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古代发明的带传动装置

古代发明的带传动装置

发布时间:2022-07-15 10:29:30

⑴ 我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装置。在汉代古墓中,有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壁画,画中一辆

M的半径R1大,N的半径R2小。绳子各处的线速度相等。设M的转速为n1,N的转速为n2.
则有2πR1*n1=2πR2*n2
n2=(R1/R2)*n1
由于R1>>R2,所以版n2>>n1
这种纺车的权优点是人用力使M慢慢转动,则N就可以快速转动,用来纺线。省力、速度快、效率高。

请及时采纳。有问题另行提问。《中学生数理化》团队会随时帮助你。祝你成功。

⑵ 中国古代有没有发明过齿轮

东汉初年(公元 1世纪)已有人字齿轮。三国时期出现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已采用齿轮传动系统。晋代杜预发明的水转连磨就是通过齿轮将水轮的动力传递给石磨的。史书中关于齿轮传动系统的最早记载,是对唐代一行、梁令瓒于 725年制造的水运浑仪的描述。北宋时制造的水运仪象台(见中国古代计时器)运用了复杂的齿轮系统。明代茅元仪著《武备志》(成书于1621年)记载了一种齿轮齿条传动装置
1956年发掘的河北安午汲古城遗址中,发现了铁制棘齿轮,轮直径约80毫米,虽已残缺,但铁质较好,经研究,确认为是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到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期间的制品。1954年在山西省永济县蘖家崖出土了青铜棘齿轮。参考同坑出土器物,可断定为秦代(公元前221~前206)或西汉初年遗物,轮40齿,直径约25毫米。关于棘齿轮的用途,迄今未发现文字记载,推测可能用于制动,以防止轮轴倒转。1953年陕西省长安县红庆村出土了一对青铜人字齿轮。根据墓结构和墓葬物品情况分析,可认定这对齿轮出于东汉初年。两轮都为24齿,直径约15毫米。衡阳等地也发现过同样的人字齿轮。
希望能帮助到你

