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要做个屏蔽房,要求单独做接地,且接地电阻要达到0.5欧姆以下,如何施工才能达到要求
实际接地电阻的大小取决于接地极的数量和接地极所处位置,按施工要求做一般都能达到要求。如实测接地电阻较大或在将0.5Ω左右,可用增加接地极数量的方法解决。要是大得悬殊可在接地极处添加降阻剂(碳粉、盐等)解决。
2. 接地装置是怎样设置的有什么具体要求(一)
接地装置的设置及要求:
1、一般要求
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节约投资,如果实地测量的自然接地体电阻已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而且又满足热稳定条件时,不必再装设人工接地装置,否则应装设人工接地装置作为补充。
人工接地装置的布置应使接地装置附近的电位分布尽量均匀,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保证人身安全。
2、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可爆气体的管道除外)以及敷设于地下而数量不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皮等,均可作为自然接地体。变配电所可利用它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电气连接良好。
3、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型式。
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当多根接地体相互靠近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排挤,这种影响称为屏蔽效应。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接地网的布置,应尽量使地面的电位分布均匀,以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人工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作成圆弧形。35~110kV/6~10kV变电所的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取2~3m。
3. 屏蔽双绞线的屏蔽系统的接地
使用屏蔽布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全程屏蔽”和“屏蔽层正确可靠接地”。全程屏蔽,即:布线系统中所使用的配线架、电缆、接插件、跳线、网络设备均采用屏蔽产品,而且屏蔽层之间应该保持良好联接与接地。对于屏蔽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做到两端接地,即在屏蔽对绞电缆的两端(工作区和电信间的配线架)分别接地。
在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屏蔽层不做专门接地,工作区通过屏蔽跳线将屏蔽信息插座与屏蔽网络设备的屏蔽层连接,自然而然地通过终端设备电源线的PE端子实现了接地。
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直接与屏蔽布线系统相关的接地设计主要集中在配线架/柜一侧,工作区屏蔽信息插座不需要再通过接地实体连接到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原因是机柜在安装场地已完成了等电位联结,两端的网络设备则可以通过交流电源的保护地线(PE)完成等电位联结, 这样工作区屏蔽信息插座经屏蔽跳线和设备电源PE线相通,完成接地。
接地应考虑在进线间,电信间,机房内的机架/机柜进行,机柜内接地应连接在等电位联结导体上 。
4. 建筑防雷接地的检测点和外接接地极如何制作(详细)
1、直击雷
(1)、全面检测办公楼的原有防击雷措施,对不合格的部分防雷设施进行整改,测量防直击雷装置的接地电阻。
(2)、为了使计算机网络系统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需整个防雷地网应小于1欧姆,因此在办公楼后面的草地上加人工地网约40米,深800mm,用φ14镀锌圆钢作水平接地体,L5*50*2000镀锌角钢作垂直接地体,用XS防腐型长效接地降阻剂回填,以确保接地电阻可以小于1欧姆。
(3)、在化工楼及旧计量办公楼侧重新布置一组地网,约30米,供分机房接地用。
(4)、在天面水池安装一支3米避雷针,并与避雷带连接。
(5)、将天面广告牌不少于两处与天面避雷带连接。
2、防感应雷部分
(1)
屏蔽
在主机房,将所有的金属门窗与天花龙骨多次连接,用作电磁屏蔽。
(2)、等电位处理
①
在主机房内引出两条主筋,并在引出点用铜板制作一汇流排,供设备和避雷器接地用,用3*30扁铜作水平环型体,将两主筋引出点连接,将金属门窗、各种线路的屏蔽金属管、各种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架均与汇流排连接。
②
在主机房布置一条70mm2的铜芯线,在每层的一个柱筋旁边凿一孔,将线引到一楼与地网直接相连。如施工困难,可将铜芯线穿墙出室外引至地面接入地网,需套水管作屏蔽。
③
分机房设置等电位环,做法与主机房相同,65mm2的铜芯线引出室外连到地面与地网连接。
④
将各种信号线的屏蔽管在进入大楼时等电位处理;在进入主机房后,再次将屏蔽管与汇流排作接地处理。
⑤
户外光纤进入室内,接入服务器时,光纤内的金属芯要作与等电位带连接,作接地处理。
(3)、过电压保护(避雷器牌子不便列出,只列举参数)
①
办公大楼的总配电箱处安装一个40KA的电源避雷器。
②
在办公楼五楼的配电箱处安装一个20KA的电源避雷器。
③
在办公楼五楼的主机房UPS电源入端安装一个10
KW的串式抗干扰电源避雷器。
④
各分机房所在的楼层配电箱处安装一个20KA的电源避雷器。
⑤
在各分机房安装一个5KW的串式抗干扰电源避雷器。
⑥
在PSTN线进入室内,路由器的输入端安装一电话线路避雷器。
⑦
在INTERNET线进入室内,防火墙的输入端安装一网络避雷器。
⑧
在路由器连接到防火墙的线路,防火墙入口处安装一网络避雷器。
⑨
在服务器与中心交换机之间,防火墙与中心交换机之间,交换机入口处均安装一网络避雷器。
⑩
在二级交换机(或集线器)与工作站之间,交换机(或集线器)的输出端安装与工作站对应数量的网络避雷器。(如果交换机或集线器与工作站在同一室内可不安装)
5. 建筑基础防雷接地系统如何做
我给你找了些资料,看有无帮助?
