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环己酮合成实验装置图

环己酮合成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2-07-04 04:38:09

❶ 设计一个大学化学合成实验、要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操作、仪器、药品、装置图、思考题

、(实验 1)安全知识的讲座,玻璃仪器的认领1、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安全知识及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2)了解有机化学实验课的要求(包括实验纪律、实验报告、预习、实验记录、实验重做要求) (3)实验是培养独立工作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独立地完成。2、实验主要内容 ⑴ 实验基本知识的讲解 ⑵ 安全知识的讲解 ⑶ 实验仪器的认领 ⑷ 实验仪器的洗涤 1 (1)按时进入实验室,认真听取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回答问题。疑难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2)实验仪器和装置装配完毕,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方可接通电源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实验过程中要精力集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积极思考,发现异常现象应仔细查明原因,或请教指导教师帮助分析处理。实验记录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实验记录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因此,必须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记录,特别对如下内容 : ①加入原料的量、顺序、颜色。②随温度的升高,反应液颜色的变化、有无沉淀及气体出现。③产品的量和颜色、熔点、沸点和折光等数据,要及时并真实的记录。记录时,要与操作一一对应,内容要简明准确,书写清楚。3、课堂讨论选题1、怎样写预习报告4、课外作业选题1、如何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记录,二、(实验 2)1-溴丁烷的合成(亲核取代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SN1 反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可逆反应与平衡移动;3、掌握低沸点易挥发有机物的合成方法。4、学习以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制备 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主要内容1、练习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加热操作;2、蒸馏、回流(带气体吸收装置);3、常温过滤与热过滤技术; 4、液体有机物的洗涤和干燥。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如何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4、课外作业选题1、影响 SN1 反应、和 SN2 反应的因素有哪些?三、(实验 3)乙醚的合成(脱水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蒸馏、沸点和折光度测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实验室制备乙醚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低沸点易燃液体的蒸馏操作。2、实验主要内容1、常量法和微量法测定液体有机化合物沸点;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低沸点易燃液体的蒸馏; 24、乙醚的分离。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如何收集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4、课外作业选题1、简单醚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四、(实验 4)正丁醚的合成(脱水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蒸馏、沸点和折光度测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掌握油水分离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4、掌握易燃液体的蒸馏操作。2、实验主要内容1、用油水分离器回流的方法制备正丁醚2、 正丁醚的干燥、洗涤、蒸馏。3、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油水分离器?4、课外作业选题1、混合醚的制备原理和方法?五、(实验 5)甲基橙的合成(重氮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普通蒸馏、沸点和旋光度测定的基本原理; 2、通过甲基橙的制备掌握重氮化反应和偶氮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3、巩固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4、进一步熟悉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 1、甲基橙的合成、结晶、洗涤、重结晶 2、甲基橙的脱色 3、固体的干燥 4、甲基橙的纯化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怎样对甲基橙脱色、纯化?4、课外作业选题1、重氮化反应和偶氮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六、(实验 6)乙酸异戊酯的合成(酯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 1、 熟练掌握酸催化下直接酯化制备羧酸酯的原理和方法 3 2、掌握回流方法合成有机化合物、 3、掌握乙酸乙酯液体干燥剂的选择及干燥方法。 2、实验主要内容 1、在酸催化下用回流的方法合成乙酸异戊酯; 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 3、乙酸异戊酯液的干燥 4、粗产品的分离。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怎样对乙酸异戊酯进行洗涤和分离?4、课外作业选题1、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副反应?七、(实验 7) 环己烯的合成(脱水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 了解消去反应的基本原理;2 、学习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活动方法,3、掌握分馏和水浴蒸馏的基本操作2、实验主要内容1 、在浓磷酸催化下环己醇脱水生成环己烯; 2、环己烯的洗涤、干燥、蒸馏;3、用折光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分馏柱的使用和水浴蒸馏的基本操作4、课外作业选题1、分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八、(实验 8) 环己酮的合成(氧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 、学习氧化法制备环己酮的原理和方法;2、通过二级醇转变为酮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醇与酮的区别。2、实验主要内容1、用强氧化剂氧化环己醇生成环己酮; 2、搅拌装置的使用,产物的分离;3、产品的纯化,产品的红外光谱测定。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搅拌的基本操作及产品的纯化?4、课外作业选题1、氧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九、(实验 9) 己二酸的合成(氧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 、了解氧化反应的原理、应用及影响反应的因素;2、 掌握强氧化剂氧化二级醇转变为二元酸的方法; 3、掌握浓缩、过滤、重结晶等操作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1、用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生成己二酸; 42、己二酸的重结晶分离; 3、己二酸的干燥、熔点的测定。3、课堂讨论选题1、实验中电磁搅拌的基本操作及产品的纯化?4、课外作业选题1、熔点的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十、(实验 10)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的合成(歧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歧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2、掌握歧化反应的条件、没有α—H 的醛在强碱催化下的氧化还原反应。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平衡移动; 4、掌握有机酸和醇的合成方法及分离方法。 2、实验主要内容1、没有α—H 的醛在强碱催化下合成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2、用萃取的方法将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进行分离。 3、液体有机物的洗涤和干燥4、呋喃甲酸的酸化及固体物质的纯化。3、课堂讨论选题1、歧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4、课外作业选题1、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十一、(实验 11)乙酰苯胺的合成(酰化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普通蒸馏、沸点和旋光度测定的基本原理;2、掌握芳胺酰化的应用,掌握苯胺乙酰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3、进一步熟悉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1、分馏柱的使用、结晶、洗涤、重结晶2、掌握趁热过滤的原理和方法 3、固体的干燥 4、乙酰苯胺的脱色。3、课堂讨论选题1、芳胺酰化的原理和实验方法4、课外作业选题1、趁热过滤的原理和方法?十二、(实验 12)阿司匹林的合成及含量测定1、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光谱测定的基本原理;2、通过乙酰水扬酸的制备掌握酯化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3、学习由水杨酸和乙酸酐脂化合成阿司匹林的方法。4、进一步熟悉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1、阿司匹林的合成、结晶、洗涤、重结晶; 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用盐析和重结晶的操作方法提纯乙酰水扬酸; 4、阿司匹林的脱色。5、阿司匹林的分析滴定方法 6、阿司匹林的光谱分析方法。 57、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阿司匹林。3、课堂讨论选题1、水杨酸和乙酸酐脂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原理和实验方法4、课外作业选题1、怎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阿司匹林?十三、(实验 13)呋喃丙烯酸的合成方法设计、含量测定及光谱测定。(缩合反应)1、实验目的要求1、查阅有关文献,设计并确定一种可行的半微量或微型实验方案;2、掌握芳香醛和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芳香醛,3、了解呋喃丙烯酸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反应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出实验路线;4、了解还有哪些其它的合成方法,明确实验中需要的化学试剂的毒性和防护处理要点;5、设计路线经教师同意后进行实验的准备;6、巩固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7、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呋喃丙烯酸。2、实验主要内容1、呋喃丙烯酸的合成、结晶、洗涤、重结晶 2、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的使用3、固体的脱色洗涤、干燥、重结晶 4、呋喃丙烯酸的分离。5、呋喃丙烯酸的光谱分析。 6、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呋喃丙烯酸。3、课堂讨论选题1、芳香醛和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4、课外作业选题1、怎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呋喃丙烯酸。 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方法的设计 2、实验资料的查询 3、实验的基本操作、4、实验的记录 5、产率的计算 6、实验报告、 1、 成绩评定总则 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仪器装置、操作过程、基本操作、实验安全、产品数量与质量、实验报告、科学态度、使 用药品及仪器的情况等进行考察,注意有针对性地及时纠正一些存在的问题,主要以每一次的实验结果为依据 (85~90%)和实验报告(10~15%)评定出平时的相对成绩,期末进行平均。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 60%, 期末考试占 40%。2、平时成绩评定主要以每一次的实验结果为依据(85~90%)和实验报告(10~15%)评定出平时的相对成绩,期末进行平均。3、期末考核评定 两次期末考试,可以都安排在合成实验中(其中一次为单人独立操作),亦可以安排一次为笔试,另一次为单人独 立操作合成实验考试。

