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初三化学14题制co2实验装置

初三化学14题制co2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6-10 23:52:23

『壹』 谁有初三化学关于二氧化碳制取的习题,要包括答案的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 ( )
A.煅烧石灰石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D.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
答案:C
2.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加入石灰水 D.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答案:B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答案:B
4.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起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_______________排空气法收集;又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通常___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稀盐酸 大理石 石灰石
CaCO3+2HCl=CaCl2+ H2O+CO2↑ 向上 不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灯;b.大试管;c. 水槽;d.玻璃片;e.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f.长颈漏斗; g.铁架台 (带铁圈);h.量筒;i.集气瓶.
答案:a d e f i
6.图6-5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CO 装置图,请指出图6-5中的错误,并在表6-2中加以改正 表6-2
错误 改正
(1) (1)
(2) (2)
(3) (3)

图6-5
答案:错误;(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上;(2)发生装置中导管太长;(3)集气瓶中导管伸入太短 改正:(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以下;(2)发生装置中导管伸入瓶内只需露出橡皮塞少许;(3)导管伸入集气瓶中接近瓶底
能力提高
7.实验室制取O2、CO2两种气体时,可能需要加热的是 ( )
A.制CO2 B.制O2 C.制O2和CO2
答案:B
8.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8g/L,该气体易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此气体时可用(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以上方法均可以
答案:B
9.下列物质中能跟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
A.CaCO3 B.C C.Na2CO3 D.Zn
答案:AC
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 (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答案:C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试剂必须考虑以下几点:(1)能否产生该气体;(2)原料易得,价格便宜:(3)操作简便,易于收集;(4)产生的气体中尽量少混入杂质.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反应速率太大,难以控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时,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且小块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来源方便,价格便宜,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它与稀盐酸;但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因此本题答案不得而知.
11.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FeCl )和氢气.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有一个盛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节平衡.然后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5.3g碳酸钠,向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铁片,若要使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加入铁片的质量是 ( )
A.5.6 g B.5.3 g C.3.215 g D.3.1 g
答案:C 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的Na2CO3和Fe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加人物质的质量与放出气体的质量之差为烧杯中溶液增加的质量.若两个烧杯中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平衡.本题可利用这一思路进行计算求出结果.
12.写出以石灰石为原料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CO3+2HCl= CaCl2+ H2O+CO2 ↑
(2) CaCO3 CaO+CO2↑.

图6—6
13.文文同学收集了一些家庭装修时废弃的大理石碎片,并查阅资料得知铜与稀硫酸、盐酸不反应,铁丝可以与稀硫酸和盐酸反应.于是他设计了如图6-6所示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请回答问题:
(1)大理石应放在______________中;
(2)装置甲中的粗铜丝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粗铁丝代替;
(3)用装置乙收集CO2,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选填字母)____________处.
答案:(1)小药瓶 (2)不能 (3)a
14.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的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把足量的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问:
(1)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为证明它是否存在,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铜 (2)氧化铁、炭粉 3C+2Fe2O3 4Fe+3CO2 ↑ (3)碳酸钙取少量的样品于试管中加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4)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检验其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
15.小明在实验室里学习制取CO2(见图6-7),他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组装仪器后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见图(a).请你帮助他判断,该装置是否漏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从稀硫酸和稀盐酸中选择一种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想一想他不用另外一种酸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用图(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是否理想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告诉他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该_____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
(5)小明将气体发生装置稍作改动如图(c),该装置与(a)中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帮助小明检验c装置的气密性(简述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漏气 (2)反应中产生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的周围,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得到的二氧化碳很少 (3)不理想 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 (4)正 (5)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液封
(6)将止水夹夹紧,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浸没漏斗下端管口后,若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则装置不漏气.
在图c中,由于长颈漏斗使锥形瓶内外相通.因此,不能按常规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操作,操作时应形成密封气压.小试管的作用可从防止CO2气体散逸上考虑.
16.已知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单质,难溶于水.图6—8所示的装置(正立放置),既用作排水法收集氧气或氢气,又能用作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或二氧化碳,试分别简要加以说明,并指明气体流入和流出的方向.
(1)排水法收集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收集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空气法收集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7
(4)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集气瓶应先装满水,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气体应从b通入,水从a排出 (2)集气瓶应先装满水,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气体应从b通入,水从a排出 (3)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故气体应从b通入,空气从a排出
(4)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气体应从a通入,空气从b排出

