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机化学实验的干燥方法有几种选择干燥剂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
常用干燥剂有下列几种:
(1)无水氯化钙价廉、吸水能力大,是最常用的干燥剂之一,与水化合可生成一、二、四或六水化合物(在30℃以下)。它只适于烃类、卤代烃、醚类等有机物的干燥,不适于醇、胺和某些醛、酮、酯等有机物的干燥,因为能与它们形成络合物。也不宜用作酸(或酸性液体)的干燥剂。
(2)无水硫酸镁它是中性盐,不与有机物和酸性物质起作用。可作为各类有机物的干燥剂,它与水生成MgSO4·7H2O(48℃以下)。价较廉,吸水量大,故可用于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的许多化合物。
(3)无水硫酸钠,它的用途和无水硫酸镁相似,价廉,但吸水能力和吸水速度都差一些。与水结合生成NaSO4·10H2O(37℃以下)。当有机物水分较多时,常先用本品处理后再用其它干燥剂处理。
(4)无水碳酸钾、吸水能力一般,与水生成K2CO3·2H2O,作用慢,可用干燥醇、酯、酮、腈类等中性有机物和生物碱等一般的有机碱性物质。但不适用于干燥酸、酚、或其它酸性物质。
(5)金属钠、醚、烷烃等有机物用无水氯化钙或硫酸镁等处理后,若仍含有微量的水分时,可加入金属钠(切成薄片或压成丝)除去。不宜用作醇、酯、酸、卤烃、醛、酮及某些胺等能与碱起反应或易被还原的有机物的干燥剂
⑵ 装置干燥的目的
(1)图Ⅰ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由“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可推断出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除氨气等少数气体能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外,多数气体都不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因而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大多数气体;由图中的“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可以推断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3)由装置Ⅲ的气体发生装置可知该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由装置Ⅲ的气体收集装置可知反应产生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综合以上分析可推知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由于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既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可燃,因而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进行检验),若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或二氧化碳).
答案为:(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不漏气;
(2)不与浓硫酸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3)O 2 (或CO 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是O 2 (将带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收集的是CO 2 ).
⑶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结果及分析是什么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结果及分析是结果是由表数据,作出物料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及干燥速率图像,从本次实验数据来看,可以发现,有两组麦子的失水量为负值,这是在理论上完全不可能发生的状况。
分析原因如下:在本次试验进行时,每次取被干燥的麦子时,在槽内有遗漏的麦粒,但考虑到量较少,最多会让W偏小,但不会使之为负。
另外原因有可能是卡槽的存在,使麦粒在厢内运动发生变化,使部分麦粒长期滞留在槽内,不能充分沸腾与空气接触,从而导致其含水量较厢内沸腾麦粒降低较少,这可能是出现负的汽化的水分量。建议应当改进装置,可以将槽底做成丝网状,使之不妨碍热空气与麦粒的充分接触。
干燥实验原理
本实验在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验装置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干燥实验中通过计算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干燥速率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实验中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空气流速来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⑷ 实验室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氧化铜来测定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本实验制得的氢气中可能混有氯
①氢气具有可燃性,当混有了氧气时若加热或是点燃容易发生爆炸,所以为了防止氢气发生爆炸应该先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酸液,通入一部分氢气然后再加热,故选b;
②实验中要测定生成水的质量,所以要保证进入C装置的气体为干燥的,所以B装置的作用就是干燥氢气,同时除去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氯化氢气体,防止干扰实验结论;
③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所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可以和硝酸银溶于反应生成沉淀,若验证氢气中混有了氯化氢气体,则可以在A和B装置之间添加一只装有硝酸银溶液的洗气瓶,要避免有氯化氢气体产生,装置A中试剂应改为稀硫酸;
④硫酸铜吸收了水分,而水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和等于氧化铜之和的氧元素和氢气之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所以可以判断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18.0g-214.4g)-(89.5g-86.3g)=0.4g;
⑤装置B中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若不安装B装置,A装置中产生的氢气带出的水蒸气会进入D装置,使测得水的质量增大导致计算出氢元素的质量增大.
故答案为:①b;
②除去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③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在A和B装置之间添加一只装有硝酸银溶液的洗气瓶;稀硫酸;
④0.4;
⑤偏大.