❷ 环己酮制备己二酸

对微波促进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己酮制备己二酸的反应,考察了5种催化剂以及催化刺用量、反应原料、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己二酸产率的影响。反应的优化条件为:3.5ml 环己酮、0.5g钨酸钠、0.5g 磺基水杨酸、15ml30%双氧水,在微波辐射功率为400W 下反应50min,其产率达72.37%。

己二酸的合成方法

1.1 以环己醇为原料合成己二酸

蒋永生等以聚乙二醇为相转移催化剂,在功率为50W的超声波作用下,采用30%的硝酸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在反应过程中,废气中的NO2质量浓度明显减小,吸收处理完全,减少了NO2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己二酸的产率可达到46%。采用稀硝酸氧化环己醇未见有明显产品生成,表明聚乙二醇-300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当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为2%时,具有很明显的催化效果。超声波及相转移催化剂在反应中均有重要作用,超声波作用时间为40min最佳。

马祖福等研究了以Na2WO4·2H2O为催化剂,磺基水杨酸为配体,采用清洁的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催化剂与配体比例、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确立最佳反应条件。在反应初期形成过氧钨酸盐有机酸配位化合物,此活性中心不但具有载活性氧物种,而且具有一定的亲油性,使双相体系中发生在水相里的氧化和水解反应易于进行,催化效果较好。该反应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且副产物只有水,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

王向宇等研究了以精苯为原料制备环己烯的工艺条件。精苯在钉催化剂的存在下控制一定的温度、压力可以生成环己烯和环己烷。苯的转化率为40%-50%,其中环己烯的选择性为80%。再在高硅沸石催化剂存在下,控制一定的浓度、压力,可使环己烯水化生成环己醇。环己烯的转化率为10%,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9%。环己醇被硝酸氧化即可制得己二酸。采用该工艺生产己二酸具有产品质量好,纯度高的特点。此外,精苯在部分加氢时的反应条件温和,加氢及水合反应均在液相中进行,操作安全,不需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副产品少,环己烷是唯一的副产品,它也可以作为化学试剂出售;加氢和水合反应过程不像传统工艺那样产生一元酸、二元酸、酯等,废液量少,环保投资低,具有环保优势;生产过程不存在设备结垢问题,不存在堵塞问题,因此事故少、维修少;能耗低,生产成本较低。

宫红等采用长链的伯铵或叔胺的硫酸盐为相转移催化剂,在Na2WO4·2H2O的作用下,以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反应条件温和,不产生有毒气体,反应速度快、产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若不用此相转移催化剂,且没有控制好高锰酸钾的滴加量,会造成冲料而引起爆炸。杨秀英用聚乙二醇(PEG-60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作为环己醇液相氧化制取己二酸的相转移催化剂,实验发现SDS在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的反应中具有较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改变了反应体系的微环境,能够提高己二酸的收率。

Bfziat等使用廉价、清洁空气作为氧化剂,用碳作为载体,铂为催化剂C(Pt):5.4%,在液相体系中由环己醇合成了己二酸。在温度423 K、压力5 MP时己二酸的转化率、选择性均为50%,主要副产物为戊二酸和丁二酸。该反应以清洁、廉价的空气作为氧化剂,对在水相中由环己醇合成有价值衍生物,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氧化方法。

1.2 以环己酮为原料

纪明慧等以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或助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考察了磷钨酸催化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的活性。结果表明,磷钨酸在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磷钨酸催化活性的影响。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环己酮):n(磷钨酸):n(过氧化氢)=150:0.5:587,反应温度为92℃,反应时间为8h,己二酸的收率可达60.6%。

蔡磊等以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磺基水杨酸为配体,二缺位Dawson结构杂多盐K10Na2H2P2W16O60·18H2O为催化剂使环己酮氧化合成己二酸。杂多酸具有较强的酸性,不但具有类似于浓溶液的“拟液相”行为,而且有极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在均相和多相有机反应中,是理想的酸型和氧化型双功能性的催化剂。当n(杂多酸):n(磺基水杨酸):n(环己酮):n(过氧化氢)=2:1:100:400,反应温度为98℃,反应时间为5 h时,己二酸的分离收率可达76.7%。Dawson结构杂多盐催化剂制备简单,反应体系无需溶剂和相转移剂,反应时间较短,不失为一条合成己二酸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

袁先友等研究了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过氧化氢(30%)作为氧化剂,氧化环己酮来合成己二酸,对反应物的种类、催化剂种类及用量、配体种类、微波辐射功率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优化了催化合成己二酸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5 mL环己酮、0.5 g钨酸钠、0.5 g磺基水杨酸、15mL30%双氧水,在微波辐射功率为400W下反应50min,其产率可达到72%。

张敏等以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用钨酸钠与草酸形成的配合物为催化剂,研究了在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由环己酮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反应。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钨酸钠:草酸:环己酮:30%的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为2.0:3.3:100:350,在92℃下反应12 h,可制得80.6%的己二酸。此法具有收率高、不使用有机溶剂、反应体系中不存在任何无机或有机卤化物等绿色化学所要求的特点。

1.3 由环己烯合成己二酸

李华明等以环己烯为原料,含30%的过氧化氢的双氧水为氧化剂,在磷钨酸作为助剂的条件下,采用磷钨酸作催化剂合成己二酸。磷钨酸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草酸的加入可明显地提高磷钨酸的催化活性,当n(环己烯):n(磷钨酸):n(草酸):n(双氧水)=100:1:1:538,反应温度为92℃,反应时间为6h时,己二酸的收率可达70.1%。此法是合成己二酸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

