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图书馆自动取书装置设计

图书馆自动取书装置设计

发布时间:2022-07-23 02:04:25

❶ 想做自动借书机的项目,想了解这个项目的市场前景

自动借还书机是一种比较新式的书籍零售,借还模式;如果照国内目前的理解来说,也可以将其称呼为共享书柜的模式,通过在各大小区,学校,商业楼定点的投放智能借还书柜来实现书籍的自助借还以及零售,算是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书籍零售模式。

在市场背景来说,目前国内大局来看,国内高层对于文化建设的力度以及提高国民素质上的根本方式就是提高书籍阅读,这也是智莱借还书柜和售书机等能快速落地的主要原因;

第二就是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书店及图书馆的经营模式,书柜的出现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就好比共享单车与定点单车的区别

第三就是成本投入的话会比相对的开店投入的话会低,而且可以实现多种盈利模式回本;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❷ 图书馆自助借还书机机械设计

高科技但不实际! 你认为有多少人会24小时都借书还书? 人类生活除了工作外都有多少时间能花在阅读上? 开设这样的机构它的实际效益是不是高于公共需求?或许说这样的机构是不是被人们所需要,还是它根本是在浪费资源!

❸ 我想做个图书馆上书的机器人!现在没头绪,能给点建议吗

PLC还是算了。工业用的东西,功能较为简单,个体还比较大。建议你用微电脑+C语言+步进电脑。机械部分自己设计。

❹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38-99-------------------------------------------------------------------------------------------------------------------- 目 次 l 总则 1.0.1 为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图书馆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及各类专门图书馆等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 图书馆建筑必须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等功能要求,并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1.0.4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服务的要求,并力求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
1.0.5 图书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 公共图书馆 Public Library
具备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间和技术设备用房,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各级图书馆,如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图书馆,其特点是收藏学科广泛,读者成份多样。
2.0.2 高等学校图书馆 College Library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强的大专院校和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等学校的图书馆,简称高校图书馆。
2.0.3 科学研究图书馆 Research Institution Library
具有馆藏专业性强,信息敏感程度高,采用开架的管理方式和广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服务手段的各类科学研究院、所的图书馆,简称科研图书馆。
2.0.4 专门图书馆 Special Library
专门收藏某一学科或某一类文献资料,为专业人员服务的图书馆,如音乐图书馆、美术图书馆、地质图书馆等。
2.0.5 普通阅览室 General Reading Room
以书刊为主要信息载体供读者使用的阅览室,是图书馆中数量较多的一种阅览室。
2.0.6 特种阅览室 Special Reading Room
