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⑷ 怎样制取一瓶干燥而纯净的二氧化碳 记住要干燥而纯净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由于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用f装置而不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
(4)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若g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端进入.
(5)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要用c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哟普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c装置盛放澄清的石灰水,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6)d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代替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故答为:(1)b;(2)caco3+2hcl═cacl2+h2o+co2↑;(3)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a;(5)浓硫酸,co2+ca(oh)2═caco3↓+h2o;(6)不行.
⑸ 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要加入什么试剂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石灰石放在锥形瓶中,液态的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加入,故填:稀盐酸;
(2)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就要除去其中的水蒸气杂质,浓硫酸有吸水性是常用的液态干燥剂,故填:浓硫酸;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从E装置的b端通入,故填:b;
(4)C装置加装了多孔隔板可以实现液体药品和固体药品的分离,可以通过这一点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使用C装置来制取气体时要求药品是液态和固态,反应条件是常温,故填: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块状固体与液体常温反应.
⑹ 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1)描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冒出气泡.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D;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所以要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要长进短出;故正确的顺序为:a接d,e接b,c接g,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故答案:a→d→e→b→c→g;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AgNO3+HCl═AgCl↓+HNO3;g.
(4)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要伸到液面以下.故答案: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要伸到液面以下.
⑺ 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② (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CO2气体.
(3)装置C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CO2.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I、II”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气体通过B、C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在点燃前将气体先通过干燥装置.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IV”成立
⑻ 为测定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基本原理: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被浓的氢氧化钠吸收,使装置变重,称量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可得CO2的质量,在运用方程式计算。
具体原理和反应方程式:
A:Na2CO3 + H2SO4=CO2↑ + H2O + Na2SO4(注意气体符号)
B: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干燥CO2,防止带有水的CO2进入浓氢氧化钠中,使CO2的质量偏大。
C:吸收二氧化碳,并用于检测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但此处方程式对计算无用,可能题目中某个空会让你填这个,计算质量直接用反应后的质量减去反应前的质量即可得CO2的质量)
D: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中,也会使CO2的质量偏大。
最后,用测得的CO2的质量运用方程式算出碳酸钠的质量(或者用元素守恒思想计算,m(CO2)/44=碳元素物质的量,即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再计算质量)。
下标不好打,所以可能会有一点点不清晰,不过希望对你有用。
⑼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通常情况下跟水、二氧化碳、盐酸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小超同学
金额:(1)①是锥形瓶;确定CO2与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处导管口,看到木条复燃;
(2)用NaHCO3吸收HCl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B装置吸收HCl气体,C装置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如果将B、C两瓶内的液体互换,就起不到干燥作用了,会使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二氧化碳和水都能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因此无法证明二氧化碳也能够与过氧化钠产生氧气,会产生干扰;
(3)制取氧气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作用,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故答案为:(1)锥形瓶;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2)NaHCO3+HCl═NaCl+H2O+CO2↑;通向D装置中的CO2气体仍有水蒸气,无法证明氧气是由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的;(3)H2O2;催化剂.
⑽ 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FeCl3,可按照一定顺序连接下图中所列装置,所通过的气体过量且反应充分.试回答以下
(1)制备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有水蒸气不能制的氯化铁,除去水蒸内气用浓硫酸,应先除去水蒸容气干燥,干燥的氯气通入玻璃管中和铁反应生成无水氯化铁,最后吸收尾气中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洗气装置导气管长进短处,导气管口连接顺序为:aedbcf,故答案为:a e d b c f;
(2)气体中含有水蒸气,FeCl3容易水解,C装置中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故答案为:干燥氯气;
(3)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氢氧化钠作用是吸收尾气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尾气氯气;
(4)检验B装置中反应后铁是否有剩余的方法是,用磁铁吸引产物,若被磁铁吸引,则含有铁,
故答案为:用磁铁吸引产物,若被磁铁吸引,则含有铁;
(5)改用Fe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再通入过量氯气把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因为氯化铁水解,蒸干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铁;不能来制取无水氯化铁,
故答案为:否;由于FeCl3水解,加热蒸干该溶液只能得到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