阎松等研究了无需有机溶剂、酸性配体及相转移剂,以30%双氧水为氧源,单独使用三氧化钨作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即可达到较高的产率和纯度。当三氧化钨用量为5.0 mmol,三氧化钨:环己烯: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为1:40:176时,在回流温度下反应6h,己二酸分离产率为75,4%,己二酸纯度为99.8%。三氧化钨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己二酸的分离产率仍可达到70%。

若使用十聚钨酸季铵盐作为催化剂,用过氧化氢把环己烯直接氧化为己二酸。所用的催化剂在水中是不溶解的,但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它能参与活性氧转移的反应,并溶解于反应体系。当过氧化氢消耗完毕时,催化剂又沉淀出来,因此易于循环使用。通过催化剂的反应控制相转移,把均相和异相催化剂的优点结合在一个反应体系中,该法避免了均相催化剂分离的困难,并提供了生产己二酸的新方法。

因单独使用钨酸作催化剂时活性较低,尽管钨酸不溶于水,但钨酸很容易溶于30%双氧水中,因此,钨酸作催化剂并不影响己二酸的纯度。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反应中,钨酸的催化活性高于钨磷酸。曹发斌等研究了不同的有机酸性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以钨酸、有机酸性添加剂为催化体系,在无有机溶剂、相转移剂的情况下,催化30%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当钨酸:有机酸性添加剂:环己烯:过氧化氢(物质的量比)=1:1:40:176时,使用有机酸性添加剂考察钨酸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钨酸/间苯二酚催化氧化环己烯的催化效果最优,反应8h时己二酸分离产率达90.9%、纯度接近100%;而不使用有机酸性添加剂时,己二酸分离产率只有72.1%,产品纯度为96.2%。当使用磺酸水杨酸、草酸、水杨酸为有机酸性添加剂时,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己二酸分离产率均升高,但反应6h以后,己二酸分离产率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当磺酸水杨酸用量为2.5mmol时,己二酸分离产率和纯度均较高。钨酸-磺酸水杨酸催化体系重复使用5次后,己二酸分离产率仍可达到80.5%。

李惠云等报道了在无相转移剂条件下,用磷钨酸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收率最高为72.6%。草酸的加入使己二酸产率明显提高。草酸在过氧化氢反应系统中与磷钨酸存在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配位效应,配体通常可改变中心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以及空间环境,由于中心原子的这些变化,导致催化剂中心金属原子上的配位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配体效应增加了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载活氧化性和亲油性,从而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同情况下以钨酸/无机酸性配体为催化体系,在无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剂的情况下,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当使用磷酸、硼酸为无机酸性配体时,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己二酸产率均升高。

制取己二酸传统的氧化方法为硝酸氧化法,该工艺存在严重的氮氧化物污染,以过氧化氢氧化法合成己二酸则不存在此问题,过氧化氢是己二酸生产的一种理想的清洁氧化剂,氧化产物为己二酸和水,这从根本上消除了污染源;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等优点,有望取代硝酸氧化法,成为今后己二酸生产的趋势。

用过氧化氢水溶液作氧化剂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催化剂至关重要。但用过氧化氢水溶液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的反应过程中,1 mol环己烯氧化生成己二酸理论上需要消耗4mol过氧化氢。据文献报道,过氧化氢的实际消耗约需过量10%。过氧化氢消耗高是限制此法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问题,用部分氧气代替过氧化氢,以降低过氧化氢的消耗是此法研究的一个方向。

1.4采用不同的氧化法由环己烷合成己二酸

在钴催化剂存在下,环己烷在仁60℃,1 MPa经未稀释的空气氧化,得含环己醇、环己酮混和油(KA)油反应混和物(单程转化率5%左右),经精馏分离得KA油,未反应的环己烷循环使用。采用该法的优点的技术成熟,操作简单,缺点是存在结渣问题,收率较低(单耗为1.12 kg环己烷/kgKA油)。

1.4.2甲酸催化氧化法

环己烷在硼酸催化剂存在下,在168℃,1 MPa经空气氧化,得含KA油反应混和物(单程转化率10%左右)经分离得KA油,未反应的环己烷循环使用。用该法的优点是收率较高(单耗为1 kg环己烷/kgKA油)。缺点是工艺路线复杂,连续性较差。

1.4.3 无催化氧化法

环己烷在180℃,2 MPa经稀释后用空气氧化;得环己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含KA油反应混和物(单程转化率5%左右),经分离得KA油,未反应的环己烷循环使用。采用该方法具有上述两者的优点。

1.5 使用苯或苯酚合成己二酸

1.5.1 苯法

精苯经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环己烷经氧化生成KA油(环己酮、环己醇的混和物),再经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该工艺的原料除精苯外还涉及氢气、硝酸(液氨)等,工艺流程长,一次性资金投入大,副产物较多,存在工业三废污染,产品收率不高。但该工艺成熟,是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方法。目前全球采用苯法生产的己二酸合计产量为238万t/a,占总产量的88.2%。近年,在原始苯法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己二酸生产方法,采用特殊催化剂使苯部分加氢生成环己烯,环己烯水合生成环己醇,再经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该方法在生产环己醇过程中氢气消耗较少,副产物为环己烷,生成环己醇的过程几乎没有三废污染,产品质量好,收率较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目前日本旭化成和我国神马集团均采用此法生产己二酸,总规模约为17万t/a,占全球总产量的6.3%。

1.5.2 苯酚法

苯酚加氢生成环己醇,而后用硝酸氧化制得己二酸。该法设备投入和生产复杂程度与苯法相差不大,适合在苯酚原料相对丰富的地区。仅在美国Hopewell、巴西Paulinia、比利时Zandvoorde、德国Zeitz和意大利Novara共5家工厂采用此法,总规模约为15万t/a,占全球总产量的5.5%。

1.6 KA油空气氧化法

由于硝酸氧化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污染大气,所以人们在空气氧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应用氧气作氧化剂的工艺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己醇、环己酮、环己烷生成己二酸催化剂的应用方面。1963年美国科学技术公司连续发表空气氧化法制己二酸专利,同年,Rhom Hass公司用此法建成KA油空气氧化l万t己二酸工厂,但因质量不好未再扩建。此法的优点是环境污染小,不存在硝酸回收问题;缺点是转化率不高,反应时间长,需要醋酸回收设备,且生成杂质多,精制工序复杂,设备费用增大。该方法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

