
㈡ 套管检测
在深井钻探过程中,由于钻杆柱在套管内的长时间旋转运动,钻杆接头等部位与套管内壁研磨,导致套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钻井时间越长,钻杆作用在套管上的侧向力就越大,由此引起的套管和钻柱摩擦与磨损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同时化学腐蚀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对套管质量和使用中套管质量的检测对超深井钻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套管检测包括:套管质量地面检测和套管磨损井内检测。
4.1.1 套管质量检测
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尽管套管生产厂在套管出厂前进行过在线检测,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约3.5%~5.5%有缺陷的套管出厂。因此,在超深井钻探施工中,必须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所用套管进行可靠的缺陷检测。套管质量检测需采用无损伤检测方法。
(1)超声波探伤方法
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最为广泛。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往往又造成声阻抗的不一致,超声波在两种不同声阻抗的介质的交界面上将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的大小与交界面两边介质声阻抗的差异和交界面的取向、大小有关。
超声波探伤常用的仪器设备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科声技术公司研制生产的多通道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它能满足从多个探伤面同时进行多种缺陷的全面检测的需要,并能实现自动扫描、数字化控制和数据采集,从而提高了探伤的速度和超声波探伤的可靠性,可实现对被检测件的自动探伤。
应用多通道数字式超声波自动探伤技术进行原油套管的自动化检测,应从如下3个方面考虑:①具有满足石油套管进行自动探伤的超声波自动探伤仪;②为石油套管自动探伤设计合理的超声波探伤方法;③具有满足自动探伤技术要求并配套的机械设备。目前,除螺纹和接箍部分的探伤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以外,其他部分均为较成熟的或可以实现的技术。
科声公司生产的多通道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具有5个特点,是应用超声波自动检测必须具备的条件:①仪器具有较高的重复频率,能保证实现较高的检测速度和探伤密度;②各个通道性能一致,确保读数精确、可靠。在检测过程中,对同样的缺陷在不同的通道检测时,应有同样的结果,这样就不会漏检和误检,以便于缺陷的定量和设立探伤工艺标准;③适应能力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使用不同的工作频率、不同的量程范围和不同的灵敏度,探伤仪能适应这些场合的探伤工作;④能自动进行伤波识别和报警,在自动探伤场合探伤人员监测伤波是不可取的,所以探伤仪的功能已经从对超声回波的拾取、显现,引申到了自动读数、自动补偿、自动定量、自动识别、自动报警;⑤抗干扰能力强,在工业现场往往有行车、电机等的存在,自动探伤机受电磁干扰、电源波动、机械振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自动探伤仪能在这种环境下连续工作,排除杂波干扰,能减少误判和漏检,进行自动探伤。
(2)漏磁探伤方法
漏磁探伤方法是继超声波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探伤技术,探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外加强大的磁场对铁磁性材料进行磁化,当被磁化的铁磁材料存在缺陷时,即在材料表面形成漏磁场,通过检测线圈或霍尔元件检测到的漏磁场电流或电压大小,反映出缺陷的大小和位置。其中直流局部磁化方法应用较多。
国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实用的漏磁探伤设备,以后推出了多种漏磁探伤仪,比较有名的厂家是德国的Forster公司和美国的Tupboscope公司。目前国内使用漏磁探伤仪的厂家有上海宝山钢管厂和成都无缝钢管厂。分别使用Forster公司和Tupboscope公司的产品。
