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cl2实验结束后怎么处理装置中的cl2
先撤开后面导管!
因为停止加热,体系内的温度开始下降,压强就降低,低于外界压强,就容易导致倒吸,危险.
B. 做化学实验要注重哪些事项
(虽然是网上找的,但是确实很全面~)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应按照要求认真地进行实验预习,安排好实验仔细检查好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
2、实验中必须做到熟悉药品和仪器的性能和装配要点。弄清实验室内水、电的管线开关和各种钢瓶的标记,切记弄错,绝对禁止违章操作。
3、实验进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如实记录实验情况,经常注意仪器有无漏气、碎裂和进行反应是否正常等。
4、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实验进行中,各种药品不得散失或丢弃,反应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6、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
7、熟悉使用各种安全用具及有关材料。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有机化学必须做好有机化学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工作作风,要求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全部内容,并作好预习笔记和安排。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及实验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有关的操作技术,熟悉实验所许的药品、仪器和装置,了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2、作好一切准备工作后方能开始实验。
3、必须遵守实验室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实验中不大声喧哗、不擅离实验岗位、不乱拿乱放、不将公物带出实验室、借用公物应自觉归还、损坏东西要如实登记,出问题必须要及时报告。
4、实验进行中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5、遵从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指导,若有疑难问题或发生以外事故必须立即报请教师及时解决和处理。
6、应自始至终注意实验室的整洁。做到桌面、地面、水槽、和仪器四净。
7、公用药品仪器和工具,应在指定地点使用,用后立即归还原处并保持其整洁。严格控制药品的规格和用量。
8、实验完毕,必须及时做好后处理工作(包括清洗仪器、处理废物、检查安全等)将记录(合成实验要上交产品)交教师审阅。待教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9、每次实验后,必须尽快地认真地写出实验报告。
C. 设计一个大学化学合成实验、要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操作、仪器、药品、装置图、思考题
、(实验 1)安全知识的讲座,玻璃仪器的认领1、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安全知识及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2)了解有机化学实验课的要求(包括实验纪律、实验报告、预习、实验记录、实验重做要求) (3)实验是培养独立工作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独立地完成。2、实验主要内容 ⑴ 实验基本知识的讲解 ⑵ 安全知识的讲解 ⑶ 实验仪器的认领 ⑷ 实验仪器的洗涤 1 (1)按时进入实验室,认真听取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回答问题。疑难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2)实验仪器和装置装配完毕,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方可接通电源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实验过程中要精力集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积极思考,发现异常现象应仔细查明原因,或请教指导教师帮助分析处理。实验记录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实验记录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因此,必须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记录,特别对如下内容 : ①加入原料的量、顺序、颜色。②随温度的升高,反应液颜色的变化、有无沉淀及气体出现。③产品的量和颜色、熔点、沸点和折光等数据,要及时并真实的记录。记录时,要与操作一一对应,内容要简明准确,书写清楚。3、课堂讨论选题1、怎样写预习报告4、课外作业选题1、如何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记录,二、(实验 2)1-溴丁烷的合成(亲核取代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SN1 反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可逆反应与平衡移动;3、掌握低沸点易挥发有机物的合成方法。4、学习以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制备 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主要内容1、练习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加热操作;2、蒸馏、回流(带气体吸收装置);3、常温过滤与热过滤技术; 4、液体有机物的洗涤和干燥。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如何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4、课外作业选题1、影响 SN1 反应、和 SN2 反应的因素有哪些?三、(实验 3)乙醚的合成(脱水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蒸馏、沸点和折光度测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实验室制备乙醚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低沸点易燃液体的蒸馏操作。