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BOD分析仪的测定原理/方法
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1.1 理解BOD的含义及测定条件;
1.2 了解水样预处理的道理与预处理方法。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定义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量。该过程进行的时间很长,如在20℃培养条件下,全过程需100天,根据目前国际统一规定,在20±1℃的温度下,培养五天后测出的结果,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为BOD5,其单位用质量浓度mg/L表示。
对于一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虽然含较多有机物,如果样品含有足够的微生物和具有足够氧气,就可以将样品直接进行测定,但为了保证微生物生长的需要,需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盐(磷酸盐、钙、镁和铁盐)。
某些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酸碱度高的废水、高温或氯化杀菌处理的废水等,测定前应接入可以分解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这种方法称为接种。对于一些废水中存在着难被一般生活污水中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可以将水样适当稀释,并用驯化后含有适应性微生物的接种水进行接种。
一般检测水质的BOD5只包括含碳有机物质氧化的耗氧量和少量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由于许多
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和受污染时间较长的水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产生硝化作用的生化过程。为了抑制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应加入适量的硝化抑制剂。 BOD分析仪是高智能化在线连续监测仪。使用的玻璃仪器皿在实验前应认真清洗,防止油污、沾尘。玻璃器皿干燥后方能使用。
BDO-200A型中文在线溶氧仪是我公司生产高智能化在线连续监测仪。可以配极谱式电极,自动实现从ppb级到ppm级的宽范围测量,是检测锅炉给水、凝结水、环保污水等行业的液体中氧含量测量的专用仪器。其具有响应快、稳定、可靠、使用费用低等特点,适合火力发电厂大量使用。
常用实验室设备如下:
4.1 生化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0±l℃,可连续无故障运行。
4.2 充氧设备充氧动力常采用无油空气压缩机(或隔膜泵、或氧气瓶、或真空泵)。充氧流程可分为正压、负压充氧两种流程。
4.3 BOD培养瓶:容积550±1mL。
4.4 样品运输贮藏箱:温度保持0~4℃。
4.5 250mL溶解氧瓶或具塞试剂瓶2~6个。
4.6 50mL滴定管2支。
4.7 1mL移液管3支,25mL、100mL移液管各1支。
4.8 10mL、100mL量筒各1个。
4.9 250mL碘量瓶2个。 采用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采用重蒸蒸馏水。
5.1硫酸锰溶液
将MnSO4·4H2O 480g或MnSO4·2H2O 400g溶于蒸馏水中,过滤后稀释成100mL。 (此溶液中不能含有高价锰,试验方法是取少量此溶液加入碘化钾及稀硫酸后溶液不能变成黄色,如变成黄色表示有少量碘析出,即表示溶液中含有高价锰)。
MnO+2I-+6H+=I2+Mn2++3H2O 23
5.2碱性碘化钾溶液
溶解500g氢氧化钠于300—400mL蒸馏水中,冷至室温。另外溶解300g碘化钾于200mL蒸馏水中,慢慢加入已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强碱性溶液腐蚀性很大,使用时注意勿溅在皮肤或衣服上),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取上清液,贮藏于塑料瓶或棕色试剂瓶中(用棕色试剂瓶时要用橡胶瓶塞)。
5.3 浓硫酸
比重1.84,强酸腐蚀性很大,使用注意勿溅在皮肤或衣服上。
5.4 1%淀粉指示液
称取2g可溶性淀粉,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用玻璃棒调成糊状:慢慢加入(边加边搅拌)刚煮沸的200mL蒸馏水中,冷却后加入0.25g水杨酸或0.8g氯化锌ZnCl2防腐剂。此溶液遇碘应变为蓝色,如变成紫色表示已有部分变质,要重新配制。
5.5 (1+1)硫酸溶液
将浓硫酸(比重1.84)与水等体积混合。
5.6 2 mol/L(1/2 H2SO4)
5.7盐溶液
下述溶液至少可稳定一个月,应贮存在玻璃瓶内,置于暗处。一旦发现有生物滋长迹象,则应弃去不用。
5.7.1 磷酸盐:缓冲溶液。
将8.5g磷酸二氢钾(KH2PO4)、21.75g磷酸氢二钾(K2HPO4)、33.4g七水磷酸氢二钠(NaH2PO4·7H2O)、和1.7g氯化铵(NH4Cl)溶于500mL水中,西是指1000mL。
此缓冲溶液的pH应为7.2。
5.7.2 七水硫酸镁:22.5g/L溶液
将22.5g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并混合均匀。
5.7.3 氯化钙:27.5g/L溶液
将27.5g无水氯化钙(CaCl2)(若用水合氯化钙,要取相当的量)溶于水,稀释至1000mL并混合均匀。
5.7.4:0.25g /L溶液
将0.25g六水氯化铁(Ⅲ)(FeCl3·H2O)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0mL并混合均匀。