1.7 以C4烯烃为原料生产己二酸

(1)孟山都工艺此工艺以PdCl2为催化剂,用1,4-二甲氧基-2-丁烯为原料进行羰基化,反应压力为6.87 MPa,反应温度为100℃,生产己二酸。超过100℃催化剂失活;温度低于100℃反应速率低。该法现仍在研究开发之中。

(2)巴斯夫工艺此工艺用裂解C4中的丁二烯(不经抽提)与一氧化碳在甲醇中发生羰基化反应,经一次羰基化反应得3-戊烯酸甲酯,经二次羰基化反应得己二酸二甲酯,最后水解得己二酸,采用八羰基二钴[CO2(CO)8]为催化剂,吡啶为促进剂,整个过程分为5步。采用丁二烯羰基化工艺制备己二酸,原料丁二烯较便宜,收率较高(72%),产品2-酸含量高,其生产成本比环己烷氧化工艺低;缺点是工艺第杂,反应条件苛刻,副产物较多。

1.8 以葡萄糖为原料

生产己二酸的传统原料-苯、环己烷及丁二烯都来自于石油,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代替石油是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可利用D-葡萄糖生物催化合成己二酸。在酶AB2834的催化下将D-葡萄糖转变为儿茶酚,儿茶酚在酶AB2834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顺,顺-己二烯二酸,顺,顺-己二烯二酸在室温和0.34 MPa下铂催化加氢合成己二酸,氢化收率90%。

1.9 其它合成方法

Chavan等分别以环己酮和环己醇混和物、环己烯、环己酮为原料,首次通过新颖的无硝酸工艺,以空气为氧源,使用Co/Mn簇配合物,合成己二酸。实验表明,Co/Mn簇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比单独使用钻、锰的醋酸盐高,同时己二酸的产率接近于目前使用硝酸工艺合成己二酸的产率。

周民锋等报道在微波照射条件下,以Na2WO4·2H2O(1 mmol)为催化剂,用30%过氧化氢(44mmol)使1,2一环己二醇(10mmol)氧化开环合成己二酸。在pH=1时照射5min,分离产率可达88%。

据Chcai&EngNews,2003,81(20):36报道,中孔二氧化硅负载的双金属催化剂可以将己二烯二酸转化为己二酸。己二酸在工业中广泛用于生产尼龙66、聚酰胺、聚氨酯、润滑剂和其它材料。目前,通过空气氧化环己烷工业化生产2-酸,而环己烷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相反,己二烯二酸可以由D-葡萄糖经生物催化作用获得。英国皇家研究院和剑桥大学采用由4种双金属催化剂固定的纳米粒子和2种工业上可得到的单金属催化剂,由反,反-己二烯二酸加氢合成己二酸。Rulopt2在对于己二酸的选择性方面优于其它催化剂。这项研究对于未来在广泛的加氢反应中使用高表面积、热稳定的双金属纳米催化剂是一个好的预兆,这种加氢反应可以实现由植物来源生产所希望的化学产品。

神马集团采用环己醇硝酸氧化法生产工艺。环己醇在过量的硝酸溶液中氧化生成己二酸及副产物丁二酸、戊二酸等,利用己二酸、丁二酸、戊二酸溶解度的不同使己二酸结晶分离出来,用活性炭对己二酸进行脱色后再次结晶分离,使己二酸的纯度达到99.8%以上。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己二酸生产方法外,还有环己烷硝酸一步氧化法、环己烯硝酸氧化法、环己烯氧-臭氧氧化法、丁二醇的羰基化法、过硫酸盐氧化法等。

❸ 环己酮的合成路线

由苯酚在镍作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得环己醇,然后经催化脱氢而得。

❹ 环己酮的制备

是用重铬酸钾氧化环己醇么?重铬酸钾的氧化性比较强,如果一次加入很大量的话,会将环回己醇氧化到环己酮答,再继续氧化开环生成己二酸,所以加入重铬酸钾时要分批加入,防止过度氧化。而橙红色消失就是重铬酸钾反应完全的标志。
铬酸氧化法也是类似的,在温度过高的时候也会把环己酮氧化成己二酸,所以温度不能过高。而温度过低的话,反应又难以进行。另外环己醇的熔点只有25度,温度过低会使得环己醇凝固(其实应该不至于低到如此地步……)

❺ 实验室可用环己醇(沸点:160.84℃,微溶于水)制备环己酮(沸点:155.6℃,微溶于水),使用的氧化剂

⑴冷凝管(1分)⑵250mL(1分)⑶使所加液体能顺利滴入三颈瓶中(1分)⑷除去产品中混有的醋酸杂质(2分)分液漏斗(1分)⑸155.6(1分)⑹AB(2分)

❻ 环己酮合成环己酮肟的制备方法

C6H5O(环己酮)+NH2OH·HCL(盐酸羟胺)→(乙酸钠做催化剂)C6H5=NOH(环己酮肟)