2、实验主要内容1、常量法和微量法测定液体有机化合物沸点;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低沸点易燃液体的蒸馏; 24、乙醚的分离。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如何收集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4、课外作业选题1、简单醚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四、(实验 4)正丁醚的合成(脱水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蒸馏、沸点和折光度测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掌握油水分离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4、掌握易燃液体的蒸馏操作。2、实验主要内容1、用油水分离器回流的方法制备正丁醚2、 正丁醚的干燥、洗涤、蒸馏。3、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油水分离器?4、课外作业选题1、混合醚的制备原理和方法?五、(实验 5)甲基橙的合成(重氮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普通蒸馏、沸点和旋光度测定的基本原理; 2、通过甲基橙的制备掌握重氮化反应和偶氮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3、巩固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4、进一步熟悉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 1、甲基橙的合成、结晶、洗涤、重结晶 2、甲基橙的脱色 3、固体的干燥 4、甲基橙的纯化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怎样对甲基橙脱色、纯化?4、课外作业选题1、重氮化反应和偶氮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六、(实验 6)乙酸异戊酯的合成(酯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 1、 熟练掌握酸催化下直接酯化制备羧酸酯的原理和方法 3 2、掌握回流方法合成有机化合物、 3、掌握乙酸乙酯液体干燥剂的选择及干燥方法。 2、实验主要内容 1、在酸催化下用回流的方法合成乙酸异戊酯; 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 3、乙酸异戊酯液的干燥 4、粗产品的分离。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怎样对乙酸异戊酯进行洗涤和分离?4、课外作业选题1、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副反应?七、(实验 7) 环己烯的合成(脱水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 了解消去反应的基本原理;2 、学习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活动方法,3、掌握分馏和水浴蒸馏的基本操作2、实验主要内容1 、在浓磷酸催化下环己醇脱水生成环己烯; 2、环己烯的洗涤、干燥、蒸馏;3、用折光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分馏柱的使用和水浴蒸馏的基本操作4、课外作业选题1、分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八、(实验 8) 环己酮的合成(氧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 、学习氧化法制备环己酮的原理和方法;2、通过二级醇转变为酮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醇与酮的区别。2、实验主要内容1、用强氧化剂氧化环己醇生成环己酮; 2、搅拌装置的使用,产物的分离;3、产品的纯化,产品的红外光谱测定。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搅拌的基本操作及产品的纯化?4、课外作业选题1、氧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九、(实验 9) 己二酸的合成(氧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 、了解氧化反应的原理、应用及影响反应的因素;2、 掌握强氧化剂氧化二级醇转变为二元酸的方法; 3、掌握浓缩、过滤、重结晶等操作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1、用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生成己二酸; 42、己二酸的重结晶分离; 3、己二酸的干燥、熔点的测定。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电磁搅拌的基本操作及产品的纯化?4、课外作业选题1、熔点的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十、(实验 10)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的合成(歧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歧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2、掌握歧化反应的条件、没有α—H 的醛在强碱催化下的氧化还原反应。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平衡移动; 4、掌握有机酸和醇的合成方法及分离方法。 2、实验主要内容1、没有α—H 的醛在强碱催化下合成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2、用萃取的方法将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进行分离。 3、液体有机物的洗涤和干燥4、呋喃甲酸的酸化及固体物质的纯化。3、课堂讨论选题1、歧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4、课外作业选题1、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十一、(实验 11)乙酰苯胺的合成(酰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蒸馏、沸点和旋光度测定的基本原理;2、掌握芳胺酰化的应用,掌握苯胺乙酰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3、进一步熟悉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1、分馏柱的使用、结晶、洗涤、重结晶2、掌握趁热过滤的原理和方法 3、固体的干燥 4、乙酰苯胺的脱色。