5.8 硫代硫酸钠溶液C(Na2S2O3)=0.025mol/L
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重铬酸钾,C(1/6K2Cr2O7)=0.0250mol/L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于250mL碘重瓶中,加入l00mL蒸馏水和1g碘化钾,加入10.00mL 0.0250 mo1/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 2 mol/L(1/2 H2SO4)硫酸溶液(5.6),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 min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 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尽为止,记录用量。
标定反应:K2Cr2O7+6KI+7H2SO4=Cr2(SO4)3+312+4K2SO4+7H2O
(硫酸铬,绿色)
I2+2Na2S2O3=2NaI+Na2S4O6
(连四硫酸钠,无色)
C=10.00×0.0250/V
式中 C——硫酸钠溶液浓度(mol/L)
V——硫代硫酸钠溶液消耗量(mL)
5.9 氢氧化钠,0.5mol/L
5.10 盐酸,0.5mol/L
5.11 稀释水
在5-20L玻璃内瓶装入一定量的纯水曝气2-8h,使稀释水的溶解氧接近饱和;曝气后瓶口盖上两层干净纱布,置于20℃培养箱中放置数小时,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少于8mg/L。临用前每升水中加入四种营养盐溶液(5.7.1)、(5.7.2)、(5.7.3)、(5.7.4)各lmL并混合均匀。稀释水的pH值为7.2,应在8h内使用完。
5.12 接种水
如被检验样品本身不含有足够的适应性微生物,应采取下述方法获得接种水。接种温度应在20±l℃。
5.12.1 城市污水,一般采用住宅区生活污水,过滤后在20℃培养箱内放置一昼夜,取上清液作为接种水。
5.12.2 待测样品经生化处理构筑物的出水处的出水。
5.12.3 当工业废水中含有难降解有机物时,取该工业废水排放口下游3-8Km 处的水作为做接种水;如无此种水源采用驯化菌种的方法在实验室培养含有适应于待测样品的接种水,建议采用如下方法:取中和或适当稀释后的该水样进行连续曝气,每天加少量新鲜水样。同时加入适量表层土壤、花园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适应水样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当水中出现大量絮状物,或分析其化学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现突变时,表明适应的微生物已经繁殖,可用做接种水。一般驯化过程需要3-8d。
5.13 接种的稀释水
根据需要和接种水的来源,向每升稀释水(5.11)中加入1.0~5.0mL接种水(5.12)中的一种。
以接种的稀释水的5天(20℃)耗氧量应在0.3~1.0mg/L之间。 6.1 实验前准备工作
6.1.1实验前8h将生化培养箱接通电源,并使温度控制在20℃下正常运行。
6.1.2将实验用的稀释水、接种水和接种的稀释水放入培养箱内恒温备选用。
6.2水样预处理
6.2.1水样的pH值不在6.5~7.5之间时;先做单独试验,确定需要的盐酸(5.10)或氢氧化钠溶液(5.9)
体积,再中和样品,不管有无沉淀形成。当水样的酸度或碱度很高,可改用高浓的碱或酸进行中和,确保用量不少过水样体积的0.5%。
6.2.2含有少量游离氯的水样,一般放置1-2h后,游离氯即可消失。对于游离氯在短时间内不能消失的水样,可加入适量的亚硫酸钠溶液,以除去游离氯。
6.2.3从水温较低的水体中或富营养化的湖泊中采集的水样,应迅速升温至20℃左右,以赶出水样中过饱和的溶解氧。否则会造成分析结果偏低。
从水温较高的水体中或废水排放口取样,应迅速使其冷却至20℃左右,否则会造成分析结果偏高。
6.2.4若待测水样没有微生物或微生物活性不足时,都要对样品进行接种。诸如以下几种工业废水:
a、未经生化处理过的工业废水;
b、高温高压或经卫生杀菌的废水,特别要注意食品加工工业的废水和医院生活污水;
c、强酸强碱性的工业废水;
d、高BOD5值的工业废水;
e、含铜、锌、铅、砷、镉、铬、氰等有毒物质的工业废水。
以上的工业废水都需采用具有足够微生物。 7.1 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
①溶解氧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的地表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虹吸法将约20℃的混匀水样转移入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应注意不使产生气泡。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瓶内不应留有气泡。
②其中一瓶随即测定溶解氧,另一瓶的瓶口进行水封后,放入培养箱中,在20培养5天。在培养过程中注意添加封口水。
③从开始放入培养箱算起,经过5昼夜后,弃去封口水,测定剩余的溶解氧。
7.2 需经稀释水样的测定
7.2.1 稀释倍数的确定
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下述计算方法,供稀释时参考。
7.2.1.1地表水
由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与一定的系数的乘积,即求的稀释倍数。高锰酸盐指数与系数的关系见表2-3。
表2-3 由高锰酸盐指数与系数的关系
高锰酸盐指数(mg/L) 高锰酸盐指数(mg/L)
系数
<5
—
10~20
0.4、0.6
5~10
0.2、0.3
>20
0.5、0.7、1.0
