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1分)(2)0.680(1分); 1.61(2分)(3)平衡摩擦力过度(1分)
砂和小砂桶的总质量回m不远小于小答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2分)
⑥ 实验题: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
(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5格,则1格就等于0.2N.图指针落在3N到4N的第4格处,所以3.8N.
(2)A、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正确;
C、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C正确;
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故D错误.
故选:D.
(3)当弹簧测力计A超出其量程,则说明弹簧测力计B与重物这两根细线的力的合力已偏大.又由于挂重物的细线力的方向已确定,所以要么减小重物的重量,要么改变测力计B拉细线的方向,或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从而使测力计A不超出量程.
故答案为:(1)3.8;(2)D;(3)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减小重物M的质量;
⑦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研究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1)该同学将观察到
(1)左手定则的内容:伸开左手,使大拇指与四指方向垂直,并且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过掌心,四指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安培力的方向.在第二次实验中,慈航的方向竖直向上,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根据左手定则,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第三次实验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左手定则,磁场方向竖直向上.
实验次数 | P中电流方向 | 磁场方向 | P的运动方向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2)金属棒受到的摩擦力太大,金属棒与导轨接触不良,磁场太弱,电流太小等.
⑧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
(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5格,则1格就等于0.2N.图指针落在3N到4N的第3格处,所以3.6N.
(2)A、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A正确;
B、该实验中不一定需要OB水平,故B错误;
C、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两细线的力的大小,同时画出细线的方向即为力的方向.虽悬挂重物的细线方向确定,但大小却不知,所以要测重物重力,故C正确;
D、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D正确;
E、该实验中,改变拉力时,只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两弹簧拉力的合力与M的重力等大反向,因此O点不用每次静止在同一位置,故E错误
故选:ACD
故答案为:(1)3.6;(2)ACD
⑨ 某同学用图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选用小球a为入射小球,b为被碰小球.设小球a、b的质量分别
(1)验证碰撞过程的动量守恒,为防止两个小球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与大宇被碰球的质量; (2)要使两球发生对心正碰,两小球发生碰撞时,两球的球心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两球半径应相等; (3)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设为t, 由图示可知,B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位置,A为碰后入射小球的位置,C为碰后被碰小球的位置, 碰撞前a的速度v 1 = ,碰撞后a的速度v 2 = ,碰撞后b的速度v 3 = , 我们需要验证:m a v 1 =m b v 3 +m a v 2 ,将球的速度表达式代入得:m a OB=m a OA+m b OC; 故答案为大于;等于;m a OB=m a OA+m b OC. |
⑩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个重物
(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10格,则1格就等于0.1N.图指针落在3N到4N的第8格处,所以3.80N.
(2)A、细线应尽可能长一些,能更加准确的记录力的方向,故A正确;
B、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B正确;
C、细线AO与BO之间的夹角适当大一点,不一定需要大于90°,故C错误;
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故D错误;
本题选不必要的,故选:CD.
(3)A、图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故A错误,B正确;
C、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D、本实验将细绳都换成橡皮条,同样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BCD
(4)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
故选:B.
故答案为:①3.80;②CD;③BCD;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