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低压冲刷腐蚀实验装置

低压冲刷腐蚀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7-14 14:48:46

⑴ 试验方案

3.2.1.1 非饱和砂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方案

图3.9 土水特征曲线压力板仪

本实验采用美国GCTS公司SWC-150Fredlund土水特征曲线压力仪(图3.9),该仪器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由非饱和土力学创始人Fredlund先生指导设计;

2)在试验过程中,可以施加垂直压力;

3)可以测量体积变化和含水量;

4)可以施加吸力到1500kPa,既可测试吸湿曲线,也可以测试脱湿曲线;

5)双压力仪表和调压器,可以精确控制压力;

6)使用轴平移技术,可以测量零位初始吸力(备选功能);

7)冲刷功能,可以测量扩散气泡;

8)不锈钢结构,手动按键,可以快速安装在加载锤上,提供压力补偿器;

9)微型加热器,防止压力室内的蒸汽冷凝。

美国GCTS公司Fredlund SWCC装置是一套非饱和土测试装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在不同的应力路径下,施加基质吸力。该设备可以得到土体完全的土水特征曲线,吸力控制可以从近似零值到1500kPa,可以施加一维加载(即K0状态),试样直径可以达到71mm,不锈钢结构。可以对各种试样在干或者湿状态下进行试验。通过双压力仪表和调节阀来控制试样顶部的孔隙气压力μa。不锈钢结构的压力室带有简便的按键和旋扭,可以快速的安装试样。设备包括一个压力面板、双压力表和调节阀,可以在低压范围内调节精确的压力;还包括必要的管路和阀门,用来定期冲刷和测量扩散气泡。

几种不同压力的高进气值陶土板可以轻易地更换,压力范围有100kPa、300kPa、500kPa和1500kPa,可以根据被测的土体类型来选择不同压力的陶土板。在试验过程中,试样可以受到一个象征性的垂直荷载,或者是一个类似于现场的覆盖层土压力。现场覆盖层土压力的施加可以简单地在加载板上增加固定荷载。

本次非饱和砂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工况设计见表3.4。

表3.4 非饱和砂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干密度

3.2.1.2 饱和砂的渗透试验方案

试样安装在渗透室,同时有一个常水头的水箱让水流过土样。在渗透室侧壁上有3个测点与安装在带有米尺的控制板上的压力计连接。通过土样的水以一定量或一段时间被收集和测量。水头的减少可以通过压力计的水位改变而得到。液体压力计和架子,包括带孔的3个玻璃试管、刻度尺、连接压力室出水的连接管,所有这些都安装在一个控制板上,试验装置如图3.10所示。

本试验以水温20℃为标准温度,标准温度下的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毛乌素沙漠风积砂岩土力学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

式中:K20为标准温度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KT为T℃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ηT为T℃时水的动力黏滞系数kPa·s;η20为20℃时水的动力黏滞系数kPa·s;黏滞系数比ηT/η20可由表3.5查得。

饱和砂渗透系数试验工况设计见表3.6,根据需要,改变试样的孔隙比进行多次试验,以获得密度和渗透系数的关系。

图3.10 试验装置

表3.5 标准温度换算关系

表3.6 饱和砂的渗透系数试验干密度工况设计

⑵ 冷热冲击试验箱用途

冷热冲击试验箱是金属、塑料、橡胶、电子等材料行业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测试材料结构或复合材料,在瞬间下经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忍受的程度,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检测试样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冷热冲击试验箱满足的试验方法:GB/T2423.1.2、GB/T10592-2008、GJB150.3高低温冲击试验。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即温度冲击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主要是针对于电工、电子产品,以及其原器件,及其它材料在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下贮存、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主要用于对产品按照国家军用标准要求或用户自定要求,在高温与低温瞬间变化条件下,对产品的物理以及其他相关特性进行环境模拟测试,测试后,通过检测,来判断产品的性能,是否仍然能够符合预定要求,以便供产品设计、改进、鉴定及出厂检验用。
产品外形美观、结构合理、工艺先进、选材考究,具有简单便利的操作性能和可靠的设备性能。◆设备分为高温箱,低温箱,测试箱三部分,采独特之断热结构及蓄热蓄冷效果,试验时待测物完全静止,应用冷热风路切换方式将冷,热温度导入测试区实现冷热冲击测试目的.
◆采用采用最先进的计测装置, 控制器采用大型彩色液晶人机触控对话式LCD人机接口控制器,操作简单, 学习容易, 稳定可靠,中,英文显示完整的系统操作状况、执行及设定程序曲线。
◆具96个试验规范独立设定,冲击时间999小时59分钟, 循环周期1~999次可设定, 可实现制冷机自动运转,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动化,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可在任意时间自动启动、停止工作运行;
◆箱体左侧具一直径50mm之测试孔,可供外加电源负载配线测试部件。
◆可独立设定高温、低温及冷热冲击三种不同条件之功能,并于执行冷热冲击条件时,可选择二槽式或三槽式及冷冲、热冲进行冲击之功能,具备高低温试验机的功能。
◆具备全自动,高精密系统回路、任一机件动作,完全有P.L.C锁定处理,全部采用P.I.D自动演算控制,温度控制精度高.
◆先进科学的空气流通循环设计,使室内温度均匀,避免任何死角;完备的安全保护装置,避免了任何可能发生安全隐患,保证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可设定循环次数及除霜次数自动(手动) 除霜.
◆出风口于回风口感知器检测控制,风门机构切换时间为10秒内完成,冷热冲击温度恢复时间为5分钟内完成。
◆运转中状态显示及曲线显示,发生异常状况时,荧幕上即刻自动显示故障点及原因和提供排除故障的方法,并于发现输入电力不稳定时,具有紧急停机装置。
◆冷冻系统采用复迭高效低温回路系统设计,冷冻机组采用欧美原装进口压缩机,并采用对臭氧系数为零的绿色环保(HFC)制冷剂R507,R23.
◆超强安全保护功能:电源过载保护、漏电保护、控制回路过载、短路保护、压缩机保护、接地保护、超温保护、报警声讯提示等。
◆箱体内外部材质采用不锈钢板(SUS#304),外部材质有种不同外箱材质可供选择:
1.纹路处理不锈钢表面,如经常
顺着纹路擦拭,可使机器长时间保持崭新的外观(推荐此种选择)
2.特殊防锈处理钢板静电喷涂表面,质地高档(依客户要求)
每个产品都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做,保证了设备的高效节能,并在现场调试和验收,保证用户方的使用性能。
折叠编辑本段结构
全部功能采用计算机控制,系自主开发的软件,有良好的操作界面,使用户的操作和监测都更加简单和直观可以在屏幕上设置时间和参数,使制冷、加热、提蓝传送切换,按设定值自动进行。
冷箱、热箱独立控制,箱门互相独立,扩大试验箱的使用范围(一箱三用)。
产品保温效果可以得到充分保证。
试验箱门与循环风机,提蓝传动等互锁,保护操作者的安全,一旦打开箱门,循环风机和提蓝传动的电源会被自动切断。
在箱顶有标准引线孔管,方便用户向箱内引入传感器线,检测电缆等类型引线。
折叠编辑本段控制系统
低温区、高温区转换时间小于等于15秒。
温度恢复时间小于等于5分钟。
折叠编辑本段符合标准
GB/T2423.1.2-2001 GJB150.5 GB10592-89
折叠编辑本段技术参数
折叠选型
型号(mm)

