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SO 2 和Cl 2 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的反应为
(1)KMnO 4 2 Na 2 SO 3 +H 2 SO 4 == Na 2 SO 4 + SO 2 ↑+ H 2 O (2)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①Cl — ②HCl饱和食盐水③A B SO 2 + Cl 2 + 2H 2 O == 2HCl+H 2 SO 4
2. 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试回答:(l)该装置存
(1)尾气没有进行处理,会污染空气;点燃或收集 (2)先通入一氧化碳 (3)红色固体变为黑色;3CO+Fe 2 O 3 2Fe+3CO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 |
3.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初中化学)
1、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2、左 3、4;白磷易燃,着火点较低;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4. 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 2 的催化效果
(1) 方法一: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回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答,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在试管内加入适量水,形成液封后,用针筒接在乳胶管上,当针筒外拉或内推时, 若看到试管内有气泡或长颈漏斗下端出现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针筒进行如上操作,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 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答案合理即可) (2)防止O 2 溶于水 (3)生成30mL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4)a d (5)
|
5.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______(填物态变化)
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由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冷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 要使金属盘的温度变低,可加入冰块.冰块熔化吸热,使金属盘变冷,可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故答案为:液化、冰块.
6. Ⅰ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
Ⅰ、(1)熟悉常见化学仪器,了解名称.图中①锥形瓶②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锥形瓶;长颈漏斗; (2)氢气可用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干燥氢气; (3)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才可以进行,所以需要加热的装置字母编号为D,故答案为:D; (4)C处得无水硫酸铜因吸水,由白色变为蓝色;D处得黑色氧化铜粉末在加热的条件下,被氢气还原成红色铜.颜色变化是由黑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白色固体变蓝;黑色粉末变红色; (5)在反应CuO+H2 △ | .
7. 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1)缺少复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制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2) 先通入一氧化碳 (3)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 ,CuO+CO  Cu+CO 2
8. 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①钠的物理性质;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1)小试管和酒精灯 (2)将大头针向上提,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小试管中的气体 (3)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逐渐消失,水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点燃小试管中的气体时,有尖锐的爆鸣声 |
9. (7分)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1)锥形瓶长颈漏斗(2)除去H 2 中的水蒸气(3)D (4)白色无水CuSO 4 固体变蓝黑色CuO逐渐变红(5)2
10. 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C中有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
①要想收集二来氧化碳,必须关闭源K2打开K1;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物是双氧水,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与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床铰孔怎么绞
发布:2025-09-21 09:17:17
浏览:60
轴承怎么看承重
发布:2025-09-21 08:45:22
浏览:3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