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图四组图,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某些实验装置. 能证明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了氧气的实验装置
第四组实验中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收内集的气体是氧气,它能使快要容熄灭的卫生香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第一组中,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四;一. |
❷ 如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里的水槽里放的
(1)、(2)由来于甲装置叶片所处的自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甲装置叶片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而乙装置叶片由于环境中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故遇碘变蓝色.该对照组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
(4)由(1)、(2)可知,该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为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B.
故答案为:
(1)不变蓝;没有;
(2)变蓝;由于环境中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3)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
(4)二氧化碳;
(5)吸收二氧化碳;B
❸ 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
(1)实验室使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2)植回物的答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通入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本题答案为:促进光合作用; (3)如图所示的装置,以烧杯内水面为基准,大气压强等于试管内气体压强和试管内高于烧杯内液面的液体的水压,所以试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强.所以本题答案为:小于; (4)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可以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所以本题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 (5)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所以本题答案为:光. |
❹ 7、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1)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让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试管内的液面处于图示位置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_____
小于
❺ 右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中放入一些金鱼藻,通入一定量的气
结合生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知识不难判断物质A应为CO2.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内要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容,所以通入的气体A应是二氧化碳气体,它的作用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所以说明试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故答案为:小于;
(3)由于金鱼藻光合作用的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所以氧气的鉴别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
(4)反应物水由H、O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反应前为C、H、O三种元素;生成物氧气由O元素组成,反应后只能确定O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推断淀粉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故答案为:碳和氢.
❻ 如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A装置的水槽里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
(1)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作用是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排除干扰,防止影响实验.
(2)数小时后,摘下A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叶片颜色不变蓝色,说明叶片中无淀粉存在.摘下B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颜色变蓝,说明B装置内的叶片制造了淀粉.由此可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A、B的变量是二氧化碳,说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式子表示:
二氧化碳+水
光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