宝钢套管、油管检测是在其两端未加工螺纹和未装接箍之前的光管上进行的,检测速度为3根/min,用漏磁检测套管两端不可检测的盲区为10mm,然后用专用的磁粉探伤设备再检测套管两端350mm的部分。磁粉探伤5根管子同时进行,在1min内完成,然后用人工观察缺陷。宝钢的漏磁探伤设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探头固定不动,管子直线通过;另一种是探头直线运动,管子原地旋转。宝钢用漏磁探伤套管、油管时,严格执行API SPE 5CT标准,对各种规格、钢级的套管、油管都按标准做出人工标准伤样管,当被检管子的规格和钢级发生变化时,就要用样管对仪器和探头校准。宝钢的漏磁探伤采用直流周向磁化的方法对套管、油管进行磁化,能检测到管体内外表面及内部的纵向缺陷,如果发现表面有划伤等缺陷时,要进行表面修磨,然后再进入检测线检测,如果剩余壁厚大于87.5%t(t为套管壁厚),可以作为合格管出厂,否则报废。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无损检测中心开发研制了旋转式漏磁探伤设备,并用于旧油管和旧钻杆的检测。这套检测设备在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投产并通过鉴定。这套自动探伤系统的特点是:①检测速度10m/min,每2min检测一根管;②分两组探头,一组检测接箍,一组检测管体,管体部分由8个探头组成,管体旋转速度和探头移动速度合理匹配,保证覆盖管体全表面;③磁化方法采用直流周向磁化,能检测到内外壁的纵向缺陷;④对于旧油管、钻杆,由于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滨南采油厂暂定为剩余壁厚小于70%t时判废,并以此标准制作人工伤样管;⑤设备具有声光自动报警、波形记录、对缺陷处自动作标记并具有数据统计、打印报表等功能;⑥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及可编程控制作为整个机械设备的动力和控制手段;⑦磁化装置至少连续工作10h不发热,经退磁后,被检测管子可以吸不住M3的螺母。
(3)涡流探伤方法
涡流探伤是用一个高频振荡器供给激磁线圈激磁电流,并在被检测件周围形成激磁磁场,该磁场在被检测件中感应出涡状电流。涡流又产生自己的磁场,涡流磁场的作用抵消激磁磁场的变化。由于涡流磁场中包含着套管状况不等的各种信息(如钢管材料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仪器通过检测线圈把涡流信号检出,进行滤波、鉴相、放大等处理,并抑制非缺陷的各种噪声信号(如材料性能的差异、运动不平稳等),以此来判别套管中缺陷的存在。涡流探伤有点探头式和穿过式两种基本方法。
涡流探伤应用于套管自动检测生产线主要应考虑这样几个问题:①由于套管壁厚一般大于7mm(各种规格套管的壁厚不等),而涡流探伤的灵敏度是随着缺陷的埋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因此,要采用磁饱和技术提高涡流检测的穿透深度,实现对整个套管壁厚的检测;②由于涡流检测对许多因素都很敏感,其中有些是由加工工艺造成的,如电导率、化学成分、磁导率以及几何形状等的变化;而另一些则是与管材无关的测试因素,如耦合状况的改变,探头与管子之间的振动等,因此,涡流探伤的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与漏磁技术相比要复杂一些,特别是对于像套管这样大直径的钢管更是如此。
国内有很多单位,如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设计院、厦门涡流检测技术研究所等,相继研究成功多种规格的涡流探伤仪,这些设备的技术性能都能满足常规的探伤要求,某些先进设备的技术性能已达到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4.1.2 套管磨损检测
在井内的套管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是损坏,一般包括机械损伤和化学损伤两种。套管的机械磨损是由与套管内壁相接触摩擦的其他物体引起的,主要是钻杆、钻杆接头、底部钻具组合、钢缆及尾管等,而旋转引起的磨损程度远远大于滑动导致的磨损;井内泥浆和地层流体会对套管造成一定的化学损伤,随泥浆的化学成分和地层流体特性,对套管的腐蚀程度不同。随着钻井周期的延长,套管磨损程度加剧,如不采取措施,则会出现套管先期损坏的现象,严重的会使井报废。套管损伤对井内安全影响很大,因此,超深井套管损伤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