⑶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什么

1、鼓: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
4、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5、养鱼法:
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
6、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
中国人于公元前14世纪,发明了十进计数制。 8、印刷术:
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1040年代中国刻字工人毕升在北京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107年,中国人还发明了彩色印刷术。9、漆――世界第一种塑料: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
10、铜镜:
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
11、伞:
公元前110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伞。也有人说,公元4世纪三国时期中国人才发明了伞。
12、风筝: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发明了米酒。
14、弓箭:
中国人于公元前8世纪发明了弓箭。而欧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纪才使用弓,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年。
15、古代机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
16、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欧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铁犁: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
18、大定音钟:
中国人于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大定音钟;欧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长明灯:
大约在公元前589年,中国人发明了长明灯。灯蕊为石棉;灯油为海豹油或鲸油。
20、算盘:
公元前550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用于计算。
21、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国应用。
22、双动式活塞风箱:
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钵
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水涌钵。
24、空位表零法:
中国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开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国的算盘就是这样表示的。
25、化学武器:
利用毒气进行化学战的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早期。
26、马胸带换具: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马胸带换具。
27、石油照明法:
大约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气照明法。
28、铸铁术:
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铸铁术。
29、马肩套挽具:
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马肩套换具。
30、硝石鉴别方法:
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发现了硝。发现硝石为后来发明火药奠定了基础。
31、世界上第一条等高运河―――灵渠。
西方于公元13世纪才建了等高运河,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体地图: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立体地图。 33、吊桥:
中国人李冰于公元前3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安蓝桥。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缆链桥。
34、记谱法:
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人已发明了记谱法。
35、造纸术:
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时期的蔡伦制出了蔡侯纸。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36、降落伞: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降落伞。西方人利诺曼德于1783年,多次从树顶或房顶上跳下去,结果很成功,他把这叫降落伞;这比中国人发明降落伞晚了一千九百多年。
37、焰火: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焰火。
38、微型热气球: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发明微型热气球。
39、墨水: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墨水。
40、曲柄摇手: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曲柄摇手;西方于公元9世纪才使用曲柄摇手,比中国晚了七百年左右。
41、耧: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耧,而西方到1566年才制成条播机,比中国晚了一千八百年左右。
42、旋转式扬谷扇车: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二千年左右。
43、平衡环:
公元前140年,中国人房风发明了平衡环,中国人发明的平衡环比西方领先700年左右。
44、白兰地与威士忌:
公元前126年,中国人发明了白兰地和威士忌,直到1570年这种制酒法才传到欧洲,并引起欧洲人的轰动。制白兰地酒欧洲人比中国人晚了一千四百年左右。
45、豆腐:
公元前125年,中国人刘安发明了豆腐。同年,中国人还发明了激素结晶体提取法,这比欧洲人领先了二千二百年。
46、走马灯:
公元前121年中国人发明了走马灯。西方人约翰??巴特于1634年描述了走马灯,比中国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47、百炼法――用生铁炼钢法:
公元前120年,中国人发明了用生铁炼钢法,也称“百炼法”。而西方到1856年才开始用生铁炼钢,比中国晚了二千年左右。
48、指南车:
公元前100年左右西汉时期,中国发明了指南车(也有传说黄帝时期中国人就发明了指南车)。
49、曲柄:
大约公元前100年中国人发明了曲柄。
50、独轮车:
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使用独轮车,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年。
51、密封实验室:
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并建造了密封实验室。
52、传动带:
公元前1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传动带。欧洲人用传动带是1430年,比中国晚了一千四百多年。
53、滑动测绘仪:
中国人于公元5年发明了滑动测绘仪。而西方到1638年才使用滑动测绘仪,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多年。
54、水力风箱:
公元31年中国人发明了水力风箱。中国人利用水利的创举是现代社会以前能源供给中最有意义的突破之一。它是朝工业革命迈出的重大步伐之一。
55、龙骨水车:
公元80年,中国人发明了龙骨水车;而欧洲第一架方形板叶的龙骨水车制于16世纪,是直接以中国的设计为模式而制作的,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
56、船尾舵:
公元1世纪,发明了船尾舵;而西方到公元1180年才在教堂的雕刻上出现了舵,比中国晚了一千一百年左右。
57、瓷器:
中国人于公元1世纪发明了瓷器。西方到18世纪才有瓷器,比中国晚了一千七百年左右。
58、地动仪:
公元132年中国人张衡发明了地震探测器――地动仪。外国人德拉??奥特弗耶于1703才设计出第一台现代地震仪。这比张衡发明的古代地震仪――地动仪要晚1571年。
59、催泪弹:
公元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催泪弹。
60、船中水密舱:
中国人于公元二世纪发明了船中水密舱.
61、平衡四角帆:
公元2世纪中国人发明平衡四角帆。
62、定量制图法:
中国古代著名的发明家张衡在公元2世纪发明了定量制图法,从而使制图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西方直到15世纪才出现有相当价值的地图,这比张衡发明定量制图法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63、纺车:
中国人于公元121年发明了纺车;而西方到公元1280年才用纺车,比中国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64、纯硫提炼法:
中国人于公元2世纪发明了纯硫提炼法。中国人发明的营养缺乏症治疗法比西方领先了一千七百年左右。
65、七根桅杆船:
公元260年中国人发明了七根桅杆船。
66、车前横木:
公元3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车前横木。
67、马蹬:
公元3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马蹬。西方到公元5世纪才制出马蹬,比中国晚了二百年。
68、自动控制机:
中国人于公元前3世纪发明自动控制机。
69、人造金:
中国人葛洪于公元3世纪发明了人造金。
70、初级砷提炼法:
公元3世纪,中国著名炼丹家葛洪发明了初级砷提炼法。砷是制造火药的原料之一,西方比我国得到提炼法砷晚了几百年。
71、卷线钓鱼器:
中国人于公元3世纪发明了卷线钓鱼器,当时它叫做“钓车。而西方到1651年,才开始在鱼杆上使用卷线轮,比中国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72、直升飞机水平旋翼和螺旋桨:
公元4世纪中国人葛洪已谈到关于直升飞机旋翼。那时中国有一种儿童玩具竹蜻蜓已如直升飞机的旋翼。它有一根轴,上面绕着一条线,轴上装着几个叶片,定好角度,一拉线,旋翼就向空中飞升上去。这种玩具对欧洲航空先驱者影响甚大。
73、桨轮船:
中国人于公元418年发明了桨轮船。
74、“西门子式”炼钢法:
大约在公元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西门子式”炼钢法,当时叫“共熔”炼钢法。这就是1863年马丁一西门了平炉炼钢法。中国比西方早一千四百年左右。
75、油印技术:
公元500年中国人发明了油印技术。
76、水力磨面机:
公元530年,中国人发明并制造出了水力磨面机。公元13世纪,欧洲人才使用这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七百年左右。
77、海滩航行:
公元500年中国人发明了海滩航行。。
78、指针式标度盘装置:
中国人赵达于公元570年发明了指针式标度盘装置。
79、火柴:
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由中国人于公元577年发明的。中国人使用火柴几乎比欧洲人早1000年!
80、国际象棋:
中国人于公元6世纪发明了国际象棋。而西方到公元7世纪才下国际象棋,比中国晚了一百年左右。
81、弓形拱桥:
公元610年,中国建筑工程学派奠基人李春,发明并建造了弓形拱桥――通桥,又名赵州桥或大石桥,比西方于1345年建造的维奇奥拱桥,早了七百年。
82、浮板:
中国人于公元759年以前发明了浮板。

⑷ 古代先民利用水流的动力发明了哪些水力机械又如何玩转水力的呢

水力资源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股巨大的能源,我们现在利用水力进行发电,水力发电是现代电力组成的重要部分。

似乎我们一想到水力可以干什么就只有发电了,但是在古人手里,水力的作用可不小。古代没有电动机,没有蒸汽机,也没有内燃机,河里的水流力量是古人所能接触到的最方便,也是最大的能量源了。所以古人在水力的利用上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不仅仅只有水车这类简单的器械而已。

手工业要想发展,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要满足城市化,加深的市场需求,就要提高生产力。仅仅靠人力推拉已经行不通了,所以古人瞄准了每天奔流在家门口的小河。

从水力灌溉的筒车到水力驱动的磨坊,再到精妙绝伦的浑天仪,古人将水力发挥到了极致。

古人究竟是怎么利用水力的?

最后的工作机构就是直木末端的排扇。水流驱动水轮转动,然后通过皮带带动小轮子转动,同时实现转速的扩大(水轮转一圈小轮子转很多圈),然后通过曲柄连杆将转动变为往复运动,最后通过直杆的来回运动带动排扇开开和鼓出风去。

古人利用水排,将水轮架放在水流之上,然后借助水流的力量驱动水排运作,带动风箱鼓出风来以此给正在冶铁的熔炉供应更多的氧气,提高冶炼的效率。

⑸ 古代中国因为哪一个不起眼的小发明,才得以领先世界

古代中国人在工程技术领域创造了众多的新事物,这些发明成为今天许多领域的技术基础。

大约公元前200年,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独轮车。

第一,选用瓷土作原料,不再使用普通黏土。瓷土是长石充分分解风化的产物,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同时含有钾、钠和钙的氧化物,而铁和钛的氧化物含量很少,烧成的器皿洁白细密。