一、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外部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1)接闪器: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防雷等级选用避霄网、避雷带或避雷针。在保护范围以外的突出金属物,如金属设备、金属管道、金属栏杆、广告牌、航空标志灯等,均应与防雷系统相焊接或卡接,构成统一的导电系统。屋顶的金属装饰物如金属旗杆或满足规范要求壁厚的金属屋面,均可作为接闪器。
(2)引下线:尽量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内的对角主筋作为引下线,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也可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防雷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器通路。
(3)接地装置:设计接地装置时,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基础表面无防水层时,可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详后面的说明),如果基础被塑料、橡胶、油毡等防水材料包裹或涂有沥青质的防水层时,不得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此时在基础槽的周围敷设环型接地装置,并与基础内的钢筋做可靠连接。
二、内部防雷措施及防雷击电磁脉冲
1 防止侧击雷
如果按滚球法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确定,避雷针可能接受该空间上方落下的闪电,但侧方袭来的闪电仍能击在该引雷范围曲线内靠下空域中的各点,也就是说,在避雷针下部的这个空间内避雷针的保护率不再是99%,而是50~80%或更低的数值,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指望避雷针,还要防止侧击雷。例如:如果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为第二类,则应将45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2等电位连接
要做好建筑物内的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种金属部件和各种系统之间的电位差。建筑物防直击雷的避雷引入了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在附近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因此建筑物避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计算机,反而可能引入了雷电。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的集成电路芯片耐压能力很弱,通常在100伏以下,因此必须建立等电位连接,减小电位差,确保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弱电系统的安全。
等电位的主要做法:
①用连接导线或过电压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防雷装置、电气设备、金属门窗、电梯导轨、电缆桥架、各种金属管线、及弱电系统的金属部件(箱体、壳体、机架)等,相互焊接或连接起来,构成统一的导电系统。形成建筑物的法拉第笼,从而避免各接地线之间存在电位差,以消除感应过电压产生。
②全楼建筑物结构的梁、板、柱、基础内的钢筋是等电位连接的一部分,应焊接或绑扎成统一的导电系统,接到综合共用接地装置上。
③从不同方向、地点进入建筑物的照明、动力和弱电系统的管线,应就近连接到建筑物的接地连接板或环型母带上(室内可利用基础圈梁或承台梁,或另做若干条等电位连接母带,室外则为周圈式接地装置)。
3弱电设备的屏蔽
应将屏蔽作为弱电系统减少干扰的必要措施,屏蔽的主要目的是防雷电电磁脉冲,在电子设备和信息设备系统较多的建筑物内,应根据防雷分区和设备的要求,将建筑物作成全屏蔽(外部屏蔽)、部分屏蔽、局部屏蔽或设备及管线的屏蔽,使雷击时的电磁场层层衰减。将建筑外部(外墙)进行全屏蔽构成笼式防雷是最安全可靠的防雷设计方案。因此重要的微电子设备如弱电机房等的位置宜放在大楼的中心部位、深部或下部楼层。
4关于电涌保护器SPD
4.1SPD在电源系统中的安装位置
(1)在LPZOA区和LPZOB区与LPZl区交界面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第一级SPD (一般为电压开关型SPD)。建议安装位置:总电源进线处,如变压器低压侧或总配电柜内。
