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铣床工作台上工件夹具怎么装
在铣床上用来使工件定位并夹紧的工艺装置称为铣床夹具。铣床夹具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随工作台一起进给,刨床夹具也是如此,因此也归入此类。铣削是断续切削,切削力大,因此夹具及各组成部分要有足够刚性和强度;铣削是高效率加工方式,设计铣床夹具时应该充分利用机床工作台面积,采用多工位、多件加工,采用机动夹紧以提高生产率。
(一)铣床夹具安装
铣床夹具以其底板2平面放置在铣床工作台上,保证定位表面在垂直面内与走刀方向成一定位置关系;铣床夹具底平面上都设置有两个定向键,定向键嵌在铣床工作台的T形槽内并与之配合,确定夹具上定位元件在水平面内与走刀方向的位置关系。位置确定后由T形螺钉将夹具固紧。
由于定位表面与铣床夹具安装表面(底平面、定向键侧面)的位置误差,定向键与T形槽配合间隙,都会使定位表面相对于走刀方向位置不准确,产生安装误差。为了控制安装误差,可提高定位元件与安装元件的位置精度和安装元件与连接元件配合精度。为了提高配合精度,可使定向键一面与T形槽接触。安装精度要求更高时可用找正安装夹具,可直接找正定位面,如有困难可在夹具上作出找正面供找正用。
(二)铣床夹具对刀
铣床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占据正确位置后,要调整夹具相对刀具位置,这一过程称为夹具对刀。铣床夹具对刀有三种方法,可用试切几个工件调整刀具位置;也可采用标准样件对刀;而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对刀块和塞尺对刀。根据加工和结构需要还可以设计其他一些非标准对刀装置。塞尺已经标准化,用时可选用。
对导时,由于夹具定位面刀对刀仪表面的位置存在误差,工人用塞尺调整刀具位置也存在误差,结果都使刀具相对夹具上定位面的准确位置产生变动,在工序尺寸方向上位置的最大变动量成为对刀误差。控制对刀误差要规定夹具定位表面对对刀面位置尺寸及公差;对刀时要仔细调整刀具与对刀面的位置,边转动刀具,边移动塞尺,知道松紧合适位置。
(三)铣床夹具类型
铣床夹具种类很多,设计铣床夹具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铣床夹具从进给方式上可分为直线进给式、圆周进给式和靠模铣床夹具三大类。
1、直线进给式铣床夹具
这类夹具在加工工件时随机床工作台直线供给。这类夹具很多,可以是多件加工,也可以是多工位加工。
在铣床工作台上安装两个夹具、使铣刀处于两个夹具中间位置,当工作台向左进给,加工右边夹具工件时,工人装卸左边夹具工件;工作台向右进给,加工左边夹具工件,工人装卸右边夹具中工件,这就是双向进给铣床夹具,也称摆式铣。这种铣削方式完全将装卸工件时间与机动时间全部重合。采用摆式铣交替进行,机床丝杆必须有消除间隙机构。
2、圆周进给式铣床夹具
在立式圆工作台铣床或鼓轮铣床工作台上安装数个铣床夹具,工作台作回转运动。安装在夹具中的工件陆续进入加工区,脱离加工区后,工件加工完毕,工人卸下加工好的工件,安装毛坯件,送入加工区加工。这种加工方式有很高的生产率。
3、靠模铣床夹具
在铣床上用靠模来铣削工件的夹具称为靠模铣床夹具。
❷ 铣床夹具要专门设计一个地方放对刀块吗
不一定,如果是我设计的话,我一般会在夹具上就可对刀了,比内如说夹具的大平面或是最高面容。
我的夹具上机床前会在大水磨上光一刀。保证平面度、平行度。这样编程会以这个面作参考!