3、课堂讨论选题1、芳胺酰化的原理和实验方法4、课外作业选题1、趁热过滤的原理和方法?十二、(实验 12)阿司匹林的合成及含量测定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光谱测定的基本原理;2、通过乙酰水扬酸的制备掌握酯化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3、学习由水杨酸和乙酸酐脂化合成阿司匹林的方法。4、进一步熟悉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1、阿司匹林的合成、结晶、洗涤、重结晶; 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用盐析和重结晶的操作方法提纯乙酰水扬酸; 4、阿司匹林的脱色。5、阿司匹林的分析滴定方法 6、阿司匹林的光谱分析方法。 57、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阿司匹林。3、课堂讨论选题1、水杨酸和乙酸酐脂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原理和实验方法4、课外作业选题1、怎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阿司匹林?十三、(实验 13)呋喃丙烯酸的合成方法设计、含量测定及光谱测定。(缩合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查阅有关文献,设计并确定一种可行的半微量或微型实验方案;2、掌握芳香醛和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芳香醛,3、了解呋喃丙烯酸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反应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出实验路线;4、了解还有哪些其它的合成方法,明确实验中需要的化学试剂的毒性和防护处理要点;5、设计路线经教师同意后进行实验的准备;6、巩固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7、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呋喃丙烯酸。2、实验主要内容1、呋喃丙烯酸的合成、结晶、洗涤、重结晶 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固体的脱色洗涤、干燥、重结晶 4、呋喃丙烯酸的分离。5、呋喃丙烯酸的光谱分析。 6、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呋喃丙烯酸。3、课堂讨论选题1、芳香醛和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4、课外作业选题1、怎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呋喃丙烯酸。 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方法的设计 2、实验资料的查询 3、实验的基本操作、4、实验的记录 5、产率的计算 6、实验报告、 1、 成绩评定总则 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仪器装置、操作过程、基本操作、实验安全、产品数量与质量、实验报告、科学态度、使 用药品及仪器的情况等进行考察,注意有针对性地及时纠正一些存在的问题,主要以每一次的实验结果为依据 (85~90%)和实验报告(10~15%)评定出平时的相对成绩,期末进行平均。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 60%, 期末考试占 40%。2、平时成绩评定主要以每一次的实验结果为依据(85~90%)和实验报告(10~15%)评定出平时的相对成绩,期末进行平均。3、期末考核评定 两次期末考试,可以都安排在合成实验中(其中一次为单人独立操作),亦可以安排一次为笔试,另一次为单人独 立操作合成实验考试。
D. 请问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主要有几部分组成
化验室的废水处理,不需要什么特殊装置,就几只大塑料桶即可(根据废液性质分类),处理时,也在塑料桶内反应。
(一般情况下,化验室产生的废水量很少,不比生产环节,若产生的常见废酸液和废碱液,可大致中和一下,加水稀释排放即可)。
详细介绍以下两大类,一类是无机废水,一类是有机废水,
1 有毒有害无机废水处理
1.1 六价铬
六价铬废水一般存在于皮革揉制、电镀、铬黄染料废水及冷却水(阻蚀剂)中,是一种致癌物质,化验室的含六价铬废水水量小、铬浓度低(<20mg/I),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后再用碱(氢氧化钠)进行沉淀,如选用硫酸亚铁作还原剂,废水PH控制在8__9范围,选用亚硫酸钠作还原剂,废水pH控制在2—3范围,其他还原剂还有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等,化验员可根据情况选用。
1.2 铅
铅是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之一,常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应用于蓄电池的极板、颜料、香橡胶、农药、涂料等制造业。废水中可溶性铅一般先使之形成铅沉淀物,再去除,所使用的沉淀剂有石灰、苛性碱、苏打及磷酸盐等,如使用石灰,PH控制在7.5~9.0范围;使用苛性碱PH控制在lO以上。
1.3 镉
90%镉的应用于电镀、颜料、合金及电池等,对环境监测站化验室含镉废水实用的方法有沉淀法,吸附法。使用沉淀法,沉淀剂有氢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硫酸铁,使用氢氧化物,pH控制在lO以上,可达满意效果;使用硫化物PH控制在9以上;使用聚合硫酸铁pH控制在8.5~9.5范围。吸附法,可使用活性炭、风化煤、磺化煤作吸附剂。
1.4 汞
汞广泛应用在氯碱、制浆造纸、农药、电子、仪表等行业中,对于汞的去处,经典方法是硫化物沉淀法,pH控制在中性范围,化验员在使用此方法时要注意不要使硫化物过量,避免残余硫产生的污染问题。
1.5 砷
无机砷主要以亚砷酸离子和砷酸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存在于冶金、皮革加工、硫酸、染料、农药生产中。砷的常规处理方法包括石灰或硫化物沉淀,或者用铁或铝的氢氧化物沉淀,再加上混凝剂絮凝吸附。使用石灰,pH控制在11.5以上,使用硫化物pH控制在7左右。
1.6 氰化物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主要存在于电镀、煤气厂、染料厂等废水中,对于此类废水,化验员可直接投加次氯酸钠,搅拌即可。
2 有毒有害有机废水处理
2.1 酚
随着石油化工、塑料、合成纤维、焦化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含酚废水也相应增多,酚的毒性较高,使用活性炭作吸附剂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于其他有毒有害有机废水,化验员也可用此方法。