(2)当上述安装的SPD电压保护水平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保护不了后续配电盘供电的设备时,应在该级配电盘安装第二级SPD(一般为限压型),其位置一般设在LPZl区和LPZ2区交界面处。建议安装位置:安装于下端带有大量弱电、信息系统设备或需限制暂态过电压的设备的配电箱内,如:楼层配电箱、计算机中心、电信机房、电梯控制室、有线电视机房、楼宇自控室、保安监控中心、消防中心、工业自控室、变频设备控制室、医院手术室、监护室及装有电子医疗设备的场所的配电箱内。另外,对所有引至室外照明或动力线路的配电箱,均应加装SPD,SPD在此处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高电位窜入。
(3)对于需要将瞬态过电压限制到特定水平的设备(尤其是信息系统设备),宜考虑在该设备前安装具有防操作过电压和防感应雷双重功能的第三级SPD(一般为浪涌吸收器),其位置一般在LPZ2区和其后续防雷区交界面处。建议安装位置:计算机设备、信息设备、电子设备及控制设备前或最近的插座箱内。
6. 屏蔽室技术原理详解,屏蔽室为什么要接地
无论任何的接地电阻的测试办法都一样的,4欧而已。
给你的标准
GJBz 20219-94军用电磁屏蔽室通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使用标准
GJBz 20219-94
军用电磁屏蔽室通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军用电磁屏蔽室的通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军用固定式电磁屏蔽室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置于各种移动平台上的屏蔽室亦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2887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12190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性能的测量方法
GJB 72 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
GJB 368.2 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 维修性的基本要求
GJB 368.3 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 常用件应用的维修要求
GJB 368.5 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 维修性的试验与评定
GJB/Z 25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3 术语
3.1 电磁屏蔽室 EM ablelded encloaure
也成为射频屏蔽室,简称屏蔽室,是一种专门设计的能对射频电磁能量起衰减作用的封闭室。本标准所指屏蔽室是能包容需要屏蔽的系统的上述封闭室。
4 分类
4.1 屏蔽室按屏蔽性能可分为B级和C级。
4.2 屏蔽室按安装方式可分为永久式和可拆式。
4.3 屏蔽室按结构可分为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
4.4 屏蔽室按屏蔽板层数可分为单层、双层、复合层等方式。
4.5 屏蔽室按屏蔽材料可分为均匀金属,伪均匀金属和小孔金属等。
5 一般组成
军用电磁屏蔽室一般由下列部分组成:
a. 屏蔽壳体
b. 滤波和隔音装置
c. 接地装置
d. 通风波导
e. 室内配电系统
f. 室内装潢
6 要求
6.1 屏蔽性能
屏蔽室的屏蔽性能:
B级,不低于图1的要求;
C级,不低于图2的要求。
图1 B级屏蔽性能要求
图2 C级屏蔽性能要求
6.2 屏蔽壳体
尺寸
屏蔽室的结构尺寸根据其所包容的系统的要求确定。
屏蔽板
屏蔽板(包括壁板、顶板和底板)必须由具有良好导电导磁性能的金属网或金属复合材料构成。
屏蔽板间的链接必须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并避免不同种类金属的不合格接触。
屏蔽板必须具有相应的机械强度。底面积小于20m²的刚性屏蔽室,其顶部下陷的二年内不超过50px;超过20m²的可适当放宽。壁板应平直,底板应能承受要求的压力。
屏蔽门
屏蔽门应当方便人员、设备等进出,其关闭时的射频衰减应当符合6.1条的要求。
屏蔽门不得出现影响性能的几何变形。
开、关门装置应当在屏蔽室内外均可操作,手动的开、关门装置应当轻便灵活。其它方式的开、关门装置应工作可靠,极少维修,并应设有开启屏蔽门的应急装置。
6.3 滤波和隔音装置
所有进入屏蔽室的电源线、控制线、信号线和其它管道必须装设滤波和隔音装置。滤波和隔音装置应当以适当的方式与屏蔽壳体结合,结合后屏蔽室的屏蔽性能应当符合6.1条的要求。
6.4 接地
屏蔽室应当采用单点接地。接地系统的设计参照GJB/Z 25第6章的有关内容进行。
屏蔽室的接地电阻:
B级,≤4Ω;
C级,≤1Ω。
屏蔽室接地系统应与建筑避雷地隔开,两地极间隔距离不小于10m.而且,屏蔽室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避雷地的接地电阻。
6.5 绝缘
屏蔽室未与地线连接时,其与地线间的绝缘电阻应当小于10KΩ.