工程测井很多仪器都有套管质量和固井质量检测功能,其性能和功能见表4.1。国外测井仪器耐温、耐压指标都较高,耐温指标多为175℃。相比而言,国内仪器耐温、耐压指标较低,应注重研发耐温超过150℃的仪器。
(1)MID-K测井仪
MID-K测井仪器是俄罗斯生产的进行多层套管伤害探测的测井设备,MID-K测井仪器共有3个测量探头,包括1个纵向探头和2个横向探头(图4.1)。纵向探头是对套管沿轴向的伤害进行测量;横向探头对套管横切面上的损伤进行测量。测量的信息是感生电动势的衰减谱,对衰减谱进行采样得到多条不同时刻记录的曲线,不同时间与管柱的径向位置相对应。该测井仪根据不同位置管柱对应的不同衰减时间段对衰减谱进行放大,从而达到对不同位置管柱的探测,以3层管柱为例,可分为远区、中区和近区,分别对应外层、中间和内层管柱。
表4.1 工程测井仪器一览表
图4.1 MID-K仪器结构示意图
MID-K测井仪共记录了5个不同区间和方向的感应电动势时间衰减谱,包括3个不同时间区间的纵向探测器探测的感应电动势衰减谱以及2个横向探测器探测的感应电动势衰减谱,由270条感生电动势曲线组成,曲线间的采样间隔为2.5ms(图4.2)。
(2)PIT套管检测仪
PIT(Pipe Inspection Tool,套管检测仪)是一种磁法测井仪器,采用多个推靠式极板,用同时测量漏磁通和涡流的方法检测套管内外壁的缺损(漏磁通法测量套管壁总的缺损,涡流法检测内壁缺损),解释腐蚀和穿孔状况。由于采用极板,PIT仪器分3种规格,以适应不同的套管直径。适应5in套管的仪器有8个极板,可分辨5mm孔眼,耐温175℃,耐压104MPa,长4.7m,质量160kg,最小通径110mm,推荐测速1100m/h。PIT仪器的前身技术产品是国内早已引进的斯仑贝谢公司20世纪70年代仪器PAT。PAT仪器使用上下两套极板组,对每个极板组只记录两个数据,即涡流量和漏磁通量。与PAT仪器的不同在于PIT对每个极板都记录涡流量和漏磁通量,能显示井周方向上套管腐蚀和穿孔的细节。仪器对套管变形不敏感。
图4.2 MID-K测井解释成果图
(3)MIT多臂井径成像仪
MIT(Multifinger Imaging Tool,多臂井径成像仪)是英国Sondex公司生产并由哈里伯顿公司代理的40独立臂井径仪,采用相互独立的机械测量臂带动40个LVDT(线性变化差动变压器)传感器分别测量套管内径。仪器质量28kg,长1.6m,耐温150℃,耐压104MPa,外径70mm,测量范围76~190mm,半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为0.76mm和0.08mm,推荐测速540m/h,纵向分辨率2.5mm。与老式多臂井径仪器不同,MIT对每一个测量臂分别给出测量结果,同时输出40条半径曲线以及最大、最小、平均半径。仪器还有测量斜传感器,测量精度为4°。
(4)CAST-V井周声波扫描仪
CAST-V(Circumferential Acoustic Scanning Tool-Visualization,井周声波扫描仪)采用脉冲超声回波方法对井壁进行扫描,可用于裸眼井和套管井,在套管井中可同时检测套管和评价水泥胶结质量。CAST的旋转探头旋转速度10周/s,每转1周发射和接收200次超声波,回波到达时间和幅度用于套管内壁成像,回波共振频率用于计算套管壁厚,回波共振衰减时间用于评价套管-水泥环界面(I界面)胶结状况。仪器长5.5m,外径92mm,质量143kg,耐温177℃,耐压138MPa,可用于114~330mm井眼,垂向分辨率7.6mm,推荐测速360m/h(图4.3,图4.4)。
(5)DHV井下可见光电视
DHV(Down Hole Video,井下可见光电视)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摄像头相同,采用光学聚焦系统和CCD传感器把可见光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电缆传送到地面;井下仪器还携带了照明光源。近年来DHV技术发展较快,镜头焦距可调,采用不沾油涂层和光源后置技术使图像更清晰,广角镜头在水中视角可达55°,信号传输由光缆改为普通单芯电缆,仪器耐温、耐压指标提高到了177℃、104MPa,外径仍然为43mm。
图4.3 超声成像套管测井解释
图4.4 套管片状腐蚀与点状腐蚀的超声波成像
DHV相当于在井下仪器上安装了人的眼睛。在井下流体透明度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清楚地见到井下落物的鱼顶、套管射孔孔眼及有无石油或天然气产出。如果有石油产出,可以见到油泡在射孔孔眼处断断续续地冒出;如果有天然气产出,可以见到断断续续的白色泡状产出物,如泉眼里冒出的气泡一样;如果套管有破裂或错断,还可以见到破裂或错断口,甚至可以见到破裂口或错断口处流体进入情况(图4.5)。
