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历史做实验装置

历史做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7-03 04:54:39

『壹』 人类科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实验

1 达尔文和他的兰花

关于达尔文和他的南美之旅,我们都非常熟悉。我们都知道,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对物种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构建了适者生存理论的雏形。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达尔文回到英格兰之后的实验,而这些实验中,有一些是关于兰花的。

达尔文对本土兰花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之后发现,兰花在进化过程中,其花朵形状会改变以便吸引为其授粉的昆虫。每一种兰花都有特定的昆虫为其授粉,就像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每个小岛都适合不同的物种生存一样。

这些兰花的数据很好地支持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达尔文说道,交叉授粉的兰花要比自身授粉的兰花容易生存,因为后者属于近亲繁殖,会降低基因的多样性。三年后,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第一次阐述了自然选择理论,并利用兰花做了一些实验来支持这一理论。

2 解码DNA

沃森和克里克帮助人们揭开了DNA之谜,然而他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阿尔弗雷德 ·赫尔希和马莎·蔡斯在1952年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结果证明遗传物质是DNA。他们利用的是一种利用噬菌体病毒感染细胞,病毒在其中繁殖后,获得病毒后代,他们用放射化学的原子示踪方法最终确定了DNA是遗传基因的载体。除此之外,罗莎琳·富兰克林对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也有极大的帮助。

3 第一次接种疫苗

天花病毒在20世纪末期以前曾一度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在18世纪的瑞典和法国,十分之一的婴儿死于天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人们却对此束手无策。爱德华詹纳医生发现,他所在地区的奶场女工会感染到牛痘,而感染牛痘的人却不会得天花病。为了进一步研究,1796年,詹纳将牛痘脓包中的物质注射到一个8岁的孩子身上,孩子牛痘痊愈后,詹纳又给他注射天花痘,结果,孩子没有出现天花症状。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清楚,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是非常相似的,人体免疫系统根本无法区分他们。因此,牛痘产生的抗体也可以杀死天花病毒。

4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一个十分著名的实验,他将金箔片放在射线源和屏幕之间,将第二个屏幕放置在射线源旁来观察阿拉法粒子是否被反射回来。在金箔后面的屏幕上,成的像类似于放云母片时的像,而在金箔前的屏幕上,卢瑟福很惊讶地发现,有少数阿拉法粒子被反射回来 。这就是著名的卢瑟福"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当年,卢瑟福把结果公布于世:并证实了原子中除电子外,还存在着"原子核",建立了原子的"有核模型"。

5 X射线的系列实验

我们都知道富兰克林在x射线衍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他的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霍奇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霍奇金是研究x射线衍射技术的先驱者,她利用这项技术成功的揭示了复杂的化学药品——青霉素的结构。1928年,科学家亚历山大发现了这种杀菌药品,科学家们致力于提纯该药品以便研究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通过测绘青霉素原子的3D排列图,霍奇金研究出了新的青霉素合成方法,为医生们治疗感染带来了新的希望。

几年之后,霍奇金采用同样的技术,明白了维生素B12的结构。她在1964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其他女性无法企及的一项荣誉。

6 米勒—尤列实验

1929年,生物学家阿列克桑德·奥帕瑞和约翰·霍尔丹猜测早期的地球大气层缺少氧气。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如果单分子受到紫外线或者闪电等强能量刺激,它们将形成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霍尔丹说道,海洋,曾经只是这些有机分子的“原生汤”。

为了对阿列克桑德·奥帕瑞和约翰·霍尔丹和理论进行验证,1953年,美国化学家哈罗德·尤里和斯坦利·米勒进行了著名的米勒—尤列实验。他们建立了一个受控型密封系统,模拟地球早期大气层环境。

他们在长颈瓶中装上温水来模拟当时的海洋,当水蒸气蒸发时,会被收集在另一个烧瓶中。尤里和米勒在该实验装置中引入了氢气、甲烷和氨气,模拟早期大气层无氧气的状况。然后,他们释放电火花,来模拟闪电,进入这种混合气体构成的无氧大气层。最终,利用冷凝器将这些气体冷却成液体,收集进行分析。

实验开始一周后的观察中发现,在冷却的液体中大量地存在着有机化合物,约有10%到15%的碳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2%属于氨基酸,以甘胺酸最多。而糖类、脂质与一些其他可构成核酸的原料也在实验中形成;核酸本身,如DNA或RNA则未出现。尤里和米勒得出结论称,有机分子形式能够来自于无氧大气层,同时最简单的生命体也可能孕育在这种早期环境中。