就用不着什么对刀块了,如果夹具设计时不方便可在夹具上镶上一块。总之不同的产品有不同夹具
而且有人会设计成一出一的夹具,有人则会设计成一出好几个的夹具(机床类型)。没个定数。
❸ 怎样设计下图铣平面对刀块,用圆形对刀块还是方形对刀块好对刀块是标准件吗还有对刀块放在哪个位置
刀块是标准件,刀块位置要根据工件大小确定,工件不一样,位置也不一样。
对刀方法:
1、用可转位面铣刀对刀块。
2、操作过程。在对水平面铣削前,一般还没有进行工件坐标系的设定(即还没有进行“对刀”),因此水平面的铣削加工在MDI(A)方式下进行。其操作过程为:
( 1)工件装夹完毕后,把面铣刀刀柄装入数控机床主轴。
( 2)选择MDI(A)方式,输入“M3S600”后,按“启动”。
( 3)转到手动方式,利用手持单元选择X、Y轴移动,使面铣刀处在图3-4中A上方的位置;选择Z轴使面铣刀下降,当面铣刀接近工件表面时,把手持单元的进给倍率调到“×10”,然后继续下降,当进入切削后,根据工件上表面平整及粗糙度情况确定切深(背吃刀量pa,一般取0.3~0.5mm)。
( 4)再次进入MDI(A)方式,输入加工程序后按“启动”进行切削加工。
❹ 铣床对刀块怎么用,它是放在加工面上还是在夹具上总之怎么个使法还有个定向键它又是怎么个使法
铣床对刀块放在工作台上或是夹具上对刀,定向键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中,专一般使用两个。属通过定向键与铣床工作台U形槽的配合,使夹具上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放置正确。
对刀基准是对专用夹具来讲,就是确定刀具与夹具相对位置的基准,X(Y)向的对刀基准,一般选X(Y)向与定位基准重合的定位元件上的要素,即为确定对刀、导引装置位置的尺寸基准。
对刀装置的位置尺寸为X(Y)向对刀基准到对 刀块工作表面或钻套中心线(理解为钻模板底孔中心线)的位置尺寸,简称对刀尺寸。 对应加工零件。上的尺寸为直接保证的尺寸。
(4)铣床对刀装置的设计扩展阅读:
在对刀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1、根据加工要求采用正确的对刀工具,控制对刀误差;
2、在对刀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微调进给量来提高对刀精度;
3、对刀时需小心谨慎操作,尤其要注意移动方向,避免发生碰撞危险;
4、对刀数据一定要存入与程序对应的存储地址,防止因调用错误而产生严重后果。
❺ 对刀装置常用在什么类型的机床上其类型、作用是什么如何使用
普通车、铣床都可以,数控机床多直接用工件对刀,所以工装设计上基本都不做对刀块了。
对刀块与装夹工件的主要切削面有固定相对关系,通过刀具接触对刀装置,就知道要加工工件的哪个部位,加工多少,不必伤及工件
❻ 铣床夹具设计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什么是铣床夹具
铣床夹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夹具之一,它主要应用在加工零件,例如向我们看到的零件上的平面、凹槽等成型面都是由铣床夹具加工而成。铣床夹具的组成包括夹紧装置、夹具体、对刀元件、连接元件、夹具体。因为铣床夹具主要应用于加工,所以铣床夹具要求夹紧力非常大,这样在加工时切削力大,断续切削的振动大根本不成问题。所以在挑选铣床夹具时,要选择刚度、强度都比较高的的铣床夹具。按照种类来分,铣床夹具非为三种。直线进给式铣床夹具是一类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然后沿着工作台直线前进的一种夹具,第二种夹具是圆周进给式夹具,顾名思义,这类夹具一般是用在回转的工作台上,靠着回转台将零件送到铣床的加工区。还有最后一种铣床夹具叫做靠模进给式夹具,这种夹具用来加工各种非圆曲面,靠模来获得使工件运动的动力。
二、铣床夹具设计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对零件的工艺进行分析,对零件的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都逐一进行分析和归总。
2.选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选择铣削方式。铣削包括端面铣、周边铣、对称铣削、非对称铣,选择一个更加有利的铣削方式。
4.选择好的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必须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所以选择一个高的强度和好的韧性刀具十分重要,这样的话,刀具才不容易破碎。
5.计算好铣削的用量。在保证工艺允许的情况下,选择相比而言比较大的齿进给量,最后在确定切割速度。
三、如何设计铣床夹具
首先,设计夹具时,要注意要机动夹紧而不是受动夹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产率。然后,增大气缸直径,再想办法降低切削力。
❼ 铣床夹具对刀装置的组成及作用
铣床夹具对刀装置由对刀块与塞尺组成。作用是对刀时,在刀具与对刀块之间一塞版尺,避免刀具与权对刀块直接接触而损坏刀刃或造成对刀块过早磨损。
铣床夹具主要用于加工平面、凹槽及各种成型表面。它主要由对刀装置(对刀块与塞尺)、定位元件、夹紧机构、定位键和夹具体组成。
铣床专用夹具的设计特点和要求
1)由于铣削过程不是连续切削,极易产生铣削振动,铣削的加工余量一般比较大,铣削力也较大,且方向是变化的,因此设计时要注意:
