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无功补偿装置都有哪些具体怎么用
原理
其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同步调相机→开关投切固定电容→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直到今天引人注目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COM)的几个不同阶段。
根据结构原理的不同,SVC技术又分为:自饱和电抗器型(SSR)、晶闸管相控电抗器型(TC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型(TSC)、高阻抗变压器型(TCT)和励磁控制的电抗器型(AR)。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特别是大功率可关断器件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完善,国内外还在研制、开发一种更为先进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静止无功功率发生装置(SVG),虽然它们尚处在开发及试运行阶段,目前尚未形成商品化,但SVG凭借着其优越的性能特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各种无功设备各自特点如下:
1)同步调相机:响应速度慢,噪音大,损耗大,技术陈旧,属淘汰技术;
2)开关投切固定电容:慢响应补偿方式,连续可控能力差;
3)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目前相对先进实用技术,在输配电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COM):目前虽然有技术上局限性,属少数示范工程阶段,但SVG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新型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是灵活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和定制电力(CP)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发展方向。
② 动态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原理是
HGB-D型高压动态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由HGK型数字式高压动态无功自动补偿控制器、高压真空断路器或真空接触器、电容器、电抗器、放电线圈、隔离开关、避雷器和一些必要的保护辅助设备组成。
HGK型数字式高压动态无功自动补偿控制器是根据九区图,结合模糊控制原理,按电压优先和负荷无功功率以及投切次数限量等要求 ,决定是否投切电容器组,使母线电压始终处于标准范围内,不过补、不过压,最大限度减少损耗。在电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负荷的无功要求,一次到位投切电容器组。在投切电容器组之前,预先计算电压升高量。如果超标,则降低容量投入或不投入。异常情况时,控制器发出命令,所有电容器组退出,并报警。排除故障和解除报警后,才能再次投入自动工作方式。
③ svg无功补偿器工作原理图
SVG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可关断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组成自换相桥式电路,经过电抗器并联在电网上,适当地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就可以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图3:1为SVG的三种运行模式:
SVG并联于电网中,相当于一个可变的无功电流源,其无功电流可以快速地跟随负荷无功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自动补偿系统所需无功功率。由于SVG的响应速度极快,所以又称为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简称STATCOM)。
一种可靠性更高、基本无谐波污染、体积更小、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将在电力系统动态无功补偿,动态调压,变电站可调低抗、高抗,冶金、电气化铁路等场所的动态无功补偿等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图3.2给出了SVG的示意图。(星接)
图3.2 SVG设备示意图(星接)
功率单元采用IGBT进行整流,中间采用电容滤波和储能,输出侧为4只IGBT组成的H桥,电路结构如下图3.3所示。
图3.3功率单元电路结构
在任意时刻,每个单元仅有三种可能的输出电压,如果G2和G3导通,从A到B的输出电压将为+U,如果G1和G4导通,从A到B的输出电压将为-U,如果G1和G3或者G2和G4导通,则从A到B的输出电压为0V。通过控制G1、G2、G3、G4 四只IGBT的导通和关断状态,在A、B输出端子可以得到U的等幅PWM波形。改变PWM波形中正电压和负电压的占空比,就改变了功率单元输出电压中交流基波的大小。
G5为泄放IGBT,当单元母线电压超过一定幅值时,G5开通,降低母线电压,使单元母线电压正常,使设备能正常运行
上图说明了如何通过改变G1、G2、G3、G4四只IGBT的触发脉冲,实现功率单元变压变频输出的基本原理。功率单元PWM输出波形为下图3.4所示。
图3.4为功率单元PWM输出
在实际系统中,控制器根据当前需要的输出电压和频率,用处理器产生G1、G2、G3、G4的触发脉冲,通过光纤传递给功率单元。因为功率单元逆变桥同桥臂上下管不能直通,需要考虑适当互锁时间,从而在每个功率单元的输出端得到大小和频率满足需要的交流基波电压输出。
SVG输出侧由每个单元的A、B输出端子相互串接而成,按照星型接法往电网输出相应电压,中性点悬浮。虽然每个功率单元输出的都是等幅PWM电压波形,但相互间有确定的相位偏移,通过串联叠加,可得到正弦阶梯状PWM波形。
图3.5各单元输出电压及叠加后的相电压波形(4级)
图3.6单元输出电压及叠加后的相电压波形(7级)
从以上波形图看出,SVG提供的输出电压正弦度很好。每个功率单元的开关频率可以较小(以减小器件损耗和发热),但SVG输出电压等效的开关频率却很高,仅含少量的极高次谐波,有确定的相位偏移,通过串联叠加,可得到正弦阶梯状PWM波形。SVG采用这种单元串联的结构,使SVG设备可以实现单元旁路功能(该功能为选件),当某一个单元出现故障时,通过使功率单元输出端子并联的继电器闭合,将此单元旁路出系统而不影响其他单元的运行。