指“音像视听室”、“缩微阅览室”、“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等。这类阅览室,读者须借助设备才能从载体中获取信息。对建筑设计有特殊要求。
2.0.7 开架阅览室 Open Stack Reading Room
藏书和阅览在同一空间中,允许读者自行取阅图书资料的阅览室。
2.0.8 文献资料 Document Literature
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书刊资料和非书刊资料等多种形式,一般统称文献资料,系图书馆馆藏信息载体的总称。
2.0.9 非书资料 Non-print Materials
非印刷型的非书本式的资料。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投影片、电影拷贝、缩微胶卷、图片、模型、智力玩具、机读磁盘、磁带、光盘等。
2.0.10 基本书库 Basic Stack Rooms
图书馆的主要藏书区,对全馆藏书起总枢纽、总调度作用,具有藏书量大,知识门类广的特点。基本书库的藏书内容范围、品种和数量反映一个馆的性质、规模和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常作为划分图书馆规模的指标。
2.0.11 辅助书库 Auxiliary Stacks
采用闭架管理时,图书馆中为读者服务的各种辅助性书库。如外借处、阅览室、参考室、研究室、分馆等部门所设置的书库。其藏书具有现实性、参考性、针对性强和利用率高、流通量大的特点。
2.0.12 特藏书库 Special Stacks
收藏珍善本图书、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重要文献资料、对保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
2.0.13 珍善本书库 Rare Book Stacks
收藏经鉴定列为国家或地方级珍贵文献、对安全防范和保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库房。主要收藏刻本、写本、稿本、拓本、书画等古籍与珍品,是特藏库的一种。
2.0.14 磁带库 Tape Base
主要收藏录像带、录音带、机读磁盘、磁带和光盘等载体的库房。其存放库架和保存环境都有特殊要求。
2.0.15 开架书库 Open Stacks
允许读者入库查找资料并就近阅览的书库。此种书库除正常的书架外,在采光良好的区域还设有少量阅览座(厢)供读者使用。
2.0.16 密集书库 Compact Stacks
以密集书架收藏文献资料的库房。此种库房的荷载可按实际荷载选用,多设置在建筑物的地面层。
2.0.17 密集书架 Compact Bookshelf
为提高收藏量而专门设计的一种书架。若干书架安装在固定轨道上,紧密排列没有行距,利用电动或手动的装置,可以使任何两行紧密相邻的书架沿轨道分离,形成行距,便于提书。
2.0.18 积层书架 Stack-system Shelf
重叠组合而成的多层固定钢书架。附有小钢梯上下。其上层书架荷载经下层书架支柱传至楼、地面。上层书架之间的水平交通用书架层解决。
2.0.19 书架层 Stack Layer
书库内在两个结构层之间采用积层书架或多层书架时,划分每层书架的层面。由于该层面一般直接支承在书架上,多为钢板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故又称甲板层或软层,以别于书库的结构层。
2.0.20 行道 Aisle
两排书架之间的距离,又称书架通道。其宽度与开架、闭架的管理方式有关。
2.0.21 书库提升、传送设备 Hoist In Stacks
在书库或密集藏书区为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传递速度而设于上、下楼层之间及水平传递图书(及索书条)的设备。它可以是手动、电动或机械传动。
2.0.22 典藏室 Book-Keeping Department
图书馆内部登记文献资料移动情况、统计全馆收藏量的专业部门。
2.0.23 计算机信息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计算机信息检索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有效存储和快速查找的能力,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它可以根据用户要求从已存信息的集合中抽取出特定的信息,并具有插入、修改和删除某些信息的能力。图书或文献检索系统属于信息量较大而不常修改的二次性信息检索系统。
2.0.24 信息处理用房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oom
满足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功能的用房。它包括信息的显示、摄取、变换、传递、存储、识别、加工等所有的信息处理过程。 3 选址和总平面布置

