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和优势
鱼菜共生系统的原理:鱼菜共生实际上有点仿生态的意思,人工的创造一个小环境,是一种复合耕作体系,是在一个循环的环境中,通过鱼进食后排泄,排泄物通过水的带动流到栽培床上,在栽培床上分解成为营养物质供作物吸收,并将水净化然后流回鱼池,这就可以称之为一个鱼菜共生系统。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设备
鱼菜共生的优势,节省土地,单位产量要高,同样的土地单位要比传统土培产量高,一天不停地供水供肥,并且温室环境人为控制较为适宜作物生长。
节水,较传统土壤栽培灌溉形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节水比率达10:1。
品质安全,因为整个环境有鱼在立面生存,依然使用有害药物,环境中的鱼首先就受不了,要么生病要么直接死掉,并且这个鱼菜共生的环境中不需要使用除草剂,因为作物是生长在介质上的,不生长杂草,除虫一般使用物理除虫,不适用杀虫剂。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成本,有使得作物品质有保障。
在同一个空间收获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既可以收获植物类的产品,又可以收获鱼类获得蛋白质类产品。不过这个系统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一旦长时间停电,整个系统就可能崩溃。
前期投资较大,需要建设完备的装置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运营。
运营前期需要一段时间使整个系统“发酵”让物质转换先形成,才能够投入使用,这段时间几乎没有收入,所以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❷ 鱼鸟菜循环系统怎么做
网上有很多关于鱼菜共生系统的制作方法介绍。我的这个方法是自己亲自试验300天后的总结。从2016年11月运行到2017年的8月7日。下面的照片就是今天下午刚照的。
我制作的多功能家庭版鱼菜共生系统的功能主要有这些:
第一、放置鞋子或其它杂物。鞋架高45公分,分成了两层。既可以放鞋子、也可以放其它东西。
鱼菜共生系统整体图:下层放置鞋子和其它东西
第二、养鱼或养观赏鱼。由于有剩饭或剩菜,刚开始时想用自己家的剩菜剩饭养鱼。所以现在在鱼缸里能看到:观赏鱼——锦鲤、草鱼、乌龟、泥鳅和野外抓回来的小鱼。
锦鲤
草鱼和乌龟
清道夫
泥鳅(金龙)
看到小鱼没有
第三、种观赏植物或蔬菜。种过红薯、空心菜,红薯和空心菜会生病,现在死的快完了。还有绿萝和富贵竹。绿萝和富贵竹长的很好。
红薯
富贵竹间的空心菜
绿萝
怎么做呢?
第一、量自己家用来放置多功能鱼菜共生装置的空间:长多少、宽多少。
第二、根据空间大小制作多功能鱼菜共生装置(现在以长100公分、高70公分、宽47公分)来讲制作
购买玻璃
在玻璃店宽47公分、长100公分的玻璃1块为底、长100公分、高70公分的玻璃2块为侧面长的边。宽45公分、高70公分的玻璃2块为侧面短的边。玻璃要磨边。
2.购买玻璃胶
在购买玻璃店的地方购买粘贴玻璃专用的玻璃胶。用于粘玻璃用。
3.购买1把玻璃胶枪
4.购买制作鞋架的木头
在木材店购买宽6公分、高10公分的木头一根,切成4段长45公分的木柱子,用做鱼菜共生系统的四个柱子。购买款2公分、高3-4公分的木头一根,用来做鞋架的架子和固定鱼缸的支柱。
5.购买PVC管、接头、转换接头及连接专用胶水
直径11公分的PVC管3米,11公分转5公分转换接头6个,直径5公分的PVC管2米,5公分的直芽接4对。专用水管连接胶水2瓶。
6.在卖观赏鱼店里买过滤用的过滤棉、潜水泵等。
7.根据实际需要再买其他东西。所有的东西在五金店、卖观赏鱼的店、木头店都能买齐。
材料买齐了,就动手实现自己的自制的多功能家庭版鱼菜共生系统吧。
❸ 课程设计要做生态水培循环系统(鱼菜共生),可以用什么做模型啊具体应该怎么做,求各位大神支支招
❹ 怎么自制小型鱼菜共生系统。所需材料有
2.苗床:至少深30 CM 容器
3.种植材料(或者说滤材料):填满苗床火山岩(10MM)或者石(10MM),陶瓷球,本贵点.
4.其:泵,水管等
5.植物,或植物种
制作取材,所材料我列,制作灵取舍.
