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的专业介绍
学院现有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能源化学工程7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学院拥有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流体机械与动力工程装备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力机械过渡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综合工程训练2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211”工程“九五”重点学科“发电厂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十五”重点学科“现代电力生产与电力系统”、三期重点学科“发电厂与电网安全经济清洁运行”及“985”工程二期拓展平台“先进能源发电技术及电力安全”等建设项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面临着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本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要求而开设的一个新兴专业。本专业主要研究核能安全利用、核电站运行优化与自动控制,主要包括先进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以及相应的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技术。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核动力工程、核技术等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较高的外语水平及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分三大板块:(1)工科平台课程: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2)学科平台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原子核物理;(3)专业核心课程:反应堆物理、核辐射防护、反应堆安全分析、核电站系统与设备、核电站仪表与控制、核电站运行等。
毕业生可在与能源、核电站、核工程相关的管理机关、研究设计单位、大中型企业和大专院校等从事核能发电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调试、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武汉大学和巴黎十一大学有联合培养核能专业硕士研究生协议,给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能源动力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也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优先支持和发展的热门学科和行业。本专业研究能源的高效转化与利用、能源动力设备运行优化与自动控制,主要包括大型先进发电动力设备和流体机械的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清洁性,以及相应的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技术。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能源、动力、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测试及智能化仪表、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系列课程、流体机械和发电动力设备原理、动力设备控制与优化、发电厂集控运行及自动化、能源利用系统分析与节能、大型动力设备状态监测、维护及故障诊断等。
毕业生可在大型能源、电力、动力工程等企事业单位,包括政府相关的管理机构、研究设计单位、大中型企业和大专院校等从事有关热力发电、核能发电、水力发电、抽水蓄能发电、跨流域调水以及制冷空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调试、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 现代机械工程是跨机械、材料、控制、电子、计算机、管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专业的特色是以现代生产过程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为主线,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突出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机械装备与产品设计、制造、控制、运行、维护与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数控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检测与检测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现代设计方法、液压传动与控制、工业机器人等。
本专业口径宽,适应面广。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事业单位、高校、科研设计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等。 控制论、信息论、相对论是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自动化站也就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为基础,依据控制理论与技术为背景,学习、研究各行各业进行自动化建设、方法技术、装置设备的专业。本专业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前言,主要培养具备控制理论、检测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电力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系统知识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电路、传感器与信号调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人工智能、电力系统与电力拖动、系统工程、智能仪器、智能控制、数据库技术等。本专业的实验室在“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突出了现代测控技术的实践和应用。
毕业生广泛投身于能源、电力、通信、导航及机电一体化事业。近年来,更多毕业生致力于新能源开发、新技术开发及各行各业与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关联的事业。大批毕业生进一步深造,到国际国内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水质问题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专业是研究水在社会循环过程中水质变化规律和水质控制技术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化工、材料、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等学科宽厚的理论基础、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掌握各个工业领域的水处理技术和金属材料保护技术,具备水处理工艺、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水处理技术研究、水质工程规划、水处理系统设计、水质监测与控制、材料保护、水处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以及相关企业生产运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质科学基础、水化学、水生态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原理、发电厂水处理、核电站水质工程、水污染控制、材料保护、水质分析与监测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处理设备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水工业法学、水工业经济学等。
毕业生可在火电、核电、环境、市政、石油、化工、核工业、冶金、军工、电子、生物、制药、造纸、食品和饮料等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生产运行、施工监理、经营管理等工作。