第二,烧结温度高。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已经发明使炉温达到1300℃以上的燃烧控制技术。在1200℃以上的瓷窑里,瓷土中的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和二氧化硅,能够形成大量熔化的玻璃状透明物质,填满坯料中瓷土颗粒间隙,形成半透明的牢固烧结体。瓷器的吸水率极低,比陶器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薄壁瓷器可以达到厚壁陶器的承载强度与承受撞击的能力,大大减轻了器皿的重量。

第三,为瓷坯穿上一件透明的外衣——瓷釉。瓷釉是一种像玻璃一样透明的物质,薄薄的釉紧紧地附着在瓷坯表面,几乎不改变器物的结构和造型,却使本来已经十分致密的瓷质变得更加光滑美丽,具有极好的手感和视觉效果,而且使器皿便于洗涤保持清洁。那些具有极高化学稳定性的瓷釉不会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控制窑炉的燃烧气氛,古代中国发明家还能够让同一种釉料在烧成之后呈现不同的色彩。例如,釉料含有铜的氧化物,在窑炉缺氧环境中燃烧,大量一氧化碳会使它变成氧化亚铜,一价铜离子呈红色,烧出的是穿红“衣服”的瓷器;当氧气供应充分的时候,铜的氧化物不会被还原,二价铜离子呈美丽的蓝绿色;如果交替变化炉中的气氛,瓷器表面就会出现红蓝相间的梦幻色彩。由于这种气氛变化的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重复,在炉窑中烧出来的瓷器每件都不一样。鉴赏家把这种奇妙的工艺过程称为“窑变”,一些“窑变”瓷器成为稀世珍品。

⑹ 哪一年发明传动带

传动带: 公元前1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传动带。欧洲人用传动带是1430年,比中国晚了一千四百多年。

⑺ 中国的十大发明是什么

中国远不止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共有5000多项,出名的100项:1、鼓: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1980年在山西省襄汾陶寺村的6座墓中出土了七具用鳄鱼皮蒙制之“灵鼍之鼓”,用挖空了的树干作鼓腔的夏代木鼓遗痕,其中建鼓1面,悬鼓2面,扁鼓4面。其年代约在4200年前的古人类墓葬。

2、二进位制:中国古老的易经就使用二进制来进行演算。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 。

3、绳索: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

4、指南针: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

5、养鱼法: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

6、赤道式天文仪: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中国人 《周易》确定了十进制,中国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十进制系统。

8、印刷术: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1040年代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德国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1107年,中国人还发明了彩色印刷术。

9、漆:漆是用漆树皮里的黏汁制成的用以装饰和保护物器的涂料。原始社会,我国人民就已发现漆树并懂得使用由漆树的汁液制成的天然漆来做涂料。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

10、铜镜:我国铜镜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殷商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

11、伞:公元前1100年的早在春秋末年,鲁班的妻子云氏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很像“亭子”,而且收张自如。东汉时出现纸伞,宋时制出了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对伞均有改进,如油伞、蝙式伞等。1747年,我国的伞传入英国,成为英国第一把伞。

12、风筝:相传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13、米酒: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传说第一个造酒的人是上古时期的杜康,杜康造酒就是造的米酒,度数不高还很浑浊。

14、弓箭: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村距今两万八千年的旧石器时代后期遗址发现了一件燧石镞头,是用很薄的长石片制成的,尖端周正,肩部两侧变窄似呈铤状。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箭头之一。而欧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纪才使用弓。

15、古代机器人:西周时期,中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16、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欧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铁犁:铁犁牛耕均在春秋出现,战国铁犁牛耕扩大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

18、大定音钟:中国人于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大定音钟;欧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长明灯:大约在公元前589年,中国人发明了长明灯。灯蕊为石棉;灯油为海豹油或鲸油。

20、算盘:东汉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徐岳,世界第一位“珠算”提出者和“算盘”记录者。21、地毯:地毯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国应用。著名的手工地毯,有实物可考的有2000多年。

22、双动式活塞风箱: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钵: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水涌钵。在水涌钵中加入一定的水,摩擦钵的两边耳朵,水会涌起来,这利用的是物理上驻波的原理。

24、空位表零法:中国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开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国的算盘就是这样表示的。

25、化学武器:利用毒气进行化学战的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早期。

26、马胸带换具: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马胸带换具。

27、石油照明法:大约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气照明法。

28、铸铁术: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铸铁术,运用鼓风炉来铸铁。

29、马肩套挽具: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马肩套换具。

30、硝石鉴别方法: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发现了硝。发现硝石为后来发明火药奠定了基础。

31、世界上第一条等高运河-灵渠:西方于公元13世纪才建了等高运河,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体地图: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立体地图。

33、吊桥:中国人李冰于公元前3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安蓝桥。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缆链桥。

34、记谱法: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人已发明了记谱法。

35、造纸术: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时期的蔡伦制出了蔡侯纸。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36、降落伞: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降落伞。西方人利诺曼德于1783年,多次从树顶或房顶上跳下去,结果很成功,他把这叫降落伞;这比中国人发明降落伞晚了一千九百多年。

37、焰火: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焰火。

38、微型热气球: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发明微型热气球。

39、墨水: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墨水。

40、曲柄摇手: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曲柄摇手;西方于公元9世纪才使用曲柄摇手,比中国晚了七百年左右。

41、耧: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耧,而西方到1566年才制成条播机,比中国晚了一千八百年左右。

42、旋转式扬谷扇车: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二千年左右。

43、平衡环:公元前140年,中国人房风发明了平衡环,中国人发明的平衡环比西方领先700年左右。(简仪)

