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施工电梯防冲顶装置有哪些
摘要 1、 夹绳器:夹绳器是作用于钢丝绳系统的制停或减速装置,一般固定安装在机房曳引机支撑架上,在接受到超速信号后,夹住钢丝绳,使电梯减速或制停。
B. 电梯的主要安全防护装置有哪些
n超速保护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装置)
n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只对交流电梯有效)
n底坑撞底缓冲器装置(弹簧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
n超越外道上、下极限工作位置时的保护装置(厂下终端、极限开关)
n层门联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
n对重防止超速或断绳的装置(对重侧限速器——安全钳装置)
n停电或电气系统故障时有轿厢慢速移动
n各类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C. 什么是电梯冲顶高度
冲顶高度是指电梯在顶层平层时,电梯轿顶防护栏或者轿顶反绳轮护盖儿到井道顶板的垂直距离。
电梯顶站的防冲顶高度,就是指电梯设站的最上一层的楼地面至电梯井道顶板下的这段高度。通常电梯的防冲顶高度为4.5米至4.8米。如果顶层层高小于这一尺寸,则井道局部须高出建筑顶板,在机房中冒出一个“台”来,卷扬机等设备都在这个台上,电机检修也需到台上操作。
所以,设计电梯机房时,须考虑这个台上方的净空高度,最小不要小于2.4米(经验),再加上台的高度就是电梯机房的层高了。
(3)防冲顶装置作用扩展阅读:
电梯安全装置
电梯必定会有各种安全装置,防止轿箱因钢缆断裂、制动失灵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堕落。最低限度的安全装置包括在机房装设的钢缆限速器,在轿箱及对重上安装安全钳。
1、限速器。限速器会在电梯向下超过预定速度的时候,锁紧限速器缆索,从而启动安全钳,刹停电梯。
2、安全钳,安全钳是一种机械安全装置,由奥的斯发明,当电梯速度超过预定速度时,限速器会锁紧限速器缆索后,启动安全钳夹紧导轨,把轿箱或对重刹停。
3、缓冲器,电梯缓冲器位于电梯井道底部,作为最后的保护。当电梯发生故障、在下降时超逾行程,缓冲器可减低电梯的冲撞力。
4、电梯蹲底就是电梯的轿厢在控制系统全都失效的情况下,会超越首层平层位置而向下行驶,直至蹲到底坑的缓冲器上停止。缓冲器就是为此而设置的防护装置,此防护装置根据电梯的运行速度的不同,分弹簧式和液压式两种。当轿厢蹲在缓冲器上就称为蹲底。此时,缓冲器对电梯轿厢的冲击力产生缓解的作用,不至于对电梯内乘客造成严重的伤害。
D. 提升机制动装置的作用
(1)提升终了或提升机不工作时闸住卷筒;
(2)参与提升机速度控制;
(3)发生紧急事故时,进行安全制动;
(4)双筒提升时,调绳,更换水平。
苏州豪锝铝合金升降机械是生产导轨式链条提升机的厂家
E. 塔式起重机中安全装置有哪些
(1)起升高度极限位置限制器
对于通过改变臂架倾角变幅的起重机,当吊钩装置顶部升至距离臂架下端8OOmm处时,必须能立即停止起升运动。
对于小车变幅的起重机,当吊钩装置顶部升至距离小车架下端500mm处时。必须立即停止起升运动。
(2)起重力矩限制器和最大起重量限制器
当起重力矩达到其额定值的90%时,起重力矩限制器应能发出音响或红色灯光,以示报警。当起重力矩超过其额定值并达到额定值的108%时,应停止提升方向及向外方向的变幅动作。
如设有起重量和幅度指示器时,数值显示应正确、清晰醒目。其数位误差均不得大于指示值的5%。
当起吊重量超过最大起重量时,最大起重量限制器应发出灯光或音响报警,当吊重超过最大起重量的6%时,应停止提升方向的运动,但允许机构朝向下降方向运动。
(3)幅度限位装置
对臂架变幅的起重机,应装设最小幅度限位器和防止臂架反弹后倾的装置。对小车变幅的越重机,必须装设小车行程开关和终端缓冲装置。
(4)夹轨器和行走限位装置
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必须装设夹轨器。同时应装设行走限位装置。
(5)风速仪
对臂架根部铰点高度超过50m的起重机,必须在顶部装设风速仪。
(6)避雷和防电磁波感应装置
对臂架根部铰点高度超过50m的起重机,应根据实际情况装设避雷装置和采取防电磁披感应措施。
(7)塔式起重机为防止回转超载应装极限力矩联轴器。
F. 通常门吊防止冲顶是什么意思
门吊冲顶就是用限位器就行了
G. 电梯老是冲顶是什么原因plc+接触器电梯贯通门的
常见的电梯冲顶原因都被排除了,那么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调查人员回到电梯机房,仔细检查了电梯控制柜里的电脑板和电气元器件,发现控制柜中I/O板(主板,接口输入输出板)上行继电器触点动作不良,并且主接触器触点有烧灼现象,接触动作不良。这说明发生电梯冲顶的原因,有可能是抱闸打开着而电机却停止转动,电动机与电梯曳引轮直接相连,曳引轮上悬挂的钢丝绳,一边牵引着电梯轿厢,一边牵引着对重铁。由于电梯对重侧重量较重,对重侧受重力作用向下坠落,此时连接在曳引钢丝绳另一端的轿厢被迫向上提拉,直至冲顶。
