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报告
首先,实验目的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第二,仪器,
第三,实验步骤,
第四,实验结论
第五可以加一个实验反思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② 怎样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一.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版口有连续的气泡权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二.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若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好.
三.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
总结:前两种方法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特性,而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了压强的缘故,一般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从这两方面因素考虑.
③ 初中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验前,确保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基础。气密性检查主要分为:微热法(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液差法)、打气与抽气法(针筒+长颈漏斗)等,检查原理为:改变内部压强大小,形成内外压强差,产生水柱。具体方法如下:
一、微热法(热胀冷缩法)
原理:通过微热使装置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溢出一部分气体,冷却后,装置内的气体冷缩后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将水压入导管内,形成水柱。
实例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试管+导管)的气密性检查
组装好设备,导管一端放入水中,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例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液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
组装好设备,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中的旋塞,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锥形瓶(或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锥形瓶,加热片刻即可),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二、注水法(液差法)
原理:用分液漏斗向密封的装置中注水,水压缩装置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上升,大于外部气压,再注水时,水会留在长颈漏斗中,与装置内的液面形成液面差。
实例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长颈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
组装好设备,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不断注入水,使长颈漏斗中的水高出装置内部水面一段距离,形成液面差,观察液面差稳定无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例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
关闭启普发生器下面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不断注入水,直至球形漏斗的底端浸没在水面以下。再关闭启普发生器上面活塞后,继续注入水,使球形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反应器中的液面,停止注入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例3、U型管的气密性检查
将U型管的一端的弹簧夹关紧,在另一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三、打气与抽气法(针筒+长颈漏斗)
原理:利用针筒的打气与抽气使装置内部的气压变大变小。抽气时,内部气压变小时,外部气压大,外界气压大,外界气体进入形成气泡。打气时,装置内部的气压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
实例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长颈漏斗+锥形瓶)气密性检查
组装好设备,锥形瓶的双孔塞,一个放长颈漏斗,另一孔与针筒相连。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至长颈漏斗的底端浸没在水面以下。利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打气或抽气。
向外抽气时,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向内打气时,装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 在化学实验中,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假设气体是理想气体的话,根据pv=nRT,p是常压,T是温度,n是摩尔数,v是气体体积;R是常数(专属8.3145),例中,p是常压(与外界连通,整个状态过程p不变),T变大,则v变大,气体膨胀,气体从导管中跑出,如果气密性不好的话,气体则可能从其他接口处漏出;
冷却后同参照公式,T下降,气体体积变小,自然水会因为状态过程中的压力差而回吸到导管中
可能讲复杂了,我废话比较多,简单想就是空气热涨冷缩的原理
⑤ 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⑴ 手握升温法:这种方法适于体积较小的气体发生装置,如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检验方法是:将带有导气管的单孔塞在试管口上塞紧,并将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外壁片刻,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手移开后,导气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回落,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 微热升温法 这种方法广泛地适于由试管、 烧瓶等加热类玻璃仪器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验。如氧气的发生装置。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气体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酒精灯在试管或烧瓶的底部稍微加热(体系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升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较长时间内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题.校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推断其化学式(实验式)。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⑶ 注水法:这种方法主要适于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检验。具体操作方法是:塞紧橡皮塞,关闭导气管活塞(或关闭导气管上的止水夹),从漏斗向气体发生装置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气体发生装置内的水面,且形成一段明显的水柱时,停止加水,观察水柱在较长时间内不下降则表面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题: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 mL气体为准(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它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1)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 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
(2) 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 (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⑥ 化学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主要有三种方法:
1.手握法
对于容积较小(如试管)又没有装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o2,nh3,ch4等气体的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2.酒精灯微热法
对于气体发生装置未与大气直接相通的,容器容积又较大的装置(如圆底烧瓶),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ch4,so2,o2,nh3,ch4,c2h4等气体的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给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圆底烧瓶)的底部稍微加热,使管(或瓶)内温度升高少许,有气泡从管口逸出,移开酒精灯后,又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3.注水法
对于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的或不能加热的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取co2,h2,h2s等气体和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第28题的气密性的检查。
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塞紧橡皮塞,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的水面,马上旋紧活塞(或夹紧弹簧夹),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②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从漏斗向试管内注水,若水只停留在漏斗中而不能进入试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说明
1.对于气体发生装置容积较大(如圆底烧瓶)或室温与手心温度接近时,采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效果更好。
2.若制取气体不需加热,则不必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若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则不能用手握法和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初中最常见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装置不能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⑦ 如何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对实验装置的气密复性进行检查方法制:
加热法,操作:装导管口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或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使试管或烧瓶内温度升高少许,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或移开酒精灯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实验装置不好。
对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有两种:
一是利用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的原理。
二是利用温度一定,一定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力一定的原理。
⑧ 化学实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1用力按压导管有气泡就好。
是把空气挤出去,会从导管底部冒出空气泡(空气中大部分是O2,N2,不溶于水),气密性不好就不会有气泡或者说很小很稀疏。
2略微打开活塞,再打开弹簧夹有气泡就好。
弹簧夹夹住了导管,空气出不去。当你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时,水滴下,烧瓶内的空气体积被压缩减小(就像是挤公交车,特别是北京的),打开弹簧夹时空气体积重新变大(被挤出来了),然后同上会冒泡,气密性不好也是同上,原理是大气压强,滴水后里面压强变小,打开弹簧夹就变大了。
3夹上弹簧夹,往长颈漏斗处注水直至液面不再下降。
长颈漏斗底部被液封,但是锥形瓶液体上方还有空气,会有一个向下的压强,往长颈处注水,水会被长颈漏斗上方的空气压强及自身重力压进一部分,然后因为瓶内气压略大于瓶外,会把液体向上压,支起一段水柱。由于瓶外也有气压,液面就在漏斗处静止不动。不好就漏下去了囧
4闭合弹簧夹后往无塞管里面注水,发现无塞管液面高于有塞管,再摇两下发现维持原样,说明气密性良好。
因为你加了水后有塞管的气压会变大,无塞管上方的气压比有塞管的小,你加了水后有塞管内气压仍然能支持住无塞管,所以无塞管的液面会高于有塞管。这用了大气压与连通器的知识,连通器会水平是因为两管口的气压相等,会把水面压到同一高度,当有塞管的气压因为进入水被压缩变大时,就不会出现了。气密性不好的话,你怎么加都是平的,当然到了塞口除外=.=..,左边管的水还会漏出来。
5求采纳求助攻,差300EXP升级,谢谢
⑨ 化学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主要有三种方法:
1.手握法
对于容积较小(如试管)又没有装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o2,nh3,ch4等气体的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2.酒精灯微热法
对于气体发生装置未与大气直接相通的,容器容积又较大的装置(如圆底烧瓶),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ch4,so2,o2,nh3,ch4,c2h4等气体的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给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圆底烧瓶)的底部稍微加热,使管(或瓶)内温度升高少许,有气泡从管口逸出,移开酒精灯后,又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3.注水法
对于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的或不能加热的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取co2,h2,h2s等气体和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第28题的气密性的检查。
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塞紧橡皮塞,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的水面,马上旋紧活塞(或夹紧弹簧夹),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②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从漏斗向试管内注水,若水只停留在漏斗中而不能进入试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说明
1.对于气体发生装置容积较大(如圆底烧瓶)或室温与手心温度接近时,采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效果更好。
2.若制取气体不需加热,则不必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若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则不能用手握法和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⑩ 化学实验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一.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二.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若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好.
三.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