44、白兰地与威士忌:公元前126年,中国人发明了白兰地和威士忌,直到1570年这种制酒法才传到欧洲,并引起欧洲人的轰动。制白兰地酒欧洲人比中国人晚了一千四百年左右。

45、豆腐:公元前125年,中国人刘安发明了豆腐。同年,中国人还发明了激素结晶体提取法,这比欧洲人领先了二千二百年。

46、走马灯:公元前121年中国人发明了走马灯。西方人约翰·巴特于1634年描述了走马灯,比中国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这正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

47、百炼法-用生铁炼钢法:公元前120年,中国人发明了用生铁炼钢法,也称“百炼法”。而西方到1856年才开始用生铁炼钢,比中国晚了二千年左右。

48、指南车: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西周初期,当时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国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车护送越棠氏使臣回国。三国马钧所造的指南车除用齿轮传动外,还有自动离合装置 ,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示方向。

49、曲柄:战国时期,大约公元前100年中国人发明了曲柄。曲柄摇杆是工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

50、独轮车:独轮车是一个以人力推动的小型运载工具,或称为「鹿车」、「辘轳车」。西汉晚年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使用独轮车,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年。

51、密封实验室: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并建造了密封实验室。

52、传动带:公元前1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传动带。欧洲人用传动带是1430年,比中国晚了一千四百多年。

53、滑动测绘仪:中国人于公元5年发明了滑动测绘仪。而西方到1638年才使用滑动测绘仪,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多年。

54、水力风箱:公元31年中国人发明了水力风箱。中国人利用水利的创举是现代社会以前能源供给中最有意义的突破之一。它是朝工业革命迈出的重大步伐之一。

55、龙骨水车:公元80年,中国人发明了龙骨水车;而欧洲第一架方形板叶的龙骨水车制于16世纪,是直接以中国的设计为模式而制作的,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

56、船尾舵:公元1世纪,发明了船尾舵;而西方到公元1180年才在教堂的雕刻上出现了舵,比中国晚了一千一百年左右。

57、瓷器: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西方到18世纪才有瓷器。

58、地动仪:公元132年中国人张衡发明了地震探测器――地动仪。外国人德拉·奥特弗耶于1703才设计出第一台现代地震仪。这比张衡发明的古代地震仪――地动仪要晚1571年。

59、催泪弹:公元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催泪弹。

60、船中水密舱:中国人于公元二世纪发明了船中水密舱。

61、平衡四角帆:公元2世纪中国人发明平衡四角帆。

62、定量制图法:中国古代著名的发明家张衡在公元2世纪发明了定量制图法,从而使制图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西方直到15世纪才出现有相当价值的地图,这比张衡发明定量制图法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63、纺车:中国人于公元121年发明了纺车;而西方到公元1280年才用纺车,比中国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64、纯硫提炼法:中国人于公元2世纪发明了纯硫提炼法。中国人发明的营养缺乏症治疗法比西方领先了一千七百年左右。

65、七根桅杆船:公元260年中国人发明了七根桅杆船。

66、车前横木:公元3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车前横木。

67、马蹬:马蹬是现代骑马必备的一种工具,使用时拴于马上,骑马者的脚部悬挂处,唐朝以后被广泛应用。据漠北出土壁画等文物,公元3世纪中国匈奴人可能为最早使用马蹬的民族。西方到公元5世纪才制出马蹬,比中国晚了二百年。

68、自动控制机:中国人于公元前3世纪发明自动控制机。

69、人造金: 中国人葛洪于公元3世纪发明了人造金。

70、初级砷提炼法:公元3世纪,中国著名炼丹家葛洪发明了初级砷提炼法。砷是制造火药的原料之一,西方比我国得到提炼法砷晚了几百年。

71、卷线钓鱼器:中国人于公元3世纪发明了卷线钓鱼器,当时它叫做“钓车。而西方到1651年,才开始在鱼杆上使用卷线轮,比中国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72、直升飞机水平旋翼和螺旋桨:公元4世纪中国人葛洪已谈到关于直升飞机旋翼。那时中国有一种儿童玩具竹蜻蜓已如直升飞机的旋翼。它有一根轴,上面绕着一条线,轴上装着几个叶片,定好角度,一拉线,旋翼就向空中飞升上去。这种玩具对欧洲航空先驱者影响甚大。

73、桨轮船:中国人于公元418年发明了桨轮船。

74、“西门子式”炼钢法:大约在公元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西门子式”炼钢法,当时叫“共熔”炼钢法。这就是1863年马丁一西门子平炉炼钢法。中国比西方早一千四百年左右。

75、油印技术:公元500年中国人发明了油印技术。

76、水力磨面机: 公元530年,中国人发明并制造出了水力磨面机。公元13世纪,欧洲人才使用这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七百年左右。

77、海滩航行:公元500年中国人发明了海滩航行。

78、指针式标度盘装置:中国人赵达于公元570年发明了指针式标度盘装置。

79、火柴: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由中国人于公元577年发明的。中国人使用火柴几乎比欧洲人早1000年!

