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设计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设计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2-07-17 05:40:44

1. (2010鄂州)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1

(1)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可以改变纸板B的位置,内使其与容纸板A不在同一平面上,看看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即可得到结论.
(2)由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将纸板B绕ON向前(后)转动,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在烧杯中

(1)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把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图如图1所示.
(2)由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是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由图示电压表可知,其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其示数为9V,∵I=

U
R
,∴电阻阻值R=
U
I
=
9V
0.3A
=30Ω.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图象如图2所示.
(4)由R-t图象可知,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为减小.
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1所示;(2)30;(3)图象如图2所示;(4)电阻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 我们在课堂上探究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刚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在下表中记录了熔化过程

(1)根据描点法作图,先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找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下图所示.

(2)由图象及表格中数据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则冰是晶体,且熔点为0℃;
(3)开始2min时,冰还没有开始熔化;最后2min时,冰已完全熔化成液态水;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因此在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多,温度上升的较少;
故答案为:(1)图象如上图所示;(2)晶体;0;(3)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4. 我们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

(1)方案甲和方案乙在进行探究时只是让物距在某一位置时,进行探究,太片面,不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无法得出结论.
丙和丁让物距逐渐变化,观察成像的特点并测量像距的大小,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便可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物距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丙、丁;
(2)由于蜡烛在2倍焦距的时候成等大、倒立的实像,2倍焦距以外成放大的实像,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实像,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故本题答案为:二倍焦距;焦点(或者一倍焦距);
(3)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若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B出烛焰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仍然可以成像,所以在光屏上C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现象.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C.
(4)充满水和水池底部的这个美丽的图案,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偏高,当把水排掉后.此图案相对人来说变远了,如果小明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后缩.
故答案为:后缩.
(5)由图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
所以2f=20cm,则f=10cm.所以A说法错误.
f=10cm,2f=20cm,当u=15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B说法错误.
当物距u=25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C说法错误.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D.

5.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大线圈Ⅰ中放置一个小线圈Ⅱ,大

根据法拉第电制磁感应定律得,E=N

△B
△t
S,因为大线圈中每个时间段内电流均匀变化,则每个时间段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变,则小线圈中每个时间段内感应电流的大小不变.因为多功能电源输出电流变化的频率适当增大,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适当增加,感应电流大小适当增加,变化的周期变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图中试管较小,如果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受热会不均匀,且温度上升较快,不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可以选用乙装置,使冰在空气中吸热自行熔化;
该实验应选用碎冰块来进行实验,这样受热均匀,效果较好;
(2)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
(3)冰在加热后2min到第6min这段时间虽然不断的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是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加热至第6min时是液态;
(4)冰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虽然未给冰加热,但周围温度高于冰的温度,所以冰可以吸收到热量;
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1)a;碎冰块;(2)秒表;(3)4;液态;(4)需要;液化.

7.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选D。因为在光屏上要得到等大的像就说明这个像是实像。而实像都是倒立内的。所示形成倒立、等大容、实像所具备的条件就是u=2f(即物距=两倍的焦距)。所以,光屏在55cm处。(在科学课堂作业本上,蜡烛的10cm处,凸透镜在40cm处,所以物距就是30cm。相对应,焦距就是15cm.即往40后数15cm)而当蜡烛移动至30cm处时,u=10,f依然=15.所以便得到u<f。而当u<f时,光屏上看不到像。是呈正立、放大、虚像。所以选D

8. 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是中考物理理化操作考试中用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

【设计并进行实验】较大的冰块受热不均匀,较小的冰块接触紧密,受热均匀;在烧杯的底部垫石棉网,使冰受热均匀;对冰的加热方式采用“水浴法”,利用水给试管内的冰加热,这样做的好处使冰受热均匀;为使所测温度更为准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碎冰;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冰在熔化时要不断地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实验拓展】若实验所用的温度计为水银(其沸点为357℃)温度计,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水银的沸点,因此选择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水的沸点;
故答案为:【设计并进行实验】较大的冰块受热不均匀,较小的冰块接触紧密,受热均匀;受热均匀;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吸收;不变;
【实验拓展】能;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水银的沸点,因此选择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水的沸点;

9. 朗朗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结合该实验装置,对实验中的问题给予完整

(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两只蜡烛大小完全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实验要求蜡烛1和蜡烛2要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这种实验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作等效替代法.
(4)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此时蜡烛B不要点燃,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5)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6)实验时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7)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C操作.
(8)不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蜡烛B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造成的.
故答案为:(1)较昏暗;(2)透光;确定像的位置;(3)完全相同;像与物;等效替代;(4)相同;垂直;(5)不会;平面镜成虚像;
(6)刻度尺;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7)C;(8)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阅读全文

与设计规律的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机qq设备锁怎么解决方案 浏览:937
轴承怎么看承重 浏览:37
合肥单柜制冷是什么 浏览:995
酒店空调不制冷什么原因 浏览:654
手机输出设备有哪些 浏览:672
机械带战神之怒dnf怎么样 浏览:35
水管阀门皮垫怎么安装图解 浏览:87
暖气阀门方向圆形 浏览:386
电子装置设计题目 浏览:335
传动装置外文翻译 浏览:368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 浏览:594
自来水手表前阀门怎么打开 浏览:440
找出实验装置漏气位置 浏览:121
天正给排水管道加载阀门 浏览:774
psv工具箱怎么安装游戏 浏览:175
电梯检测装置一般在哪里 浏览:751
南通中华电动工具 浏览:333
设备系统如何入账 浏览:676
下料自动校正装置设计 浏览:469
尼尔机械纪元6o战术刀怎么获得 浏览: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