7 光的测速

1878年,物理学家迈克逊设计了一项实验来计算光的传播速度,他证实了光速是有限的可测量量。首先,他在海堤上间隔地放置两个镜子,对它们进行特殊排列,当光投射在一面镜子上时可以反射到另一面镜子上。然后他测量了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发现其间的距离为1986.23英尺(约605.4029米)。接下来,迈克逊利用蒸汽动力以每秒256转的速度旋转一面镜子,而另一面镜子则保持静止。然后他使用透镜,他将光聚焦在第二面镜子上,当光投射在第二面镜子时,又会被反射至第一面旋转的镜子,迈克逊放置了一个观测屏幕,由于第二个镜子处于移动状态,反射的光束被轻微地偏移。迈克逊对偏移距离进行了测量,发现其距离为5.236英寸(133毫米)。使用这个数据,迈克逊计算出光速为186380英里每秒(约299949.53公里每秒)。目前,当今科学界认可的光速为186282.397英里/秒,历史证明,迈克逊测量是非常精确的。非常重要的是,科学家获得了精确的光图片,从而证实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8 解密放射线

对于玛丽·居里来说,189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她决定去研究铀放射线。铀放射线是亨瑞·贝克勒尔首先提出的。有一次,贝克勒尔在一个暗室里遗留了铀盐,当他返回再次发现时,并将铀盐暴露在感光片下,他意外地发现了铀放射线。居里夫人选择了这种神秘的铀放射线研究,她想确定其他物质是否也可以释放类似的放射线。

在此之前,居里夫人已经知道钍也可以放出放射线,她将这些特殊的元素标记为“放射性元素”。她发现不同铀和钍化合物释放放射线的强度并不取决于该化合物成份,而是取决于铀和钍的含量。最后,居里夫人证实放射线是放射性元素原子的特性。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实验发现。

居里夫人还发现沥青油矿的放射性比铀还要强,因此她预测矿中还还有一种未知元素。她的丈夫皮埃尔也参与了这项实验,他们系统地分离沥青油矿中的各种元素,最后他们成功的提纯了一种的新的元素。他们将这种元素命名为“钋”——以居里夫人的故乡波兰命名的。不久之后,他们又发现另一种放射线元素,并将它命名为“镭”。居里夫人也因此获得两次诺贝尔奖。

9 犬类研究

俄罗斯生理学家和化学家巴甫洛夫对犬类进行唾液分泌实验是因为他对动物的消化能力和血液循环十分感兴趣,他想要了解唾液分泌和胃的蠕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巴甫洛夫注意到,只有唾液分泌以后,胃才开始消化。也就是说,这只是犬类神经系统连接胃部和唾液分泌的一种条件反射。然后,巴甫洛夫想知道外界刺激是否会影响消化。因此,他在喂狗的时候,会用光或者声音来刺激狗。在没有外界刺激时,狗看到食 物时才会分泌唾液,可是过一会儿后,狗受到光或者声音刺激时,不管它们面前有没有食物,它们都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还发现,当这些外界刺激被证实是“错误”之后,这些条件反射也会马上消失。

帕维洛维于1903年发表了这项发现,一年之后,他因此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10 权威性指令的力量

1960年代早期,斯坦利的著名服从实验震惊了科学家。在这项实验中,斯坦利告诉实验自愿者这是对记忆学习的惩罚性实验,他叫一个自愿者记忆一系列单词,而叫其他自愿者大声读出这些单词组,当这些自愿者回答错误时便给予电击惩罚。随着错误回答的增加,电击将逐渐加强 。实验开始不久后,电击惩罚就已经高达120伏特。此时自愿者已经感受到了痛苦:“嗨!实验结果很伤痛!”当惩罚电击达到150伏特时,自愿者开始大声尖叫,并要求离开。但令人困惑的是,自愿者反而问研究人员他们应当如何做。研究人员始终平静地回答:“这项实验要求你继续下去。”斯坦利惊奇的发现,即使自愿者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从隔壁实验室里的尖叫声,他们的表现却依然十分镇静。实验结果表明,三分之二自愿者在按下拒绝电击按钮时已承受了450伏特电压,此时自愿者都进入可怕的沉寂,就像死亡了一样。这些自愿者在实验中大汗淋漓,并且一直颤抖着,但是他们却一直坚持着进行实验。随着实验的持续进行,自愿者已经不看也不听单词,只是等着接受惩罚了。