80、国际象棋:中国人于公元6世纪发明了国际象棋。而西方到公元7世纪才下国际象棋,比中国晚了一百年左右。

81、弓形拱桥:公元610年,中国建筑工程学派奠基人李春,发明并建造了弓形拱桥――通桥,又名赵州桥或大石桥,比西方于1345年建造的维奇奥拱桥,早了七百年。

82、浮板:中国人于公元759年以前发明了浮板。

83、熨斗:公元800年代,中国人发明了熨斗,并开始使用了它。

84、纸币:中国人于公元8世纪发明了纸币,不过发行机构是政府。166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银行首先推出了钞票,比中国晚了七百多年。

85、火药:中国人于公元850年发明了火药。十世纪时中国人已用来发信号和制造烟火。西方人到12世纪后期才开始关注火药,比中国晚了三百多年。

86、扑克牌:公元9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扑克牌,西方到公元1377年,德国和西班牙也出现了扑克牌,比中国晚了五百年左右。

87、火焰喷射器:中国人于904年发明了火焰喷射器,并且用之于打仗了。

88、枪炮:大约公元905年,中国人发明了枪炮。这枪就是火枪(或称长矛)。欧洲人到1396年才开始用火枪,比中国晚了四百多年。

89、麦卡托投影:公元940年,中国人发明了麦卡托投影;公元1568年英国才有人用麦卡托投影,比中国晚了六百年左右。

90、链式传动装置:中国人于976年发明了链式传动装置――链式传动带;欧洲人到1770年才开始使用链式传动带,比中国晚了八百年左右。

91、凸轮:中国人于公元983年发明凸轮,并应用于借水力提升的重型链。同一时间,在西方意大利塔斯坎民的一座浆洗作坊中应用了凸轮。

92、运河船闸:公元984年中国人乔维岳发明了运河船闸,从而提高了河运能力。到1375年欧洲也建成了第一个船闸,这比中国已晚389年。

93、种痘免疫法: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发明了种痘免疫法。到1700年,作为预防天花的措施,轻型天花接种开始广泛在欧洲采用,由中国传去的这种接种方法,后来发展成为接种牛痘的免疫学。

94、机械钟:公元1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机械钟。西方到13世纪才制出机械钟,比中国晚了二百年左右。

95、水雷:中国人于公元1374年发明了水雷。

96、大炮:中国于1280年发明了大炮。这时中国人制成了首批信而有徵的铜铁大炮(徵是验证的意思)。

97、火箭:中国人于公元1150年发明了火箭,并使用了火药为燃料的火箭打仗。

98、眼镜:中国人于公元1300年发明了眼镜,这时意大利也开始使用眼镜了。

99、古代直升飞机:中国人徐正明于公元17世纪发明了直升飞机。公元17世纪中国苏州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制造一个类似蜻蜓的直升飞机,并且想把人也带上天空。经过十多年的钻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飞机。它有像竹蜻蜓一样的螺旋桨,架驶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脚踏板通过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试飞时候,它居然飞离地面一尺多高,还飞过一条小河沟,然后落下来。

100、回音壁:公元1530年,中国人发明了回音壁;同时,还发明了三音石和圆丘。它们皆建在天坛

⑻ 什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带有齿轮的

齿轮的发明据说无据可考,最早可能能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关于齿轮,据说在希腊时代就有了很多设想。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土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过齿轮。希腊有名的发明家古蒂西比奥斯在圆板工作台边缘上均匀地插上销子,使它与销轮啮合,他把这种机构应用到刻漏上。这约是公元前150年的事。
在公元前100年,亚历山人的发明家赫伦发明了里程计,在里程计中使用了齿轮。
公元1世纪时,罗马的建筑家毕多毕斯制作的小汽车式制粉机上也使用了齿轮传动装置。
到14世纪,开始在钟表上使用齿轮。
15世纪的大艺术家达·芬奇发明了许多机械,也使用了齿轮。但这个时期的齿轮与销轮一样,齿与齿之间不能很好地啮合。这样,只能加大齿与齿之间的空隙,而这种过大的间隙必然会产生松驰的现象。
后来,为了使齿轮合适得精确,希望通过计算方法得到齿轮的形状。因而,数学家们也参加了齿轮研究工作。1674年,丹麦天文学家雷米尔发表了关于制造齿轮的基准曲线(摆线)的论述。1766年,法国的数学家卡诺又发表了更详细的论述。1767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对渐开线原理发表了新的研究见解。1837年,英国的威列斯创造了制造渐开线齿轮的简单方法。这样,在生产中渐开线齿轮取代了摆线齿轮,应用日趋广泛。
中国最晚到了西汉,就已经铸造并使用了铁制的齿轮。汉高祖建立的西汉王朝是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95年,这比古蒂西比奥斯还要早。河南巩县铁生沟村和南阳曾发现规模巨大的西汉铁官所属的冶铁作坊遗址。这两个遗址不光发现有炼炉、铁矿石和铸铁用的陶范等大量的冶炼工具;还大量发现了当时的铸造产品,有锸、锄等农具还有锤、鼎、盆、马衔、矛头等等,其中就有齿轮实物。这充分说明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汉代,人们就已经生产和使用铁制齿轮了。
不仅如此,在我国人工冶铁业的真正产生在春秋早期,铸造铁制齿轮的真正时间恐怕要早于汉代。
指南车的发明,标志着我国古代对齿轮系统的应用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实际上它是现代车辆上离合器的先驱。如果算上在人工铸造的铁齿轮以前就出现的,作为机械动力传输的木齿轮,恐怕年代会更久远。

⑼ 我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装置.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有很多形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①依靠机械摩擦驱动器之间的摩擦,包括转让的力量和运动的皮带传动,绳传动和摩擦四轮驱动系统。摩擦传动容易实现无级变速器,其中大多数是可以适应的轴间距较大的驱动器的场合,也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和保护齿轮过载单,但该驱动器是高功率的场合,但不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②依靠活跃的成员和追随者参与的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齿轮传动装置,齿轮,链传动,螺旋传动和谐波传动装置。啮合传动可用于高功率的情况下,传动比准确,但一般要求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产品类别:减速机,制动器,离合器,联轴器,无级变速机,螺杆,滑动