6.6 通风波导
每间屏蔽室应当具有两组以上通风波导。通风波导应安装在屏蔽板上,安装后屏蔽室的屏蔽效能应当符合6.1条的要求。透气性网式屏蔽室可不配通风波导。
6.7 可靠性
屏蔽室所有的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必须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规定。屏蔽室应进行可靠性设计,采取可靠性措施,保证其性能在2年内不需要维修而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并在其后的使用阶段内通过维修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6.8 维修性
屏蔽室应当具有良好的维修性。其要求可格局需要由订购方对GJB 368.2和GJB 368.3进行剪裁。屏蔽室应具备必要的文件,其内容见附表A(参考件)。
6.8 安全要求
6.9 屏蔽室的安全应当符合GB9361的规定。
6.10 屏蔽室内的技术要求
除有特殊要求外,屏蔽室内的环境、接地、供电、照明、媒体的使用和存放、腐蚀性气体等要求,应分别符合GB 2887第4.4,4.6,4.8,4.9,4.12条的规定。
6.10 合格鉴定
6.11 按本标准提交的屏蔽室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标准的产品。
7. 屏蔽导线屏蔽层接地端直接用屏蔽层制作是有哪些工艺要求
接地端直接用屏蔽层制作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是在屏蔽导线引出端处,将编织的导线解开,手工拧成绳状(成绞合导体),套上热缩管至引出端根部加以热缩,引出长度不够可以用截面相当的绝缘电线加以连接引长。再在屏蔽导线引出端处套上一段比电缆稍粗的热缩管热缩即可,这样屏蔽引出线就跟电缆的其他芯线一样引出接线了,屏蔽引出线应尽量短地连接到接地极或接地端子上。
8. 求教一下监控中心防雷接地怎么做
监控中心防雷接地从文字简单理解是如何接地,如何接地极那就麻烦了
监控中心防雷接地最简单的要参阅
[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
[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
[5]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
[6]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 3302/T1006-2007
规范里面的关于机房部分。涉及面广,非一两句
其中摘录某些作引子吧
视频监控防雷接地设计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关于防雷接地设计的若干规定:
3.9.1 建于山区、旷野的安全防范系统,或前端设备装于塔顶,或电缆端高于附近建筑物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要求设置避雷保护装置。
3.9.2 建于建筑物内的安全防范系统,其防雷设计应采用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要求。
3.9.3 安全防范系统的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端子应有地线符号标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建造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在高山延时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Ω·m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Ω。
3.9.4 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线路、天线馈线一级进入监控室的架空电缆入室端均应采取防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的保护措施。
3.9.5 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线、信号线经过不同防雷区的界面处,宜安装电涌保护器;系统的重要设备应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接地端和防雷接地装置应做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带应采用铜质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6m㎡。
3.9.6 监控中心应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线,七截面积不应小于35m㎡。
3.9.7 不得在建筑物屋顶上敷设电缆,必须敷设时,应穿金属管进行屏蔽并接地。
3.9.8 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缆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
3.9.9 光缆传输系统中,各光端机外壳应接地。光端加强芯、架空光缆接续护套应接地。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关于防雷接地设计的若干规定:
8.0.2 - 1 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防止地电位不等引起的图像干扰
2 室外安装的摄像机连接电缆宜采取防雷措施。
9. 在接地系统中,接地线是如何制作和安装
在接地系统中,接地线的制作和安装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接地线或接地极的制作与安装:
一、接地电阻的要求:
1、电阻要小于4Ω。
接地电阻的大小可以定义接地电流的大小,接地电阻值越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压值也就越小。这就是说接地电阻值的大小,标志着设备接地性能的好与坏。
2、电阻的测量
接地电阻一般可用电流表—电压表、电桥法、接地电阻测量仪等来测量,目前都采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来进行测量,此方法即简单又方便。
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一般来讲,接地线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2m。在特殊场所安装接地极时,如果深度达不到2m时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食盐8kg、木碳约30kg并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电阻。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极时,各极之间的的间隔小于0.5m,以减少大地的流散电阻。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土壤中,应使用镀铜或镀锌的接地极。同时接地极不得埋设在垃圾层及灰渣层区,敷设在地中的接地极不应涂漆,以免接地电阻过大。
10. 在接地系统中,接地线是如何制作和安装的
在接地系统中,接地线的制作和安装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接地线或接地极的制作与安装:
一、接地电阻的要求:
1、电阻要小于4Ω。
接地电阻的大小可以定义接地电流的大小,接地电阻值越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压值也就越小。这就是说接地电阻值的大小,标志着设备接地性能的好与坏。
2、电阻的测量
接地电阻一般可用电流表—电压表、电桥法、接地电阻测量仪等来测量,目前都采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来进行测量,此方法即简单又方便。
二、接地装置的安装
一般来讲,接地线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2m。在特殊场所安装接地极时,如果深度达不到2m时应在接地极周围放置食盐8kg、木碳约30kg并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电阻。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极时,各极之间的的间隔小于0.5m,以减少大地的流散电阻。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土壤中,应使用镀铜或镀锌的接地极。同时接地极不得埋设在垃圾层及灰渣层区,敷设在地中的接地极不应涂漆,以免接地电阻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