㈡ 电力系统与自动化专业比较好的民办学校
教育发展中心,共有58所开设电气工程学科的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好的学校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
大学、
重庆
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3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A
4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611 重庆大学 A-
8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A-
9 10056 天津大学 B+
10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1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2 10286 东南大学 B+
13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532 湖南大学 B+
16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1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8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19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B
20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2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2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23 10486 武汉大学 B
24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25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2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27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8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B-
29 10294 河海大学 B-
30 10386 福州大学 B-
31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B-
32 10610 四川大学 B-
33 11075 三峡大学 B-
3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35 10145 东北大学 C+
36 10216 燕山大学 C+
37 10247 同济大学 C+
38 10254 上海海事大学 C+
39 10280 上海大学 C+
40 10299 江苏大学 C+
41 10593 广西大学 C+
42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C+
43 10755 新疆大学 C+
4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4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46 10433 山东理工大学 C
47 10459 郑州大学 C
48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49 10533 中南大学 C
50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C
51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52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C-
53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54 10219 黑龙江科技大学 C-
5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56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57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58 11535 湖南工业大学 C-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
计算机
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
工作
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㈢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能进什么单位工作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本科,四年,理工类)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本科,四年,理工类)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方向)(本科,四年,理工类)就业方向:电气技术方向主要培养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电参量和磁参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以及电气技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装置与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学位获得后,可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公司中承担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本科,四年,理工类)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讯、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㈣ 求高人指导,武汉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科阶段,专业课的指定教材是什么
你说的不是考研的重要专业课,一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考研,都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电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这些是考研的重点。你要学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学是核心,虽然考研一般不考,但是是整个专业的核心,电机学不好,你就没法理解电力系统。我在这方面也走了很多弯路!你是哪个学校的?想考武大的电力吗?
㈤ 全国各大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排名
2002-2004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评估排名:
1.清华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4.浙江大学 5.上海交通大学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7.天津大学 8.东南大学 9.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10. 重庆大学
2007-2009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评估排名:
1.清华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4.浙江大学 5.重庆大学 6.天津大学 7.哈尔滨工业大学 8.上海交通大学 9.华北电力大学 10.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2012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评估排名:
1.清华大学 2.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3. 浙江大学 4.重庆大学 5.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6.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 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沈阳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10. 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该五校电气工程一级下属5个二级学科全部为国家重点学科
