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电梯是什么传动装置

电梯是什么传动装置

发布时间:2022-07-13 21:02:11

A. 电梯工作原理

电梯主要由曳引绳、轿相、对重、导向轮、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等组成。通过曳引绳将对重和轿厢连接起来,分别缠绕在导向轮和曳引轮上,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带动曳引轮转动,通过曳引轮与曳引绳的摩擦力实现对重和轿厢的升降运动,以实现运输目的。

轿厢上的导靴根据安装在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实现轿厢的往复升降运动,避免轿厢在升降运动中岀现摆动或偏斜的情况。

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电梯失电情况下制动,停止轿厢的升降,并在指定层维持静止状态,保证人员和货物的正常岀入。作为运载乘客的箱体轿厢需要使用对重来平衡荷载、减少电机功率。电梯的补偿装置通过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重量和张力变化,来保证电动机负载稳定,保证轿厢能够准确停靠。


(1)电梯是什么传动装置扩展阅读:

电梯系统共包括八大系统,分别是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2、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3、轿厢

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4、门系统

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5、重量平衡系统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

8、安全保护系统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预防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由电梯监控,电梯楼层显示器,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保护装置组成。

B. 电梯曳引传动原理及特点

电梯曳引机通常由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及底座等组成。如果拖动装置的动力,不用中间的减速箱而直接传到曳引轮上的曳引机称为无齿轮曳引机。无齿轮曳引机的电动机电枢同制动轮和曳引轮同轴直接相连。而拖动装置的动力通过中间减速箱传到曳引轮的曳引机称为有齿轮曳引机。1. 电梯用交流电动机 a. 电梯用电动机的特性要求 要具有大的起动转矩 起动电流要小 电机应有平坦的转矩特性 为了保证电梯的稳定性,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的转差率在高速时应不大于12%,在低速时应不大于20% 要求噪声低,脉动转矩小 b. 电梯上常用的交流电动机的型式 单速电机 双速电机 三速电机 c. 电动机容量估算(参见教材)

2. 蜗轮蜗杆传动 目前速度不大于2.5米/s的有齿轮曳引机的减速箱大多采用蜗轮蜗杆,其主要优点是: 传动平稳,运行噪声低 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 传动零件少 具有较好的抗击载荷特性 a. 蜗轮轴支承方式 蜗轮副的蜗杆位于蜗轮之上的称为上置式,位于蜗轮下面的称为下置式。 上置式的优点是,箱体比较容易密封,容易检查,不足之处是蜗杆润滑比较差。 b. 常用的蜗轮蜗杆齿形 常用的有圆柱形和圆弧回转面两种。 c. 蜗杆蜗轮材料的选择 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蜗轮蜗杆传动的特点,蜗杆要选择硬度高,刚性好的材料,蜗轮应选择耐磨和减磨性能好的材料。 d. 蜗轮齿面啮合特性的要求 e. 蜗杆传动的效率计算 f. 蜗轮蜗杆受力计算 g. 热平衡问题 由于蜗杆传动的摩擦损失功率较大,损失的功率大部分转化为热量,使油温升高。过高的油温会大大降低润滑油的粘度,使齿面之间的油膜破坏,导致工作面直接接触产生齿面胶合现象。为了避免产生润滑油过热现象,设计的蜗轮箱体应满足,从蜗轮箱散发出的热量大于或至少等于动力损耗的热量。

3. 斜齿轮传动 在设计电梯用斜齿轮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交应变力 冲击弯曲应力 点蚀与磨损 振动和噪音