❼ 环己酮几种生产方法成本对比

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具有高溶解性和低挥发性,可以作为特种溶剂,对聚合物如硝化棉及纤维素等是一种理想的溶剂;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制备己内酰胺和己二酸的主要中间体。1893年A. Bayer采用庚二酸和石灰(庚二酸钙)干馏首先合成了环己酮。1943年德国I.G.Farben公司建成了苯酚加氢法合成环己酮生产装置。1960年德国BASF公司采用环己烷氧化法建成大型环己酮生产装置,使环己烷氧化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导致聚酰胺纤维的大规模发展。
早期,国内环己酮只是己内酰胺的中间产品,厂家的环己酮生产能力与己内酰胺装置相匹配,只有很少量的商品环己酮供应市场。环己酮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成长和发展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环己酮的用途不断扩大,特别是作为一种高档的有机溶剂,在涂料、油墨、胶粘剂等行业被广泛应用,形成了较大的商品市场;二是国产化己内酰胺存在着装置规模、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问题,导致国产化己内酰胺装置步履艰难。目前,除巨化公司的己内酰胺还在勉强维持生产外,其它厂家只生产商品环己酮。不少厂相继对环己酮装置进行了扩能改造,扩大了环己酮商品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一种大宗石油化工产品。
2环己酮的生产工艺及开发进展
2.1 环己酮的传统生产工艺
世界上环己酮工业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环己烷液相氧化法和苯酚加氢法,目前90%以上的环己酮是采用环己烷液相氧化法生产的。
(1)环己烷液相氧化法
目前工业生产中环己烷液相氧化法有两条氧化工艺路线,一种为催化氧化工艺,另一种为无催化氧化工艺。催化氧化工艺主要是采用钴盐、硼酸或偏硼酸为催化剂。
钴盐催化氧化法一般采用环烷酸钴为催化剂,环己烷在钴盐催化作用下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该过程首先是环己烷与氧气通过自由基反应形成环己基过氧化氢,然后该过氧化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环己酮、环己醇。环己烷转化率一般在5%左右,停留时间小于50min,温度在160℃左右,压力1.1MPa左右,其停留时间较短,设备要求低、利用率较高,环己醇、环己酮的选择性在80%左右,但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羧酸易与催化剂反应,生成羧酸钴盐,残留在设备及管道上,结渣堵塞管道和阀门,使装置开车周期降低,且环己醇、环己酮的选择性较低,消耗增高。
硼酸催化氧化法是以硼酸或偏硼酸为催化剂的环己烷空气氧化法,可以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和醇酮的选择性。在氧化时,硼酸与环己基过氧化氢生成过硼酸环己醇酯,然后转变为硼酸环己醇酯。硼酸也可以直接和环己醇反应生成硼酸环己醇酯和偏硼酸环己醇酯。环己醇成酯以后具有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防止了进一步氧化。硼酸催化氧化可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到10%~12%,醇酮选择性提高到90%。硼酸氧化反应温度165~170℃,压力0.9~1.2lMPa,反应时间120min。硼酸氧化法增加了水解工序和硼酸回收工序。在水解工序中硼酸环己醇酯分解为环己醇和硼酸,形成两相,硼酸留在水相中。两相分离后,水相送到硼酸回收工序,使硼酸结晶出来再经热处理转化为偏硼酸循环用于氧化反应。硼酸氧化的反应产物十分复杂,水解后的有机相也必须经过进一步处理去除杂质,工艺复杂,因此逐渐被冷落。
无催化氧化法是由法国Rhone-Ponlene公司首先开发的,其特点是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为环己烷在160~170℃的条件下,直接被空气氧化为环己基过氧化氢,第二步为在碱性条件和催化剂作用下,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为环己醇和环己酮。该工艺的优点是反应分步进行,氧化阶段不采用催化剂,避免了氧化反应器结渣的问题,使装置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连续运行,且氧化过程中环己基过氧化氢的收率可达95%以上。其缺点是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环己醇、环己酮的选择性仅88%以下,且需要大量的碱,由于该工艺环己烷单程转化率较低,使工艺流程长,能耗较高。
(2)苯酚加氢法
苯酚合成环己酮工艺是最早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环己酮的工艺,该工艺早期分为两步:第一步苯酚加氢为环己醇,第二步环己醇脱氢生成环己酮。20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了一步加氢法合成环己酮的新工艺。苯酚一步加氢有气相和液相两种方式。工业上主要是采用气相法,该工艺采用3~5个反应器串联,温度为140~170℃、压力0.1MPa,反应完全,收率可达95%。苯酚加氢法生产的环己酮质量较好,安全性高,但由于苯酚价格昂贵,并使用了贵金属催化剂,使环己酮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该工艺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2 现有工艺技术的改进
针对上述环己酮生产工艺存在的不足,许多生产企业与研究部门对环己酮生产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
(1)延长开车周期。钴盐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温度低、压力低、停留时间短,对设备要求不严格。但钴盐法最大的难题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羧酸钴盐残留在设备及管道上,结渣堵塞管道和阀门。为了解决此难题,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艺方面,氧化后未反应的环己烷被分离后循环使用,在氧化前的水用共沸蒸馏等方法除去,避免了反应器的结渣。反应器方面,捷克斯洛伐克专利提出环己烷液相氧化采用卧式反应器,以垂直挡板将其分割成几个反应器。挡板上装有水平方向的挡板置于气体分布器的两边,以增强气液混合及减少树脂状副产沉淀(结渣),延长了反应器两次清洗之间的操作周期。催化剂方面,美国杜邦公司用酸性磷酸酯作助催化剂,具有涂壁功能,使氧化开车周期为4-6个月。我国采用HEDP异辛酯,自1989年4月实施以来尚未发现任何结渣现象,解决了环己烷催化氧化的结渣难题。
(2)催化分解技术的改进。传统的分解或DSM公司开发的低温分解技术是以钴盐为催化剂,碱性条件下进行的,这种工艺的特点是环己基过氧化氢转化率高,但存在明显的缺点,由于在碱性环境下,醇酮进一步缩合,导致收率降低,同时产生大量的废碱液,给后续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工艺方面改进将原一步加碱改为两步加碱,降低反应温度,调整相比和碱浓度,既降低碱耗,又保持较高的醇酮收率;催化剂方面改用分子筛催化剂,促进环己基过氧化氢定向分解,同时可大大减少废碱液的生成。
(3)控制烷蒸馏系统带碱。氧化粗产物经分解、废碱分离后有机相中仍夹带少量的碱水,进入烷蒸馏系统,造成再沸器结垢,需定期停车清洗,严重时生产周期不到半个月。在废碱分离系统增加水洗和油水聚结分离工序,将碱降到5ppm以下,大大延长了开车周期,并减少停车清洗时烷和醇酮的损失。
2.3 新工艺技术的开发
(1)环己烯水合法。20世纪80年代日本旭化成开发了环己烯水合制环己醇工艺。该工艺是以苯为原料,在100~180℃、3~10MPa、钌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不完全加氢反应制备环己烯,苯的转化率50%~60%,环己烯的选择性为80%,20%的副产物为环己烷,在高硅沸石ZSM-5催化剂作用下,环己烯水合生成环己醇,环己烯的单程转化率10%~15%,环己醇的选择性可达99.3%。该工艺消耗低,且有效避免了环己烷氧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碱液,减少了环保压力,具有明显的前景。
(2)仿生催化氧化法。1979年,Groves等人提出了亚碘酰苯-金属卟啉-环己烷模拟体系,进行了细胞色素P-450单充氧酶的人工模拟反应,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高选择性与高转化率催化烷烃羟基化反应。国内湖南大学等单位近几年对金属卟啉催化环己烷氧化进行了系列研究,提出了该氧化反应的可能机理。经过连续性实验表明,在铁卟啉或钴卟啉催化作用下,以及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环己烷的转化率可达7%以上,环己醇、环己酮的选择性可达87%以上,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该工艺的优点在于:降低了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少,能均匀溶在反应液中,不需要分离,目前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价格,如能实现工业化,应用于现有环己烷氧化装置扩能改造,不仅投资低,改造工作量少,而且可大大提高环己酮产量及现有装置的技术经济水平。
(3)金属催化氧化法。BASF公司采用Mo基催化剂,在130~200℃,0.5~2.5MPa下反应,产物中环己烯含量0.39%,环己烯氧化物5.78%,环己酮2.03%,环己醇9.35%,环己基过氧化氢0.91%。日本UBE公司采用辛酸钴和N-甲基咪唑为催化剂,在160℃下反应,环己醇的选择性60.1%,环己酮的选择性22.8%,环己烷转化率3.9%。日本大赛尔(Daicel)化学工业公司采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和乙酰丙酮化钴混合物为催化剂,当环己烷、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混合物和乙酰丙酮化钴投料比例为943:160:60时,在反应温度160℃,4.0MPa下反应2h,环己烷转化率为11%,环己醇选择性49%,环己酮选择性达40%。大连化物所开发的ZG-5锆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155℃、1.09MPa条件下,空气直接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醇),反应25min时,转化率达到6.4%,环己酮(醇)选择性达到92.8%;反应50min时,转化率达到14.9%,环己酮(醇)选择性达到83.6%。
对纳米颗粒金属催化剂的探索研究表明,该类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如在醛类引发剂存在下,纳米铁粉上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11%,环己酮(醇)的选择性达到95%;在金属Co(20nm)上反应10~15h,环己烷转化率41%,选择性达到80%,其中产物酮/醇为0.2;而在Fe2O3(8~10nm)催化剂上,环己烷转化率为16.5%,选择性90%左右,产物中酮/醇为0.4。但该技术中催化剂的稳定性问题还有待解决。
(4)分子筛催化氧化法。钛硅分子筛TS-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采用TS-1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有如下优点:反应条件温和,可在常压、低温下进行,氧化的目标产物收率高,选择性好,工艺过程简单,环境友好。但催化剂本身合成难度较大,且活性不易稳定。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采用新方法合成的HTS分子筛,解决了TS-1分子筛合成难以重复,反应活性不易稳定的问题。实验表明,该分子筛用于环己烷氧化生成环己酮时,转化率可达49%以上,显示出较好的研究前景。巴西学者Spinace等人用水热法合成TS-1。从研究中得出:环己烷在TS-1上先氧化为环己醇,再氧化为环己酮。因形状选择性的原因,环己醇在TS-1沸石笼内将被进一步地氧化成环己酮,在TS-1外表面则被氧化为多种氧化物。通过加入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后,可有效地抑制催化剂外表面的非选择性氧化,提高产物环己酮的选择性。
3我国环己酮的生产现状
我国的环己酮是伴随着己内酰胺行业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在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由苯酚路线变成环己烷路线时。环己酮行业才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在早期,环己酮只是己内酰胺和聚酰胺66的中间产物,各生产厂家的产品主要是自用,并无商品量形成。随着己内酰胺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非酰胺应用领域的扩大,才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商品量和环己酮行业。2002年,我国的环己酮生产能力约为30万吨,生产量约26万吨,其中20万吨为生产厂家自用生产己内酰胺或聚酰胺66,约有4~6万吨为市场商品量。加上每年进口约4万吨,我国环己酮表现需求量约为30万吨,商品量约为10万吨,虽然有部分进口,但产销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我国的环己酮生产主要集中在9大生产厂家,其中3~7万吨/年规模以上的有南京帝斯曼公司、巴陵分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辽阳石化公司、中国神马集团尼龙66盐公司、巨化集团锦纶厂等6家企业。这6家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了26.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90%以上。其中辽阳化纤和神马集团均用于生产己二酸,而巴陵分公司、南京帝斯曼公司为引进装置,其己内酰胺产能经扩改分别达8万吨/年和6.5万吨/年,配套的环己酮产能分别为7万吨/年和5.5万吨/年;其余为国产化装置,其中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巨化锦纶厂的环己酮装置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也达到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水平。其余3家分别是太原化工厂、锦西化工总厂和山东天原化学工业公司,生产规模在1万吨/年以下。国内环己酮主要生产厂家如表1所示。表2列出了部分厂家近几年的生产情况。
表 1 国内环己酮主要生产厂家一览表(单位:万吨)
企 业 名 称 环己酮生产能力 备 注
巴陵分公司 7 自用
南京帝斯曼公司 5.5 自用
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4.5 商品量
辽阳石化公司 4.5 自用
中国神马集团尼龙66盐公司 3 自用
巨化集团锦纶厂 3 部分商品量
太原化工厂 0.7 部分商品量
锦西化工总厂 0.6 商品量
山东天原化学工业公司 0.65 商品量

