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图为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一同学发现支架上的杠杆在末挂钩码时右端低,左端高,
(1)杠杆右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左移,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三个钩码,其力为3G,力臂为四格.右端力臂为2格,
则力F2=
F1L1 |
L2 |
② 如图,小华设计了一个探索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在一根匀质的木杆中点O左侧固定位置B处悬挂重物A,在中点O
(1)解:画图“略” |
③ 图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请你在图中画出钩码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和此时杠杆受到动
(1)“略” (2)增大拉力(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钩码向左移动) (3)不正确;因为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
④ 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小华同学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
(1)为了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便于测量力臂,在杠杆两端安装螺母,达到便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要求;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2)只从一次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实验结论必须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得出,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实验结果偶然性出现.
力和力臂是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故不能相加.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1)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左;
(2)只用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且实验数据还具有很特殊性;不同单位的物理量不能相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⑤ 如图①,小华设计了一个探索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在一根匀质的木杆中点O左侧固定位置B处悬挂重物A,在中
(1)图象如右图: 由图象猜测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反比例函数 ∴设y=
把x=10,y=30代入得:k=300 ∴y=
将其余各点代入验证均适合 ∴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2)把y=24代入y=
∴当弹簧秤的示数为24N时,弹簧秤与O点的距离是12.5cm, 随着弹簧秤与O点的距离不断减小,弹簧秤上的示数不断增大. |
⑥ (2008徐州)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请在图中画出钩码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和此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是支点到F的垂线段的长度;
(2)杠杆不内在水平位置平衡,右端容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左移动,故向左移动钩码等,
(3)不同的物理量之间不能直接相加,并且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故答案:(1);
(2)向左移动钩码;
(3)结论不正确,因为不同的物理量之间不能直接相加,并且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
⑦ 14.小华同学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先凋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小华同学做“探来究杠杆的平源衡条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先凋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杠杆左端偏高,应将平衡螺母向__左___调节.
(2)小华发现杠杆的支点O不在零位,位于标尺零位左侧的1 mm处.
杠杆调节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侧的15mm处各挂1只50 g的钩码,此
时杠杆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要使杠杆平衡,左侧钩
码不动,右侧钩码应放到标尺的_13___mm的位置.
⑧ (2014兴化市二模)小华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杠杆上相等
(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的状态.由于杠杆是回否匀速答转动不容易判断,所以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一般要求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的状态;
(2)每个钩码的重力:G=mg=50×10-3kg×10N/kg=0.5N,
由图可知:OB:OA=2:3,
∵F×OA=G×OB,
∴F=
G×OB |
OA |
3×0.5N×2 |
3 |
⑨ 图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现在小华同学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采取的做法是:
(1)增大拉力或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或钩码向左移动 (2)不正确.因为只测量了一组数据,不能得出普遍性规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