3.1 选址 3.1.1 馆址的选择应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及文化建筑的网点布局。
3.1.2 馆址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
3.1.3 馆址与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磁波干扰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3.1.4 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当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人口。 3.2 总平面布置 3.2.1 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各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留有发展用地。
3.2.2 交通组织应做到人、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人员进出、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的有关规定。
3.2.3 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图书馆,该区应有单独的出人口,室外应有设施较完善的儿童活动场地。
3.2.4 图书馆的室外环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外,新建公共图书馆的建筑物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3.2.5 除当地有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外,基地内应设置供内部和外部使用的机动车停车场地和自行车停放设施。
3.2.6 馆区内应根据馆的性质和所在地点做好绿化设计。绿化率不宜小于30%。栽种的树种应根据城市气候、土壤和能净化空气等条件确定。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4 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4.1.1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根据馆的性质、规模和功能,分别设置藏书、借书、阅览、出纳、检索、公共及辅助空间和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4.1.2 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管理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
4.1.3 图书馆各空间柱网尺寸、层高、荷载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使用的灵活性。藏、阅空间合一者,宜采取统一柱网尺寸,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
4.1.4 图书馆的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时,宜设乘客电梯或客货两用电梯。
4.1.5 图书馆各类用房除有特殊要求者外,应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外墙、外门窗和屋顶等围护结构应区别使用要求,按照本规范第7.2.1条所规定的温度、湿度指标及当地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和有、无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等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构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需要采暖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热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2当需要空气调节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执行。
3当无采暖和空气调节时,书库的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热阻值分别不应小于0.66m2·K/W和0.90m2·K/W
4.1.6 各类用房的天然采光标准,不应小于表4.1.6中的规定。
4.1.7 各类用房在平面设计时,应按其噪声等级分区布置,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表4.1.7中的规定。
4.1.8 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并应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减少其对整个馆区的影响。
4.1.9 建筑设计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的有关规定。
4.1.10 建筑设计应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宜根据建设条件为建筑物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 4.2 藏书空间4.2.1 图书馆的藏书空间分为基本书库、特藏书库、密集书库和阅览室藏书四种形式,各馆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
4.2.2 基本书库的结构形式和柱网尺寸应适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选书架的排列要求。框架结构的柱网宜采用1.20m或1.25m的整数倍模数。
4.2.3 各类图书馆藏书空间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4.2.4 书库的平面布局和书架排列应有利于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并缩短提书距离;书库内书(报刊)架的连续排列最多档数应符合表4.2.4-1的规定,书(报刊)架之间,以及书(报刊)架与外墙之间的各类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4.2.4-2的规定。
