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实验名称:乙酸乙酸制取
(1)如图所示的装置为实验室制乙酸乙脂,利用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所以A为铁架台起支架作用,B为直角导管,起导气、冷凝作用,
故答案为:铁架台;直角导管;
(2)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 3 COOH+C 2 H 5 OH

CH
3 COOC
2 H
5 +H
2 O;
(3)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于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钠水溶液是互溶的,所以D中的试剂名称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4)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分液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❷ 右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1)写出试管A中各试剂的名称______(2)试管A中的要放入碎瓷片,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乙酸、乙醇、浓硫酸; (2)对于液体加热蒸馏,应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液分层,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故现象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 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油层在上;反应掉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4)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使乙酸、乙醇溶解,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等. 故答案为:分液;分液漏斗、烧杯. |
❸ 下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揭示实验原理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
①  ②否。醇和羧酸都失H,所以H换成D无法指示何种物质脱羟基。反应速率低,达不到回催化剂活答性温度;温度过高利于平衡逆向移动,酯产率降低。用分水器能够在反应进行时很容易的把水分离出来,从而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酚酞。碳酸钠层呈红色,上层的酯层呈无色。
❹ (12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在M试管中加碎瓷片的作用是 &...
(1)防止暴沸。饱和碳酸钠溶液。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防止倒吸。 (2)先加入乙醇,在缓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在加入乙酸。 (3)催化剂和吸水剂。 (4)上,分液漏斗。 (5)CH 3 COOH + C 2 H 5 OH CH 3 COOC 2 H 5 + H 2 O (6)②
❺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
(1)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3COOH的转化率增大;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大,所以后加,溶于水放热,须边加边摇放热混合, 故答案为: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边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 (2)实验中用含18O的乙醇与乙酸作用,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为可逆反应,所以乙酸脱羟基,乙醇脱氢离子,18O在产物乙酸乙酯中,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18OH 浓硫酸 |
❻ 如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揭示实验原理①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
(1)①酯化反应中羧酸提供羟基,醇应该氢原子,所以反应的机理可以表示为CH3COOH+H18OCH2CH3 浓硫酸 |
❼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试回答:(1)B中所盛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伸入B中的导管
(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内和乙酸、降低乙酸容乙酯的溶解度,产物便于分层;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饱和碳酸钠溶液吸入反应试管中,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于乙酸乙酯的分离;防止液体发生倒吸; (2)乙酸乙酯密度小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会浮在上层,乙酸乙酯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具有果香气味;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果香;取代.
❽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制取装置图和步骤
一、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二、实验操作: 1、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式: CH3COOH+CH3CH2OH=(浓硫酸,加热专)CH3COOC2H5+H2O(可逆反应) 2、具体属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要求正确装置实验器具 2)、向大试管内装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3)、向大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约两毫升)无水乙醇 4)、边震荡边加入2ml浓硫酸(震荡)和2ml醋酸 5)、向另一个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6)、连接好实验装置(导管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导管口和液面保持一定距离防倒吸) 7)、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到沸腾 8)、待试管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乙酸乙酯就制取好了。实验结束后,将装置洗涤干净 三、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不能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❾ 急!!!求实验装置图 !!!!乙酸乙酯的水解
有 视频,看看吧http://dv.ouou.com/play/v_e42b6ecf1ec21.html (1)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乙酸乙酯的水解
{2)实验用品:试管、乙酸乙酯、蒸馏水、稀硫酸、30%NaOH溶液
(3)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试管,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6滴乙酸乙酯,然后向第一支试管中加5.5mL蒸馏水;向第二支试
管里加0.5mL稀硫酸(1:5)和5mL蒸馏水;向第三支试管里加0.5mL30%氢氧化钠溶液和5mL蒸馏水。振荡
均匀后,把三支试管都放人70℃~80℃的水浴里加热,几分钟后闻三支试管内液体的气味。
②现象:第一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没有多大变化;第二支试管里还剩一点乙酸乙酯的气味;第三
支试管里乙酸乙酯的气味就全部消失了。
(4)实验注意问题:
①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应取相同体积的酯和其它溶液。
②加入酯的量要少,否则短时间内水解不彻底。
③应用70℃—80℃的水浴加热,温度低反应速度太慢,温度高则使酯挥发;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因不易控制温度。
(5)几点说明:
①在有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类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盐和醇。
②若无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也能水解.只是水解速度很慢(如通常情况下,乙酸乙酯需16年才可达
到水解平衡)。
③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生成物有酸,所以当有碱存在时,碱跟水解生成的酸发生中和反应,使反
应进行到底,酯完全水解,所以气味完全消失。油脂在碱存在的情况下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④酸只起催化作用,缩短达到平衡用的时间,酯不能完全水解,只能水解一部分,故气味还剩一点,
不能完全消失。
❿ 实验室用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制备乙酸乙酯,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生成乙酸乙酯的化
答案 (8分)(1)先加入乙醇后缓慢注入硫酸,不断搅拌,冷却后加醋酸 (2) 除去混在酯中的乙酸,溶解乙醇,利于酯的分层析出。 (3) 防止倒吸 (4)②④⑤⑥
试题分析: (1)由于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且密度大于水的,所以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加入乙醇后缓慢注入硫酸,不断搅拌,冷却后加醋酸。 (2))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所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反应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利于酯的分层析出,且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3)由于乙酸和乙醇都是和水互溶的,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的目是防止倒吸。 (4)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④⑤⑥正确;①③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①③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不正确;②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答案选②④⑤⑥。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难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
与乙酸化反应的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超达维修阀门厂
发布:2025-09-21 12:55:39
浏览:96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