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车变速器各档传动比采用什么方法分配,为什么
最好采用等比级数的方法来分配,可以使汽车换挡时离合器无冲击结合,加速时便于操纵,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动力性,便于和副变速器结合,构成更多档位的变速器
❷ 如何分配传动比
分配传动比的原则:
1、使各级传动的承载能力接近相等(一般指齿面接触强度);
2、使各级传动的大齿轮浸入油中的深度大致相等,以使润滑简单;
3、使减速器获得最小的外形尺寸和重量。
注意事项
当式中的角速度为瞬时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瞬时传动比。当式中的角速度为平均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
理论上对于大多数渐开线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对于啮合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轮的齿数Za和Zb表示,i=Zb/Za;对于摩擦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轮的直径Da和Db表示,i=Db/Da。
❸ 传动比怎么计算
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比为i=ωa/ ωb=na/nb,式中ωa和 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转速(转/分)。版
理论上对于大多数渐开线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对于啮合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轮的齿数Za和Zb表示,i=Zb/Za;对于摩擦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轮的直径Da和Db表示,i=Db/Da。
(3)怎样传动装置的各级传动比扩展阅读:
对于多级减速传动,可按照“前小后大”(即由高速级向低速级逐渐增大)的原则分配传动比,且相邻两级差值不要过大。这种分配方法可使各级中间轴获得较高转速和较小的转矩,因此轴及轴上零件的权尺寸和质量下降,结构较为紧凑。增速传动也可按这一原则分配。
在多级齿轮减速传动中,传动比的分配将直接影响传动的多项技术经济指标。高速级采用较大的传动比,对减小传动的外廓尺寸、减轻质量、改善润滑条件、实现等强度设计等方面都是有利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传动比
❹ 汽车变速器设计中各档的传动比如何分配
按等比级数分配。
原因:1、使离合器能够无冲击的接合,有利于汽车起步和加速
2、能够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3、便于和副变速器结合构成更多档位的变速器
②对于档位较少的变速器,较高档位相邻两档间的传动比应小些,特别是最高档与次高档之间应更小些
原因:各档利用率差别很大,且汽车主要是用较高档行驶的
3、简述轴距对4X4和4X2汽车前后轮过台阶能力的影响。
❺ 如何计算一对齿轮的传动比,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是否恒定取决于什么
第12章齿轮系§12.1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2.2行星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2.3齿轮系的应用§12.4其他新型齿轮传动装置简介§12.5减速器12.1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在现代机械中,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仅用一对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往往是不够的,通常需要采用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包括蜗杆传动)组成的传动系统将主动轴的运动传给从动轴。这种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成为齿轮系。如果齿轮系中各齿轮的轴线互相平行,则称为平面齿轮系,否则称为空间齿轮系。根据齿轮系运转时齿轮的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是否固定,又可将齿轮系分为两大类:定轴齿轮系和行星齿轮系。12.1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各种齿轮系12.1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如果齿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轴线保持固定,称为定轴齿轮系,定轴齿轮系又分为平面定轴齿轮系和空间定轴齿轮系两种。设齿轮系中首齿轮的角速度为ωA,末齿轮的角速度ωK,ωA与ωK的比值用i表示,即AKiAK=ωA/ωK,则iAK称为齿轮系的传动比。12.1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2.1.1平面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一对齿轮的传动比大小为其齿数的反比。若考虑转向关系,外啮合时,两轮转向相反,传动比取“-”号;内啮合时,两轮转向相同,传动比取“+”号;则该齿轮系中各对齿轮的传动比为:ωi==ω12z1=−22z1z=ω'3=−4i3'4ω4Z/3ωz==iω2