4.2.5 书架宜垂直于开窗的外墙布置。书库采用竖向条形窗时,应对正行道并允许书架档头靠墙,书架连续档数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及表4.2.4-1的规定。书库采用横向条形窗,其窗宽大于书架之间的行道宽度时,书架档头不得靠墙,书(报刊)架与外墙之间应留有通道,其尺寸应符合本规范表4.2.4-2的规定。
4.2.6 珍善本书库应单独设置。缩微、视听、电子出版物等非书资料应按使用方式确定存放位置,这些文献资料应设特藏书库收藏、保管。
4.2.7 书库库区可设工作人员更衣室、清洁室和专用厕所,但不得设在书库内。
4.2.8 书库、阅览室藏书区净高不得小于2.40m。当有梁或管线时,其底面净高不宜小于2.30m;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结构梁(或管线)底面之净高不得小于4.70m。
4.2.9 书库内工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0m,坡度不应大于45度,并应采取防滑措施。书库内不宜采用螺旋扶梯。
4.2.10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至少有一套书刊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不宜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除应有提升设备外,宜另设专用货梯。书库的提升设备在每层均应有层面显示装置。
4.2.11 书库安装自动传输设备时,应符合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
4.2.12 书库与阅览区的楼、地面宜采用同一标高。无水平传输设备时,提升设备(书梯)的位置宜邻近书刊出纳台。设备井道上传递洞口的下沿距书库楼、地面的高度不宜大于0.90m。
4.2.13 书库荷载值的选择,应根据藏书形式和具体使用要求区别确定。4.3 阅览空间4.3.1 各类图书馆应按其性质、任务,或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分别设置各类阅览室。
4.3.2 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晒。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
4.3.3 阅览区的建筑开间、进深及层高,应满足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并应考虑开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4.3.4 阅览区应根据工作需要在入口附近设管理(出纳)台和工作间,并宜设复印机、计算机终端等信息服务、管理和处理的设备位置。工作间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并宜和管理(出纳)台相连通。
4.3.5 阅览区不得被过往人流穿行,独立使用的阅览空间不得设于套间内。
4.3.6 使用频繁,开放时间长的阅览室宜邻近门厅布置。
4.3.7 阅览桌椅排列的最小间隔尺寸应符合表4.3.7的规定
4.3.8 珍善本阅览室与珍善本书库应毗邻布置。阅览和库房之间应设缓冲区,并设分区门。
4.3.9 舆图阅览室应能容纳大型阅览桌、描图台,并有完整的大片墙面和悬挂大幅舆图的设施。
4.3.10 缩微阅读机集中管理时,应设专门的缩微阅览室。室内家具设施和照明环境应满足缩微阅读的要求,缩微览阅室宜和缩微胶卷(片)的特藏书库相连通。缩微阅读机分散布置时,应设置专用阅览桌椅,每座位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30m2。
4.3.11 集体和个人使用的音像资料视听室宜自成区域,便于单独使用和管理,与其他阅览室之间互不干扰。
4.3.12 音像视听室应由视听室、控制室和工作间组成。视听室的座位数应按使用要求确定。每座位占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50m2。当按视、听功能分别布置时,应采取防止音、像互相干扰的隔离措施。
4.3.13 电子出版物阅览室宜靠近计算机中心,并与电子出版物库相连通。
4.3.14 珍善本书、舆图、缩微、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阅览室的外窗均应有遮光设施。
4.3.15 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阅览区分隔,单独设出人口,并应设儿童活动场地。
4.3.16 盲人读书室应设于图书馆底层交通方便的位置,并和盲文书库相连通。盲人书桌应便于使用听音设备。
4.3.17 各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出纳)台布置。
4.3.18 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4.4 目录检索、出纳空间4.4.1 目录检索包括卡片目录、书本目录和计算机终端目录三部分内容组成,各部分的比例各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4.2 目录检索空间应靠近读者出人口,并与出纳空间相毗邻。当与出纳共处同一空间时,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4.4.3 目录检索空间内目录柜的排列尺寸不应小于表4.4.3的规定。如利用过厅、交通厅或走廊设置目录柜时,查目区应避开人流主要路线。
4.4.4 目录柜组合高度:成人使用者,不宜大于1.50m少年儿童使用者,不宜大于1.30m.
4.4.5 目录检索空间内采用计算机检索时,每台微机所占用的使用面积按2.00m2计算。计算机检索台的高度宜为0.78~0.80m .
4.4.6 目录检索空间中目录柜所占用的面积可按本规范附录C所列公式计算。
4.4.7 中心(总)出纳台应毗邻基本书库设置。出纳台与基本书库之间的通道不应设置踏步;当高差不可避免时,应采用坡度不大于1:8的坡道。出纳台通往库房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40m,并不得设置门坎,门外1.40m范围内应平坦无障碍物。平开防火门应向出纳台方向开启。
4.4.8 出纳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出纳台内工作人员所占使用面积,每一工作岗位不应小于6.00m2,工作区的进深当无水平传送设备时,不宜小于 4.00m;当有水平传送设备时,应满足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 2 出纳台外读者活动面积,按出纳台内每一工作岗位所占使
用面积的1.20倍计算,并不得小于18.00m2;出纳台前应保持宽度不小于3.00m的读者活动区。
3 出纳台宽度不应小于0.60m。出纳台长度按每一工作岗位平均1.50m计算。出纳台兼有咨询、监控等多种服务功能时,应按工作岗位总数计算长度。出纳台的高度:外侧高度宜为1.10~1.20m;内侧高度应适合出纳工作的需要。