CLM-WDCJ-100

CLM-WDCJ-300

CLM-WDCJ-500

CLM-WDCJ-010
两箱预冷区尺寸
450×450×500
600×600×600
800×800×800
1000×1000×1000
三箱样品区尺寸
450×450×500
600×600×600
800×800×800
1000×1000×1000
折叠性能指标
温度范围
A:-40℃~150℃ B:-55℃~150℃ D:-65℃~150℃
温度波动
高温室与低温室均≤±2℃
样品区温度波动
≤±0.5℃(恒温时)
样品区承重
20㎏、30㎏、50㎏
折叠控制系统
控制器
进口LED数显 (P、I、D+S、S、R.)微电脑集成控制器
加热系统
全独立系统,镍铬合金电加热式加热器
制冷系统
全封闭风冷单级压缩制冷方式 /
循环系统
耐温低噪音空调型电机.多叶式离心风轮
折叠编辑本段原理及结构
折叠工作原理
A、低温储存室:箱内温度状态由风道中的加热器、蒸发器以及风机的工作状态决定。经过膨胀阀节流流出的制冷剂进入工作室内蒸发器后,吸收工作室内热量并气化,使工作室温度降低;气化后的工质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再经筛检程式,最后通过膨胀阀节流后,重新又进入工作室内蒸发器中吸热并气化然后再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如此往复回圈工作,使工作室温度降到设置的温度要求
B、高温储存室:中央控制器从感温元件检测即时信号,与设定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得到比较信号,由仪表PID逻辑电路输出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导通或关断的时间比例调节加热器输出功率大小,从而达到自动控温的目的。
C、冲击温度测试室:由仪表自动控制高低温气阀,在低温或高温储存室之间切换,分别与高温箱或低温箱形成闭路空气循环系统,迅速达到试验的目标温度。
试验箱内温度状态由风道中的加热器、蒸发器、及风机的工作状态决定。试验箱工作室内采用强制轴流"散性"式回圈风工作,可以大大提高设备运行的波动度、均匀度等参数。
采用材料及部件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高温储存室
低温储存室
测试箱箱体
控制系统
制冷系统
加热系统
风道系统
排水系统
折叠试验箱箱体
A、本冲击箱采用上、中、下箱体结构,上部为高温箱,下部为低温箱,中箱体为试验箱体,低温系统位于工作室左部,电器控制柜置于试验箱的右侧面,便于操作。
B、试验箱内壁均采用SUS304#不锈钢板制造,箱体外壳采用优质进口不透钢SUS304# 数控冲床冲冲制而成。
C、高温箱保温材料采用超细玻璃纤维,低温箱保温材料采用聚氨酯发泡、石棉板及超细
玻璃纤维,保温效果良好,试验箱外表面不结霜,不凝露。
D、低温箱底部有冷凝水排水口
E、冲击箱箱体上有1个φ25测试孔。
折叠控制系统
主要由操作面板、中央控制器、各种按键开关、状态指示灯、执行电器等组成。
折叠制冷系统
A、采用原装进口压缩机;
B、配备自动及手动除霜回路;
C、斜率式FIN-TUBE蒸发器;
D、原装进口电磁阀、干燥过滤器等冷冻组件;
E、内螺旋式K-TYPE冷媒铜管;
F、U-TYPE高速电热管;
G、采用水冷式冷凝器(附带冷却塔);
H、采用环保冷媒134a、404A、和R23;
I、其他附件修理阀、电子自动转换膨胀阀及电磁开关。
J、加热系统位于风道系统内,由多组镍铬合金螺纹电加热器和聚四氟乙烯航空镀银护导线构成。
4、循环系统及排水系统:
A、采用进口多翼离心回圈风扇,进口马达;
B、FLOW THROW送风方式,水准扩散垂直热交换弧形回圈;
C、排水系统采用回涡形排水及U TYPE沉积装置;
D、多片翼式扇叶温场效应分布均匀 ;
E、STAIN LESS 加长轴心风量适当。
折叠编辑本段材料及部件
1、工作室内体及空调室送排风孔板均采用国际通用SUS304#不锈钢板制造,工作室外壳均采用进口不透钢SUS304# 数控冲床冲冲制而成。
2、中央控制器采用进口韩国"三元"TEMI880NLCD液晶触摸屏可编程双回路智慧电脑温度控制器。
3、数位式超温保护装置。
4、执行电器采用
A、法国"施耐德"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
B、韩国"梅兰日兰"断路器,漏电保护器
C、美国"郎宁"固态继电器
D、日本"欧姆龙"小型继电器
5、感温组件:加长遮罩型PT100铂金电阻。
6、空调箱内的加热导线采用能长期耐高低温之聚四氟乙烯航空镀银护导线。
7、采用镍铬合金螺纹电加热器。
8、制冷机采用全封闭压缩机(意大利)
9、制冷配件采用
A、意大利生产水冷凝器
B、瑞典"阿伐拉伐"板式冷凝蒸发器
C、意大利"R&C国创"高效翅片式蒸发器
D、瑞典"大洲"压力保护开关、手阀
E、美国"斯波兰"或美国"ALCO"干燥筛检程式
F、美国"AC&R"消声器
G、德国"ESK"或美国"ALCO"油分离器
H、意大利"卡斯托"电磁阀
J、丹麦"丹佛斯"单向止逆阀
10、意大利全封闭压缩机(或法国"泰康")。
11、冲击试验辅助制冷:液氮
12、密封材料采用能长期耐高低温之环保型硅橡胶条密封。
13、保温材料采用硬质聚胺脂发泡加玻璃纤维。
折叠编辑本段特点及优点
先进可靠的控制系统:
1、先进节能控制设计(参见后述"经济高效的运行机理");
2、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电器,提高设备的含金量,以保证执行元器件的高可靠性。
功能强大的控制电脑:
1. 冲击温度程序控制器:原装进口256色液晶显示触控式莹幕直接按键型控制器,中、英文表示,7.5"之广视角,高对比附可调背光功能之大型LCD液晶显示控制器。
A、控制器规格:
精度:±0.1℃+1digit.
解析度:±0.1.
具有上下限待机及警报功能.
温度入力信号: T型感温线.
P.I.D控制参数设定,P.I.D自动演算.