图4.5 套管破裂井下电视照片
(6)数字化套管探伤仪
DVRT可以确定套管是内伤还是外伤,损伤穿透深度,损坏点准确位置等。对孔洞直径为9.5mm,相对穿透深度为30%以上的损伤均能做出正确判断。
DVRT套管探伤仪(图4.6)是由美国Atlas Wireline Services最新研制生产的数字化套管探伤仪,它由一个安装在心轴保护箱内的电磁铁和探测器及三部分电子线路组成。其中两个电子线路部分(分为上下两部分)也安装在心轴保护箱内,另一个控制器部分电子线路安装在一个单独的保护箱内,并与心轴的顶端相连,电子线路部分是经过特殊设计,可适用于4种不同心轴尺寸的DVRT仪器。
DVRT仪器的心轴由许多独立的极板组成,并以两个一组相互搭接的方式排列,以保证对套管四周进行全方位探测,每个极板上装有两个直流通量泄漏测试器及两个涡流测量线圈(EC)。
数字化套管探伤仪通过测量直流通量的泄漏来确定套管损伤的穿透程度。为了保证能对套管四周的腐蚀损伤程度进行全面而完整的测量,DVRT采用了很高的采样速率,可同时记录12道或24道测量数据。测量时根据仪器心轴的大小可进行12道或24道涡流(EC)测量,用来确定直流通量泄漏是发生在套管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从而进一步确定套管是内伤还是外伤。其中114mm和140mm两种心轴同时记录12道FL(直流通量泄漏)和12道EC,而178mm和219mm两种心轴记录24道FL和24道EC。每一道波形记录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所有波形均在井下数字化后传至地面,再经测井分析专用软件进行现场分析或后处理,在提供高质量显示结果的解释报告同时,可帮助现场进行决策,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7)数传工程测井组合仪
数传工程测井组合仪由仪器头、磁性定位器、扶正器、方位仪、遥测仪、井壁超声成像测井仪及声波井径仪几个部分组成。
图4.6 DVRT测井仪器
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外径Φ90mm;工作环境温度-35~150℃;耐压75MPa;方向角范围及精度为0°~360°、±6°/h;声波井径精度±1.5mm;声波井径范围90~180mm;孔眼分辨能力≥8mm;纵向裂缝的分辨能力≥2mm;适用介质为油、水、泥浆(密度≤1.4g/cm3)。
数传工程测井组合仪进行多参数组合,能准确地指示出井身状况及套损方向,更直观、形象、具体地检测出各种程度和各种类型的套损及其方位,可为油水井套损机理、预防、修井、报废等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
㈢ 求一篇《原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文献综述》
本文由tonyxiong77992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iltt信■
o科教前沿o
2008年第35搠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技术综述
朱志千王兮璐 I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输油管道的泄露,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带来极大的危险,而且套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此,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年 来国内,F,II油管线泄满检测及定位技术,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输油管绒;泄露;检测;定位
0.引‘言 管道运输具有平稳连续,安全性好,运输量大,质量易保证,物料 损失小以及占地少,运赞低等特点,已经成为石油运输的首选方式。然 而.由于管道服役时间不断增长而逐渐老化,或受到各种介质的腐蚀 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会引起管道泄漏,严重威胁着输油管线的安全, 及周围的自然环境,同时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目前,国内外出现多种输油管线泄漏检测及定位方法,其中包括 基于硬件的检测方法,如人工巡线、“管道猪”、声发射技术等;基于软 件的检测方法,如负压波法、压力梯度法等。