7.2.1.2工业废水
由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来确定,同程需作单个稀释比。
使用稀释水时,由COD值分别乘以系数0.075、0.15、0.225,即获得三个稀释倍数。
使用接种稀释水时,则分别乘以系数0.075、0.15、0.25即获得三个稀释倍数。
7.2.2 稀释操作
7.2.2.1 一般稀释法:
按照选定的稀释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于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匀水样,再加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800mL,用带胶板的玻棒小心上下搅匀。搅拌时勿使搅棒的胶板露出水面,防止产生气泡。
按照(7.1)相同的步骤操作,测定培养5天前后的溶解氧。
另取两个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装满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作为空白试验,测定培养5天前后的溶解氧。
7.2.2.2 直接稀释法
直接稀释法是在溶解氧瓶内直接稀释。在已知两个容积相同(其差<1mL)的溶解氧瓶内,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再加入根据瓶容积和稀释比例计算出来的水样量,然后用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使刚好充满,加塞,勿留气泡于瓶内。
7.3溶解氧的测定:
溶解氧的测定方法用碘量法(通常用叠氮化钠改良法),详见本书第二章《实验六水溶解氧(DO)的测定》 8.1不经稀释直接培养的水样
BODs = DO1-DO2
BODs——水样的BOD5值,mg/L
DO1: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DO2:水样在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浓度,mg/L
8.2 经稀释后培养的水样2121215)()(ffBBCCBOD
C1——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C2——水样在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浓度,mg/L
B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B2——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浓度,mg/L
f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f2——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1 9.1 根据废水浓度高低及毒性大小确定使用稀释水、接种水还是稀释接种水,若稀释比大于100,将分两步或几步进行稀释。
9.2 培养时要注意避光,防止藻类生长影响测定结果。
9.3 其他注意事项参见本书第二章《实验六水溶解氧(DO)的测定》中(7.2~7.6)。
㈡ 测量BOD实验步骤
测量BOD实验步骤:
1. 加热或冷却水样(对于BOD在0--35mg/l的水样, 测定容积为420ml)。将水样的温度控制在所需的培养温度的±2℃(培养温度一般为20℃)。
2. 用一个干净的量筒, 将水样倒入水样瓶中。
3. 在每个水样瓶中放入一个3.8cm的磁力搅拌棒。
4 . 在每个水样瓶密闭套上加密封油。
5. 用漏斗向每个密闭套上放一粒LiOH。
6. 在每个水样瓶瓶颈处加一个套, 防止LiOH掉到水样中。如果LiOH掉到水样中, 倒掉水样, 更换新水样。
7. 将水样瓶放在仪器里面, 用适当的管线连接水样瓶, 并拧紧盖。每个水样瓶上贴上管路编号, 控制板上将显示出管路编号
8. 将仪器放入培养箱中
9. 开启仪器(连接电源, 打开仪器)
10. 确保所有的搅拌棒处在搅拌状态。如果搅拌棒碰到水样瓶瓶壁, 则稍微挪动水样瓶, 调整位置。
11. 开始测定, 按下水样瓶的管路编号, 然后按下"ON"键。显示屏将显示选择BOD测定范围的菜单。如果要选择0--350mg/l, 按下">"键; 如果选择0--35mg/l, 按下"<"键。按"OFF"键, 退出测定状态。如果选择更大的BOD测定范围, 参照3--2一节或表5。
12. 测定5.3天后, BODTrak仪器将自动停止每个管路。
13. 按下每个水样对应的键, 就可以直接从BODTrak显示屏读取BOD测定结果。
14. 在每次实验结束后, 按照下列步骤清洗BODTrak仪器, 确保BOD实验的精确度。
1) 水样瓶
1. 每次实验后, 倒空水样瓶内水样, 并用热水清洗几次。
2. 用刷子和热肥皂水去除瓶内的沉淀物。
3. 瓶内残余的洗涤剂会产生BOD, 需去除。用自来水清洗几次, 最后用蒸馏水或矿泉水清洗。
2) 搅拌棒和密封套
1. 用热肥皂水清洗几次搅拌棒
2. 用刷子去除沉淀物
3. 瓶内残余的洗涤剂会产生BOD, 需去除。用自来水清洗几次, 最后用蒸馏水或矿泉水清洗。
4. 用热肥皂水冲洗密封套, 去除残余的碱液
5. 彻底清洗并凉干
注意:在取化学药品, 水样时,应严格遵循实验室规则, 带护目镜, 手套以防弄伤。
㈢ 什么是BOD,测定方法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的暗处培养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其单位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为了使检测资料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用水样培养微生物,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5。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一般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BOD才是有关环保的指标。