⑸ 实验室中通常用作干燥剂来干燥气体的有哪些物质 注明使用范围
干燥剂就是去掉气体中的水分。
很多化合物都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使用那类,取决于干燥后气体的用途。
部分干燥剂有:
浓硫酸
硅胶
石灰
氯化物
等
⑹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为了保持药品的干燥或对制得的气体进行干燥,必须使用干燥剂。
常用的干燥剂有三类:
第一类为酸性干燥剂,有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无水硫酸铜等;
第二类为碱性干燥剂,有固体烧碱,石灰和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等;
第三类是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等。
常用干燥剂:
1、硫酸钙,小快中性,在163℃(脱水温度)下脱水再生。
2、氧化钡,慢,碱性,不能再生。
3、五氧化二磷,大,快,酸性,不能再生。
4、氯化钙(熔融过的),大,快,含碱性杂质,200℃下烘干再生。
5、高氯酸镁,大,快,中性。烘干再生(251℃分解)。
6、三水合高氯酸镁,快,中性,烘干再生(251℃分解)。
7、氢氧化钾(熔融过的),大,较快,碱性,不能再生。
8、活性氧化铝,大,快,中性。在(110~300)℃下烘干再生。
9、浓硫酸,大,快,酸性,蒸发浓缩再生。
10、硅胶,大,快,酸性,120℃下烘干再生。
11、氢氧化钠(熔融过的),大,较快,碱性,不能再生。
12、氧化钙,慢,碱性,不能再生 。
13、硫酸铜,大,微酸性,150℃下烘干再生。
14、硫酸镁,大,较快,中性、有的微酸性,200℃下烘干再生。
15、硫酸钠,大,慢,中性,烘干再生 。
注:使用高氯酸盐时务必小心,碳、硫、磷及一切有机物都不能与之接触,否则会发生猛烈爆炸,造成危险。
(6)本实验装置采用部分干燥介质扩展阅读:
干燥剂使用分类:
医药保健品、生物试剂、食品行业专用干燥剂。专用干燥剂特点:卫生要求高,包装材料通过美国FDA论证,产品小巧高效、精致环保,有较好的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
按应用环境区分,一般为三种情况:
(1)在小环境中使用:干燥剂直接放在瓶、罐或其他密闭的小袋中,使小环境中的物品保持干燥。
(2)在中环境中使用:干燥剂直接放在包装的纸箱(或包装桶、袋)中使用,以避免包装中的物品受潮。
(3)在大环境中使用:干燥剂直接放在类似仓库、集装箱中使用,以达到控制大环境湿度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干燥剂
⑺ 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 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
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 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
热烟气干燥精煤常有两种方法:即直接干燥法与间接干燥法
直接干燥法是热烟气直接与湿精煤发生接触的干燥方法。间接干燥法是热烟气与湿精煤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固体面(器壁)传热给湿精煤的干燥方法
选煤厂对精煤的干燥形式有末精煤与浮选精煤单独干燥、末精煤和浮选精煤混合干燥等形式。
浮选精煤粒度细、水分高、粘性大,单独干燥易结团,效果不理想。末精煤和浮选精煤混合干燥可解决结团弊端,提高干燥效果。因此,许多选煤厂都采用末精煤和浮选精煤混合干燥的方式。由于末精煤经离心脱水机脱水后,基本上能达到水分要求,选煤厂一般不对末精煤单独干燥。
选煤厂干燥作业是产品脱水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用以满足用户和运输的要求。但在干燥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热能,由于热力干燥较昂贵,干燥费用较高。通常对出口精煤实行干燥,东北、华北等寒冷地区的个别选煤厂采用热力干燥。
⑻ 关于化学实验装置最后的两个干燥装置
D是为了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进而获得生成水的质量。
E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D而影响实验结果(导致D吸水量大于实际反应生成量)。
⑼ 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
指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流速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均保持恒定。
这是一种对问题的简化处理方式,可适用于大量空气干燥少量湿物料的情况,空气的定性温度等于进、出口温度平均值。
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平衡水分与一定状态的湿空气充分接触后,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用表示,此时干燥过程达到此操作条件下的平衡状态。=f(物料性质,空气状态,两者接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