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实验通常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
(1)由于CO气体与空气混合在加热时可能出现爆炸,因此,在进行加热前要把玻璃管中空气全部排出,所以进行操作时应先通入CO排出管内空气然后再进行加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时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会黑色粉末变红;
(2)C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 2 +CO 2 ═CaCO 3 ↓+H 2 O;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点燃能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3)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故A错误;
B、C中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故质量不相等,故B错误;
C、该反应前后都要通入一氧化碳,所以若生成了6.4g的铜,则通入的一氧化碳质量一定大于2.8g,故C正确;故选:C;
(4)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因为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故填: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
故答案为:
(1)把玻璃管中空气全部排出,黑色粉末变红.
(2)Ca(OH) 2 +CO 2 ═CaCO 3 ↓+H 2 O,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3)C;(4)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CO.
⑵ 高二生物。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为什么装指甲有氧呼吸,装置乙无氧呼吸为什么装置乙中应该先
甲中,橡皮球鼓入空气,co2被Ⅰ吸收,氧气进入Ⅱ抑制酵母菌无氧呼吸,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装置乙Ⅱ放置一段时间待消耗尽瓶中氧气再相连,则可证明无氧呼吸产物
⑶ 化学题目
28、(1)①甲→乙→戊→丁→丙
②产生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除去CO中的甲酸气体
③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不正确,未反应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与生成的铁反应,溶液也可变为浅绿色.
分析(1)①根据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制取的一氧化碳(甲装置)中可能含有甲酸,用乙装置处理,再干燥(戊装置),通入反应装置(丁),处理二氧化碳(丙)再进行尾气处理;
②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主要步骤为:(一)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玻璃管内的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二)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三)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装置冷却(防止刚生成的铁在高温下又与氧气反应,使实验失败);(四)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根据甲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装置乙用来处理制取的一氧化碳可能含有甲酸;
29、猜想3、CaCO3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
CaO能与水反应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有白色沉淀出现
气泡放出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⑷ 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其
(1)由于CO气体与空气混合在加热时可能出现爆炸,因此,在进行加热前要把玻版璃管中空气全部排出权,所以进行操作时应先通入CO排出管内空气然后再进行加热;
故答案为:排除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2)A处,黑色的氧化铜与CO反应生成红色金属铜同时产生气体二氧化碳,因此在此处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固体;CO+CuO?Cu+CO2;
B处,前一装置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C处,没有反应的CO在此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CO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故答案为:尾气燃烧发出蓝色火焰;2CO+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