4. 制动器 a. 制动器类型 电梯制动系统应具有一个机电式制动器,当主电路断电或控制电路断电时,制动器必须动作。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 制动器的制动作用应由导向的压缩弹簧或重锤来实现。制动力矩应足以使以额定速度运行并载有125%额定负载的轿厢制停。 电梯制动器最常用的是电磁制动器。 b. 制动力矩的计算 制动力矩由两部分组成:静力矩和动力矩。 静力矩和动力矩的计算方法(参见教材) c. 制动器的发热问题 电梯在制停过程中,电梯运动部件的动能因摩擦制动而转化为制动轮上的热量,若闸瓦表面温度过高,会降低制动轮与闸瓦的摩擦系数,以致降低制动力矩。 对大多数电梯来说,不必进行制动器的热性能计算。特别是近几年来,对于所有交通流量密集的乘客电梯,其拖动控制系统中都采用了零速抱闸制动技术,使机械摩擦制动过程减少到极限状态。对交通流量较少的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每小时的起动次数较少,因而,每小时吸收的动能也较少。但对于平层速度较高或运动部件惯性较大的电梯,对其热性能应进行分析计算.

C. 电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梯是由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电梯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

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电梯的应用技术

1、全数字识别乘客技术(所有乘客进入电梯前进行识别,其中包括眼球识别、指纹识别)

2、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乘客识别系统或者IC卡以及数码监控设备,拒绝外来人员进入)

3、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技术(主机必须与导轨和轿厢分离,完全没有共振共鸣,速度可以达到2.0M/S以上,最高可以使用在30层以上)

4、双向安全保护技术(双向安全钳、双向限速器,在欧洲必须使用,中国正在被普遍使用)

5、快速安装技术(改变过去的电梯安装方法,能够快速组装)

6、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使电梯更节约能源)

7、数字监控技术(完全采用计算机进行电梯监控与控制)

8、无线远程控制及报警装置(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电梯可以通过无线装置给手机发送故障信息,并通过手机发送信号对电梯进行简单控制)

D. 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
1.
曳引系统
2.
导向系统
3.
轿箱系统
4.
门系统
5.
重量平衡系统
6.
电力拖动系统
7.
电气控制系统
8.
安全保护系统

E. 电梯到底有哪几种驱动方式

电梯三种驱动方式:

①曳引驱动电梯——提升绳靠主机的驱动轮绳槽的摩擦驱动的电梯。

②强制驱动电梯——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

③液压电梯——通过液压驱动的电梯。

F. 电梯(直梯)的工作原理。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主参数

主参数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额定载荷Q(kg)是制造电梯所依据的载荷或卖方保证正常运行的载荷。
额定速度v(m/s)是制造电梯所依据的并由卖方保证正常运动的轿厢速度。

工作原理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功能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G. 1、高楼的升降电梯有什么传动会不会断开掉下来掉下来有没有缓冲结构坠落还有哪些原因

电梯都是电动机动力牵引滑轮传动升降,断开坠落只有在钢丝绳断裂的情况下会发生。

H. 电梯属于什么设备

公用设备,属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有部分。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I. 电梯的基本结构组成有哪些

1、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2、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3、轿厢: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4、门系统: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

5、重量平衡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

(9)电梯是什么传动装置扩展阅读

电梯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

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

阅读全文

与电梯是什么传动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水阀门脱口怎么办 浏览:449
汽车制冷机启动没有反应什么故障 浏览:623
bestdon机械表怎么上发条 浏览:94
清河市五金机电城 浏览:544
电解水简宜实验装置 浏览:949
手提式不锈钢工具箱 浏览:151
完美者pe工具箱 浏览:786
全自动机械手表如何调 浏览:505
仪表盘出现乱码是什么情况 浏览:24
东风360半轴轴承怎么换 浏览:989
机床铰孔怎么绞 浏览:60
ppr水管阀门生锈怎么拧的开 浏览:706
盒子装置实验拉绳子 浏览:108
自来水水表前阀门坏了怎么办 浏览:975
暖气进水调节阀门漏水 浏览:14
老人机qq设备锁怎么解决方案 浏览:937
轴承怎么看承重 浏览:37
合肥单柜制冷是什么 浏览:995
酒店空调不制冷什么原因 浏览:654
手机输出设备有哪些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