表 2 部分厂家近几年的生产状况 (单位:吨)
厂 家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巴陵分公司 51346 58639 66195 69030 64001
南京帝斯曼 42774 51540 53488 55118 52331
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28307 34010 38059 45280 45000
巨化 11032 11506 11617 11146 16676
(数据来自各生产厂家的统计)

由于我国环己酮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尤其是1996年至2000年,每年进口增幅都在20%以上,2000年至2002年,进口量渐趋稳定,每年在4万吨左右(环己酮及甲基环己酮近几年进口情况如表3所示)。
表 3 环己酮及甲基环己酮近几年进口情况 (单位:吨)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进口量 16570 15953 21203 34722 44558 43120 45825

近年来,国内环己酮需求不断扩大,企业出于发展的需要,纷纷考虑采用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能力,以求达到经济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国内拟建、在建项目见表4。若上述项目完全实施,我国环己酮产能将出现大幅度增长,达到近35万吨/年左右,可完全满足国内环己酮市场需求。

表 4 近期国内在建、拟建环己酮项目
(单位:万吨/年)
企 业 名 称 达到的产能 备 注
四川威远建业公司 1 新建,2003年12月
投产
山东天源化学工业公司 2 扩建,商品量
巨化公司 4 扩建,已投产
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7 扩建,实施中
太原化工厂 1 扩建,筹备中