①夹具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②夹具要有足够的夹紧力,夹紧装置自锁性要好;
③夹紧力应作用在工件刚度较大的部位上,且着力点和施力方向要恰当;
④夹具的重心应尽量低,高度与宽度之比不应大于1-2.5;
⑤要有足够的排屑空间。切屑和冷却液能顺利排出,必要时可设计排屑孔。
❽ 数控铣床对刀原则是什么
你看看有没有帮助!!!数控车床对刀有关的概念和对刀方法 (1)刀位点:代表刀具的基准点,也是对刀时的注视点,一般是刀具上的一点。 (2)起刀点:起刀点是刀具相对与工件运动的起点,即零件加工程序开始时刀位点的起始位置,而且往往还是程序的 运行的终点。 (3)对刀点与对刀:对刀点是用来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点,是确定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关系的点。 对刀就是将刀具的刀位点置于对刀点上,以便建立工件坐标系。 (4)对刀基准(点):对刀时为确定对刀点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该基可以是点、线、面,它可以设在工件上或夹具上 或机床上。 (5)对刀参考点:是用来代表刀架、刀台或刀盘在机床坐标系内的位置的参考点,也称刀架中心或刀具参考点。 用试切法确定起刀点的位置对刀的步骤 (1)在MDI或手动方式下,用基准刀切削工件端面; (2)用点动移动X轴使刀具试切该端面,然后刀具沿X轴方向退出,停主轴。 记录该Z轴坐标值并输入系统。 (3)用基准刀切量工件外径。 (4)用点动移动Z轴使刀具切该工件的外圆表面,然后刀具沿Z方向退出,停主轴。用游表卡尺测量工件的直径,记录该 X坐标值并输入系统。 (5)对第二把刀,让刀架退离工件足够的地方,选择刀具号,重复(1)—(4)步骤。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Z轴对刀器 Z轴对刀器主要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的Z轴坐标,或者说是确定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高度。Z轴对刀器有光电式()和指针式等类型,通过光电指示或指针,判断刀具与对刀器是否接触,对刀精度一般可达 100.0±0.0025(mm),对刀器标定高度的重复精度一般为0.001~0.002(mm)。对刀器带有磁性表座,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工件或夹具上。Z轴对刀器高度一般为50mm或lOOmm。 Z轴对刀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刀具装在主轴上,将Z轴对刀器吸附在已经装夹好的工件或夹具平面上。 (2)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刀具端面靠近Z轴对刀器上表面。 (3)改用步进或电子手轮微调操作,让刀具端面慢慢接触到Z轴对刀器上表面,直到Z轴对刀器发光或指针指示到零位。 (4)记下机械坐标系中的Z值数据。 (5)在当前刀具情况下,工件或夹具平面在机床坐标系中的Z坐标值为此数据值再减去Z轴对刀器的高度。 (6)若工件坐标系Z坐标零点设定在工件或夹具的对刀平面上,则此值即为工件坐标系Z坐标零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也就是Z坐标零点偏置值。 3.寻边器 寻边器主要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X、Y零点偏置值,也可测量工件的简单尺寸。它有偏心式()、迥转式()和光电式()等类型。 偏心式、迥转式寻边器为机械式构造。机床主轴中心距被测表面的距离为测量圆柱的半径值。 光电式寻边器的测头一般为10mm的钢球,用弹簧拉紧在光电式寻边器的测杆上,碰到工件时可以退让,并将电路导通,发出光讯号。通过光电式寻边器的指示和机床坐标位置可得到被测表面的坐标位置。利用测头的对称性,还可以测量一些简单的尺寸。
❾ 数控铣床如何对刀
一、数控铣床对刀前的准备工作
1、对刀点的确定
对刀点是工件在机床上定位装夹后,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位置的基准点。对刀点的准确性是保证数控铣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刀点的确定十分重要。“对刀点”又被称为“起刀点”和“程序起点”,其确定原则一般如下:
(1)对刀点要有利于程序编程;
(2)对刀点位置需容易被查看,进而方便机械加工;
(3)对刀点位置需容易被检验,进而便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4)在一般情况下,对刀点采用的均是工件坐标系的原点。
2、换刀点的确定
在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难免遇到多刀加工,无论是自动换刀还是手动换刀,都需要确定换刀点的位置。因此,确定换刀点对于数控铣床多刀加工时的精度掌握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换刀点确定是以不允许碰伤刀具、夹具和工件为原则,换刀点在加工工件的轮廓外,并留有一定的安全空间。
二、卧式数控铣床多工位加工中的对刀问题
对于卧式数控铣床(设工作台沿X向、Y向移动,主轴沿Z向移动),当主轴和工作台分别回零后,工作台回转中心将与机床参考点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重合。
