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实验:(1)甲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
(1)将收集满的CO2气体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时,二氧化碳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内生成碳酸,碳容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试管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压强随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体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2)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烧瓶中时,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压强随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进入气球中,气球膨胀.
故答案为:
(1)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试管内液体变成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CO2+H2O═H2CO3
(2)溶液变浑浊、气球胀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使气球胀大;Ca(OH)2+CO2═CaCO3↓+H2O
2. 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表面粗糙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
(1)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说明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即逐差法可以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设0到1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1 |
2 |
x24?x02 |
4T2 |
(0.0288+0.0339)?(0.0189+0.0240) |
0.04 |
X35 |
2T |
0.0339+0.0388 |
0.2 |
M |
M+m |
1 | ||
1+
|
3.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现象; (2)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第8分钟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水已沸腾,故其温度为98℃; (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即得水的沸腾图象: (4)造成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水的初温太低,加热时烧杯没有加盖造成了热量的散失等. 故答案为:(1)A;(2)98;不变;(3)如上图;(4)适当减少水量.
4.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提升重物M,图乙是物体上升过程某段时间内的s-t图线。已知物体重为
0.2;62.5%
5. (2014宝鸡三模)某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1)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的大小,故:
横轴截距表回示弹簧的答原长,为0.15m; (2)去掉挂在弹簧下端所有质量为m的砝码,将质量为M的小球挂在弹簧下端,并用手扶住小球,使弹簧下端指针恰好指在弹簧原长L0处, 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测得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下端指针在刻度尺上所指示的读数L, 该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L-L0), 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E′p=
则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等式为Mg(L-L0)=
故答案为:0.15;70;Mg(L-L0)=
6.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的性质实验:(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
(1)将收集满的CO2气体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时,二氧化碳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试管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压强随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体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7. (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1)甲、乙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