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库伦用什么工具测量库仑定律中的常数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这
两个点电荷的联线,同好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公式:F=k*{(q1*q2)/(r*r)}*e<r>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库仑定律是1784--1785年间库仑通过纽秤实验总结出来的。纽秤的结构如下图。在细金属丝下悬挂一根秤杆,它的一端有一小球A,另一端有平衡体P,在A旁还置有另一与它一样大小的固定小球B。为了研究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先使A、B各带一定的电荷,这时秤杆会因A端受力而偏转。转动悬丝上端的悬钮,使小球回到原来位置。这时悬丝的扭力矩等于施于小球A上电力的力矩。如果悬丝的扭力矩与扭转角度之间的关系已事先校准、标定,则由旋钮上指针转过的角度读数和已知的秤杆长度,可以得知在此距离下A、B之间的作用力
2. 库仑扭秤实验是怎么做的(具体)
库仑扭秤:悬丝的扭力能够为物理学家提供一种精确地测量很小的力的方法。扭转力矩与悬丝的扭转角成正比,与悬丝直径的4次方成正比,与悬丝的长度成反比。库仑扭秤的主要部分是一根金属细丝,上端固定,下端悬有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物体转动,使金属丝发生扭转,测量出扭转角度,就可以根据扭转定律算出外力。
欢迎来我的Blog玩儿哦!谢谢啦~~~
http://blog.sina.com.cn/m/aidoudou
3. 库仑扭秤实验的介绍
库仑扭秤实验,是库仑做的电力与磁力之间关系的一种科学实验。通过实验,库仑发现两磁铁之间的磁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4. 库仑扭秤的原理是什么
18世纪80年代,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制作了一台十分精巧的丝悬磁针装置,并用它在巴黎天文台测量地磁场的强度。有一次,为了测量的准确,库仑用放大镜观察磁针偏转的角度,他偶然发现,平时用肉眼观察静止不动的磁针,竟在发生微小的振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库仑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能不能用悬丝制造灵敏测力仪器呢?”库仑反复研究金属丝的扭力和它的扭转角度、直径与长度之间的关系。库仑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发现:对某种金属丝而言,在弹性范围内,金属丝产生的扭力矩与它的扭转和直径的四次方的乘积成正比,与金属丝的长度成反比。库仑在1785年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宣布发现了弹性理论,发明了扭秤。这种扭秤为研究微小相互作用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人们把它叫做库仑扭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