4 我国环己酮的市场概况
环己酮主要作为聚酰胺6和聚酰胺66的中间体,大部分由生产厂家自产自用,酰胺用环己酮约占环己酮总消费量的70%,少部分作为商品进入市场,非酰胺用环己酮占环己酮总消费量的30%。
己内酰胺作为聚酰胺纤维和工程塑料的单体,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原料,在国际上,己内酰胺市场总体是供大于求,增长速度缓慢,但在亚洲(除日本外)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近年亚洲进口己内酰胺约在50~70万吨/年左右,我国2003年净进口36.7万吨,呈高速增长,随着国内己内酰胺发展,环己酮需求量也会大量增加。
近几年,国内环己酮市场价格总体处于低潮,2002年的环己酮价格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宏观经济。2000年国内外宏观济状况较好,己内酰胺的下游民用丝、工业丝市场需求旺盛,从而促使环己酮、己内酰胺的价格上升;2002年世界经济疲软,需求不旺,己内酰胺、环己酮的价格相应走低。
(2)与己内酰胺市场密切相关。环己酮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制造己内酰胺的原料,这主要是因为大型己内酰胺装置均与环己酮装置配套,当出现己内酰胺价格变化较大时,己内酰胺生产厂家将考虑综合经济效益,以确定其中间产品环己酮进入市场的商品量,供求关系的变化将影响环己酮的价格。2000年己内酰胺价格坚挺,国内市场价格在14500元/吨,环己酮也表观良好,基本在10500元/吨;但2001~2002年底,己内酰胺价格大幅度下降,最低只有9000元/吨左右,环己酮的价格也只有6000元/吨左右。
(3)石油苯价格。石油苯是构成环己酮成本的最主要因素,其成本占了环己酮成本的60%左右,从历史上的石油苯和环己酮的价格分析,其价格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系。环己酮的市场行情走势与石油苯的走势十分相似。从近几年的市场情况看,环己酮市场价格升降幅度基本上是石油苯价格的2~2.5倍,保持着一定的利润空间,但必须注意的是,该系数逐年下跌,说明环己酮的利润空间被逐年压缩;环己酮与石油苯两者价格在涨跌的步调上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一般情况下,环己酮价格变化往往要滞后石油苯价格约1~3个月。
(4)进口量。近几年,随着环己酮需求的快速增长,进口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国外环己酮装置均与己内酰胺配套,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环己酮在最近一段时期的国内市场主要以缓慢下跌为主,价格从前期的9400元/吨以上的价格回落到9000元/吨左右,国内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内用户抵制高价位,下游用户采购不积极的原因所造成的。但是价格回落较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目前国际的纯苯的价格仍旧维持在高位,在550美元/吨左右,而且国内的交易价格也在5500元/吨的水平,因此对于环己酮的生产成本还是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总之国内环己酮市场需求将继续稳步增加,但装置的超量扩建,加上进口环己酮大幅增加、出口增量不大以及近期石油苯的不确定因素,将导致国内环己酮市场剧烈波动,竞争日趋激烈,商品环己酮已经由厚利产品变为微利甚至亏损产品。
5 环己酮下游产品开发概况
国内环己酮总消费量的70%用于己内酰胺,30%用于其它用途。其中有机溶剂是国内环己酮消费的第二大领域,另外环己酮应用于环己酮-甲醛树脂、以及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等领域的生产,不过量很少,有待进一步开拓。
环己酮是一种优良的中高沸点有机溶剂,具有高溶解性和低挥发性。它可以很好地溶解高聚物,包括氯乙烯的均聚和共聚物、聚醋酸乙烯、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硝化棉及纤维素、ABS等;环己酮也是一种惰性改性溶剂,用于聚苯乙烯、酚类和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天然树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氯化橡胶、蜡和氧化油等;环己酮用作涂料溶剂时,具有良好的喷涂和涂刷性能,能改善涂料膜的表层保护,改善涂层光泽;环己酮还可以用作丝网油墨溶剂、感光材料涂布用溶剂、皮革工业的脱脂剂、抛光剂和涂饰用稀释剂;在农药行业,环己酮用于配制喷雾杀虫剂、烟雾剂和水状乳剂;环己酮也用于计算机磁盘、录音带磁铁氧化物涂层、铜电线涂层、糊墙纸等。
环己酮可作为聚合物生产原料,用于生产环己酮-甲醛树脂、卟啉树脂、芳香聚胺固体树脂、二聚物等。环己酮-甲醛树脂与同类树脂相比,具有硬度高、耐候性及抗氧性良好、粘度低、光泽度高、可与各种油漆原料混溶等优点,主要用作涂料树脂、广泛用于油性树脂、醇酸树脂、氨基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氯化橡胶等漆种中,还可用于油墨、圆珠笔油的分散剂和光亮剂。卟啉树脂具有特殊的防腐性能,能较好地耐酸腐蚀和有机物溶解;可用作防腐性涂料。环己酮催化脱水形成的二聚物是氨基甲酸酯农药的良好溶剂、环氧树脂的改性剂、聚合物的联结剂、乳胶漆的聚结剂及抗皂化的增塑剂,还可用来合成邻苯基苯酚。
环己酮可合成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如合成2,2,6,6-四氯环己酮、环氧环己烷、邻氯环己酮、十二烷二酸、过氧化环己酮、ε-己内酯、环庚酮等。
尽管近几年环己酮生产厂家在开发环己酮下游产品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环己酮的新用途开拓不多。
6 我国环己酮产业的发展趋势
(1)国内供需平衡的格局将被打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今后几年,环己酮生产装置建设将进入一个**,生产能力成倍增长,市场需求虽能稳步增加,但市场很难跟上生产能力的发展。届时,环己酮市场供求平衡的格局将被打破,其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商品环己酮将由盈利产品变为薄利甚至亏损产品,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这也提示那些想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不得不谨慎决策,尤其是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考虑扩建、新建装置的技术选择。国内的环己酮消费结构存在着较大问题,国外酰胺用环己酮占其总用量的90%以上,而我国酰胺用环己酮却只有70%,这是与其它国家环己酮用途上的最大差别。虽然环己酮的应用范围很广,而且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皮革类制造基地,环己酮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市场,但缺少稳定的大宗下游产品,因此在经济动荡和己内酰胺市场波动时,对环己酮的市场会产生巨大影响。
(2)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益显现优势。新一轮的扩建、扩产项目如能按计划实施后,辽阳石化、巴陵石化、巴陵分公司、南京帝斯曼公司和石家庄炼化公司5家企业的环己酮生产能力将接近或超过10万吨/年,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其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高,市场进一步集中,扩产后的规模效益将显现出优势。这对一些小规模生产的企业构成了很大压力。
(3)进口环己酮将会增加,冲击国内市场。国际上荷兰的DSM集团、日本的旭化成公司等大公司,以及德国和中国台湾省,环己酮生产规模都很大,并且仍在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其中有部分生产能力是针对我国的市场扩建的。这些大公司有着明显的规模效益和低成本优势,如果进口环己酮仍将保持较高的增幅,势必对国内环己酮市场构成较大冲击,有可能重蹈己内酰胺倾销的覆辙。国内企业不得不早作打算,及早制定应对措施,保持竞争的主动地位。
7 结语
总的来说,近几年我国环己酮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发展迅速,给各个生产厂家和经营单位带来了无限商机。但随着不少扩建、新建装置的建成投产,环己酮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环己酮产品已经成为一个只有微薄利润的大宗石油化工产品,受原油市场波动等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给环己酮市场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对于环己酮老装置应努力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并提高技术含量,以应对加入WTO后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对于新建的环己酮装置的起点要高,必须要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❽ 由环己醇合成环己酮实验

1、在加重铬酸钠溶液过程中,为什么要待反应物的橙红色消失后,方能加下一批重铬酸钠?在整个氧化反应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温度在一定的范围?