❻ 汽车变速器各挡传动比是如何分配的
传动系位于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它可使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特性适合于在各种工况下汽车行驶的需要,使汽车能正常行驶。最常见的是机械式传动系,液力机械传动系用于大型客车。高级轿车和各类工程车辆上。电力传动比较少见,只用于大型矿山车辆上。
(-)机械式传动系 1、组成 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组成、在越野车辆上,还设有分动器。负责将变速器的功力分回给各驱动桥。
2、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特点
(1) 离合器: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飞轮与变速器之间。主动部分(压盘与离合器盖)固定于飞轮后端面,从动部分(摩擦片)位于飞轮与压盘之间,并通过中心的花键孔与变速器第一轴相连。压紧部分位于压盘与离合器盖之间,利用其弹力将摩擦片紧紧地夹在飞轮与压盘之间,主从动部分利用摩擦力矩来传递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分离机构由安装于离合器盖和压盘上的分离杠杆、套于变速器第一轴轴承盖套筒上的分离轴承以及安装于飞轮壳上的分离叉组成。分离叉通过机械装置或者液压机构与驾驶室内的离合器踏板相连。离合器是经常处于接合状态传递扭矩的,只有将离合器踏板踩了,分离机构将压盘后移与摩擦片分开而呈现分离状态。此时扭矩传递中断,可以进行诸如起步、换档、制动等项操作作业。当汽车传动系过载时,离合器会启动打滑,对传动系实现过载保护。
中型以下及部分大型车辆,多采用只有一片摩擦片的单片式离合器,部分大型车辆则采用双片式离合器,离合器的摩擦片直径越大,数目越多,所能传递的扭矩就越大,但分离时需要加在踏板上的力就要大些.在摩擦片上还设有扭矩减振器,以使传动系工作更加平稳。
传统结构的离合器压紧部分多采用一圈沿四周均布的螺旋弹簧。数目多为8~16个不等。虽然压紧可靠,但操纵离合器时比较费力,弹力也不容易均匀。还存在轴向尺寸大、高速时压紧力下降等缺点,正逐步被膜片式离合器所取代。 目前在中小型甚至在部分大型车辆上,都采用了膜片式离合器。它利用一个碟状的膜片弹簧取代了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不但使轴向尺才减小,而且操纵轻便,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压紧。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是指离合器踏板到分离叉之间的传动部分。大部分汽车采用机械式结构,通过拉杆或者钢丝绳将二者相连。也有一些车辆采用液压机构,通过液力传动来将二者联在一起。
(2)变速器: 在汽车行驶中,要求驱动力的变化范围是很大的,而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变化范围有限。必须通过变速器来使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变化范围能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同时,变速器还应能实现汽车的倒驶和发动机的空转。目前汽车上多采用机械有级式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传递和变换扭矩)和变速操纵机构(用来变换档位)组成。一般设有3~6个前进挡和1个倒档。每一个档位都有一个传动比,可以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增大到和传动比相同的倍数。同时将发动机转速降低到和传动比相同的倍数。挡位越低,传动比越大。因此,当汽车低速行驶需要大扭矩时,可以将变速器挂入低挡,而汽车高速行驶需要小扭矩时,可将变速器挂入高档。在前进档中,有一个档的传动比为1。挂入该挡时变速器第一轴(输入轴)和第二轮(输出轴)初成一体同步转动,发出动力不经变化直接输出,称之为直接挡。直接挡传动效率最高,应经常使用。当变速器不挂入任何挡位,称之为空挡,动力传送中断,实现发动机怠速运转,满足汽车滑行和怠速时的需要。 (3)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传动装置主要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将变速器或者是分动器发出的动力输送给驱动桥。
(4)驱动桥: 主减速器:用来将变速器输出的扭矩进一步增加,转速进一步降低。对于纵置发动机来说,还将旋转平面旋转90度,变成与车轮平面平行。
差速器:驱动桥上设置差速器,可以在必要时允许两侧驱动轮转速不同步,以满足汽车转向、路面不平时行驶的需要。
半轴:半轴为两根,每根半轴内端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相连,外端与车轮毂机连。