❺ 谁知道图书馆自动借还书机是怎么工作的把书往托盘上一放就有显示出书名,好像没看到哪里有扫描呢

一般在书的第一页 (书名页)有你所借阅的图书馆的内部条码 查询时务必选条形码查询 另外你选书名的第一字的拼音查询也是可以的

❻ 请设计一个图书阅览室的数据模型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
1.1 系统分析
1.1.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
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万人以上的员工,并地理位置分布在大型企的图
书馆理系统,图书馆藏书 100 多万册,每天的借阅量近万册。在手工操作方式下,图书的编目和借阅等的工作量大,准确性低且不易修改维护,读者借书只能到图书馆手工方式查找书目,不能满足借阅需求。需要建立一套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信息系统。
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有两部分人:注册用户和一般读者。一般读者经注册后成为注册用户,注册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其他人员只可查阅图书目录,但不能借阅图书。系统同时考虑提供电子读物服务,目前只提供电子读物的目录查询服务,不久的将来将提供电子读物全文服务。用户可通过网络方式访问读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1.1.2 系统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分析
为了对系统有一个全貌性的了解,首先要对系统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有所了
解。图书馆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 1 - 1 所示。

图 1 - 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
图书馆由馆长负责全面工作,下设办公室、财务室、采编室、学术论文室、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技术支持室。各部门的业务职责如下。
办公室:办公室协助馆长负责日常工作,了解客户需求,制定采购计划。
财务室:财务室负责财务方面的工作。
采编室:采编室负责图书的采购,入库和图书编目,编目后的图书粘贴标签,并送图书借阅室上架。
学术论文室:负责学术论文的收集整理。
图书借阅室:提供对读者的书目查询服务和图书借阅服务。
电子阅览室:收集整理电子读物,准备提供电子读物的借阅服务,目前可以提供目录查询和借阅。
期刊阅览室:负责情况的收集整理和借阅。
技术支持室:负责对图书馆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1.1.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的业务室系统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分析的基础环节。图书馆管
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 1 - 2 所示。

图 1 - 2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
通过业务流程调查,理清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和业务的流程。
图书馆管理员编制图书采购计划,由采购员负责新书的采购工作。采购图书入库后,交采编室编目,粘贴标签,产生图书目录。图书交图书借阅室上架,供读者借阅。采编后的电子读物交电子阅览室。
读者分为注册读者和非注册读者,只有注册读者可以在本图书馆借书,非注册读者可查询目录但不能借书。读者填写注册登记表交图书馆的管理员审核后,记人读者登记表,成为注册读者,发给借书证。注册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连同借书证一起交给借阅室管理员,借阅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填写借阅登记表,修改图书登记表中该书的数量,上架取书交给读者。图书馆设读者信箱,读者需要但没有库存的图书,读者可以通过读者信箱反映。图书馆管理员定期处理读者信箱中的意见,将读者需要的图书编制成图书采购计划交采购员购买。
1.1.4 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时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信息系统中各种业务
处理过程联系起来。以下时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地数据流程图。
(1). 零层数据流程图 1 - 3

图 1 - 3 零层数据流程图
( 2 ) 1 层数据流程图 1 - 4

图 1 - 4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1 层数据流程图
1.1.5 数据定义及数据字典
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中各元素进行详细的说明,我们采用了数据字典的说明方法。图书馆
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字典如下:
(1) 数据流描述
数据流编号: D01
数据流名称:图书采编信息
简述:图书采编信息
数据流来源:图书购买后,由图书馆采编人员编码整理后,输入计算机。
数据流去向:采编管理模块。图书采编信息将采编数据存入数据库(图书表)
数据项组成: BookID (图书编码)+ BookType (图书类别)+ BookName (书名)+ Auth (作者)+ Publisher (出版社)+ Price (单价)+ PubDate (出版日期)+ Quantity (购买数量)
数据流量: 100 本 / 日
高峰流量: 500 本 / 日

数据流编号: D02
数据流名称:图书借阅单
简述:图书借阅单
数据流来源:用户填写图书借阅单交图书馆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审核后,输入计算机。
数据流去向: P2_11 检查读者身份。
数据项组成: OrderDate (借阅日期)+ BookName (书名)+ RederID (读者账号)+ ReaderName (读者姓名)+ O_Quantity (借阅数量)
数据流量: 1000 部 / 日
高峰流量: 5000 部 / 日

数据流编号: D03
数据流名称:填写借阅记录
简述:填入借阅表的记录
数据流来源: P2_13 检查合格的借阅图书信息录人到借阅库中
数据流去向:借阅库
数据项组成: OrderID (借阅号)+ OrderDate (借阅日期) BookName( 书名 ) + BookID( 图书编码 ) + ReaderName (读者姓名)+ ReaderID (读者账号)+ ReturnDate (还书日期)+ O_Quantity (借阅数量)+ state (状态)
数据流量: 1000 人 / 日
高峰流量: 2000 人 / 日

数据流编号: D04
数据流名称:借阅图书数量
简述:修改图书库中图书数量
数据流来源: P2_13 修改图书库中图书数量
数据流去向:图书库
数据项组成: BookID (图书编码)+ O_Quantity (借阅数量)
数据流量: 1000 人 / 日
高峰流量: 2000 人 / 日

