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学:请利用家庭生活用品做一个小实验来说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且微粒之间有空隙。
有红墨水加在水里,可见水变红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再把变红的水中加糖,一端时间后可见水体积比水加糖时少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
Ⅱ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稍降低一些后,将一大注射器接到
(1)抽气后烧瓶内气压降低,可以看见水重新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了,即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纸片划得越用力,木梳齿的振幅就越大,响度就越大;
(3)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故答案为:
(1)液体表面的气压降低,液体沸点降低;
(2)振幅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
(3)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Ⅲ 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可替代某些实验仪器既能优化设计思路又能增强实验效果
(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 =2H 2 O+O 2 ↑;
(2)图B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版方法及说明权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向外拉注射器,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
(3)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接触面积等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要研究一种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就要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所以酸的角度说明需要控制的变量是酸的种类、浓度和体积,实验时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镁片、锌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来比较镁、锌的活动性.
故答案为:(1)2H 2 O 2 =2H 2 O+O 2 ↑;
(2)向外拉注射器,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
(3)酸的种类、浓度和体积;相同时间内,镁片、锌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或镁片、锌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相同体积的氢气时所用时间).
Ⅳ 挤捏输液管会增加"输入不溶性微粒的概率或破坏过滤膜"吗
没事,你放心。是这样的。留置针在一段时间之后血管内的那部分针头就会因为血内的凝血蛋白凝固,堵住针头,自然就不流了,使劲捏一下是为了把凝固的蛋白冲下去。你也不必担心会形成血栓,因为人体有正常的纤溶,也就是溶栓机制。这种凝血只在输液针这种地方存在,因为是体外的东西么,会引起凝血。这也是为什么留置针不能长时间留在血管内的原因。但是在正常的使用时间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放心吧。大力点也没事,输液器不会那么脆弱。呵呵
Ⅳ 根据实验要求,分析作答.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因为高锰酸钾小颗粒在加热时易进入导气管,故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
△ | .
Ⅵ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管中注入10mL CH4,同温同压下乙管中注入50mL Cl2,将乙管
(1)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氯气逐渐减少,但不消失,因为氯气过量,所以氯气的颜色逐渐变浅,不会变成无色;反应后有油状液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与四氯甲烷)出现;反应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减小,导致试管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体积减少,甲管活塞向内移动,故选:②③; (2)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3)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方程式为:CH4+Cl2 光照 |
Ⅶ 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分子的性质,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用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
实验一:由复于微粒之间有制间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液体或固体的微粒之间的间隔较小,不容易被压缩.所以: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液体物质和气体物质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比较; (2)慢慢推入栓塞时感受是:盛水的注射器推起来很费力,盛空气的注射器推起来很容易; (3)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实验二:由于A烧杯中的浓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水分子就会运动到烧杯B烧杯里形成氨水,酚酞溶液遇到碱性的氨水就会变红.所以: (1)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B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 (2)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A烧杯中的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B烧杯中,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故答为:实验一:(1)液体物质和气体物质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比较; (2)盛水的注射器推起来很费力,盛空气的注射器推起来很容易; (3)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实验二:(1)B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 (2)A烧杯中的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B烧杯中,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Ⅷ 注射器在化学改进实验中常常出现,如图(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中都用到了注射器.(1)要检查装置的气
(1)注射器慢慢向外拉时,瓶内空气减少压强减小,装置气密性良好时,外界空气从版长颈漏斗进权入瓶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处出现气泡;故答案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一定要把玻璃管内的氧气消耗完,所以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铜丝少;故答案为:铜丝太少;
Ⅸ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测定含两种元素的某种气体x的分子式.在注射器A中装有240mL气体X慢慢通过 不含
(1)由题目信息可知,C管中收集到水,D中收集到N2,说明气体X与氧化铜反应有氮气、水生成,气体x只含有两种元素,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气体X含有N、H元素, 故答案为:N;H; (2)1molX的气体的体积是24000mL,故240mLX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mol=0.01mol,反应收集到氮气的质量是0.28g,物质的量为 =0.01mol.B管中CuO含O:20.32g-20.00g=0.32g,物质的量为 =0.02mol,n(H 2O)=0.02mol,故生成的水中H元素的质量为0.02mol×2×1g/mol=0.04g,所以气体X的质量为0.28g+0.04g=0.32g,故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 =32g/mol,故答案为:32; (3)根据(2)中可知n(X)=0.01mol,n(N)=0.01mol×2=0.02mol,n(H)=0.02mol×2=0.04mol,因此n(X):n(N):n(H)=0.01mol:0.02mol:0.04mol=1:2:4,所以X的化学式为N 2H 4,故答案为:N 2H 4; (4)由题目信息可知,B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说明反应生成Cu,C管中收集到水,D中收集到N 2,说明气体X与氧化铜反应有氮气、水生成,故气体X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uO+N 2H 4△ | .
Ⅹ 不溶性微粒检查需要怎么用到什么仪器
取浓度范围为(1000-1500)粒/ml、直径分别为10um,25um的微粒标准物质(可根据仪器类型确定微粒大小),缓慢摇匀静置气泡消失进行测定,第一次数据弃后连续测定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与微粒计数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为微粒计数误差。微粒计数误差标准:不大于20%
与做注射器不溶性微粒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超达维修阀门厂
发布:2025-09-21 12:55:39
浏览:96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