此时工作台回转中心到主轴轴线与主轴前端面的交点的距离为XC、YC;机床坐标系下显示的坐标值此时为零,当主轴或工作台移动后,机床坐标系下所显示的X、Y值就是工作台回转中心相对机床参考点的坐标值,主轴中心相对机床原点的Z坐标值。
在确定的工位,移动主轴(沿Z向移动)和工作台(沿X、Y向移动),使所选的工件原点在X向、Y向与主轴轴线重合,在Z向与主轴前端面重合,即刀位点与工件原点重合,这时工作台回转中心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即为该工位时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将此值输入到零点偏置寄存器相应位置,就可使用G54-G59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若使用G92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则刀位点也为主轴轴线与主轴前端面的交点,主轴和工作台的起始位置(程序起点)都在零点,则输入到零点偏置寄存器的值的负值即为G92指令后的X、Y、Z坐标值。
三、数控铣床几种对刀方法的分析比较
数控铣床加工时,对刀一般以机床主轴轴线与刀具端面的交点为刀位点。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对刀,目的都是为了使机床主轴轴线与刀具端面的交点与对刀点重合。
1、对刀点为圆柱孔的中心线
(1)采用千分表对刀。该种操作方法比较麻烦,效率较低,但对刀精度较高,对被测孔的精度要求较高,该方法适用于经过铰或镗加工的孔,对于粗加工后的孔不宜采用该方法。
(2)采用寻边器对刀。光电式寻边器一般由柄部和触头组成,两者之间存有一个固定的电位差。当触头装在机床主轴上时,工作台上的工件与触头电位相同,当触头与工件表面接触时就形成回路电流,使内部电路产生光、电信号。该方法与千分表对刀相比较,操作简单,但精度较低。
2、对刀点为两相互垂直直线的交点
(1)采用碰刀方式对刀。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加工,可以采用加工时所使用的刀具直接进行碰刀对刀,该方法比较实用,但由于其产生碰刀就会在工件表面留下痕迹,进而影响到对刀精度。为避免损伤工件表面,可以在刀具和工件之间加入塞尺进行对刀,在编程计算时就应将塞尺的厚度减去。
(2)机外对刀仪对刀。机外对刀仪是用来测量刀具的长度、直径和刀具形状、角度的专业工具。用机外对刀仪还可测量刀具切削刃的角度和形状等参数,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在使用对刀仪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使用前要用标准对刀心轴进行校准,每次使用前要对Z轴和X轴尺寸进行校准和标定;
2)静态测量的刀具尺寸和实际加工出的尺寸之间有一差值,静态测量的刀具尺寸应大于加工后孔的实际尺寸,因此对刀时要考虑一个修正量,一般该修正量依靠操作者的经验预选,一般要偏大0.01~0.05mm。
3、刀具Z向对刀
Z向对刀一般有两种方法:
(1)机上对刀:该方法是采用Z向设定器依次确定每把刀具与工件在机床坐标的相互位置关系。
(2)机上对刀配合机外刀具预调,该方法对刀精度和效率高,但投资大。
对刀是影响数控铣床加工质量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数控铣床对刀前必须做好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进而确定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位置的基准点。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有很多种,不同对刀方法有着不同特点,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对刀,目的都是为了使机床主轴轴线与刀具端面的交点与对刀点重合,提高加工精度,促进机械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拓展资料:
数控铣床又称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铣床。英文意思是用电子计数字化信号控制的铣床。
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有分为不带刀库和带刀库两大类。其中带刀库的数控铣床又称为加工中心。
基本事项
1、进入车间实习时,要穿好工作服,大袖口要扎紧,衬衫要系入裤内。女同学要戴安全帽,并将发辫纳入帽内。不得穿凉鞋、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和戴围巾进入车间。注意:不允许戴手套操作机床;
2、注意不要移动或损坏安装在机床上的警告标牌;
3、注意不要在机床周围放置障碍物,工作空间应足够大;
4、某一项工作如需要俩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时,应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5、不允许采用压缩空气清洗机床、电气柜及NC单元;
6、应在指定的机床和计算机上进行实习。未经允许,其它机床设备、工具或电器开关等均不得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