B、画面显示功能:
采用图控软体画面对谈式, 无须按键输入,荧幕直接触摸选项:包括程式设定、曲线显示、历史资料、手动运转、自动运转、辅助设定等.
具单独程式编辑画面,可输入温度,时间及回圈次数.
温度程式具即时显示程式曲线执行功能.
显示故障状态及说明故障排除方法.
荧幕可作背光调整,荧幕显示保护功能可作定时,关闭设定.
中、英文可相互切换.
C、程式容量及控制功能:
可使用的程式组:最大96个PATTEN(即96个试验规范可独力设定并储存)。
可重复执行命令:可达999次。
SEGMENTS时间设定0~99Hour59Min。
程式之制作采对谈式设定功能。
8组程式相互连接功能.
具有断电程式记忆,复电后自动启动并接续执行程式功能。
高低温冲击时自动补偿温度功能.
程式执行时可即时显示图形曲线。
除霜时间、次数及除霜温度设定及执行功能.
具有预约启动及关机功能.
具有日期,时间调整功能.
D、试验箱配R-485电脑介面,并能用电脑实现A~H项控制功能,并能保存冲击过程的资料(应有日期、冷热冲击时间、冲击温度等资料;)
高品质的制冷配置:
环境试验设备要获得较低的试验温度,当前较为成熟的方式是复迭式制冷。这种方式的原理都大同小异,关键取决于制冷系统的配置。
1、制冷压缩机:
制冷系统的核心是制冷压缩机,我们选用世界名牌法国"泰康"工业制冷压缩机。
2、进口油分离器及冷冻油
制冷压缩机是否有足够的合理的高品质冷冻机油,将直接影响其寿命,冷冻油若进入制冷系统中,特别是进入各换热器中将大大降低其性能。为此,系统中需设置油分离器,根据我单位一直以来使用进口油分离器的情况,德国"ESK"和美国"ALCO"油分离器性能最好,日本"太阳"牌冷冻机油性能、粘度最稳定。
3、高效冷凝蒸发器
相邻的一对不锈钢片波纹方向相反,波纹背线彼此相交构成大量的接触焊点,由于复杂的接触交差网路通道使两侧流体形成紊流,加大提高了换热强度,同时强烈的紊流和光滑的不锈钢表面使钎焊板式热交换的流道内表面不易结垢,采用此换热器后不但系统阻力也降低,而且克服了以往国产大型低温试验箱此部件的尺寸大、换热差、效率低等缺点。
4、高效翅片式蒸发器
翅片式蒸发器比一般蒸发器换热效率高30%,具有美观、小巧、降温快等优点。
5、制冷辅助配件
本设备制冷系统中其他辅助件,如电磁阀、筛检程式等我单位均采用进口名牌配件,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做工考究的低温工艺:
1、本设备制冷系统中为了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噪音,我司在设计中独家采用进口消声器,有利于改善使用者的工作环境。
2、低温联接管路采用优质无氧铜管、充氮焊接、高保压防泄漏工艺以确保焊接品质;管路的长度、倾斜度、坡度及走向都经过严格的计算,以达到最佳的制冷效果;螺纹连接采用美国"乐泰"厌氧胶密封,基本杜绝国产低温试验设备氟利昂泄漏现象等。
3、高效经济的运行机理(当该冲击箱只作高低温试验时)
由于采用轴流散性风循环系统,工作温度在40℃及其以上的升温段和恒温段均可不开启制冷 系统,从而可节约部份运行费用(一般厂家生产的大型高低温试验设备常常采用离心式风循环系统。由于离心风机在运转过程中,自身做功,产生热效应;加上离心风机产生的风压较大,空气磨擦也会产生热效应,据初步统计,仅此两项热效应就会使工作室温升高达63℃,所以当须做63℃及以下温度点的恒温试验时就必须开启制冷系统才能使工作室内温度得以恒定,在40℃~63℃之间设备运行相当不经济)。
一般厂家生产的高低温试验设备,低温恒温时只是采用简单的冷热对抗即大制冷大加热,使用户运行设备很不经济。我所采取新的制冷能量调节技术,即中央控制器根据不同的温度点自动调节制冷系统产生经济能量,即经济能量对抗经济热量,使设备运行始终处于相对低功耗状态。
根据以上两点,本设备如果运行10年,每年工作200天,每天8小时,其中4小时做高温(其中2小时做45~63℃之间的恒温),4小时做低温,经我们初步估算:按中国大陆广东省工业用电1.2元/度计算本设备运行10年则可节省电费约19.5万元,即10年间本设备无形中为使用单位创造了约19.5万元的利润。
3、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
控制系统检测到下列保护装置(部分)动作时,会自动断电切断整机工作,并进行声光报警提示。
A、系统控制回路保险丝;
B、系统过电流保护装置;
C、附有无熔丝保护开关;
D、超温保护装置;
E、冷冻压缩机超载保护装置;
F、压缩机高低压保护开关;
G、欠相保护开关;
H、故障指示灯;
I、紧急停止开关;
J、控制器设定错误显示及警示。
设备使用条件
1、环境温度:5℃~35℃
2、相对湿度:≤85%R.H
3、大气压:86~106K三 主要附件:(以下请供应商填写,谢谢!)
4、周围无强烈振动,无强烈电磁场影响,无高浓度粉尘及易燃、易爆、可挥发性、无腐蚀性的物质,无阳光直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相当重要)。
5、试验箱应水准放置于通风良好的试验室内,周围应留有至少1.5米的空间作操作及维护之用。
6、试验箱附近应有适合排放试验箱溢流水的水沟。
设备要求:
1. 本机器用电源a. 电源:AC3¢5W 380V 50/60HZ.
※电压变动充许值: 定格电压的±10%.
b. 最大负荷容量: 20 KVA.
c. 最大电流: 26 A.
2. 冷冻机冷却水设备:a. 进出水管:2/1inch(60A)SGP.
b. 最小必要水量:9900L/hr(at冷却水温32℃).
c. 进水水压:1.0~4.0Kg/C㎡G.
※冷却水塔筛检程式由本公司提供.
进水压力大于4.0Kg/C㎡G的时候请安装减压阀, 建议在冷却水的配管上安装压力计、温度计以及旁通回路.※为了使冷冻机的状态保持一定,本公司要在装置上加压力式流量调整阀,所以请双方协商在冷却塔侧的水压、水温和水量的控制情况.
3. 自然排水口:a. 间接排水管:VP30 1根.
※排水管中途不得有凸起,房屋地面不得有极端的倾斜.
※排水管由本公司提供,请提供排水口(¢20㎜).