④ JKW5C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怎么使用
1、互感变比设
2、使用组数设10
3、电压高限设450
4、电压底限350
5、投入门限设15KVAR
6、切除门限5kvar
7、延时设定为30s
8、功率因数设为 0.95
9、如果电流读数为零,要查看接线是不是错了,因为无论变比设的多少都会有读数的。如果功率因数设为0.92,按选的电容投入在10--15,切除在5--15之间都可以 ,延时根据设备运行情况最好早 10秒以上。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运行中可以调整的。
(4)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图片扩展阅读:
无功补偿的原则
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无功补偿分为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随机补偿,应该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
无功补偿的意义
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无功补偿改善电能质量
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合理配置,与电网的供电电压质量关系十分密切。合理安装补偿设备可以改善电压质量。 由于越靠近线路末端,线路的电抗越大,因此越靠近线路末端装设无功补偿装置效果越好。
无功补偿降低电能损耗
安装无功补偿主要是为了降损节能,如输送的有功P为定值,加装无功补偿设备后功率因数 由cosφ提高到cosφ1,因为P=UIcosφ,负荷电流I与cosφ成反比,又由于P=I2R,线路的有功损失与电流I的平方成正比。当cosφ升高,负荷电流I降低,即电流I降低,线路有功损耗就成倍降低。
参考资料:网络-无功功率补偿原理
⑤ 无功补偿装置
电容补偿是固定的,无功补偿控制器是跟踪线路力率情况自动将所需电容补偿量作投或切的执行机构。
⑥ 无功补偿装置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啊
嘿嘿
在我们从事无功补偿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31年里,常常有新手向我们提类似的求助。这样:
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构成元件有:
1、无功补偿控制器,这是补偿装置的大脑,它完成对线路的无功功率或功率因数的测量,控制电容器的投入或切除,并担负检测线路电压电流等功能,在电参数异常的时候,保护整个装置不被损坏。
2、并联电容器,这是补偿装置的执行元件,用来补偿线路的感性无功。
3、电容器开关,执行电容器投入线路工作,或从线路中切除而退出工作。常见的有接触器、复合开关、可控硅模块等三大类型,依据用户现场情况确定采用那一类。
4、保险座,用来保护电容器不要出现过电流,因为有谐波或其它原因时,电容器的工作电流可能增大,超出额定电流,这时需要吧电容器退出来,以免发热而损坏。现在也有用或空气开关代替的,比保险丝方便。
5、其它辅助元件:比如,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指示灯,等等。
你可以搜索补偿装置的图纸,上面很清楚,一看就全部明白了,比几千个文字还清楚。图纸网上很多的。
多说几句:
补偿柜的技术很成熟,元件也很成熟,所以大量的小厂甚至路边小电器店也敢做补偿柜,这个是很要命的事情,因为行业的技术成熟,不代表生产者工艺和技术成熟,不代表生产者不用伪劣元件和材料,特别是大量低价山寨的补偿控制器充斥市场,价格看上去很诱人,但是一次无功罚/款就够你受了。
无功补偿,是国家提倡的节能技术,但是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人员来做。更多关于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等等问题和资料,可以四芯或到这里来查找和讨论,这里有一帮读过大学的电工老头,干不了多少事情了,但是都以帮助年轻人为乐。
⑦ 自动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
感抗和容抗都是消耗无功功率,其阻抗值为虚数jb,
与电阻一起构成的阻抗为Z=a+jb形式的复数。
此复数的模长为负载的实际耗电功率。
而功率因数则等于该向量与X轴夹角的余弦值。
⑧ 求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二次接线图,跟附图这样的,要清晰的
不是每台电容柜都这样补偿,要看是分补,还是共补,共分混合补,还是开关,接触器直接控制,还是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还要分几组,补多少千伏安。每一种变化,开面板孔,跟控制方式就不同。
清晰的图纸,你可以找人家已经做过的工程项目图纸。一般技术类论坛网站有。像土木工程网之类,不过要好好找。
⑨ 什么叫无功补偿装置有哪些
总的来说来无功补偿装置就是源个无功电源。
一般电业规定功率因数为低压0.85以上,高压0.9以上。为了克服无功损耗,就要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来解决。电力系统中现有的无功补偿设备有无功静止式补偿装置和无功动态补偿装置两类,前者包括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
,后者包括同步补偿机(调相机)和静止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SVS)。
并联电抗器的功能是:
1)吸收容性电流,补偿容性无功,使系统达到无功平衡;2)可削弱电容效应,限制系统的工频电压升高及操作过电压。其不足之处是容量固定的并联电抗器,当线路传输功率接近自然功率时,会使线路电压过分降低,且造成附加有功损耗,但若将其切除,则线路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因失去补偿而产生不能允许的过电压。
改进方法是采用可控电抗器,它借助控制回路直流的励磁改变铁心的饱和度(即工作点),从而达到平滑调节无功输出的目的。工业上采用
1.同步电机和同步调相机; 2.采用移相电容器; 目前大多数采用移相电容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