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1,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向试管A中加入10ML,6MOL/L的
(1)抄3Cu+8HNO3(稀)袭=3Cu(NO3)2+2NO↑+4H2O 2NO+O2=2NO2
(2)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故反应速率加快 反应一段时间后HNO3浓度降低,故反应速率又逐渐减小
(3)AB
『贰』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
(1)装置图中D是干燥管上部容积较大,倒吸的液体会靠自身重量回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2)若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F后,AB中发生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生成氧气,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氧气会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故答案为:2H2S+O2═2S↓+2H2O;
(3)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F后,AB中发生反应,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C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氯气过量会把碘单质氧化为碘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10Cl-+2IO3-+12H+;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5Cl2+I2+6H2O═10Cl-+2IO3-+12H+;
(4)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F,AB中浓氨水中溶解氧化钙放热,氨气挥发出来,通入氯化铝溶液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氢氧化铝难溶于氨水溶液,C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叁』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A、硝酸具有挥抄发性,挥袭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 2 ,I 2 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正确;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 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 故选:A. |
『肆』 使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下列实验中的()A.锌与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B.KClO3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C.
A、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此装置的发生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装置.
B、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装置.
C、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装置.
D、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此装置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此装置的收集装置.因而能用此装置.
故选D
『伍』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稀硫酸Na2SAgNO3与AgCl
A.图中装置和试剂不发生沉淀的转化,对AgNO3与AgCl的浊液中,Qc(Ag2S)>Ksp(Ag2S),则生成内Ag2S,可发生容沉淀的生成,则不能比较溶度积,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变黑,然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体现其强氧化性,最后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故B正确;
C.盐酸与亚硫酸钠生成二氧化硫,与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但SO2与可溶性钡盐不一定生成白色沉淀,如与氯化钡不反应,故C错误;
D.浓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浓硝酸易挥发,硝酸、碳酸均可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则不能比较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应排除硝酸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B.
『陆』 使用图装置可以进行下列实验中的()①锌与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 ②KClO 3 与MnO 2 制取、收集氧气③
A、锌与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选项错误; B、图示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并且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选项错误; C、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D、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 2 ,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
『柒』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