⑶ 环境可靠性试验都包括哪些方面

环境可靠性测试包含很多方面:

  1. 机械方面:振动测试,冲击测试,跌落测试等

  2. 基本的环境测试:盐雾测试,湿度测试,温度冲击,温湿度测试,高温测试,低温测试,温变测试,防水测试,防尘测试等

  3. 特殊的环境测试:地震测试,抗UV测试,抗菌测试,抗硫化物测试(或其他类的化学物质),抗击打测试(冰雹),防风测试等

⑷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太多了,有些东西粘不上去,先发一个,看看。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DL/T499-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10-8批准2002-0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修、制定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22号),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对DL/T499—1992《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DL/T499—1992规程实施以来的经验,结合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践,从适应农村电网发展和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依据现行的各有关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原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规程共分十二章和附录部分。对原1、2、3、4、5、6、7、11、12、13章的有关部分作了修改补充,其中对涉及农电管理体制的章节,按农电体制改革后的现状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目标的要求,依据有关供用电法规进行了修改;对有关技术标准、装置规范,本着逐步提高农网装备、运行水平的指导思想,依据现行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了修订;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增加了对保护功能、范围的描述,对三级保护的动作值、时间配合等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第8章低压电力电缆部分。
对原第8章室内外配线,第9章照明与生活用电,第10章电动机及附属装置部分,根据征求各方面意见,认为其内容属用电户内部装置要求,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部《民用建筑电气规范》)均有明确规定,应遵照其执行,不在本规程中列入。
本标准生效之日同时代替DL/T499—199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附录O、附录P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江苏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原固均、张莲瑛、蒋明其、邹建中张政窦建华崔学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低压电力网的基本技术要求,适用于380V及以下农村电力网的设计、安装、运行及检修。对用电有特殊要求的农村电力用户应执行其他相关标准。
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电力企业从事农电的工作人员、农村电力网中用户单位的电气工作人员应熟悉并执行本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527—1990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GB13955—19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GB50173—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4623—1994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GB6829—199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GB/T6915—1986高原电力电容器
GB/T773—1993低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
GB/T1386.1—1997低压电力线路绝缘子第1部分: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子
GB/T16934—1997电能计量柜
GB/T6916—1997湿热带电力电容器
GB/T1179—199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17886.1—1999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一部分:总则一性能试验~安全要求一安装和运行导则
GB/T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J63—199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J149—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602—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JB2171—85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农用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
JB7113—9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JB7115—93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第8号令《供电营业规则》1996年10月8日
3低压电力网
3.1低压电力网的构成
自配电变压器低压测或直配发电机母线,经由监测、控制、保护、计量等电器至各用户受电设备的380V以下供用电系统组成低压电力网。
3.2配电变压器的装置要求
3.2.1
农村公用配电变压器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建设与改造,配电变压器应选用节能型低损耗变压器,变压器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靠近负荷中心;避开易爆、易燃、污秽严重及地势低洼地带;高压进线、低压出线方便;便于施工、运行维护。
3.2.2正常环境下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安装或屋顶式安装,新建或改造的非临时用电配电变压器不宜采用露天落地安装方式。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也可采用箱式变压器。
3.2.3柱上安装或屋顶安装的配电变压器,其底座距地不应小于2.5m。
3.2.4
安装在室外的落地配电变压器,四周应设置安全围栏,围栏高度不低于1.8m,栏条间净距不大于0.1m,围栏距变压器的外廓净距不应小于0.8m,各侧悬挂“有电危险,严禁入内”的警告牌。变压器底座基础应高于当地最大洪水位,但不得低于0.3m.
3.2.5安装在室内的配电变压器,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变压器外廓距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表1规定。
表1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
3.2.6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农村电力发展规划选定,一般按5年考虑。若电力发展规划不明确或实施的可能性波动很大,则可依当年的用电情况按下式确定:
S=RSP
式中:S——配电变压器在计划年限内(5年)所需容量(kVA);
P——一年内最高用电负荷(kW);
RS——容载比,一般取1.5~2。
3.2.7配电变压器应在铭牌规定的冷却条件下运行。油浸式变压器运行中的顶层油温不得高于95℃,温升不得超过55K。
3.2.8
配电变压器连接组别宜采用为Y,yn0或D,yn11。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应尽量平衡,不得仅用一相或两相供电。对于连接组别为Y,yn0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对于连接组别为D,yn11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的40%。
3.2.9配电变压器的昼夜负荷率小于1的情况下,可在高峰负荷时允许有适量的过负荷,过负荷的倍数和允许的持续时间可参照图1的曲线确定。
3.2.10配电变压器各相负荷不平衡时,按如下两式确定过负荷电流:
图1变压器负荷率小于1允许过负荷时间和倍数
3.3供电半径和电压质量
3.3.1低压电力网的布局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一般采用放射形供电,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500m,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表2确定。
表2受电设备容量密度与供电半径参考值
3.3.2供电电压偏差应满足的要求:380V为±7%;
220V为-10%~+7%。
对电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供电电压的偏差值由供用电双方在合同中确定。
注:供电电压系指供电部门与用户产权分界处的电压,或由供用电合同所规定的电能计量点处的电压。
3.4低压电力网接地方式及装置要求
3.4.1农村低压电力网宜采用TT系统,城镇、电力用户宜采用TN-C系统;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IT系统。
同一低压电力网中不应采用两种保护接地方式。
3.4.2
TT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E)接至电气上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无直接关连的接地极上,如图2所示。
3.4.3
TN-C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直接接地,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合一的,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线(PE)与保护中性线(PEN)相连接,如图3所示。
图2TT系统
图3TN-C系统
3.4.4IT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系统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E)单独的接至接地极上,如图4所示。
图4IT系统
3.4.5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
a)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b)为防止中性线机械断线,其截面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
表3按机械强度要求中性线与相线的配合截面mm2
c)必须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包括;
——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必要时),其动作电流应满足第5.5.1条的要求:
——剩余电流末级保护。
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应满足以下条件:
ReIop≤Ulim
式中:Re——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Ω);
Ulim——通称电压极限(V),在正常情况下可按50V(交流有效值)考虑;
Iop——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应满足5.5.2的要求。
d)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