答:因为重铬酸钠/硫酸作为氧化剂氧化环己醇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反应温度升高,从而加剧氧化反应的进行,更加激烈,故在进行氧化反应时,为避免氧化剂的蓄积与剧烈反应,应待反应物的橙红色消失后亦即氧化剂反应消耗完,再加下一批重铬酸钠,始终严格控制好加入氧化剂的速度,勿使氧化反应进行得过于猛烈,否则产物环己酮将进一步遭受氧化而发生碳链断裂。

在整个氧化反应过程中,应该控制反应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因为反应温度过低,则氧化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太长;而且可能积累更多的未反应的铬酸,当铬酸达到一定浓度时,氧化反应会进行得非常剧烈,有失控的危险。反应温度过高,则氧化反应速度过快,反应激烈,可能产生生成物环己酮的断裂,而生成己二酸。

2、氧化反应结束后,为什么要往反应物中加入甲醇或草酸?

答:氧化反应结束后,往反应物中加入甲醇或草酸是为了除去过量的氧化剂。若不除去氧化剂,由于在后面蒸馏操作时的温度会更高,发生氧化反应造成产品的碳链断裂而损失。

3、如果从反应混合液中蒸馏出过多的馏出液,会有什么结果?如何弥补?

答:蒸馏出过多的馏出液,容易造成蒸干,使残留的固体物质喷射、砰蹦,甚至可能产生烧瓶炸裂。再者,由于馏出液体积过大,后处理操作(如萃取)麻烦,且需要加入较多的精盐才能达到使溶液过饱和。祢补的方法是可将收集的馏出液重新进行蒸馏一次。

4、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环已酮,除了现在采用的水蒸气蒸馏法外,还可采用何种方法?

答: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无机盐全部溶于水后,用有机溶剂(CHCl3等)萃取,然后水洗、干燥、蒸馏即可。

5、在蒸馏环已酮,收集151-156℃的馏分时,应选用水冷却型冷凝管还是空气冷凝管?

答:应选用空气冷凝管。

❾ 实验室制备环己酮的反应原理为:其反应的装置示意图如图1(夹持装置、加热装置略去):环己醇、环己酮、

(1)①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蒸馏操作时,一段时间后发现未通冷凝水,不能立即接通冷凝水,防止骤冷将冷凝管炸裂,应该等到装置冷却后再通冷凝水,故答案为:停止加热,冷却后通自来水;
③环己酮和水能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具有固定的沸点,蒸馏时能被一起蒸出,所以蒸馏难以分离环己酮和水的混合物.环己酮和水能够产生共沸,采取蒸馏是不可取的,建议采用精馏,故答案为:环已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恒沸物一起蒸出;
(2)漂粉精和冰醋酸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使用漂粉精和冰醋酸来代替,这样避免使用有毒的Na2Cr2O7,故答案为:避免使用有毒的Na2Cr2O7;(3)①联系制取肥皂的盐析原理,即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环己酮的提纯时应首先加入NaCl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将水与有机物更容易分离开来,然后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MgSO4,出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镁晶体,再进行蒸馏即可,故答案为:cdba;
②加入NaCl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将水与有机物更容易分离开来,故答案为: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减小产物的损失;
(4)由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可知,调节溶液PH在3.0~3.5之间,可使Mn2+完全沉淀,并防止Co2+转化为Co(OH)2沉淀,故答案为:b.

❿ 有无环己酮制备的可行易行方案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次氯酸氧化法制环己酮的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了解醇和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 实验原理
醇类在氧化剂存在下通过氧化反应可被氧化为醛或酮。本实验用的环己醇属仲醇,因此氧化后生成环己酮。环己酮主要用于合成尼龙-6或尼龙-66,还广泛用作溶剂,它尤其因对许多高聚物(如树脂、橡胶、涂料)的溶解性能优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皮革工业中还用作脱脂剂和洗涤剂。
本实验用次氯酸钠做氧化剂,将环己醇氧化成环己酮。
三、 主要试剂
环己醇、冰醋酸、次氯酸钠溶液(约1.8mol/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氯化铝、碘化钾淀粉试纸、无水碳酸钠、氯化钠、无水硫酸镁、沸石
四、 试剂用量规格
药品名称 药品用量
环己醇 5g(5.2mL)
冰醋酸 25mL
次氯酸钠溶液 38mL
氯化铝 3g

五、 仪器装置
250mL三颈烧瓶、搅拌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冷凝管、接受器、分液漏斗、烧杯、量筒、电热炉、石棉网、玻璃棒

图1 环己酮的反应装置

图2 环己酮的蒸馏提纯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1、向装有搅拌器、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5.2ml(5g,0.05mol)环己醇和25ml冰醋酸。开动搅拌器,在冰水浴冷却下,将38ml次氯酸钠溶液(约1.8mol/L)通过液滴漏斗逐渐加入反应瓶中,并使瓶内温度维持在30~35℃,加完后搅拌5min,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应呈蓝色,否则应再补加5ml次氯酸钠溶液,以确保有过量次氯酸钠存在,使氧化反应完全。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0min,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至发应液对碘化钾淀粉试纸不显蓝色为止。
2、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30ml水、3g氯化铝和几粒沸石,在石棉网上加热蒸馏至馏出液无油珠滴出为止。
3、在搅拌下向馏出液分批加入无水碳酸钠至反应液呈中性为止,然后加入精制食盐使之变成饱和溶液,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出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收集150~155℃馏分,计算产率。
七、 实验结果
最终得到的环己酮为:1.6ml
产率为:1.6ml/5.2ml=30.77%
八、 实验讨论
1、数据分析
产率相对较低,操作过程不够精细。
2、结果讨论
(1)、加热蒸馏得很充分,但是分液静置的时候时间不够长,导致环己酮的损失。
(2)、最后蒸馏的时候时间太短,不够充分,环己酮没有完全分离出来。
3、实际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反应温度要控制在30~35℃,此时收效较高,若温度低于30℃则不反应,温度过高则易挥发。
(2)、加入氯化铝可预防蒸馏时发泡。
(3)、加入氯化钠可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并有利于环己酮的分层。

与环己酮合成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松下240升冰箱制冷能力是多少 浏览:597
西环阀门厂有招女工的吗 浏览:345
帕萨特b7仪表怎么拆 浏览:591
微量元素含量检测用什么仪器 浏览:349
钢珠与轴承内外圈是什么 浏览:780
L阀门是什么 浏览:3
阀门冻坏了怎么办 浏览:864
单线水温感应塞给仪表什么信号 浏览:796
麻城市五金机电城地址 浏览:261
游乐园设备什么时候维修 浏览:116
诚帆阀门厂招聘电话 浏览:472
搅拌机选用什么轴承 浏览:739
起亚智跑如何在仪表盘显示速度 浏览:742
健身器材业务怎么找 浏览:30
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浏览:539
超声波作用在水会产生什么 浏览:50
本田缤智汽车仪表盘上号什么意思 浏览:333
福州五金零售市场 浏览:429
为什么雷云检测不到设备 浏览:756
cadence机械孔怎么画 浏览:278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