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几种请附上装置图。谢谢!
实验室制法
1.用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注意:这里不用盐酸是因为盐酸反应会挥发出氯化氢回气体,制得的气答体含有氯化氢杂质。
2.用铝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图。
(1)HCl(实验室制氢气一般是用稀盐酸与锌粒反应,盐酸易挥发)
(2)NaOH 用于吸收HCl气体
H2SO4(浓) 用于吸收水分
CuSO4(无水硫酸铜) 再次吸收水分
(3)向下排空气法
③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
长颈漏斗必须插入液面下
防止氢气从长颈漏斗逸出。
④ 实验室如何制取氢气(步骤。过程。原理。。。。)快快。。。。
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反应原理:利用金属活动性比氢强的金专属单质与酸反属应,置换出氢元素。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4)组装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视频扩展阅读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不适宜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因为该反应放热,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气体含有氯化氢杂质。
2、不能使用硝酸或浓硫酸,因为这两种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将会生成二氧化氮或二氧化硫。
3、制取之前需要检测装置的气密性。
⑤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发生装置抄和收集装置袭: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1、反应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5、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化学中常用的装置:
1、固固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2、固固不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3、固液加热型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4、固液不加热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⑥ 实验室制取氢气装置图
Zn + H2SO4 → ZnSO4 + H2
锌 + 硫酸 → 硫酸锌 + 氢气
实验室制氢气只能用稀硫酸来制,其他的方法都是不标准的版,盐酸会挥发,权会导致氢气不纯
实验室制取氢气不可能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因为这样反应速度慢,产气量少,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的
⑦ 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氢气
早在16、17世纪的时候,就有好几位科学家都发现了氢气是由金属和酸反应生成回的一种可答燃性气体。直到现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仍然选用金属跟酸反应。
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比较简单。取4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镁条、锌粒、铁钉、铜片,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
在试管中,稀硫酸同时与镁、锌、铁、铜接触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镁与稀硫酸反应剧烈;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铁与稀硫酸反应很慢;铜与稀硫酸接触,没有明显现象。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镁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铁反应速率过慢,因此选用锌最为合适。
完整的气体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即发生反应生成该气体的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气体发生装置的确定,要依据反应原理,特别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氢气所用的锌是颗粒状固体,所用的稀硫酸是液体,常温下两种药品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由此可见,只需用容器将锌和稀硫酸盛放在一起,并将产生的氢气通过导管导出即可。因此发生装置应由反应容器,胶塞玻璃导管三部分构村若反应容器为试管和烧瓶还应用到铁架台。这种装置是最简单的氢气发生装置。
⑧ 实验室制备氢气的方法及装置图
原理Zn+H2SO4=ZnSO4+H2装置从左至右来,从上到自下为,长颈漏斗,烧瓶,导管,水槽,集气瓶注意事项是点燃氢气或加热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否则有爆炸的危险.因为在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当含氢的体积在4%~74.2%的范围遇到火就会立即爆炸.而纯净的氢气则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连续检验氢气时,不要用同一个试管,需要更换一只试管(为什么
)重新检验.
使用启普发生器时,要远离火源,防止氢气不纯而引起爆炸.
⑨ 实验室制取氢气方法
验室制取氧气十问
(1)加热试管中的固体药品时,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防止加热时冷凝水倒流到试管的加热部分,使试管破裂。
(2)试管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后,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
答:如果试管内的导管过长,药品堵塞导管,影响气体逸出,甚至会引起试管爆炸。
(3)气体发生装置组装好后,为什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若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装置漏气时,生成的气体难以收集,达不到制气的目的。
(4)为什么要将药品斜铺在试管底部?
答:为了增加反应物的受热面积,使生成的气体易从固体中逸出。
(5)加热时,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以外焰固定在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答:酒精灯来回移动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它炸裂。由于外焰温度最高,为使分解反应易于发生,故要用外焰加热。
(6)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为什么要瓶口向上?且导管口要伸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
答:由于氧气比空气略重,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导管口伸到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将空气迅速的排出,且气体的纯度相对较高。
(7)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放一团松软的棉花?
答:放棉花主要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8)为什么不能过早的收集导管中逸出的气体?答:因为开始逸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
(9)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怎样检验瓶里是否收集满氧气?