电梯控制柜内变频器驱动马达运行的必要条件是Enable信号(允许运行信号)和方向信号,而当上行继电器给变频器上行方向信号的触点动作不良时,变频器就接收不到主板发出的上行信号,从而无法驱动马达。但这种状态下变频器又不报故障,这就出现主板在接收到变频器无故障信号、门锁闭合信号、安全回路闭合信号、上行继电器反馈信号、上方呼梯信号后延时打开抱闸,导致电梯自由溜车。或者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上行继电器的触点突然接触失效,但抱闸仍是打开状态,此时由于电梯轿厢里只有1人,对重侧比轿厢重,轿厢被继续向上提拉,最终发生冲顶。
查明事故原因后,调查组采取了相应措施,修理被损坏的电梯并预防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首先更换了I/O板上损坏的上行方向继电器,防止上行信号异常中断,接着更换了主接触器,防止接触器发生粘连不断电、抱闸不合闸制动。此外,还增加了1个保护措施,就是取变频器抱闸输出信号,将其串入原抱闸接触器1的线圈回路。
抱闸控制回路更改后,调查人员进行了试验,以确认整改安全。
一是执行了之前模拟试验时的操作,即在电梯控制柜内登记“9F”的内呼指令后,主板输出上行方向指令,输出接触器吸合,I/O板上行继电器吸合,主板延时后打开抱闸,BKMAG2(抱闸接触器2)吸合,但因为变频器未收到上行信号,变频器抱闸输出继电器不吸合,致使BKMAG1(抱闸接触器1)无法吸合,抱匣不打开,这时主板报故障停止运行,需断电复位。
二是在电梯满速运行时,一旦断开变频器上行信号输入口上的信号线,电梯立即减速,速度减到零后变频器抱闸输出继电器断开,使得BKMAG1(抱闸接触器1)释放,同时抱闸关闭、电梯停止,这时主板报故障停止运行,需断电复位。
同理,无论在电梯启动前还是电梯运行中,当切断变频器下行信号线进行试验时,仍然得到“主板报故障停止运行,需断电复位”的结果。这一系列试验说明,增加安全回路,能够有效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最后调查人员为这部电梯增加了一套夹绳器,它是一种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当上述防护措施都失效时,它能通过夹死钢丝绳来使电梯停止运转,从而防止冲顶事故的发生。
虽然这起事故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但是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电梯安装及使用人员的足够重视。
一是该电梯是2002年安装并投入使用的,缺少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及防抱闸粘连功能,这是该事故无法有效避免的关键所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9.10条款中明确规定,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相应条件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但是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2004年1月1日起才强制执行,所以在此之前出厂的电梯绝大部分都没有此装置,这就提醒所有电梯使用单位,特别是2004年前出厂的老电梯及高楼层电梯的用户,应该及时添加这种装置及功能,保护自身安全。
二是我国电梯实行强制维保制度,维保单位、人员都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维保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加强对电梯电气、机械部件的定期检查维护,特别是要严格参照技术文件,对已到使用寿命的电气原器件执行强制更换,不能仅仅从表面上来判断能否继续使用。该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上行继电器的接触不良,而该宾馆电梯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年平均达45万次,像这类电梯的维保就要特别重视,元器件的更换周期应该缩短,以提高安全系数。
三是作为特检机构的检验人员,除了充分熟悉和了解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做好电梯检验工作外,还要向广大电梯用户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更好的管好用好电梯,使他们在乘坐电梯时更加舒心更加安全。
H. 电梯撞底(或冲顶)保护装置有什么作用
。缓冲器是电梯机械安全装置的最后一道措施。
当电梯在井道下部运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