机械驱动机构,可以提供电源的方式,方向或速度的发展历史运动将被改变,即,要使用的机械发送目的地。中国古代变速机构是许多类型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除了上述的,像一个地震仪,鼓风机等,是产品的机械传动。中国古代的传动机构,主要齿轮传动,绳传动和链传动。
1个齿轮。时报不迟引导车在西汉时期,西汉时期,记里鼓车,东汉张衡发明了液压天文仪器,是非常复杂的齿轮传动装置。这些用来传递运动,强度要求不高的齿轮。至于生产中所用的齿轮,通过一个大的功率,它是必要的力通常是较大的,更高的强度要求。古代畜力,水力和风力提水,食品加工,如齿轮的应用。上翻车,例如,需要使用的齿轮传动机构,定位和交付的运动去改变,去适应工作要求的翻车。
2,链传动。链条,线束,在古老的中国商代早期,有铜链,也可在其他青铜器和玉器的装饰链。秦铜车马出土于西安,一个非常精致的金属链。但是,这不能被视为一个链驱动器。作为动力传动链,出现在东汉。东汉时完成兰发明了第一台翻车的转移。根据其工作原理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驱动链条。朝天上,下链轮,主动,从动的皮瓣周围的四轮驱动链,传动链满足抬水件,因此,翻车是一个特殊的情况下,链传动。平台到了宋代,苏颂的浑天仪“阶梯”实际上是一条铁索,在水平轴驱动横轴上通过的“阶梯”,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链传动。
3,盛带驱动器。一种摩擦驱动模式。在西汉时期,四川产盐在下沉,运水,牛带动大滑轮,滑轮的绳索绕提高下沉工具,盐水等。在西汉时期的手摇纺车,是一个典型的绳子驱动器。在西汉时期的石刻浮雕,手摇纺车图件,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型机械传动轮主动,用绳子主轴,大绳,手轮一转,主轴旋转数十个星期,非常高效率高。后出现的三,五,纺车,效率更高。元代游泳纺轮,绳驱动器。东汉末年,冶金工艺品的一项重要发明水排,爆炸。这根绳子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是:水电水平水车旋转,和水车轴的配有一个大轮带动小轮绳,小滑轮轴的上端的曲轴旋转,通过连杆鼓风机鼓风驱动。这水是行爆炸有效性高价值数亿马爆炸。它的出现标志着东汉开发的机器已经出现在国内,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br传输类
机械驱动力传输来分,可分为:
1摩擦传动。
链传动。
3档。
4皮带传动。
涡轮蜗杆传动。
6的棘轮驱动器。
7曲轴,连杆驱动
8气动驱动器。
9液压传动液压刨
10万向节传动
11钢丝绳驱动器(电梯是使用最广泛的)
12耦合驱动器
13花键驱动。
传输模式详解,
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中间灵活的成员驱动器的机械传动较为常见,特别是与V型皮带驱动器驱动器,广泛的应用。

皮带传动皮带驱动类型是作为一个中间传递运动或动力驱动器的柔性构件使用的频带。
传输原理,在带驱动器中被分为摩擦型(平带驱动器,V型带驱动器)和相互啮合的类别。
大多在机械设备摩擦皮带传动皮带驱动应用下面的例子来介绍的皮带传动V带传动的基本知识。
其次,皮带驱动
传动带套在驱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2,施加一定的张力带正压带和带轮的接触面之间产生的;绞盘的基本原理转动时,依靠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驱动被驱动的轮子转动。
皮带传动的基本原理是依靠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特点和传动带驱动器比
皮带驱动器的功能
弹性和摩擦传动,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音低,可缓冲减震过载的皮带打滑皮带轮和其他部分从过载施加到中心的距离大的传输的优点。
皮带驱动器也具有很多的缺点是:不能保证的精度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低(约0.90至0.94),与寿命短,不能在高温下,易燃,油和水的场合。
2,驱动皮带驱动比
皮带驱动,驱动轮被称为速度和从动车轮速度比的传动比,一个符号表示。
4两种形式,共同的皮带驱动器
皮带驱动,平带驱动器和V型皮带传动。
1,的
平带传动平矩形横截面的,工作是环状的内表面与滑轮接触的外表面的。平带驱动器的结构简单,平皮带更薄,弯曲和扭转,并因此适合于高速传输,交叉传染或交错轴平行的轴线之间的半交叉传动
2,V型皮带传动
截面是一个等腰梯形,带轮槽,两侧的表面接触放置在工作中,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传输能力。
5,皮带驱动的张紧装置
皮带驱动,磁带以获得所需的张力,在两个皮带轮中心距离应该是能够调整;皮带的张力,在驱动器中很长一段时间绑定到塑性变形和松弛现象,其传输容量降低,因此应是一般性的皮带驱动张紧装置。张紧的带驱动器的方法来调整的中心距离和2种张紧轮,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形式的张力和自动张紧定期使用。
6,安装和维护
做传输安装,维修和维护工作必须是正确的顺序,以提高效率的V形皮带驱动器“中的V形皮带的使用寿命延长,并确保皮带驱动器的正常操作。 /> 1,V形带必须被正确地安装在正受皮带轮槽,一般与轮辋的外边缘平齐。 /> 2,保持平行的轴线的两个滑轮的V形皮带驱动器,和两个相应的平面对称的V形槽应重合。
3,拆卸,安装的V型皮带应该强调的小的中心距的两个滑轮,以避免硬撬损坏V型皮带或设备。设置好带,中心距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松紧带,中度。
4,V型带驱动器必须安装一个保护盖,以防止影响由于润滑剂,切割或其他碎片飞溅到V型带驱动器,以防止发生意外的损伤。
5,一组V带,损伤一般组替换,与新老混合。
齿轮
齿轮传动装置被安装在驱动轴和从动轴制成的相互啮合的齿轮的齿轮。该齿轮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的传输。
首先,齿轮
1,在齿轮传动装置的范围的功率和速度,几百几千千瓦功率的基本特征,从非常小的圆周速度,从非常小的越百每秒米。齿轮尺寸小于1毫米,大于10m。
2,齿轮啮合传动的齿轮的齿廓的一个特定的曲线,瞬时传动比恒定,传动平稳和可靠的。
3,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4,各种各样的齿轮,并能满足各种形式的传输的需求。
5,高精度齿轮的制造和安装。