图6—8
17.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装有稀盐酸的烧杯(盐酸足量)使天平保持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g碳酸钙,使其充分反应.应向右边烧杯中投入多少克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已知:Mg+2HCl=MgCl2+ H2
答案:3.05克
18.在Na2S、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22%,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28.4% 从Na2S、Na2SO3和Na2SO4的组成上找出Na和S的原子个数比相同,亦即三种物质中Na与S元素的质量比相同,因而三种物质的化合物中Na与S元素的质量比为23×2:32,再根据混合物中O的质量分数求出Na和S的质量分数,从而求得Na的质量分数.
中考链接
19.(2010,黄冈)在实验室开放日里,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五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表6-3(请填写).
表6-3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图6-9
(3)小华想用图6-9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①CO2 ②H2 [或O2等]
(2)如①是CO2 [或H2,或O2等],填表如表D6-1
表D6-1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将试管口堵一会儿,点燃此气体,或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等] 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或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则证明是氢气,或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等]
(3)②中如果是氢气填a(如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填b)
(4)猜想一:金屑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猜想二: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猜想三:喊与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猜想四,氧化物(如CaO)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五:可溶于水的固体物质;猜想六:……
执行标准:GBl413—99
主要成分:碳酸钙
含钙量:每片含钙0.75g,每瓶50片,重40g(中外合资××公司出品)
20.(2010,厦门)某钙片的标签如表6-4,且知此钙成 表6-4
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错误的.
(2)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小东每次取10片钙片放入已称量的含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发生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小东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6-5所示:
表6-5
物质的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反应前:烧杯+盐酸/g 22 22 22 22
10片钙片/g 8 8 8 8
反应后:烧怀+剩余物/g 26.7 26.5 26.5 26.7
①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
②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并建议厂家如何修改标签.
答案: (1)本品若为纯碳酸钙,其含钙量为碳酸钙含钙质量分数40%,每片含钙量为0.32g,因此本品每片不可能含钙0.75g.
(2)①设:10片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x=7.5g,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0.75g
②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0.75g×40%=0.3g建议:将含钙量“每片含钙0.75g”改为“每片含钙0.3 g”.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san/75142.htm

『贰』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1)写出标有

(1)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可知a为铁架台,b为锥形瓶.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 D
(3)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中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这两种方法选用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氯酸钾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要装满水,否则集气瓶中有残余的空气,收集的气体不纯,刚开始冒气泡时不能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中有装置中的空气,应等到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故答案为:2KClO3

MnO2
.

『叁』 为了探究CO2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

(1)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够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即B装置;
(3)【进行猜想】根据题干中信息可知,镁与二氧化碳中发生了反应生成一种黑色物质和一种白色物质;其中由于反应物含有镁元素、碳元素、氧元素,那么生成的物质也必须是含有这几种元素,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镁,白色固体只能为氧化镁或碳酸镁,而黑色固体物质只能是碳;
【实验方案】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振荡,没有产生气泡,且样品全部溶解,所以可以判断白色物质是氧化镁;
【反思评价】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生成物和反应物的元素种类相同,结合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上述结论正确;
【得出结论】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二氧化碳和镁反应生成了碳和氧化镁,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点燃
.

『肆』 为探究CO2的化学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此实验装置.(1)实验制取CO2的化学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用浓硫酸干燥,所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代号连接顺序为:B→E→F;
②如果盐酸的浓度过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带出一部分氯化氢气体,导致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③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可以得到较浓的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微溶于水,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2)【进行猜想】:因为是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根据元素守恒,黑色颗粒是炭黑;根据元素守恒,反应前没有氢元素,因此不可能是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通过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为碳酸钠;
【得出结论】: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单质碳,要注意配平,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

点燃
.