BOD的测定采用GB7488-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法。
测定仪原理 含有饱和溶解氧的水样进入测定槽与生物传感器接触,当水样中无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时,溶解氧向氧电极的扩散速度(质量)达到恒定时,便产生了一个恒定电流。当水样中有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时,有机物便受到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同化作用,而微生物的细胞呼吸作用也增强,消耗掉一部分溶解氧,使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的溶解氧减少,当水样中溶解氧向电极扩散速度(质量)再次达到恒定时,又产生了一个恒定电流,由于该两个恒定电流之间的差值与水样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浓度存在定量关系,因此该电流信号经微机放大、分析处理后,直接将BOD检测结果显示出来
㈣ 污水处理中BOD的化验方法
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质氧化所消耗的氧量,但这部分通常占很小比例。
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1 含碳物质氧化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 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约在5-7日后才显著进行。故目前常用的20℃五天培养法(BOD5法)测定BOD值一般不包括硝化阶段。
BOD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研究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效果,以及生化处理废水工艺设计和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一)五天培养法(20℃)
(1)方法原理
水样经稀释后,在20±1℃条件下培养5天,求出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 含量,二者的差值为BOD5。若水样五日生化需氧量未超过7mg/L,则不必进行稀释,可直接测定。
(2)稀释水
Ø稀释水一般用蒸馏水配制,先通入经活性炭吸附及水洗处理的空气,曝气2-8小时,使水中DO接近饱和,然后20℃下放置数小时。临用前加入少量氯化钙、氯化铁、硫酸镁等营养溶液及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匀备用。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5<0.2mg/L。
(3)水样的稀释倍数
1)根据OC(地面水)或CODcr(工业废水)值估计,分别乘上相应系数;
2)根据经验等估计。
(4)测定结果计算
1)对不经稀释直接培养的水样:BOD5(mg/L)= D1- D2
2)对稀释后培养的水样:
BOD5(mg/L)=[(D1-D2)-(B1-B2)f1]/f2
(5)特殊水样的处理
若废水中含有毒物质浓度极高,而有机物含量不高时,可在污水中加入有机质(葡萄糖),人为提高稀释倍数,在计算时再减去葡萄糖的BOD5值。
水样中如含少量氯,一般放置1-2h可自行消失。
(二)其他方法
利用BOD测定仪测定
㈤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曝气池中BOD去除效率为多少
一般情况下运行正常都在90%左右,其实工业污水的BOD也很容易降解的,关键在于那些难降解的部分才是目前处理的难点
城市污水基本都为生活污水居多,有些运行不好的其实大部分原因都在于负荷低导致的运行情况不佳
㈥ 曝气池有哪几种型式它们的使用条件如何
迄今为止,在活性污泥法工程领域,应用着多种各具特色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②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③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④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⑤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⑥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⑦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⑧ 浅层低压曝气活性污泥法;⑨ 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⑩ 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1、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① 工艺流程:
② 供需氧曲线:
③ 主要优点:1) 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95%;2) 对废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可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④ 主要问题:1) 为了避免池首端形成厌氧状态,不宜采用过高的有机负荷,因而池容较大,占地面积较大;2) 在池末端可能出现供氧速率高于需氧速率的现象,会浪费了动力费用;3) 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弱。