齿轮在齿轮的分类很多不同的类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啮合点,外齿轮传动,内啮合传动齿轮。
不同点,齿轮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人字齿圆柱齿轮,直齿锥齿轮的齿轮齿。
标准的直齿圆柱齿轮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是最基本的形式,它被广泛地使用在机械传动。的
称为直齿圆柱齿轮的直齿圆柱齿轮的圆柱齿轮,被称为直母线节圆的齿列。的
直齿圆柱齿轮参数
(1)的齿轮齿数z齿的总数称为齿的数目。
(2)齿角一个
上的平坦的端部,横向齿廓和节圆的径向线的交叉处,在该点的切线的齿廓,锐角的多文件夹,名为牙形角。
标准要求的标准线齿轮的渐开线齿形角α= 20°。齿轮(3)的模数m
间距p除以圆周率π从供应商,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为mm,并且已经被标准化。常用的
齿轮
在除了正齿轮驱动器在其他类型的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等。
1,斜齿圆柱齿轮
称为螺旋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的齿轮线。
所述的斜齿圆柱齿轮的螺旋角的方向,分为2种L-齿轮和右旋齿轮,旋转它的右手规则可用来确定。伸出右手,掌心朝上,四根手指点到齿轮的轴向方向,牙齿,以拇指方向一致相比,用右手,左手,反之亦然。
一对放置的圆柱形表面上的螺旋形的圆筒状的齿轮齿螺旋,所以这两个齿轮的齿面啮合逐渐接触迁出的对直齿圆柱齿轮2啮合在牙齿上的齿面在同一接触的整个长度,和购买而脱离的时间。斜齿圆柱齿轮稳定性,耐冲击更加明显,尤其是在高速重载。的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之间的数据传输的两个平行轴平稳要求适用于。
2,被称为锥齿轮直齿锥齿轮
索引表面的圆锥表面的齿轮,它是一个齿分布在齿轮的锥形表面,当它的牙齿的分界线的圆锥形面直线发电机,称为直齿锥齿轮。的
用于在空间中的锥齿轮传动的两个相交的轴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更一般为两轴垂直相交的角度为90°的场合。齿轮<br故障的
形式/>损坏齿轮的操作期间,由于某些原因,它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的现象称为失效。齿轮失效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失效形式:
1,牙齿磨损
在传输过程中,牙齿之间的接触面相对滑动的齿轮。的力的情况下,齿轮的齿面的磨损的齿面间的相对滑动发生。磨损会破坏牙齿表面的形状,导致传输不流畅,戴牙齿变薄引起的齿侧间隙增加,牙齿强度下降。牙齿磨损的主要失效模式的润滑条件不好的开式齿轮(齿轮)暴露出来,打开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模式。
2,牙坏了
齿轮齿受力状况相当于悬臂工作齿根的弯矩,应力集中。在接合过程中,齿根的弯曲力矩的遭受被交替地改变,因此,在该地区最有可能产生的疲劳裂纹,这种故障的齿断齿形式的齿称为疲劳断裂。齿轮坏了,是另一个长期过载或过大的冲击负荷突然被打破,所谓的过载打破。
3,齿塑性变形
,在牙齿表面暴露于低速重的工作条件下,由于这些力的影响很大的压力和摩擦,该材料是相对较软的部分齿轮齿表面可能会产生塑性流动,使齿面的凹部或凸锥,从而破坏的齿轮的齿廓形状,使齿轮丧失工作能力。该齿轮故障表被称为塑性变形的齿。

齿轮齿面工作时,点蚀,反复接触挤压,而当接触表面,从而产生的压力因过量或长期使用,牙齿表面会产生细微的疲劳裂纹。随着连续的齿轮沿的工作表面,裂纹将继续扩大,剥离一小块金属,形成在牙齿表面的点蚀和斑坑。这种故障的齿面的形式被称为在牙齿表面的点蚀。牙齿表面严重点蚀会损坏,导致传输是不光滑的,产生噪声,甚至丧失工作能力的齿轮的齿轮齿的表面。
牙齿表面点蚀的失效形式多在封闭的齿轮的润滑条件。
5,齿面胶合
封闭的高速重载齿轮齿面的润滑是比较困难的,产生局部加热的配合面结合在重负载下,当齿轮运动撕下部分的金属材料在一个相对较软的齿面撕裂在牙齿表面的贴面,如粘附在牙齿表面和撕裂引起的故障称为槽。齿面胶合现象,这将严重损害牙齿表面,并导致齿轮失效。封闭蜗杆传动可以很容易地发生此故障。
链条传动
链传动由两个特殊的齿轮和一个封闭的链的组合物,在工作时活跃的连接的一个链驱动了该书的链条相啮合的齿轮啮合的从动链轮驱动器。链驱动??器主要用于为寻求更准确,和两轴的距离是链传动的传动比,并且不应该被用来放置齿轮。这是我们共同的自行车链轮链条传动的原则。
链传输特性
1)可以确保更准确的比较)的传动比(和皮带驱动
2)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两个轴中心的距离更远的力(与齿轮)