时性较强,对泄漏点的定位较为精确。但是,声发射信号在输油管道上 传播的距离极为有限,不利于长距离检测。闭 基于硬件检测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管内智能爬机系统(即“管道 猪”)、光线检测、电缆检测及GPS检测等。
3.软件检测方法
基于软件的检测方法是指根据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如SCADA 系统)实时采集管道的流量、压力.温度及其他数据,利用流量或压力的 变化、物料或动量平衡、系统动态模型、压力梯度等原理,通过计算对 泄漏进行检测和定位。 3.1负压波检测法 当管道发生突然泄漏时,由泄漏部位会产生一个向管道上游或管 道下游传播的减压波,称之为负压波。在管道两端设置压力传感器,当 传感器检测到负压波。就可以削断泄漏并对泄漏进行定位。应用负压 渡检测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区分正常操作与泄漏带来的负压波。负压 波检测法灵敏准确。可以迅速地检测出大的泄漏,但是对于比较小的 泄漏或已经发生的泄漏效果则/fi明显。‘31 3.2压力梯度法 当输油管道内原油流动平稳时.压力沿管道是线性变化的,也就 是说.压力呈斜直线分布。在管道的上、下游分别设置两个压力传感 器.通过上、下游的压力信号可分别讣算出管道的压力梯度。当管道发 生泄漏时,泄漏点前的流量变大,压力梯度变陡;泄漏点后的流量变 小,压力梯度变平,其折点就是泄漏点。由此可以计算出泄漏点的位 置。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沿管道压力梯度是非线性分布,因此压力梯度 法的定位精度较差,并且仪表测量的精度和安装位置都对定位结果有 较大的影响。 3.3小波分析法 小波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是一种良好的时频分析工具。利用小波分析可以检测信号的突变、去 嗓、提取系统波形特征、提取故障特征进行故障分类和识别等。因此, 可以利用小波变换检测泄漏引发的压力突降点并对其进行消噪,以此 检测泄漏并提高检测的精度。小波变换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管线的数学 模型。对输入信号的要求较低,计算量也不大,可以进行在线实时泄漏 检测。克服噪声能力强,但是,此方法对由工况变化及泄漏引起的压力 突降难以识别.易产生误报。 3.4瞬变模型法 瞬变模型法是建立管道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在一定边界条件 下求解管道内流场。然后将计算值与管道端的实测值相比较。当实测 值与计算值的偏差大于一定范围时,即认为发生了泄漏。在泄漏定位 中使用稳态模型。根据管道内的压力梯度变化可以确定泄漏点的位 置。瞬变模型法的报警门限值与测量仪器误差、流动模型误差、数值方 法误差以及要求的报警时间均密切关。如果采用较小门限值来检测更 小的泄漏。那么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的不确定性就会产生更多的误报; 如果要求低的误报率,那么所能检测到的最小的泄掘必然变大。误报 率高是瞬变模型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很大缺陷。 基于软件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压力点分析法、流量平衡法、统计检 测法等。
1.输油管道泄露检测及定位的性能评价
管道泄露检测及定位技术能够及时准确报告泄漏事故,可以最大 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及更大危险的发生。对一种泄露检测 方法的优劣和性能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标准考虑: (1)泄漏检测的灵敏度:指泄漏检测系统对小的泄漏信号的检测 能力。 (2)泄漏检测的及时性:指检测系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检测到 泄漏发生的髓力。 (3)泄露的误报率:误报率是指系统没有发生泄漏时却被错误地 判定出现泄露的概率。 (4)泄露的漏摄率:漏报率是指系统出现了泄漏却没有被检测出 来的概率。 (5)正常工况和泄强的分离能力:是指对正常的起I停泵、调阀、倒 罐等情况和管道泄漏情况的区分能力。这种区分能力越强,误报率越 低。 : (6)泄露辨别的准确性:指泄漏榆测系统对泄漏的大小及其时变 特性的估计准确度。对于泄漏时变性的准确估计。不仅可以识别泄漏 的程度。而且可对老化、腐蚀的管道进行预测并给出一个合理的处理 方法。 (7)鲁棒性:指泄漏诊断系统在存有噪声、干扰、建模误差等情况 下正确完成泄漏诊断的任务,同时保证满意的误报率和漏报率的能 力。诊断系统鲁棒性越强,可靠性就越高。 (8)自适应能力:指诊断系统对于变化的诊断对象具有自适应能 力,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由于变化产生的新的信息来改善自身。