3 小结
对于化验室常见的几种有毒有害的有机、无机废水,以上方法均为操作简单,实用的方法,化验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沉淀物的处理,不能随便丢弃,应集中收集后,送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中心进一步处理。
E. 简述合成树脂的后处理过程
合成树脂类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塑料等合成树脂类作为高炉燃料和还原剂使用时的该合成树脂类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近年来,作为工业废料和普通废弃物的塑料等合成树脂类急剧地增加,对其进行处理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尤其是属于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类塑料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很高,用普通的燃烧炉燃烧时损伤炉壁等,因此大量处理有困难,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情况是在垃圾填埋场地中将其扔掉。但是,塑料等的丢弃对环境保护有害,另外,填埋垃圾用地不足也将成为社会问题,因此,热切地期望开发一种既不丢弃又能大量处理合成树脂类的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塑料等合成树脂类用作高炉等的辅助燃料或炼铁的还原剂的方法,已在特表平8-507105号的特公昭51-33493号公报中被公开。这些方法,需要将合成树脂粉碎物从风口等吹入高炉中,例如在前者,吹入高炉的合成树脂粉碎物的实际条件为粒径1~10mm,松装密度0.35以上。然而,作为废弃物的合成树脂类中,像氯乙烯树脂之类的含氯高分子树脂平均约占15%,将这类合成树脂送入高炉时,由于含氯高分子树脂的分解和燃烧而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HCl,并且产生对环境的显著污染。另外,这种有害气体也具有强的腐蚀性,会对配管等造成腐蚀。因此,为防止这类有害气体的产生,必须事先将含氯高分子树脂从合成树脂类中分离出来,然后对其进行有效地处理。作为工业废料和普通废弃物丢弃的合成树脂类,其种类、形态和形状很复杂,以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热塑性树脂、苯酚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和工程塑料等为代表,其种类多达数百种,它们多以板材等块状,薄膜状或复合材料等形态存在。就其形状而言,是从粒状到细长或粗大的各种各样。通常,作为从废弃的合成树脂中预先只分离含氯高分子树脂的方法,可以考虑利用比重差的湿式分离法或离心分离法等,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废弃的合成树脂包括具有不同种类和形态、形状的多种多样的树脂材料,因此,它们的分离方法中存在有下面的诸多问题
F. 化学 异腈的详细合成、后处理步骤!!急
第一个制得的异腈是烯丙基异腈,由化学家Lieke在1859年通过烯丙基碘和氰化银反应制得。[4]碱金属的氰化物发生烷基化一般都得到腈,但由于银离子对碳端的保护作用,上述反应得到异腈。
伯胺与二氯卡宾反应或甲酰胺衍生物与三氯氧磷作用失水都可生成异腈,甲酰胺衍生物可由甲酸与胺缩合制得。
RNH2+CCl2+2NaOH→RNC+2NaCl+2H2O
RNHC(O)H+POCl3→RNC+"PO2Cl"+2HCl
Hofmann异腈合成即:伯胺与氢氧化钾和氯仿[6]反应,生成具腐臭气味的异腈,以鉴定伯胺的存在。
异腈也可通过有机锂化合物与恶唑和苯并恶唑的反应制取:
苯并恶唑的2-位质子被正丁基锂脱去,生成的锂代产物与邻位异氰基取代的醇锂构成平衡,后者再与亲电试剂反应,合成异腈的衍生物。若上例中的亲电试剂为酰氯,则产物是图中的邻氰基苯酯,具有温和的樱桃气味。
G. 发动机的后处理装置有哪些
针对欧排放四阶段(等同于国四机)的要求,发动机的后处理主要选择的是SCR(选择性氧化还原)方式来满足排放的要求,主要的装置包括颗粒捕捉系统、尿素泵、尿素箱,以及控制喷尿素的控制单元等。
H. 药物合成小试、中试和大生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当化学制药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艺完成后,即药品工艺路线经论证确定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比小型试验规模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装置中各部反应条件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未能解决或尚未发现的问题。
新药开发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样品,以供应临床试验和作为药品检验及留样观察之用。根据该药品剂量大小,疗程长短,通常需要2~10kg数量。
中试放大是药品研发到生产的必由之路,也是降低产业化实施风险的有效措施。文献报道的药物的合成工艺多为实验室工艺,为科研人员的进行科学研究所采用的工艺。在药物的研发初期申报单位所采用的合成工艺多在文献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但该工艺在产业化生产时仍需进行很多改进。中试放大是联结二者的桥梁,可为产业化生产积累必要的经验和试验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确定工艺路线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反应不会因小试、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条件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但各步最佳工艺条件,则随试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有可能需要调整。中间实验阶段是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的装置中各步化学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中所不能解决或发现的问题。虽然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会因实验生产的不同而改变,但各步化学反应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则可能随实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中试放大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