3)只可用于驱动
平行轴4)链条磨损,链变长,容易起飞链现象。
辊子链
滚子链结构
机械传动,传动链的滚子链(也被称为套筒滚子链)。滚子链的链板外链板,内销3,套管4和辊5。
滚子链的链板与套筒内,外链板和引脚的使用干扰的固定销和套筒分别辊套之间的间隙配合;每个链路可以自由的弯曲和伸展,相对旋转的辊和套筒。滚子链与链轮的啮合,因为在辊的作用,直接与链轮齿的套筒的滑动摩擦接触转换成滚动摩擦,从而降低的链轮齿的磨损。
滚子链长会议。轻松连接链接数,应尽量选择开口销或弹簧夹锁定链的两端连接头。当奇数链条头需要使用的过渡段,过渡段不仅制造的复杂性和低的运输能力,并因此,应该避免使用。
2,商标
滚子链滚子链标准件,标记号
标签的例子:
链数 - 行数 - 总人数的链链接标准 /> 08A-1-88GB/T1243-1997说:链号08A(间距12.70毫米),单排滚子链,88。
3,使用
(1)的链传动链驱动,以确保正常的工作,两个链轮的轴应该是彼此平行的,并应位于两个链轮,在相同的垂直平面上。
(2)为了提高链传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应注意润滑。链传动可从时间来预压
(3),和张紧轮的移动设备可以在必要时使用。
(4)应加装带有保护盖的安全性和灰尘,链传动。
蜗杆传动
当一个齿轮有一个或多个螺旋齿和交错轴传动涡轮机(类似螺旋齿轮蜗轮蜗杆传动)的参与,该驱动器称为蜗杆传动。蜗杆齿轮的两个轴以90度角相交,但既不是彼此平行的,不交叉的情况下,通常在蜗轮传动,蜗轮是一个活跃的部件,并且是一个被动部件的蜗轮。
(1)蜗杆传动
单级传动的特点是能够得到很多的传动,结构紧凑,传动平稳,无噪音,低传输效率。
(2)蜗杆传动涡轮机操纵判定
蜗杆传动蜗轮蜗杆,涡轮机转向取决于两者之间,蜗轮旋转,其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
判断涡轮右旋(蠕虫可以分为左,右旋转和斜齿轮方向的判断方法与判断方法相同)的右手定则,蠕虫左交给他的左手,而转向与他左手或右手定则,蜗轮蜗杆是相对的统治。拇指的相反方向弯曲四个手指点蜗轮的旋转方向(直箭头表示的可视侧的蜗杆的周向运动方向),是相对于涡轮机的运动方向的蜗杆。
丝杆传动
丝杆传动用螺丝和螺母丝杆副,主要表现为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传输的要求。
螺杆驱动分类:
1)传力螺旋的传输功率,扭矩较小,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力的工作,克服阻力。如提升或螺旋形的加压装置。这样的传力螺旋主要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一般简称的工作,每个工作很短的时间,运行速度不高。 [电子邮件= 7 _at_&X]×[/电子邮件]
2)传导螺旋:,发送运动,有时也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如机床的进给机构的螺旋。传导螺旋主要工作持续了很长一段的时间,较高的操作速度,因此,需要更高的传输精度。
3)调整螺钉:为了调整的固定部分的相对位置。如机床,仪器仪表和测试设备的微调机构的螺旋。不频繁的调节螺钉旋转一般卸载的调整。
螺杆传动的特点:传动精度高,工作平稳,无噪音,易于自锁,并能传递更大的功率。

工作机的重要性一般要依靠原动机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但是,原动机和工作直接挂钩,往往需要添加的运动或变化的电源状态之间的传输齿轮:
(1)机器速度一般是不相符的最佳速度的主要推动者。 。
(2)大量的工作机的速度调整,根据生产要求,但依靠此目的的主要推动者的速度是不经济的,这是不可能的。
(3)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必要的原动机驱动若干不同的工作机的操作速度。
(4)安全和维护方便,由于机器的外形尺寸有限,或因不能直接连接在一起的原始动机和工作机。设计概要

当设计传输的发送功率,传动比和工作条件,如已设定时,不同类型的传输有其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1)的功率和效率
可以通过各种发射功率的传输原理,承载能力和负荷分配,速度制造精密机械效率,发热情况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效率是评估传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速度的传输速度的主要运动特性之一。提高传输速度的机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3)的外形尺寸,质量,成本
驱动器以外的功率和速度的大小的尺寸和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传动部件的机械性能。
传动比变速器的运动特性之一。
成本的重要经济指标的驱动器类型的选择。

阅读全文

与古代发明的带传动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制冷机启动没有反应什么故障 浏览:623
bestdon机械表怎么上发条 浏览:94
清河市五金机电城 浏览:544
电解水简宜实验装置 浏览:949
手提式不锈钢工具箱 浏览:151
完美者pe工具箱 浏览:786
全自动机械手表如何调 浏览:505
仪表盘出现乱码是什么情况 浏览:24
东风360半轴轴承怎么换 浏览:989
机床铰孔怎么绞 浏览:60
ppr水管阀门生锈怎么拧的开 浏览:706
盒子装置实验拉绳子 浏览:108
自来水水表前阀门坏了怎么办 浏览:975
暖气进水调节阀门漏水 浏览:14
老人机qq设备锁怎么解决方案 浏览:937
轴承怎么看承重 浏览:37
合肥单柜制冷是什么 浏览:995
酒店空调不制冷什么原因 浏览:654
手机输出设备有哪些 浏览:672
机械带战神之怒dnf怎么样 浏览: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