2.硬件检测方法
基于硬件的方法是指利用由备种不同的物理原理设计的硬件装 置,如基于视觉的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基于听觉的超声波传感器,基于 嗅觉的碳氧检测装置等,将其携带或铺设在管线上,以此来检测管道的 泄漏并定位。flJ 2.1人工巡线 人工巡线就是由经验丰富的管道工人沿输油管道进行巡查.或由 直升飞机或其它飞行器搭载高精度检测设备,通过对管道周围环境变 化的监溯和分析判断管道是否发生泄露。显而易见,这种方法检测的 连续性和实时性都非常差,而且成本较高。 2.2声发射技术 当管道发生泄漏时,流体通过裂纹或者腐蚀孔向外喷射形成声源。 然后通过和管道相互作用,声源向外辐射能量形成声波,这就是管道泄 漏声发射现象。泄漏声发射信号由液体泄漏激励产生。属于连续声发 射信号,在管道内传播,能反映结构的某些特征。如鬻孔位置和大小 等,同时又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属于一种非平稳琏机信号。利
4.结论
通过上述的论述和比较。结合衡量管道泄瀑检测方法的优、劣的 几个主要标准分析,许多检测方法都存在尚需解决得闯题,如小渣露 检测与定位同题。多泄漏点管同的检测与定位问题等等。而单纯地采 用任何一种技术对输油管线进行泄露检测和定位都无f下转纂廖6霹J
用检测仪器对声发射信号进行捕捉和分析。就可以对管道上是否发生
泄酝澄露的为止进行刿断。声发射技术的优赢在于:其动态性和实
万方数据
oIT技术论坛o
2008年第35明
基于任务分担模型下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研究分析
殷诚张律 (九江职业大学江西九江332000 J
【擒要】学校的计算机房不但要满足学校教学管理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课余时阄上网查询资料及其它应用的需要。传统的机房管理系 统采用C/S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局限性,经过改进后的机房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将传统的CIS中的s改为S和S,即将原模型大S中的功能 分配到相应的主服务器s和分服务器s,实现任务分担,这样既解决了原C/S中服务器负荷过重的现象。又解决了网络随终端数量的增加出现过
、 度繁忙的现象。 【关键词】C/S模型;任务分担;C/s/S模型;远程换醒
一、高校机房管理系统改进的必要性
学校的计算机房不但要满足学校教学管理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 课余时间上网查询资料及其它应用的需要。作为一套机房管理软件, 它必须具备以下功能:课前,教师可以上课预约,在正常的上课时间, 教师可以利用管理软件检查设备状况、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使用计 算机不能计费;在课余时间,学校可对学生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但在实 际的应用过程中,许多学校目前采用刷卡的方式,这种刷卡方式,在学 生上机的时候,需要人员进行监督,下机的时候,仍需要人员进行监 督。如果使用硬件解决方案,会增加设备成本与维护成本。同时随着学 校规模的口益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机房的计算机数量也 越来越多,上机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且许多学校存在多校区现象,这样 就出现设备分散分布的现状。如果用这种刷卡的方式。必然会使得工 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为了保证设备管理的高效性、集中管理的统一 性、课余时间上机的灵活性,同时又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所以 从应用上来讲必然需要有一套有效的软件来进行管理控制。 从技术上来讲,现在很多的机房管理软件都是采用C,s即客户,服 务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当客户数量过多、数据量大量增多时,就会 出现服务器负荷过重,严重的会出现服务器崩溃现象,同时网络数据 流量也会明显加大,加重了网络的负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从 技术上有改进的必要,从而为任务分担模型的提出提供了技术需求。 勤。