很多人质疑斯坦利这项实验的道德性,但是这项实验却取得了很好结果。斯坦利成功的证明了权威人士对一些普通人的重大影响。

『贰』 历史上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所示是测量 的示意图,人们将这个实验称为 实验。

马德堡半球:大气压强;托里拆利

『叁』 历史上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速度广东分行发给结核杆菌打发高峰过后

『肆』 人类历史上有过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呢

前苏联曾经在40年代末进行过一次恐怖的睡眠实验,由军方和科研人员组成,为了研究士兵在战场上究竟多久可以不睡觉。但是这个实验确实相当地恐怖

他们为了知道人究竟可不可以不睡觉,人长时间不睡觉究竟会怎样,于是他们就找了5个战犯,对他们说,如果他们能够30天吧睡觉,那么他们就可以被释放。当然这本身就是一个谎言,但是这5个战犯听了觉得也不错,非常地开心,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地配合的。

士兵想把这4个人强行带出屋子,但是这4个人拼死抵抗,他们不愿意出去,希望留在这个屋子里,在抵抗的过程中,有一个士兵的脖子被抓破,流了很多血而死,还有一个士兵的腿部动脉被咬破,也是流血过多而死。

医生在对他们身上的伤痕研究后发现,他们身上的伤痕都是自残造成的,而且有人还吃自己身上的肉,屋子里明明留了很多的食物但他们都没有吃,他们吃的是自己身上的肉!

『伍』 如图是依据历史上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关于空气的成分研究的实验原理而设计的研究空气的一套实验装置.在集

(1)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专簧夹,观察属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

1
5

(2)实验中导致液面上升体积达不到到液面以上体积的
1
5
的可能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未完全消耗掉; ②装置漏气,使进入的水偏少;③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使进入的水偏少; ④导管过长,导管内留有的水过多.
故答为:(1)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
1
5
.(2)①红磷的量不足; ②装置漏气;③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④导管过长,导管内留有的水过多.

『陆』 历史上验证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的实验有哪些

热学研究(论文)
- 2 -
z三个方向上的分量为,,xyzvvv。处于平衡态的气体分子速度分布应该是各向同性的,在速度区间xxxv~vdv,yyyv~vdv,zzzv~vdv内的分子数dN显然与总分子数N和速度间隔体元xyzvvvddd成正比
即2xyz()vvvdNNFUddd (2222
xyzUvvv) (1)
这里比例系数 2()FUxyz
dNNdvdvdv (2 )
为速度分布函数
由于速度分布函数的各向同性,速度的任一分量的分布于其它量无关,故可设
2
()()()()xyzFUfvfvfv (3)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的
2
ln()ln()ln()ln()xyzFUfvfvfv
上式分别对,,xyzvvv求偏导 先对xv
x2
2
)1
12v())dF
UUFUdU




xxxxx
f(v 且
vf(vvv
整理后可得
2
2
xd)1
1
1
()2v)ddF
FUdU



xxxf(vf(vv
同理有
2
2
yd)1
11
()2v)
ddF
FUdU




yyy
f(vf(vv
2
2
zd)1
1
1
()2v)
ddF
FUdU




zzz
f(vf(vv
以上三式左边相同,故右边也相等 可令
xyzd)d)d)1
1
1
1
1
1
2v)
d2v)
d2v)
d





yxzxx
yy
zz
f(vf(vf(vf(vvf(vvf(vv
对上式积分得2
2
2
y
x
z
vvvyzfAe
fAe
fAe
x(v)=(v)=(v)=
将其带入(3)式有 2
2
2
xyzv+v+v2
3F(U)=Ae
()
(5)
考虑到具有无限大速率的分子出现的几率极小,故应为负值

热学研究(论文)
- 3 -
令2a, 有归一条件有:
22
2222
y
x
z
vvv2
3
F(U
)A
e
e
e
1aa
axyzx
y
zdvdvdvdvdvdv