『伍』 今年初三学生参加了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下列是某校为“二氧化碳制法和性质”准备的常用仪器和药品.仪器:

(1)实验室常用固体大理石与液体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可选②③④组装发生装置;石灰石、碳酸钠相比,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快,所以加入的固体药品是碳酸钠;此实验加入固体药品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故答案为:②③④、碳酸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收集不到药品的原因可能是用了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使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因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浓盐酸、石灰石,稀盐酸、向上排空气法;
(3)①氧气有助燃的作用,所以我们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②D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CO2在装置C中没有被完全吸收;③CO2和水蒸气均能与固体物质超氧化钾(KO2)反应产生O2,所以必须排除水蒸气的干扰,在B和C之间应该增加一个干燥装置时正确的.
故答案为:①在用带火星的木条、②CO2在装置C中没有被完全吸收、③正确;因为H2O和KO2也能反应产生O2

『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组合是什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实验室制取CO2一般用碳酸钙加稀盐酸.
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装置为固液——不需加热型.即用一个烧瓶加一个分液漏斗,烧瓶内装碳酸钙,分液漏斗装稀盐酸.
收集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柒』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是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2、条件:内容常温。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
(1)制取CO2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因为反应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在溶液中析出后包裹在大理石(或石灰水)的外面,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2)制取CO2一般不选用浓盐酸,因其挥发出HCl气体,使收集到的CO2不纯。
(3)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物质还有Na2CO3、K2CO3等。Na2CO3+2HCl==Na2CO3+H2O+CO2↑。从反应速率看,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快慢适中,Na2CO3与稀盐酸反应较快。
4、收集方法:
根据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制得的气体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装置:
根据稀盐酸是液体,石灰石是块状固体及反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等情况,可以使用和实验室制H2相同的三套装置。
6、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捌』 初三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水槽 集气瓶
CaCO3+HCl==CO2↑+CaCl2+H2O
试管 锥形瓶
向上排空气法
锥形瓶 长颈漏斗 胶塞
要生成的气体难溶于反应液才可
不需要加热,液体参与反应

『玖』 如图装置(Ⅰ)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答此题,①长颈漏斗,②分液漏斗;
(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作反应原料的原因:反应速率太快,不利气体收集;
(3)装置Ⅰ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若存在上下固定液面差,说明气密性好.
(4)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装置Ⅱ与装置Ⅰ比较,Ⅱ更好一些,理由是:可控制酸液的滴加量及滴加速度;
(5)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通入气体却发现白色沉淀又消失了,推测原因可能是:继续通入的CO2与沉淀发生了反应产生可溶性的新物质了.
故答案为:
(1)①长颈漏斗,②分液漏斗;
(2)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利气体收集;
(3)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若存在上下固定液面差,说明气密性好;
(4)Ⅱ,可控制酸液的滴加量及滴加速度;
(5)继续通入的CO2与沉淀发生了反应产生可溶性的新物质

与初三化学14题制co2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动工具漏电不需要检测电压吗 浏览:583
骗子怎么绕过qq设备锁的 浏览:270
缔途微卡后轮轴承怎么换 浏览:946
超声波清洁皮肤仪器长什么样 浏览:648
仪表盘上油耗不动也跳是怎么回事 浏览:937
电动工具角度锯 浏览:313
医院的dsa是什么仪器 浏览:756
煤气阀门符号 浏览:760
阀门厂质检员岗位职责 浏览:191
博尔特五金制品厂 浏览:326
机械纪元水城最后一个怎么打竞技场 浏览:720
机械在大学是什么专业 浏览:619
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装置 浏览:392
哈佛h2的仪表台时间怎么校正 浏览:929
氧气阀门在钢厂中的运用 浏览:431
新车液晶仪表盘是什么材料 浏览:853
50公斤工业洗衣机怎么换轴承 浏览:730
滑板工具箱 浏览:403
实验常用以下实验装置 浏览:404
免费五金机电管家 浏览:9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