数据流编号: D05
数据流名称:图书查询信息
简述:图书查询信息
数据流来源:读者
数据流去向: P3_11 检索处理模块
数据项组成: Book ID|BookName|Auth|Publisher
数据流量: 2000次/日
高峰流量: 4000次/日

数据流编号:D06
数据流名称:图书检索结果
简述:返回给读者的查询结果
数据流来源: P3 _11 检索条件处理模块,从图书库中返给读者的查询结果
数据流去向:读者
数据项组成:查无此书|符合条件的图书数量+{图书馆藏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在库册数}
数据流量:2000次/日
高峰流量:4000次/日

数据流编号: D07
数据流名称:图书预定信息
简述:读者预定图书时填写的信息
数据流来源:用户填写图书预定信息,要求预定图书
数据流去向: P4 _11 预定信息输入
数据项组成: ReaderName + Password + BookID
数据流量: 50 次 / 日
高峰流量: 100 次 / 日
1.2 系统设计
1.2.1 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图书目录检索、网上图书预定、图书借阅、电子出版物借阅、图书采编、读者留言和系统维护等。系统功能如图 1 - 13 所示。

图 1 - 13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1. 读者注册系统
读者访问系统时将检验读者账号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统。
2. 书目查询系统
读者进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后,可以根据需要检索书名或期刊。检索条件可以是书名称、图书编号、作者姓名或关键字等条件,如果读者拥有不充分还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3. 图书预定系统
读者检索到需要的图书后,单击所需要图书条目,进入图书预定系统,读者也可以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主界面进入图书预定系统。系统查询图书库,如果书库中有此书,则将此书为该读者保留三天。读者应当在三天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否则系统将自动取消保留。
4. 图书借阅系统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在图书保留期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5. 图书采编系统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检索使用。目录信
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版日期和数量等。
6. 电子读物系统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中的电子读物的数量越来越大。电子读物系统处理电子读物的阅览、版权与安全等事务。
7. 读者留言板
通过留言板,读者将需要的图书、要求和建议等记录下来,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交流。
8. 系统维护模块
系 统维护模块主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图书统计信息和读者统计信息,以便于管理人
员从宏观上掌握图书馆运行的总体状况。
1.2.2 系统环境设计
1.硬件环境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两台服务器构成双机备份结构,保证提供实时服务。为保证较快的响应时间,选用处理速度较高的计算机系统,内存大小对数据库系统的响应速度影响较大,选择内存较大的系统。网络通信速度选用100Mbit/s1000Mbit/s。为保证系统中心的信息安全,配置必要的数据备份设备(采用外部备份方式)。
2.软件设计环境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 Client ( Browser ) Server/Database Server 模式,服务器端采用 Web 方式进行系统开发,用户使用通用的浏览器访问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器端采用应用逻辑服务和数据库服务两层,与客户端形成三级系统结构。采用这样的三层结构,具有结构清晰、维护简单、运行速度高等特点。软件结构如图 1 - 14 所示。

图 1 - 14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
操作系统采用 Microsoft 公司的 NT 服务器, Web 站点发布系统选用 Microsoft 公司的 IIS ,数据库系统选用 Microsoft 公司的 SQL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使用 Dreamweaver 、 Flash 和 FrontPage 等软件工具。
3. 网络环境设计
图书馆的网络系统,由图书馆主交换机和部门交换机组成。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内部使用
图书馆网络系统访问该系统,也可以在图书馆外部使用互联网访问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❼ 图书馆自动化的简介

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地完成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图书馆工作一般可分为:(1)藏书的拟定和获取,(2)编目、分类和具体准备,(3)检索和参阅,(4)流通,即馆内资料的库存和借出,(5)馆际的借入借出。所谓图书馆自动化,就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地完成上述工作。
图书馆自动化主要包括软件、硬件和人员三个要素,其中软件是自动化的关键因素。对软件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自动化系统的预期设计目标能否实现。只有依靠软件的支持,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越性,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❽ 设计题目:2、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