e)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和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包括:
——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3.4.6采用TN-C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a)为了保证在故障时保护中性线的电位尽可能保持接近大地电位,保护中性线应均匀分配地重复接地,如果条件许可,宜在每一接户线、引线接线处接地。
b)用户端应装设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其动作电流按5.5.2的要求确定。
c)保护装置的特性和导线截面必须这样选择:当供电网内相线与保护中性线或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发生阻抗可忽略不计的故障时,则应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切断电源。
为了满足本项要求,应满足以下条件:
ZscIop≤U0
式中:Zsc——故障回路阻抗(Ω);
Iop——保证在表4所列时间内保护装置动作电流(A);
U0——对地标称电压(V)。
表4最大接触电压持续时间
d)保护中性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值。
e)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应装设过流保护,包括:
——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f)保护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
3.4.7采用IT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a)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各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流保护,包括:
——短路保护;
——过负荷保护。
b)网络内的带电导体严禁直接接地。
c)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故障电流很小,切断供电不是绝对必要时,则应装设能发出接地故障音响或灯光信号的报警装置,而且必须具有两相在不同地点发生接地故障的保护措施。
d)各相对地应有良好的绝缘水平,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从各相测得的泄漏电流(交流有效值)应小于30mA。
e)不得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配出中性线作220V单相供电。
f)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和各出线回路终端的相线均应装设高压击穿熔断器。
3.5电气接线要求
3.5.1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气接线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a)装设电能计量装置;
b)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者,宜装设电流表及电压表;
c)低压进线和出线应装设有明显断开点的开关;
d)低压进线和出线应装设自动断路器或熔断器。
3.5.2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中性线、保护中性线。
4配电装置
4.1一般要求
4.1.1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应按下列规定设置配电室或配电箱:
a)宜设置配电室的配电变压器:
1)周围环境污秽严重的地方;
2)容量较大、出线回路较多而不宜采用配电箱的;
3)供电给重要用户需经常监视运行的。
b)除4.1.1a)所述以外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可设置配电箱。
c)排灌专用变压器的配电装置可安装于机泵房内。
4.1.2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装设的计收电费的电能计量装置,应符合GBJ63标准和《供电营业规则》的规定。
4.1.3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配电室或配电箱应靠近变压器,其距离不宜超过10m。
4.2配电箱
4.2.1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配电箱,应满足以下要求:
a)配电箱的外壳应采用不小于2.0mm厚的冷轧钢板制作并进行防锈蚀处理,有条件也可采用不小于1.5mm厚的不锈钢等材料制作;
b)配电箱外壳的防护等级(参见附录A),应根据安装场所的环境确定。户外型配电箱应采取防止外部异物插入触及带电导体的措施;
c)配电箱的防触电保护类别(参见附录H)应为Ⅰ类或Ⅱ类;
d)箱内安装的电器,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定型产品;
e)箱内各电器件之间以及它们对外壳的距离,应能满足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以及操作所需的间隔;
f)配电箱的进出引线,应采用具有绝缘护套的绝缘电线或电缆,穿越箱壳时加套管保护。
4.2.2室外配电箱应牢固的安装在支架或基础上,箱底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0m,并采取防止攀登的措施。
4.2.3
室内配电箱可落地安装,也可暗装或明装于墙壁上。落地安装的基础应高出地面50mm~100mm。暗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4m;明装于墙壁时,底部距地面1.2m。
4.3配电室
4.3.1配电室进出引线可架空明敷或暗敷,明敷设宜采用耐气候型电缆或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暗敷设宜采用电缆或农用直埋塑料绝缘护套电线,敷设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架空明敷耐气候型绝缘电线时,其电线支架不应小于40mm×40mm×4mm角钢,穿墙时,绝缘电线应套保护管。出线的室外应做滴水弯,滴水弯最低点距离地面不应小于2.5m。
b)采用农用直埋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时,应在冻土层以下且不小于0.8m处敷设,引上线在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0.8m的部位应有套管保护。
c)采用低压电缆作进出线时,应符合第8章低压电力电缆的规定。
4.3.2配电室进出上线的导体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选择。主进回路按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的1.3倍计算,引出线按该回路的计算负荷选择。
4.3.3
配电室一般可采用砖、石结构,屋顶应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增加保温层或隔热层,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部分不应低于三级。
4.3.4配电室内应留有维护通道:
固定式配电屏为单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1.5m;
固定式配电屏为双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2.0m;
屏后和屏侧维护通道为1.0m,有困难时可减为0.8m。
4.3.5
配电室的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应布置在配电室两端,门应向外开启;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过6m时,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
4.4配电屏及母线
4.4.1配电屏宜采用符合我国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产品,并应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4.4.2配电屏出厂时应附有如下的图和资料:
a)本屏一次系统图、仪表接线图、控制回路二次接线图及相对应的端子编号图;
b)本屏装设的电器元件表,表内应注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
4.4.3配电屏的各电器、仪表、端子排等均应标明编号、名称、路别(或用途)及操作位置。
4.4.4配电屏应牢固的安装在基础型钢上,型钢顶部应高出地面10mm,屏体内设备与各构件连接应牢因。
4.4.5
配电屏内二次回路的配线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电流回路截面不小于2.5mm2,其他回路不小于1.5mm2的铜芯绝缘导线。配线应整齐、美观、绝缘良好、中间无接头。
4.4.6配电屏内安装的低压电器应排列整齐。
4.4.7
控制开关应垂直安装,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开关的操作手柄中心距地面一般为1.2m~1.5m;侧面操作的手柄距建筑物或其他设备不宜小于200mm。
4.4.8控制两个独立电源的开关应装有可靠的机械和电气闭锁装置。
4.4.9母线宜采用矩形硬裸铝母线或铜母线,截面应满足允许载流量、热稳定和动稳定的要求。
4.4.10支持母线的金属构件、螺栓等均应镀锌,母线安装时接触面应保持洁净,螺栓紧固后接触面紧密,各螺栓受力均匀。
4.4.11母线相序排列应符合表5的规定(面向配电屏)。
4.4.12母线应按下列规定涂漆相色:
U相为黄色,V相为绿色,W相为红色,中性线为淡蓝色,保护中性线为黄和绿双色。
表5母线的相序排列
4.4.13室内配电装置的母线应满足如下安全距离:
带电体至接地部分:20mm;
不同相的带电体之间:20mm;
无遮栏裸母线至地面:屏前通道为2.5m,低于2.5m时应加遮护,遮护后护网高度不应低于2.2m;屏后通道为2.3m,当低于2.3m时应加遮护,遮护后的护网高度不应低于1.9m。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裸母线之间水平距离为1875mm;与电器连接处不同相裸母线最小净距离为12mm。
4.4.14母线与母线、母线与电器端子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铜与铜连接时,室外高温且潮湿或对母线有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必须搪锡,在干燥的室内可直接连接;
b)铝与铝连接时,可采用搭接,搭接时应净洁表面并涂以导电膏;
c)铜与铝连接时,在干燥的室内,铜导体应搪锡,室外或较潮湿的室内应使用铜铝过渡板,铜端应搪锡。
4.4.15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4.4.16硬母线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母线应矫正平直,切断面应平整。
b)矩形母线的搭接连接,应符合表6的规定。
c)母线弯曲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见图5)。
1)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
2)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mm;
3)矩形母线应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拆皱,母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7的规定;
4)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
d)矩形母线采用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见图6。
表6矩形母线搭接要求
表7母线最小弯曲半径(R)值
a―母线厚度;b―母线宽度;L―母线两支持点间的距离
(a)立弯母线;(b)平弯母线;
图5硬母线的立弯与平弯
e)母线扭转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2.5~5倍,见图7。
L-母线两点支持点之间的距离;a-母线厚度
图6矩形母线搭接
b-母线的宽度
图7母线扭转90°
4.4.17母线接头螺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1mm;钻孔应垂直,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不超过±0.5mm。