⑤ 一般所采用的设计参数(处理城市污水):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① 主要特点:a.可以方便地通过对F/M的调节,使反应器内的有机物降解反应控制在最佳状态;b.进水一进入曝气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c.适合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工业废水。
② 主要结构形式:a.合建式(曝气沉淀池):b.分建式
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
① 工艺流程:
② 主要特点:a.废水沿池长分段注入曝气池,有机物负荷分布较均衡,改善了供养速率与需氧速率间的矛盾,有利于降低能耗;b.废水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气池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
③ 主要设计参数: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
㈦ BOD国标测定方法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BOD。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处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以ppm(毫克/升)表示。
BOD一般指的是微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的量,即废水中可降解有机物的量。
BOD的测定方法包括:
1.标准稀释法
这种方法是最经典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测定在20±1℃温度下培养五天前后溶液中的溶氧量的差值。求出来的BOD值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生物传感器法
其原理是以一定的流量使水样及空气进入流通量池中与微生物传感器接触,水样中溶解性可升华降解的有机物受菌膜的扩散速度达到恒定时,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的氧质量也达到恒定并且产生一恒定电流,由于该电流与水样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的差值与氧的减少量有定量关系,据此可算出水样的生化需氧量。通常用BOD5标准样品对比,以换算出水样的BOD5的值。
3.活性污泥曝气降解法
控制温度为30℃-35℃,利用活性污泥强制曝气降解样品2小时,经重铬酸钾消解生物降解后的样品,测定生物降解前后的化学计量需氧量,其差值即为BOD。根据与标准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可换算成为BOD5值。
4.测压法
在密闭的培养瓶中,水样中溶解氧被微生物消耗,微生物因呼吸作用产生与耗氧量相当的CO2,当CO2被吸收后使密闭系统的压力降低,根据压力测得的压降可求出水样的BOD值。
㈧ 测定BOD5用的曝气空压机是什么型号的
不懂你什么意思,普通实验室用的吗?最小的那种就好了
㈨ BOD5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将预先选好量程并按量程范围量好体积的水样倒入培养瓶中,在主机搅拌器上连续搅拌。并将主机和培养瓶放入培养箱中。
调节培养箱内温度为20C±1°,待样品恒温后进行五日培养。培养瓶中的水样在连续搅拌的情况下保证了足够的溶解氧供微生物进行生化反应。水样中的有机物经过生物氧化作用,转变成氮、碳和硫的氧化物。在这一过程中,从水样中溢出的气体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吸收。
由于好气微生物的反应,将消耗水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果及时地用NaOH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培养瓶内上部空间的氧气不断地供给试样中微生物的需氧量,这就造成了气体氧分压的下降,用差压计测出氧分压的下降量就可以测出水样的B0D值。
(9)bod检测曝气装置扩展阅读:
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5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有时需要分别测定含碳物质耗氧量和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常用的区别含碳和氮的硝化耗氧的方法是向培养瓶中投加硝化抑制剂,加入适量硝化抑制剂后,所测出的耗氧量既为含碳物质的耗氧量。
在5天培养时间内,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取决于是否存在足够数量的能进行此种氧化作用的微生物,原污水或初级处理的出水中这种微生物的数量不足,不能氧化显著量的还原性氮。
而许多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和受污染较久的水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因此测定这种水样时应抑制其硝化反应。在测定BOD5的同时,需要葡萄糖和谷氨酸标准溶液完成验证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