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有哪些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红磷燃烧停止,瓶内温度降低,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原理: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实验成功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操作迅速,燃烧的红磷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实现的注意: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集气瓶中的液面不能上升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气密性不好,装置漏气,红磷不足量,未将氧气耗尽,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② 关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1、实验原理
利用某些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和方法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以水槽中水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3、实验现象
(1)钟罩内充满白烟;(2)片刻后白烟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占钟罩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实验注意事项
(1)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红磷),木炭、硫不能用作测定氧气含量的反应物。
(2)若所用液体不是水,而是碱溶液(如NaOH溶液),用碳、硫作反应物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生成的气体CO2、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3)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或过量。
(4)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
(5)应冷却到室温时才测定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否则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钟罩容积的1/5。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③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汞在空气中加热,得到氧化汞,测量反应前后体积差来测量氧气的含量(或者加热氧化汞是氧气出来再测量氧气的体积)。这是拉瓦锡的测量方法。方程式为2Hg+O2==2HgO 2HgO==2Hg+O2(气体箭头)
④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有哪些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实验采用白磷能在较低的温度下燃烧,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此过程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它要消耗氧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固态物质,使密闭容器中的气压下降,外界大气压把水压入到容器中,从而可以测定氧气的体积,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童。
活动原理:
(1)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而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易与磷发生反应生成固态物质。
(3)大气压原理。
(4)电流的热效应。
活动准备:
仪器:烧杯,集气瓶,玻璃细导管,带单孔的橡皮塞,止水夹,学生电源,电阻丝。
药品:白磷。
⑤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有哪些
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红磷燃烧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实验成功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操作迅速,燃烧的红磷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5)哪些实验装置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扩展阅读: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注意事项:
实验室温度对仪器实验数据影响大,实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3±2)℃。每20㎡的实验室应该只容许一人在内做实验,人员过多温度升高对测试数据有影响,而且实验过程中实验室不能频繁出入人员,否则会造成测试环境变化大而影响测试数据。
必须使用99.99%的高纯氮,以下称为N2),如使用低纯度气体则无法测试高阻隔材料,测试时间会延长,测试数据误差大,传感器会被损耗。不能使用易燃、腐蚀性气体做实验。
⑥ 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的氧气含量如何测定
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 放热;
3、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注意事项)
1. 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 装置气密性要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 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4. 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5. 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6. 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7. 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1.拉瓦锡的测定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原理,文字表达式,实验结论,注意事项。
⑦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选用的材料及药品: 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
利用某些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和方法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以水槽中水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3、实验现象
(1)钟罩内充满白烟;(2)片刻后白烟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占钟罩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实验注意事项
(1)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红磷),木炭、硫不能用作测定氧气含量的反应物。
(2)若所用液体不是水,而是碱溶液(如NaOH溶液),用碳、硫作反应物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生成的气体CO2、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3)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或过量。
(4)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
(5)应冷却到室温时才测定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否则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钟罩容积的1/5。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⑧ 初中化学——怎样检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择用品,写出方法)
1、实验原理
利用某些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和方法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以水槽中水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3、实验现象
(1)钟罩内充满白烟;(2)片刻后白烟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占钟罩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实验注意事项
(1)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红磷),木炭、硫不能用作测定氧气含量的反应物。
(2)若所用液体不是水,而是碱溶液(如NaOH溶液),用碳、硫作反应物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生成的气体CO2、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3)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或过量。
(4)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
(5)应冷却到室温时才测定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否则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钟罩容积的1/5。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参考资料: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zsksb/fxyk/userobject10ai772193.html
⑨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实验原理
利用某些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和方法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以水槽中水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3、实验现象
(1)钟罩内充满白烟;(2)片刻后白烟消失,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占钟罩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实验注意事项
(1)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如红磷),木炭、硫不能用作测定氧气含量的反应物。
(2)若所用液体不是水,而是碱溶液(如NaOH溶液),用碳、硫作反应物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生成的气体CO2、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3)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足量或过量。
(4)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
(5)应冷却到室温时才测定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否则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钟罩容积的1/5。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⑩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①作此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要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固定两个注射器中的一个活塞,推动另一活塞,然后松开,如果能回复到原处,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中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铜丝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
③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原因是:注射器内空气未完全消耗;
(2)红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
①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具有性质较稳定、难溶于水的性质;
②认真比较(1)、(2)两种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1)实验装置的方法更好一些,因它更环保;
③通过上面两种方法的研究、总结,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首先要选取一种合适的物质,这种物质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最好是固体物质通过观察现象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故答案为:
(1)①固定两个注射器中的一个活塞,推动另一活塞,然后松开,如果能能回复到原处.说明装置气密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他合理做法也可得分);
②铜丝量不足;加热温度不够;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或其它合理说法任写两点);③混合物;注射器内空气未完全消耗(说法合理即可)
(2)①氮气;性质较稳定、难溶于水;②(1)更环保或更精确(任写一点);③氧气;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