(2)主服务器S功能 主服务器S主要实现数据的分发及各分服务数据的接收、对各分 服务器的管理、教师上课预约等,其基本功能如右图.: (3)分服务器s功能 分服务器主要实现对主服务器数据的收发、对客户端的控制管 理、收费的实现等。主要功能如右图: 任务分担模型下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功能如下:
基于任务分担模型下高校机房管理系统功能有: (1)能实现跨网络的数据传输与控制,实现机房管理的统一性。 (2)教师能利用本软件预约上机、检查机房设备状况、对学生考 (3)计费管理自动进行,实现计费无人值守。 (4)采用服务器唤醒技术,服务器程序不启动。客户程序界面不出 现,开放机房上机计费和正常教学、工作使用互不影响。。机多用,符 合学校对外开放机房收费的需要。 (5)服务器程序和收费充值程序分离,便于控制和管理,上机时无 现金交易,增加收费和费用管理的透明度。 (6)客户端自动上机计时显示,便于用户了解和掌握上机时间。 (7)帐户余额自动检测。防透支,余额不足,提前提醒并倒计时。 (8)支持多管理员,功能分工,相互制约。
二、任务分担模型的实现
传统的C/S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局限性,经过改进后的机房 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将传统的C,s中的S改为s和S,即将原模型S中 的功能分配到相应的主服务器S和分服务器s,实现任务分担,这样解 决了原c,S中服务器负荷过重的现象,也解决了网络随终端数量的增 加出现过度繁忙的现象,其结构及功能分工如下。 (1)拓扑结构设计: 拓扑结构如右图所示,这种结构改变了C/S模式,将S改为分服 务器8和主服务器S即c^s,s,各客户端的数据大部分可以在本地服务 器s处理,这样对主服务器S进行任务分担.同时网络中数据流量也 会因此大大减少,减轻了网络的负担,实现任务分担。其中主服务器为 S。分服务器为s。
机房管骥统一性,提高机房的管理效率,对学校的管理有极为积极
的意义。嘭
【参考文献】
[1】王敬斌.公共机房收费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明.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3).
基于任务分担模型下高校机房管理系统的实现必将有利于高校
(2】睢丹.基于Agent分布式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1.华东师范大学..2007,
5.
[3]殷诚:九江职业大学.
I蕾曩量务
口客户赡
【责任缩辑:田瑞叠】
(上接摹睨页J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只有综合地运用多种技术。才
[3J康小亲等.基于负压披法的糖袖管道澄攮检谢定位系统.计算饥工程与设计
20昕,.5:2199-2202.
能成功地实现对输油管道泄漏的检测及定位。●叁
㈣ 助力泵油管压力传感器坏了会影响怠速吗
不会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㈤ 连续油管技术 有没有简要介绍
连续油管(Coiled Tubing,简称CT)又称挠性油管、盘管或柔管。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海底管线(PLUTO)工程。自1963年起,各种连续管装置开始应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工业中。初期阶段其用途仅局限于冲砂和简单的修井,到90年代中期连续管的价值才被真正认识。