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复燃,则已集满。
(l0)停止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
答:先移去酒精灯,试管温度降低,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冷水沿导管倒吸到热的试管里,使试管破裂。
储存氢气:把氢气经过加压后放在储气罐里。
制取氢气有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1、用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如Zn+2HCl=ZnCl2+H2↑
2、用碱金属与水反应,如2Na+2H2O=2NaOH+H2↑
工业制法: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氢气,如2NaCl+2H2O=通电=2NaOH+Cl2↑+H2↑,同时也是工业制氯气的
⑩ 怎么产生氢气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的]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简易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2、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
3、常识性知道原子团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置换反应。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讲解、归纳
[课型] 新授课
[实验用品]
1、仪器、试管、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锥形瓶、广口瓶、导管、铁架台、启普发生器
2、药品:锌粒、稀硫酸、铜片、铁钉、镁条
3、教具:投影仪、氢气球
[科学素养培养]
1、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做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培养学生对待科学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向学生渗透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化学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出示氢气球),想不想做个氢气球呢?这需要了解氢气是如何制取的。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三节 氢气的实验室的制法
[提问]想一想,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是从哪几方面研究的?
[演示]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并用燃着的火柴验证产生的氢气。
[设疑]其它金属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呢?
除了稀硫酸外,其它酸如盐酸,能不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呢?
我们不能想当然,对待科学要用实验或事实说话,要有严谨的态度(科学素养的培养)
[学生实验]分别用铜片、铁钉、锌粒、镁条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
[讨论]实验室制氢气,选择哪种金属更好呢?为什么?
[小结]因为镁反应速率太快,不便 于收集,铁反应速率又太慢,所以实验室制H2的药品选择锌和稀硫酸或盐酸。
[设问]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外,还生成什么呢?
[演示]用胶头滴管吸取反应后的剩余液体,滴到玻璃片上,用坩埚钳夹住玻璃片缓缓加热。
[讲述]这就是硫酸锌。硫酸锌晶体无色,粉末状硫酸锌细小晶体呈白色,请同学们试看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
[板书]1、反应原理:锌 + 硫酸 →硫酸锌 + 氢气
[投影]课堂练习:
1、实验室制氢气最适宜的药品是 ( )
A.镁和稀硫酸 B.铁和稀盐酸
C.锌和稀硫酸 D.锌和浓硫酸
2、实验室制氢气时选用 和 ,原因是
[提问]实验室制备氧气用什么仪器组装发生装置?应注意什么?
[展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装置
[提问]实验室制备氢气的装置
[提问]用它制备氢气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改进?
(学生互相讨论,动手组装)
[小结]得出实验室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
[讨论]1、如果需要制较多的氢气,可用哪些仪器代替试管?
2、怎样在不打开橡皮塞的情况下,能及时加酸?
3、如何随时提取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启发]介绍广口瓶、锥形瓶、长颈漏斗三种仪器
分析锌与稀硫酸要想发生反应关键是什么?要使反应停止呢?
4、能不能想方法让酸移动,而金属不动呢?
[投影]几类常见实验装置图:
[讲述]a类 只把试管换成广口瓶(锥形瓶、烧瓶等)在反应过 程中不能添加酸液,无法控制反应
b类 可通过长颈漏斗添加酸液,无法随时控制反应
c类 可通过长颈漏斗添加酸液,通过弹簧夹控制反应的 发生和停止。
[展示]启普发生器,让同学们自己探究装置原理
[讲述]装置选择的依据及思路
[板书]发生装置
根据原理选装置,因为是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或酸,因此选用上述装置。
[提问]1、收集方法一 般有哪两种?用排水法收集要考虑气体什么性质?排空气法收集考虑气体什么性质?
2、已知氢气难溶于水,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可用什么方法收集?
3、要想收集到较纯的氧气,哪一种收集方法更好?为什么?
[板书]3、收集方法
a、排水法(因为H2难溶于水),收集的H2纯度高
b、向下排空气法(因为H2密度比空气小)
[过渡]我们再来看一下用其它几组药品制H2的反应原理
[投影] 锌 + 酸 → 硫酸锌 + 氢气
Zn + H2SO4 —— H2SO4 + H2
镁 + 硫酸 → 硫酸镁 + 氢气
Mg + H2SO4 —— MgSO4 + H2
铁 + 盐酸 → 氯化亚铁 + 氢气
Fe + HCl —— FeCl2 + H2
[提问] 从物质分类角度观察反应物,生成物各有何特点?
这一类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为什么?是不是分解反应?为什么?
[指导阅读] 课本
[板书] 4、置换反应的特点是:
单质 + 化合物 → 单质 + 化合物
可用符号表示
A + BC → B+ AC
[投影] (反馈练习)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 Zn + H2SO4 == ZnSO4 + H2 ↑
B. CO + CuO == Cu +CO2
C. Fe + CuSO4 ==Cu + FeSO4
D. CH4 + 2O2 ==2H2O + CO2
[讲述] 在硫酸分子中,SO4叫硫酸根,它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反应前与氢原子结合,反应后锌与原子结合,它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像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作业]课本第52页 1、2、3题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知识重点为H2的实验室制法,设计每四人一组的学生实验,为他们提供实验仪器,让他们去探究、选择,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