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校: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专业排名:
1.华北电力大学 2.清华大学 3.西安交通大学 4.华中科技大学 5.西南交通大学 6.天津大学 7.浙江大学 8.武汉大学 9.华南理工大学 10.山东大学
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前50名的大学有哪些
2011-10-13
08:35
强势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分布: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院的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东北电力学院
东南大学
福州大学广西大学
贵州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湖南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青岛大学
清华大学
三峡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浙江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重庆大学
目前不被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了解的原电力系统三所二本高校:
由于三所高校都是由原电力系统的本科学校或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并且现在的校名也没有电力两字,所以目前三所高校并不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所了解,在各省的招生分数也并不是很高,甚至是压线录取。这对于成绩不是很高,但又有志于报考电力专业高校的考生和家长无疑是一个好选择!三所高校是:南京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
电自名校解析
现在电力专业真的火起来了,成了高考和考研的热点。这跟就业压力增大和垄断行业的高薪是有密切关系的。之前的抄表工年薪十万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其实告诉你,如果在好地方,十万都说少了呵呵呵。。。。每年的考研洪流中,电气方面是最为惊涛骇浪的。而设有电气专业的各名校,差不多也都以电气为主打专业之一。本科生录取中,武大清华西交等学校的电气分数,基本上代表了入校生成绩的最高水平。那么,我就谈一下我对这些学校的认识,如果有偏颇的地方,还请大家海涵。
首先推出的,就是清华和西交。真的不愿意阐述西交第二的事实。其实电气方面清华和西交就是伯仲之间,在教育部的学科排名中,西交以极其微弱的差距逊于清华。事实上,这两所学校在电力系统的影响力和学科实力基本相当。说一手遮天也不为过。如果你真的有实力,就去这两个学校。他们才是王者。
华科和浙大不多说,实力在那摆着,三四名的位置稳稳站住。有人会说他们比西交强。我有两点证据,第一就是教育部的学科排名,第二就是西交多年来在系统内的的积累,对电力系统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输出,比浙大和华科要强一些。浙大风头极强,极具争议地坐上了第一的位置。为华中科技叫个冤,本来华工和同济医科大的名声都很好,合并之后骂他的人却很多。华科实力很强,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支持和理解。
再接下来,排名较高的重庆大学和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他们属于一个类型。这几个学校在学术上的确不错,不过要论在系统内,和其他高校比,还真就不行。进江苏电网,东南未必比南京工程好多少,而重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西南那一块,即使在西南地盘,也未必干的过武水和华工。上海交通是有实力,不过也是沾了上海的地气,名声大过实际实力。排在西交下面,是铁定的事实。
综合实力,名声,和系统内影响的因素。仅次于电气四虎的应该是武汉大学和华北电力。武汉大学2000年合并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曾经的水利电力两部共同的最高学府!当之无愧的部属院校老大!一段很荡气回肠的历史!归入武大后,有了一定的下降,武大是文理大学,不可否认地丢了一些水利电力大学的优势。不过武水实力尚在,而且也在积极寻求发展,其实力和就业的综合评定,远远高于第16的排名!华北电力嘛,请大家就不要喷口水了,的确还有很多不足,目前学校处于飞速的发展中,正在积极地建设和完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是少了点,可总比没有强不是?大家应该给它足够的空间和耐心。这所学校还是有很大潜力的。毕竟是211里唯一的电力特色大学,有很大的眼球效应,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学校的主业就是电力,和其他工科大学有所不同,所有投入都在电力上,可再生学院也是学校未来的一个发展点。无论是目前的就业,还是发展前景,都很值得期待。
比较特殊的是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刘总拿文凭的地方。和其他高校比没什么突出的优势。不过老总出在人家那里,受到一定的照顾。
华南理工大学。非常好的工科院校。广东工科的一面大旗。其电气专业很有实力,在广东电网就业很好。学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不过学校稍远稍偏,在当今崇拜北京上海院校的大背景下,知名度略微吃了点亏。
值得一提的还有东北电力大学。这所学校不错。2000年和电力部脱钩之后,学校在逆境中求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更名为电力大学,扩建新校区,新开了输电风电核电三个专业,取得了电气热动两个博士点。这所学校也就是吃亏在地域上,知名度不够,吉林的声望太低太差。财政投入不够。吉林省的经济算得上一堆狗屎了。学校的发展前景也不错,预计三年之内,搞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拿下土木化学自动化三个博士点。届时,东北电力大学将会有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顺带说一下上海电力学院。完全是沾了上海的名字,空有名声,一个专科合并来的学院。06年才招收第一批硕士,水平很低。无奈名声大,其实都不如长沙理工和三峡大学。坑害了不少分数较高的学生。外地人念这个学校基本没意义。本地人靠关系进上海局。学院也在电力火热的大潮下有所发展,不过短期内看不到什么令人欣喜的成果。起点太低。
最后说的是哈工大,西南交通,沈阳工业,中国矿业,航天航空等大学。在教育部的排名上不错,不过不是对口电力系统的。而是发展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念了也进不了电业局。在这里不评论。
这样,基本上有点知名度的大学差不多都提到了。希望大家有所了解。欢迎拍砖。呵呵
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哪个大学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气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的专业,要求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西安交通大学
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学排名
电气工程排名:
1、清华大学
(院士2人卢强 韩英铎,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电机、电力系统、电工和高电压)、
2、西安交通大学
(院士2人邱爱慈 王锡凡-IEEE Fellow,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3、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3人樊明武 潘垣 程时杰 ,国家重大科学装置1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个,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电机、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电工)
4、重庆大学
(院士2人孙才新 杨士中 ,IEEE Fellow(院士)1人李文沅,国家重点实验1个,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高电压、电工)
5、浙江大学
(院士1人韩祯祥,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