摘要:本应用程序以普通图书馆为开发对象, 采用’ 语言为开发平台, 可以完成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 主要任务是对读者注册、图书信息登记、数据维护、借阅图书、归还图书、查询信息和报表输出进行计算机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 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图书管理软件不少。但是,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来说, 不需要太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需求的系统。我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用户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
本应用程序以普通图书馆为开发对象, 可以完成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 主要任务是对读者注册、图书信息登记、数据维护输人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借阅图书、归还图书、查询信息和报表输出进行计算机管理。

一、系统需求分析
1、系统目标设计。
通过一个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使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 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2、开发设计思想。
本系统的开发设计思想。
系统应符合图书馆信息管理的规定, 满足图书馆日常管理的工作需要, 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 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 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3、系统功能分析
书籍信息的输人、修改, 包括总编号、分类号、单价、书名、作者、出版单位。
书籍信息的查询, 包括按编号查、按书名查、按作者查, 应当选择一种方式之后即可显示出所查图书的详细信息总编号、分类号、单价、书名、作者、出版单位。
读者信息的输入、修改, 包括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职称、单位、地址
读者信息的查询, 包括按借书证号查、按读者姓名查, 当选择一种方式之后即可显示出所查读者的详细信息姓名、性别、借书证号、单位、职称、地址。
借书信息的输人包括借书证号、总编号、借书日期当前系统日期、应还日期限期为巧天。归还图书, 把读者借书信息借阅记录从借阅数据库表中删除。
报表输出、包含图书、读者、借阅三个报表, 可以完成预览和打印输出所有图书、读者和借阅记录的功能。

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图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需求分析
在仔细分析调查有关图书馆管理信息需求的基础上, 得到如图所示的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流程。
针对一般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通过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 设计如下面所示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图书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总编号、分类号、单价、书名、作者、出版单位等。
读者信息, 包括的数据项有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职称、单位、地址等。
借阅信息, 包括的数据项有借书证号、总编号、借书日期、应还日期等。
(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上面的设计规划出的实体有图书实体、读
者实体、借阅实体。
(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各个表格的设
计结果如下面表格所示。每个表格表示在数据库中
的一个数据表。
图书表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总编号 字符型 6
分类号 字符型 6
单价 数值型 6(含2个小数位)
书名 字符型 40
作者 字符型 40
出版单位 字符型 40
(4)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实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使用的项目管理器来实现, 一种是利用其数据库系统中的以之工具实现的。在开发中我采用了第一种方法实现数据库结构。首先创建项目, 然后创建项目的数据库, 最后建立数据表。

❾ 自助图书馆是哪家公司设计的

目前,在中国城市投放的自助图书馆全部都是由深圳怡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主要是外观、结构是怡美负责,运营商有很多.现在怡美已经成功研制成功了自助存取系统,不仅是借、还、售而且可以运用到许多领域如:物品、物流等方面。

阅读全文

与图书馆自动取书装置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对开门冷藏柜不制冷怎么办 浏览:282
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 浏览:349
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装置 浏览:564
滚子轴承两个轴怎么接 浏览:129
玉器雕刻用什么机械设备 浏览:311
小丸工具箱提取字幕 浏览:860
机床各部分静刚度曲线怎么绘制 浏览:482
淋浴阀门有点漏水怎么办 浏览:638
仓库小五金件的摆放要求 浏览:48
消防管道阀门用明杆阀门 浏览:917
检查阀门不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意思 浏览:429
佛山祥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423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装置图 浏览:369
半液晶仪表怎么实现地图显示 浏览:100
蒸发用的器材有什么 浏览:286
机械图圆后面向下箭头什么意思 浏览:657
曲靖家用电动工具批发 浏览:20
沧州固化设备哪里有 浏览:165
帝豪gl仪表台上面那个小灯是什么 浏览:548
在小县城办机械厂有什么扶持吗 浏览: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