由积分公式
22
e
ax
dxa


可知
上式33
A()1a

 得a
A=


于是 222
xyzv+v+v2
3
a
F(U)=()e

2-a()
(6)
在利用分子平均动能等于3
2
kT
2
13
22mU
kT


则 23kTUm

即 223(U)F(U)xyzkTdvdvdvm

 (7)
222
xyz2
2
2
222
222
xyzxyzxyzv+v+v2223
v+v+vv+v+vv+v+v3
22
2
a
()()e
a
(
)
[e
e
e
]x
yz
xyz
x
yzxyz
v
vvdvdvdvv
vvdvdvdv

22
22-a()
-a()
-a()
-a()

仅取上积分式中一项22
2
xyzv+v+v2e
xxyz
vdvdvdv2-a()

2
2
2
2
2
2
2x
2x
ve
v
e
y
x
z
y
x
z
avavavxyz
avavavxyz
e
e
dvdvdvdve
dve
dv

由积分公式22
23
1
2ax
xe
dxa


 2
2
ax
e
dxa



可得 原式3
23
2
5
1
122a
a
a





热学研究(论文)
- 4 -

2222
2222
3
2()
253
2()
25
1212xyzxyzavvvy
yavvvz
zve
dvav
e
dva



代入(7)式有3
23
5
13(
)(3)2a
kTa
m




得 2makT

代入(6)式有
222
3
()
2
22()(
)2xyzmvvvkT
mFUe
kT
 (8)
通常说的速率分函数,f(u)指的是不论速度方向如何,只考虑速度的大小点的分布,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应该用球坐标系表示速度区间
2rsinvsin{dddrvdddv
2
球坐标空间 、、 dV=r
球速度空间 、、 d=
则 xyz2
x
y
z
vdddsin{vvvvvv
vdddv

、、、、
2
3
2/22
20
0
(
)sin2mvkT
dNme
vdddvN
kT



2
3
/22
24(
)2mvkT
me
vdvkT

可得: 2
3
/22
2()4(
)2mvkT
dNmfue
vNdV
kT


四. 实验验证
在麦克斯韦从理论推导速度分布律后的近半个世纪,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主要是高真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限制,要从实验上来验证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是非常困难的,直到1920年,英国物理学家斯特恩才做了第一次的尝试。虽然实验技术曾经有许多物理工作者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但直到1955年才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密勒和库士提出了这个定律的高精确的实验证明。
1、实验装置简介

热学研究(论文)
- 5 -

(1)、o为分子或原子射线源
(2)、R是用铝合金制成的圆柱体,圆柱体上均匀地刻制了一些螺旋形的细槽,细槽的入口狭缝与出口狭缝之间的夹角o4.8
(3)、D是根据电离计原理制成的检测器,用来接收原子射线,并测定其强度
(4)、整个装置都放在抽成真空的容器内 2、实验原理
实验时,圆柱体R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由于不同的速率的分子通过细槽所需的时间不同,各种速率的分子射入入口狭缝后,只有速率严格限定的分子才能通过这些细槽,而不和细槽壁碰撞。分子沿细槽前进所需的时间为tvl


,从而有lv



只有速率满足上述关系的分子才能通过细槽,其它速率的分子将沉积在细槽的内壁上。因此旋转主体起到了速率选择器的作用,改变角速度,就可以使不同的分子通过。 3、实验过程与结果
改变圆柱体转动的角速度,依次测定相应分子射线的强度,就可以确定分子射线的速率分布情况。
试验表明,射线强度确为速率v的函数,强度大,表明分布在该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所占的比率较大,反之亦然。
实验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各相等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比率不同,多次实验得到同一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比率大致相同。这就说明分子速率确实存在一个恒定的分布律。
1955年密勒与库士测定了从加热炉内发射出来的铊原子速率分布,实验温度为1400K,并由实验数据会出了铊原子速率分布的试验曲线(见下图)。

热学研究(论文)
- 6 -

由试验曲线可知:
(1)、()fv值两头小,中间大,()fv有一极大值
(2)、可认为大量原子(或分子)的速率是连续分布的,当v取得很小
时,则有 ()dNfvdv
N


()fv这一函数,麦克斯韦首先从理论上找到了
密勒与库士于1955年在实验上比较精确的证明了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
总结:
应用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可以求与速度有关的函数的各种平均值;可以计算速率在~vvdv内的分子数dN;可以计算速率在有限间隔12~vv内的分子数N或者百分数/NN;也可以推导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温度公式、状态方程及几个实验定律;还可以推导能量均分定理。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对于研究气体无规则热运动有重要意义,找到了微观量求统计平均值的途径,为气体分子运动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兰知著,热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11
(2)、言经柳,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推导,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1999年第2期 (3)、吴瑞贤 章立源著,热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4