4.4.18母线的接触面加工必须平整、无氧化膜。经加工的其截面减少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3%,铝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5%。
4.4.19矩形母线的弯曲、扭转宜采用冷弯,如需热弯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250℃。
4.5控制与保护
4.5.1配电室(箱)进、出线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额定电压、频率应与系统电压、频率相符,并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
4.5.2
配电室(箱)的进线控制电器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3倍选择;出线控制电器按正常最大负荷电流选择。手动开断正常负荷电流的,应能可靠地开断1.5倍的最大负荷电流;开断短路电流的,应能可靠地切断安装处可能发生的最大短路电流。
4.5.3熔断器和熔体的额定电流应按下列要求选择:
a)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一般取额定电流的1.5倍,熔体的额定电流应按变压器允许的过负荷倍数和熔断器的特性确定。
b)
出线回路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总过流保护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熔体的额定电流按回路正常最大负荷电流选择,并应躲过正常的尖峰电流,可参照下式选取。
4.5.4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自动断路器应具有长延时和瞬时动作的性能,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按下列要求选择:
a)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一般为控制电器额定电流的5或10倍;
b)长延时脱扣器的动作可根据变压器低压侧允许的过负荷电流确定。
4.5.5出线回路自动断路器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应比上一级脱扣器的动作电流至少应低一个级差。
a)瞬时脱扣器,应躲过回路中短时出现的尖峰负荷。
b)长延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可按回路最大负荷电流的1.1倍确定。
4.5.6选出的自动断路器应作如下校验:
a)自动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应大于安装处的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b)自动断路器灵敏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Imin≥KopIop
式中:Imin——被保护段的最小短路电流(A),对于TT、TN-C系统,为单相短路电流,对于IT系统为两相短路电流;
Iop——瞬时脱扣器的动作电流(A);
Kop——动作系数,取1.5。
注:一般单相短路电流较小,很难满足要求,可用长延时脱扣器作后备保护。
c)长延时脱扣器在3倍动作电流时,其可返回时间应大于回路中出现的尖峰负荷持续的时间。
5剩余电流保护
5.1保护范围
5.1.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是防止因低压电网剩余电流造成故障危害的有效技术措施,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一般采用剩余电流总保护(中级保护)和末级保护的多级保护方式。
a)剩余电流总保护和中级保护的范围是及时切除低压电网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上断线接地等产生较大剩余电流的故障。
b)
剩余电流末级保护装于用户受电端,其保护的范围是防止用户内部绝缘破坏、发生人身间接接触触电等剩余电流所造成的事故,对直接接触触电,仅作为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
5.1.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对被保护范围内相一相、相一零间引起的触电危险,保护器不起保护作用。
5.2一般要求
5.2.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必须选用符合GB6829标准,并经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认证合格的产品。
5.2.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场所的周围空气温度,最高为+40℃,最低为-5℃,海拔不超过2000m,对于高海拔及寒冷地区,以及周围空气温度高于+40℃低于-5℃运行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可与制造厂家协商制定。
5.2.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场所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并注意防潮、防尘、防震动和避免日晒。
5.2.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开强电流电线和电磁器件,避免磁场干扰。
5.3保护方式
5.3.1采用TT系统方式运行的,应装设剩余电流总保护和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对于供电范围较大或有重要用户的农村低压电网可增设剩余电流中级保护。
5.3.2剩余电流总保护方式有:安装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线上;安装在电源进线回路上;安装在各条配电出线回路上。
5.3.3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可根据网络分布情况装设在分支配电箱的电源线上。
5.3.4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可装在接户或动力配电箱内,也可装在用户室内的进户线上。
5.3.5TT系统中的移动式电器、携带式电器、临时用电设备、手持电动器具,应装设剩余电流末级保护(Ⅱ类和Ⅲ类电器除外)。
5.3.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后应自动开断电源,对开断电源会造成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用户,其装置方式按GB13955规定执行。
5.3.7剩余电流保护方式,可根据实际运行需要进行选定。
5.4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5.4.1
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及三相动力电源的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宜采用具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或过负荷保护功能的剩余电流断路器,当采用组合式保护器时,宜采用带分励脱扣的低压断路器。
5.4.2单相剩余电流末级保护,应选用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为主的剩余电流断路器。
5.4.3剩余电流断路器、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源控制开关,其通断能力应能可靠的开断安装处可能发生的最大短路电流。
5.4.4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为穿心式时,其穿越的主回路导线宜并拢,并注意防止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平衡磁通引起的误动作。
5.4.5组合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外接控制回路的电线,应采用单股铜芯绝缘电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
5.4.6单独安装的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式保护器的剩余电流继电器,宜安装在配电盘的正面便于操作的位置。
5.5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5.5.1
剩余电流保护在躲过农村低压电网正常剩余电流情况下,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尽量选小,以兼顾人身间接接触触电保护和设备的安全。剩余电流总保护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宜为固定分档可调,其最大值可参照表8确定。
表8剩余电流总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mA
5.5.2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二级保护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参照表9确定。
表9二级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mA
5.5.3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三级保护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参照表10确定。
表10三级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mA
5.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断时间
5.6.1快速动作型保护器,其最大分断时间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快速动作型保护器分断时间
5.6.2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二级保护时,为确保保护器动作的选择性,总保护必须选用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分断时间与末级保护的分断时间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二级保护的最大分断时间s
5.6.3农村低压电网选用三级保护时,为确保保护器动作的选择性,总保护和中级保护必须选用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相互间的配合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三级保护的最大分断时间s
5.7各级保护的技术参数
各级保护的技术参数如表14所示。
表14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分断时间表
5.8检测
5.8.1安装剩余电流总保护的农村低压电网,其剩余电流不应大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50%。
5.8.2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电动机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5.8.3装设在进户线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室内配线的绝缘电阻,晴天不宜小于0.5MΩ;雨天不宜小于0.08MΩ。
5.8.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后应进行如下检测:
a)带负荷分、合开关3次,不得误动作;
b)用试验按钮试跳3次,应正确动作;
c)各相用1kΩ左右试验电阻或40W~60W灯泡接地试跳3次,应正确动作。
6架空电力线路
6.1一般要求
6.1.1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
6.1.2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
b)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
c)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