目一前连续管作业己涉及钻井、采油的各个阶段,不但在传统作业内容方面有新的发展,而且在新的作业内容如注水泥、打捞、测井、扩眼、除垢、完井和钻井等各方面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连续油管钻井(Coilde Tubing Driling,简称CTD)技术以其广泛的适应性,钻井的高效性,突出的低成本性,以及对环境低污染等特点,已成为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据统计目前连续油管所钻井的数量己超过了7000口,全球拥有的连续油管作业设备(CTU)已超过1400套,CTD的服务收入年增长9%,CTU使用数量年增长8%,几乎是常规钻机的4倍,显示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相对于用螺纹连接的常规油管而言,连续油管(CT)是卷绕在滚筒上拉直后可连续下入或起出油井的一整根无螺纹连接的长油管。连续油管作业最初用于下入小直径的生产油管完成特定的修井作业(如洗井、打捞等)。作业后,从井中起出的连续油管缠绕在大直径滚筒上以便运移。
㈥ 原油含水分析仪、回声仪、油管分级检测装置
原油含水测定仪是为配合油田、炼油厂及科研单位的使用上又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产品。本产品造型美观、占用空间小、功率大、容量大,有1000ml×6 500ml×6 ;1000ml×12;500ml×12等几种规格。不但适合实验室使用,而且能够直接用于炼油厂,是一款使用范围广泛、功能强大、成本低廉、不可多得的换代新产品。
蒸馏法
编辑 播报
主要特征
XDGN型系列原油含水测定仪为组合一体式。由原由含水实验器多用稀释,烘干器,纯净水自动循环冷却器组成,完全满足了GB/T260-77,GB/T8929-88标准。
1.该产品采用磁化破乳技术,使油水快速分离,达到快速测定的目的。
2.因有封闭式磁力搅拌,破坏了高含水冲样突沸的条件,测定中能达到稳定蒸馏的目的,绝对不会冲样,突沸。
3.该仪器设有油水器上升控制探头,当油水气体在冷凝管内超过规定的高度时,可自动关闭加热源供电,并自动启动风机快速给加热源降温,消除发热源的温度惯性,让油水气体高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处,达到精确测定的目的。
4.该仪器有电子计时器,测定时间一到,则自动关机,不必人工监控。
5.自动化程度高,节电,节油,省心,省时,工作效率高,不必建造化验台和水管线,不冲样,不冲突,性能稳定。
离心法
HY-SYH原油含水测定仪(离心法)是按GB/T6533-86分析标准要求设计生产的,是针对含水原油或石油产品进行含水分析的主要仪器之一。是石油开采行业和石油科研单位对油田采油过程中的采出液(即含水原油)进行含水测定的理想设备。
仪器特点
1、操作简便:高性能微机控制数字显示、触摸面板、变频电机或无刷电机驱动;分析温度、分析时间、工作状态、累计工作时间的记忆和显示均是由微机自动控制完成。
2、分析时间短:使用该机进行原油含水测定,分析时间一般只需5-15分钟。
3、分析样品量大:一次可以同时分析4-16个样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各种保护,安全可靠:设有超速,超温,不平衡、等多种保护,并有自我诊断保护功能,电子门锁,确保人身和仪器安全。
5、 电机直接驱动,整机噪声小。
㈦ 493发动机柴油进油管上的传感器工作原理
启动困难爬坡没有力气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㈧ 求高压油管的测量方法 及标准名称
虽然我不是内行,但是知道一部分这方面的知识,首先你要让供货商知道你需要的高压油管是什么上面用的,然后量全长(包括接头),管子内外径,接头的形式,这些应该就够了,到专业做管子的地方,你一说他就会知道的
㈨ 1、供油系统油箱、汽油泵、油管、汽油滤清器、油管、喷油嘴等的各个部分的检测方法
1.供油系统油箱检测:观察外观,油箱盖是否良好。
2.汽油泵的检测:
(1)打开点火开关不启动发动机,能听到汽油泵工作的“嗡嗡”声。如果没有声音则有故障。
(2)拔下油泵继电器,用专用跨接线接通油泵电路(继电器常开触点),打开点火开关,不启动发动机,机油泵工作,说明油泵工作正常。
3.油管的检测:外观检查,看看有没有泄漏的地方。现在还有专门的有管气密性试验检测装置,可以上网了解一下。
4.汽油滤清器的检测:
观察外观有无破损的地方,或者拆下滤清器,用嘴从油箱一侧的进油管接头处吹气,若不通气或用力才能吹动,说明汽油滤清器堵塞。
5.喷油嘴的检测:
(1)在启动发动机转动时,用长柄起子或听诊器听喷油器是否有“嗒嗒”的工作声。
(2)拔下喷油器插头,正极表笔放在一个端子上负极搭铁测电压。
(3)将燃油压力调节器直接拆下,在喷油嘴下垫上抹布或用瓶子来套住喷油嘴。然后启动车辆观察喷油嘴是否喷油。(注意安全,注意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