桥壳与轮毂:桥壳构成驱动桥的外壳。轮毂是车轮的一部分,通过轮毂将车轮安装于驱动桥上。 分动器:全轮驱动的越野汽车上设有分动器,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给各驱动桥。
❼ 变速器的传动比是什么
汽车变速器传动比是汽车传动系中变速装置前后两传动机构转速的比值。 汽车传动比又称速比。是指汽车传动系中变速装置前后两传动机构转速的比值。汽车传动系的传动比有两类,即主传动器的速比及变速器的速比。
❽ 你所设计的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是如何分配的这样分配有什么特点
分配各级传动比,取V带传动的传动比为2.5,则两级减速器的传动比为ij=i/i1=23.978/2.5=9.5912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齿轮传动比为i2,低速级齿轮传动比为i3,i2=√1.3i3=4.1i3=ij/i2=2.3393。
当式中的角速度为平均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理论上对于大多数渐开线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
主要优势:
多级减速器各级传动比的分配,直接影响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其体积、重量和润滑。传动比一般按以下原则分配:使各级传动承载能力大致相等;使减速器的尺寸与质量较小;使各级齿轮圆周速度较小;采用油浴润滑时,使各级齿轮副的大齿轮浸油深度相差较小。
和强度相比,各级大齿轮浸油深度相近是较次要分配的原则,即使高速级大齿轮浸不到油,由结构设计也可设法使其得到充分的润滑。
❾ 减速器的传动比
1.对齿轮承载能力有利的单级传动比
</SPAN>通过对内、外啮合接触应力计算式的分析,可以知道:随着传动比的增大,内啮合(行星轮-内齿圈轮齿啮合)的当量接触曲率半径增大,齿面接触应力减小,而外啮合(行星轮-太阳轮轮齿接触)的变化则与之不同。当内、外啮合符合等强度条件时,可以得到较高的承载能力或在承载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使传动装置的体积更小。
</SPAN>研究表明,在中心距a不变的情况下,传动比i=4.5左右时,针对典型情况:太阳轮、行星轮渗碳淬火,齿面硬度57~61HRC;内齿圈调质处理,硬度262~293HBS,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2.对结构布局较为有利的传动比
从有关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上来讲,受传动比影响的主要是行星轮的旋转支承即行星轮轴承。一般希望将轴承设置在行星轮轴孔中,因此行星轮采用滚动轴承时,行星轮的直径尽可能不要太小,即传动比不要过小。
一般来说传动比i≥4时,可在行星轮轴孔中放置滚动轴承,传动比再大一些轴承的选择更具有灵活性。
传动比也不宜过大,传动比太大以后不仅造成承载能力方面的损失,也会使太阳轮的直径小于高速轴直径太多,产生另外的不妥之处。 3.多级传动的传动比分配
行星传动的传动比许用范围受结构及强度两方面的制约。在结构方面,最大传动比受行星轮邻接条件的限制,即与行星轮的个数np有关;最小传动比受行星轮最小直径的限制。在强度方面,过大的传动比将损失太多的承载能力,例如在箱体的基本外形轮廓不变时,传动比为11.2的单级行星减速器只有传动比为4.0时传递功率(或输出工作转矩)能力的不到40%,其经济性远不及采用两级传动。因此传动比的选用要多加考虑,即在给定传动比时要进行认真分析、合理设计。
对传动比较大,需要采用两级或多级减速传动的情况,合理分配传动比的原则是:
(1)尽可能获得比较小的外形,或在外形尺寸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强度安全裕度;
(2)各部分强度设计比较均衡,便于采用润滑等必要措施。
在多级传动中,低速级的传动比常取4~5.6(总传动比较大,取大值;反之取较小值);中间级的传动比范围一般为5~7.1;高速级的传动比范围较大为3.15~9左右。
表1行星齿轮减速器传动比分配方案(nP=3)供参考。
表1 行星减速器传动比分配方案
公称总传动比io 低速级传动比 高速级传动比 公称总传动比io 低速级传动比 高速级传动比 10 3.15 3.15 25 5 5 11.2 3.55 3.15 28 5 5.6 12.5 4 3.15 31.5 5 5.6 14 4 3.55 35.5 5 7.1 16 4 4 40 5.6 7.1 18 4 4.5 45 5.6 8 20 5 4 50 5.6 9 22.4 5 4.5
亦可参照以下经验方法分配各级传动比: 两级传动低速级传动比: (i=16~45) 在系列减速器中,一般实际传动比i与名义传动io的相对误差不超过3~5%。通常为单级≤3%,两级≤4%,两级以上≤5%。
为使行星减速器使用更加合理,在下述传动比范围内,推荐采用派生型结构,即在高速端附加硬齿面平行轴定轴传动:
i=7.1~18 (单级派生型传动) ; i=40~125 (两级派生型传动)
❿ 汽车变速器各档传动比如何确定(最低档、最高档、中间档
以最高档行驶时及选用最小传动比的挡位行驶,普通汽车没有分动器或速变速器,若有三轴变速器切以直接挡作为最高档传动比最小传动比就是传动比i。,如传动比的最高档为超速档,则最小传动比应为变速器最高档传动比与主传动比的乘积,二轴变速器没有直接挡最小传动比为最高挡于i。的乘积,确定最大传动比是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 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