⑸ 电气回路中为什么要安装绝缘监视装置

是探查绝复缘的,有些绝缘你制是看不到的,比如有些绝缘胶皮比较厚,内部会有裂纹,你都看不到,智能探伤,但是探伤要认为操作,很麻烦。绝缘监测就十分有必要,我们原来探测绝缘就是用设备,通过返回波的时间和波形查看绝缘是否有损坏。假如没有监测,有些绝缘直接损坏或者着火,会直接接地跳闸,影响系统运行的。

⑹ 阀门进场对材料如何进行检查需要进行什么实验

可以参考阀门试压原则和试压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阀门不作强度试验,但修补过后阀体和阀盖或腐蚀损伤的阀体和阀盖应作强度试验。对于安全阀,其定压和回座压力及其他试验应符合其说明书和有关规程的规定。
(2)阀门安装之彰应作强度和密封性试验。低压阀门抽查20%,如不合格应100%的检查;中、高压阀门应100%的检查。
(3)试验时,阀门安装位置应在容易进行检查的方向。
(4)焊接连接形式的阀门,用肓板试压不行时可采用锥形密封或O型圈密封进行试压。
(5)液压试验时就将阀门空气尽量排除。
(6)试验时压力要逐渐增高,不允许急剧、突然地增压。
(7)强度试验和密封性式验持续时间一般为2~3min,重要的和特殊的阀门应持续5min。小口径阀门试验时间可相应短一些,大口径阀门试验时间可相应长一些。在试验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延长试验时间。强度试验时,不允许阀体和阀盖出现冒汗或渗漏现象。密封性试验,转子泵一般阀门只进行一次,安全阀、高压阀等生要阀门需进行两次。试验时,对低压、大口径的不重要阀门以及有规定允许渗漏的阀门,允许有微量的渗漏现象;由于通用阀门、电站用阀、船用阀门以及其他阀门要求各异,对渗漏要求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8)节流阀不作关闭件密封性试验,但应作强度试验及填料和垫片处的密封性试验。
(9)试压中,阀门关闭力只允许一个人的正常体力来关闭;不得借助杠杆之类工具加力(除扭矩扳手外),当手轮的直径大于等到于320mm时,允许两人共同关闭。
(10)具有上密封的阀门应取出填料作密封性试验,上密封官合后,检查是否渗漏。用气体作试验时,在填料函中盛水检查。作填料密封性试验时,不允许上密封处于密位置。
(11)凡具有驱动装置的阀门,试验其密封性时应用驱动装置关闭阀门拮进行密封性试验。对手动驱动装置,还应进行用动关闭阀门的密封试验。
(12)强度试验和密封性试验后装在主阀上的旁通阀,在主阀进行强度和密封性试验;主阀关闭件打开时,也应随之开启。
(13)铸铁阀门强度试验时,应用铜锤轻敲阀体和阀盖,检查有否渗漏。
(14)阀门进行试验时,除旋塞阀有规定允许密封面涂油外,其他阀门不允许在密封面上涂油试验。
(15)阀门试压时,盲板对阀门的压紧力不宜过大,以免阀门产生变形,影响试验效果(铸铁阀门如果压得过紧,还会破损)。
(16)阀门试压完毕后,应及时排除阀内积水并擦干净,还应作好试验记录。

⑺ 物理实验室常见的真空应用有哪些

物理实验室常见的真空应用有:真空抽滤器、废液抽取仪、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冻干机等设备。

在实验室中用的较多的就是无油活塞式(多用于微生物检测)和耐腐蚀隔膜式(多用于化学实验室)两种,活塞式一般和真空抽滤、微生物检测、废液抽取、真空干燥箱等设备配套使用。耐腐蚀隔膜式一般和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离心浓缩等配套使用。

非干式真空泵,例如油式真空泵、水循环真空泵。非干式真空泵共同点是它需要借助其他的物质(如水和油)达到理想的真空度,在实验室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油旋片泵,一般和冻干机、真空干燥箱等配套使用。

真空泵的作用

真空泵的用途十分广泛,被应用在例如冶金、化工、食品、医药等多种工业生产及民生相关的行业中。除了工业生产等领域,真空泵也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化工及生物学实验室等领域。一般在实验室中使用的真空泵用途有两大类:真空抽滤及真空干燥。

真空抽滤一般搭配各种实验室真空过滤装置,如溶剂过滤器、砂芯过滤瓶、布氏漏斗过滤瓶、瓶顶式过滤器、微生物限度检测过滤装置、多联过滤器等等。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真空泵、微型真空泵等能提供真空的设备,使固体、液体混合物等分离速度加快的一种应用。

真空抽滤常常被医疗、科研等进行试验时用到,所以一般情况下,体积庞大、噪音高、功耗高的大型真空泵并不合适,常用的是微型真空泵、小型真空泵。

真空干燥是利用低压状态下液体沸点降低,在常温下即能沸腾蒸发,从而使样品去水或溶剂等物质,从而达到样品浓度升高或结晶的方法。

⑻ 实验安全涉及哪些方面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 这都是每一个化学实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这些内容在先行的化学实验课中均已反复地作了介绍。本节主要结合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介绍安全用电、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等知识。

1.安全用电常识

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下表列出了50Hz交流电通过人体的反应情况。

不同电流强度时的人体反应
电流强度 1~10 10~25 25~100 100以上
人体反应 麻木感 肌肉强烈收缩 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心脏心室纤维性颤动,死亡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防止触电

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

1)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须弄清电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电器仪表的正、负极。

2)仪表量程应大于待测量。若待测量大小不明时,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

3)实验之前要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经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4)在电器仪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声响,局部温升或嗅到绝缘漆过热产生的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教师进行检查。

2.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

(1)防毒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5)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6)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2)防爆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当两者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受到热源(如电火花)的诱发,就会引起爆炸。一些气体的爆炸极限见下表

与空气相混合的某些气体的爆炸极限(20度,1个大气压下)表

气体 氢 乙烯 乙炔 苯 乙醇 乙醚 丙酮 醋酸 乙酸乙酯 一氧化碳 水煤气 煤气 氨
爆炸高限(体积%) 74.2 28.6 80.0 6.8 19.0 36.5 12.8 11.4 74.2 72 32 27.0 4.1
爆炸低限(体积%) 4.0 2.8 2.5 1.4 3.3 1.9 2.6 -- 2.2 12.5 7.0 5.3 15.5

1)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3)有些药品如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

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6)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3)防火

1)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烧,大量使用时室内不能有明火、电火花或静电放电。实验室内不可存放过多这类药品,用后还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2)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比表面大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以下

几种情况不能用水灭火:

(a)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

(b)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

(c)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d)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

(4)防灼伤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冰醋酸等都会腐蚀皮肤,特别要防止溅入眼内。液氧、液氮等低温也会严重灼伤皮肤,使用时要小心。万一灼伤应及时治疗。

3.汞的安全使用和汞的纯化

汞中毒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中毒多为高汞盐(如HgCl2入口所致,0.1g~0.3g即可致死。吸入汞蒸气会引起慢性中毒,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贫血、骨骼和关节疼、精神衰弱等。汞蒸气的最大安全浓度为0.1mg·m-3,而20度时汞的饱和蒸气压为0.0012mmHg,超过安全浓度100倍。所以使用汞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用汞操作规定。