『柒』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花钱最多的实验装置是哪个

欧洲强子对撞机
建造经费最初是1995年通过的一笔26亿瑞朗,另有一笔两专亿一千万元瑞朗的经费作为实验之用属。然而,经费超支。在2001年的一次主要审核预期,将需增加四亿八千万元瑞朗在加速器的建造,与五千万元瑞朗的支出在实验运作上。同时,由于CERN年度预算的缩减,LHC的完工日期由2005年延后到2007年四月,以使用更多年度预算来支付。其中增加的一亿八千万元瑞朗,在于超导磁铁的制造上。另外,尚有在兴建放置CMS的地下洞穴时,遭遇到工程技术上的困难。预期的建造总额约为八十亿元美金。

『捌』 下面是历史上发现原子内部结构的几个著名实验的装置图,其中发现质子的装置是() A. B.

A、A图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得到质子,是发现质子的装置.故A正确.
B、B图是阴极射线偏转内,从而确容定阴极射线是电子流,该装置是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故B错误.
C、C图α粒子的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错误.
D、D图α粒子轰击铍核得到中子的实验,该装置是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故D错误.
故选A.

『玖』 历史上的“双头狗”实验是怎么回事最后那两只狗活了多久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科学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我们今天所能做的大多数事情,在半个世纪以前的人们看来只会在科幻小说中出现。但就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人们也做了一些疯狂的实验,例如:苏联的双头狗实验。

弗拉基米尔·德米霍夫

上述实验是由前苏联科学家弗拉基米尔·德米霍夫(VladimirDemikhov)进行的,他被认为是器官移植领域的先驱。德米霍夫博士还在器官移植中率先使用了免疫抑制剂,并设计了“第一个机械心脏辅助装置”,这基本上是现代人工心脏的前身。通过这一装置,德米科霍夫能够在大约5个小时内恢复狗的心脏功能,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因为它是“第一个在被切除了心脏的动物身上保持血液循环的实验”。在德米科霍夫之前,这是一个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壮举。


尽管德米科夫的研究有潜在的意义,但除了少数科学家(最著名的是美国神经科学家罗伯特·怀特博士,他在20世纪70年代用恒河猴成功地重复了这个臭名昭著的实验)之外,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被科学界已经忽视了。

『拾』 问一个历史上的物理实验

是奥斯特发现的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
科学家科拉顿,在1825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磁铁插入绕成圆筒状的线圈中,他想,这样或许能得到电流。为了防止磁铁对检测电流的电流表的影响,他用了很长的导线把电表接到隔壁的房间里。他没有助手,只好把磁铁插到线圈中以后,再跑到隔壁房间去看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现在看来,他的装置是完全正确的,实验的方法也是对头的,但是,他犯了一个实在令人遗憾的错误,这就是电表指针的偏转,只发生在磁铁插入线圈这一瞬间,一旦磁铁插进线圈后不动,电表指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等他插好磁铁再赶紧跑到隔壁房间里去看电表,无论怎样快也看不到电表指针的偏转现象。
后来奥斯特在教室跟学生讲课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经过反复试验证明事实确实如此

与历史做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海缸养鱼用什么过滤器材好 浏览:39
下图两个实验装置是实现 浏览:94
喷泉实验的引发装置 浏览:388
笔记本怎么看固态和机械硬盘 浏览:539
为什么制冷机组耗电 浏览:986
哪里有租钢板桩设备的 浏览:841
地暖阀门开不开是什么原因 浏览:400
超声波身高体重分析仪怎么测 浏览:283
野马jdc阀门排气怎么样 浏览:566
江苏南通阀门厂 浏览:21
大a工具箱 浏览:171
设备基础在哪个图里 浏览:610
肠癌用什么仪器检查最好 浏览:326
轴承688是什么轴承 浏览:171
机械M5一6H什么意思 浏览:934
仪表这个灯亮了是什么意思 浏览:181
k系列轴承什么意思 浏览:73
松下240升冰箱制冷能力是多少 浏览:597
西环阀门厂有招女工的吗 浏览:345
帕萨特b7仪表怎么拆 浏览:591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