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理实践活动:定时自动浇花装置设计 求高手想到的教教我.给点提示也可以
刚耀抄,不是我说你,这些问袭题不应该在这里问呐,应该自己解决!自动定时浇花装置--假期全家外出旅游,家中的盆花无人照顾,需要自动定时浇花装置.设定3天浇1次,调节滴水的速度,使其3天正好滴满水桶.桶里水满后,左右失去平衡自动翻倒,将水倒入水槽,再沿水管流入每个花盆.
『贰』 这是一个自动浇花器的设计示意图,很简单吧 请用较高深的语言并结合科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工作原理
假设在水管口处有一个“小液片”,当花吸水使得槽内水位下降时,由于水中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对于小液片的压力减小,而水管中水位不变,水管中水对小液片压力不变,小液片受力不平衡,水流出水管,直至液面恢复原来状态,小液片受力平衡静止。因此水位一直保持不变,起到了浇花的作用。如需调整水量,只需调整水管高度即可。
『叁』 如何用一只塑料瓶制作简易自动浇水器
用一只塑料瓶制作简易自动浇水器,步骤如下:
1、先准备:塑料瓶、一双筷子、胶带、美术刀(回刀子就行答)、剪刀。
『肆』 自制自动浇花器
养花的人就怕浇水断档。可是碰到出差、出门,又没别的办法。北京夏天这大太阳,连着两天忘了浇水,鲜花就会变成干花。现在我搞了个自动浇花器,还能根据花盆大小、植物喜好调节浇水强度,能够应付几天到一周的出差。
用过的带盖大塑料瓶子,如1-2升可乐瓶,大桶的果汁桶等。要求带盖。容量越大的,能够自动浇花的时间越长。
未开封、干净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我拿了一些医院处理的过了有效期、无法给人使用,但并未开封、无菌的。就是说仍旧是干净的。有需要的我免费赠送。切记,医院里给人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是不能拿来再用的,有可能会形成污染。
工具:带尖剪刀、小刀或小改锥、或直径不超过2mm左右电钻,钻孔之用。
一米左右长的任何绳子,固定水瓶之用。
非常简单。在瓶盖上用前述任何工具打一个直径比输液器接口细的孔,然后用力将输液器接口插入此孔即可。建议打孔的直径不超过
3mm。太粗了输液器接口插入后结合不紧,可能用一段时间就会漏水。当然了孔直径太小了输液器接口插入会比较费劲。不过这样做出来的质量会很好,很耐用3-安装调试3.1-将瓶中灌满水,用绳子任意方法将其缚住、倒悬,挂于高过花盆1米左右高处即可。|
3.2-在调整滴壶内液面,及阀门滚轮,将水滴频率调整到10-20秒/滴即可。大夫说500ml液体用2小时滴完时频率为1秒/滴,所以,如果每天需要浇水500ml,则全天滴水频率为12秒/滴。考虑到蒸发等损耗,不用计算太精确。另外需考虑到花盆的大小。别忘了固定针头至花盆内,完毕。再说一遍,禁止使用用过的输液器,可能会形成污染。我用得是医院未开封、但过期的输液器,是完全干净的
此外,滴壶内必须存有一定液体,否则液体无法流出
『伍』 跪求(基于ARM的智能浇花系统设计)包括开题报告。有关外语文献5000字左右翻译+原文。
大哥,这个都是专业级的,一般人绝对回答不了,另外叫你加QQ的,都是要钱,而且都骗钱的,记住,现在的任何论文都要自己去写!
谢谢!
『陆』 自动浇花系统怎么做
工具/原料
矿泉水瓶 锋利的剪刀或小一字螺丝刀
方法/步骤
6/6分步阅读
准备如图的简单工具,剪刀也可;
2/6
用细螺丝刀在矿泉水底部滑0.2-0.5mm小口, 以装水后滴水为宜, 不宜过大长流水, 那就达不到节水的目的了,
展开长图
3/6
装水测试, 不要盖瓶盖测试漏水是否是一滴一滴的往下滴,如果是滴水你就成功一半了, 如果是流水,那就换一个瓶子吧;
展开长图
4/6
装上半瓶水,旋紧瓶盖,你会发现还在滴水,这就对了, 滴水会随时间推移慢慢变少的,快要完成了,
展开长图
5/6
将水瓶移至花盆上方, 让水滴能滴到花盆尽量靠中间位置即可, 水瓶可以像我这样放置,也可以用绳子吊起来;这样就完成了,
展开长图
6/6
仔细观察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水滴越来越慢,慢慢的就没有了,水瓶里还有水,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瓶子里面的空气已经没有了,随着水滴一滴一滴的用完了, 看看花盆里面是不是都湿润了呢, 瓶子里还有水呢 .是不是节约了很多水..哈哈,,再次浇水,把瓶盖拧松一下,待水滴开始,即可再次拧紧, 自动定时又开始了哦,,如果你的花盆比较大,你还可以选用大的矿泉水瓶哦 , 可以直接挂在里面或放在花盆里都可以; 喜欢就评论一下吧!!!
『柒』 自动浇花器的原理
自动浇花器的原理是利用气压差,然后将自动浇花器里面的水给它自动滴到花专里面,属这样的话可以让花能够更好的吸收水费。更充足的吸收营养。
当室外表面空气压力大于室内表面时,压力差定为正值;反之为定负值。压力单位以帕(PA)表示。也泛指压力差就是物体两侧所受压力的差值。
压力差的主要用途:利用真空所产生的压力差,带动气体流动产生的吸力,进行工作。
(7)自动浇花装置实训报告扩展阅读
气压计算方法
通常有平衡条件法和牛顿运动定律法(公式只是粗略计算 而且有时测的值不准,一切都应以实际为准)。
1、在托里拆利测出了气压后,人们通过公式p=F/S,求出了在单位面积上的空气有多少的质量。再套用空气的密度,求出体积,再除以质量,即可知道地面至大气圈顶部的距离。
2、已知: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绝对温度时,可用公式PV=nRT求出气体压强(其中R是常数,R=8.314帕·米3/摩尔·K或R=0.0814大气压·升/摩尔·K)。这个公式还有变形公式pV=mRT/M、p=ρRT/M。
3、p=ρ水银gh 【水银密度*9.8*水银柱高=标准大气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