(1)安全用汞操作规定

1)不要让汞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盛汞的容器应在汞面上加盖一层水。
2)装汞的仪器下面一律放置浅瓷盘,防止汞滴散落到桌面上和地面上。
3)一切转移汞的操作,也应在浅瓷盘内进行(盘内装水)。
4)实验前要检查装汞的仪器是否放置稳固。橡皮管或塑料管连接处要缚牢。
5)储汞的容器要用厚壁玻璃器皿或瓷器。用烧杯暂时盛汞,不可多装以防破裂。
6)若有汞掉落在桌上或地面上,先用吸汞管尽可能将汞珠收集起来,然后用硫磺盖在汞溅落的地方,并摩擦使之生成HgS。也可用KMnO4溶液使其氧化。
7)擦过汞或汞齐的滤纸或布必须放在有水的瓷缸内。
8)盛汞器皿和有汞的仪器应远离热源,严禁把有汞仪器放进烘箱。
9)使用汞的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纯化汞应有专用的实验室。
10)手上若有伤口,切勿接触汞。

(2)汞的纯化
汞中的两类杂质:一类是外部沾污,如盐类或悬浮脏物。可用多次水洗及用滤纸刺一小孔过滤除去。另一类是汞与其它金属形成的合金,例如极谱实验中,金属离子在汞阴极上还原成金属并与汞形成合金。这种杂质可选用下面几种方法纯化:
1)易氧化的金属(如Na,Zn等)可用硝酸溶液氧化除去。酸洗装置如图Ⅰ-5所示。把汞倒入装有毛细管或包有多层绸布的漏斗,汞分散成细小汞滴洒落在10%HNO3中,自上而下与溶液充分接触,金属被氧化成离子溶于溶液中,而纯化的汞聚集在底部。一次酸洗如不够纯净,可酸洗数次。
2)蒸馏
汞中溶有重金属(如Cu、Pb等),可用蒸汞器蒸馏提纯。蒸馏应在严密的通风橱内进行。
3)电解提纯
汞在稀H2SO4溶液中阳极电解可有效地除去轻金属,装置如图I-6所示。电解电压5V~6V,电流0.2A左右,此时轻金属溶解在溶液中,当轻金属快溶解完时,汞才开始溶解,此时溶液变混浊,汞面有白色HgSO4析出。这时降低电流继续电解片刻即可结束。将电解液分离掉,汞在洗汞器中用蒸馏水多次冲洗。
4.高压钢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气体钢瓶的颜色标记

我国气体钢瓶常用的标记见下表。

气体类别 氮气 氧气 氢气 压缩空气 二氧化碳 氦 液氨 氯 乙炔 氟氯烷 石油气体 粗氩气体 纯氩气体
瓶身颜色 黑 天蓝 深蓝 黑 黑 棕 黄 草绿 白 铝白 灰 黑 灰
标字颜色 黄 黑 红 白 黄 白 黑 白 红 黑 红 白 绿
字 样 氮 氧 氢 压缩空气 二氧化碳 氦 氨 氯 乙炔 氟氯烷 石油气 粗氩 纯氩

(2)气体钢瓶的使用

1)在钢瓶上装上配套的减压阀。检查减压阀是否关紧,方法是逆时针旋转调压手柄至螺杆松动为止。

2)打开钢瓶总阀门,此时高压表显示出瓶内贮气总压力。

3)慢慢地顺时针转动调压手柄,至低压表显示出实验所需压力为止。

4)停止使用时,先关闭总阀门,待减压阀中余气逸尽后,再关闭减压阀。

(3)注意事项

1)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可燃性气瓶应与氧气瓶分开存放。

2)搬运钢瓶要小心轻放,钢瓶帽要旋上。

3)使用时应装减压阀和压力表。可燃性气瓶(如H2、C2H2)气门螺丝为反丝;不燃性或助燃性气瓶(如N2、O2)为正丝。各种压力表一般不可混用。

4)不要让油或易燃有机物沾染气瓶上(特别是气瓶出口和压力表上)。

5)开启总阀门时,不要将头或身体正对总阀门,防止万一阀门或压力表冲出伤人。

6)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光,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7)使用中的气瓶每三年应检查一次,装腐蚀性气体的钢瓶每两年检查一次,不合格的气瓶不可继续使用。

8)氢气瓶应放在远离实验室的专用小屋内,用紫铜管引入实验室,并安装防止回火的置。

5.X射线的防护

X射线被人体组织吸收后,对人体键康是有害的。一般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用的软X射线(波长较长、穿透能力较低)比医院透视用的硬X射线(波长较短、穿透能力较强)对人体组织伤害更大。轻的造成局部组织灼伤,如果长时期接触,重的可造成白血球下降,毛发脱落,发生严重的射线病。但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上述危害是可以防止的.最基本的一条是防止身体各部(特别是头部)受到X射线照射,尤其是受到X射线的直接照射。因此要注意X光管窗口附近用铅皮(厚度在一毫米以上)挡好,使X射线尽量限制在一个局部小范围内,不让它散射到整个房间,在进行操作(尤其是对光)时,应戴上防护用具(特别是铅玻璃眼镜)。操作人员站的位置应避免直接照射。操作完,用铅屏把人与X光机隔开;暂时不工作时,应关好窗口,非必要时,人员应尽量离开X光实验室。室内应保持良好通风,以减少由于高电压和X射线电离作用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影响。

⑼ 汽轮机大修项目有哪些

具体为本体:根据缸温情况,拆车衣、、支架、保温。拆气缸螺栓、吊缸及隔板;拆前箱、盘车、测推力动静间隙。拆1-4#瓦,测间隙,测量转子各项标准。

阅读全文

与低压冲刷腐蚀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水阀门脱口怎么办 浏览:449
汽车制冷机启动没有反应什么故障 浏览:623
bestdon机械表怎么上发条 浏览:94
清河市五金机电城 浏览:544
电解水简宜实验装置 浏览:949
手提式不锈钢工具箱 浏览:151
完美者pe工具箱 浏览:786
全自动机械手表如何调 浏览:505
仪表盘出现乱码是什么情况 浏览:24
东风360半轴轴承怎么换 浏览:989
机床铰孔怎么绞 浏览:60
ppr水管阀门生锈怎么拧的开 浏览:706
盒子装置实验拉绳子 浏览:108
自来水水表前阀门坏了怎么办 浏览:975
暖气进水调节阀门漏水 浏览:14
老人机qq设备锁怎么解决方案 浏览:937
轴承怎么看承重 浏览:37
合肥单柜制冷是什么 浏览:995
酒店空调不制冷什么原因 浏览:654
手机输出设备有哪些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