制作原理程:
原理:通泵鱼缸包含鱼粪等杂质水泵苗床,经苗床滤水由苗床流鱼缸.苗床作用滤解废物供蔬菜吸收,蔬菜吸收鱼产废物,达改善水质目.
制作程并复杂,关键主要苗床进水:
进水(鱼缸苗床)两种:
1.排管灌水,优点,水流均匀,缺点,容易堵塞水口
2.直接灌水,优点,堵塞水口,缺点,水流均匀
水(苗床鱼缸)两种:
1:直接排水:优点,制作简单,缺点滤材料利用能完全,面部材质没水浸没造植物供养足.
2.虹吸排水:优点:滤均匀,缺点:制作复杂
我喜欢选择直接灌水虹吸排水
灌水制作,若直接灌水,用泵抽水灌进苗床,若排管灌水,需要做路管道,管道扎眼,路管道连水泵放苗床.具体制作细述,尽量苗床均匀水.苗床排水管直接排水虹吸排水都需要苗床排水口,排水口接排水管,且排水口必须与材质隔离,我用10CM直径PVC管做隔离物,管部打满眼.(部用打眼,使水必须面走,增加滤效),PVC管套住水口,使与材质隔离
❺ 怎么自制鱼菜共生系统。所需材料有
2.苗床:一个至少深30 CM 的容器 3.种植材料(或者说过滤材料):可以填满苗床的火山岩(10MM大小)或者石头子(10MM大小),还可以是陶瓷球,只是成本贵点. 4.其他:泵,水管等 5.植物,或植物种子 因为制作方法可以就地取材,所以很多材料我就不一一列出,制作时你可以灵活取舍. 制作原理和过程: 原理:通过泵将鱼缸里包含鱼粪等杂质的水泵到苗床,经过苗床过滤后水由苗床流回鱼缸.苗床的作用就是过滤和分解废物以供蔬菜吸收,蔬菜吸收了对鱼产生的废物,达到改善水质目的. 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关键主要在苗床的进出水: 进水(鱼缸到苗床)有两种方法: 1.排管灌水,优点,水流均匀,缺点,容易堵塞出水口 2.直接灌水,优点,不堵塞出水口,缺点,水流不均匀 出水(苗床回鱼缸)也有两种方法: 1:直接排水:优点,制作简单,缺点过滤时材料利用可能不完全,上面会有一部分材质会没水浸没造成植物供养不足. 2.虹吸排水:优点:过滤均匀,缺点:制作复杂 我喜欢选择直接灌水和虹吸排水 灌水的制作,若直接灌水,就用泵抽水灌进苗床就可以,若排管灌水,就需要做成一个回路管道,在管道上扎眼,然后将回路管道连上水泵放在苗床上.具体制作就不细述,尽量在苗床上均匀出水就好. 苗床的排水不管是直接排水和虹吸排水都需要在苗床上有个排水口,排水口接排水管,而且排水口必须与材质隔离,我用10CM直径的PVC管做隔离物,在管子下部打满眼.(上部不用打眼,使水必须从下面走,增加过滤效果),然后将PVC管套住出水口,使它与材质隔离.
❻ 最常见的鱼菜共生系统的基本制作是怎样的
2.苗床:一个至少深30 CM 的容器 3.种植材料(或者说过滤材料):可以填满苗床的火山岩(10MM大小)或者石头子(10MM大小),还可以是陶瓷球,只是成本贵点. 4.其他:泵,水管等 5.植物,或植物种子 因为制作方法可以就地取材,所以很多材料我就不一一列出,制作时你可以灵活取舍. 制作原理和过程: 原理:通过泵将鱼缸里包含鱼粪等杂质的水泵到苗床,经过苗床过滤后水由苗床流回鱼缸.苗床的作用就是过滤和分解废物以供蔬菜吸收,蔬菜吸收了对鱼产生的废物,达到改善水质目的. 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关键主要在苗床的进出水: 进水(鱼缸到苗床)有两种方法: 1.排管灌水,优点,水流均匀,缺点,容易堵塞出水口 2.直接灌水,优点,不堵塞出水口,缺点,水流不均匀 出水(苗床回鱼缸)也有两种方法: 1:直接排水:优点,制作简单,缺点过滤时材料利用可能不完全,上面会有一部分材质会没水浸没造成植物供养不足. 2.虹吸排水:优点:过滤均匀,缺点:制作复杂 我喜欢选择直接灌水和虹吸排水 灌水的制作,若直接灌水,就用泵抽水灌进苗床就可以,若排管灌水,就需要做成一个回路管道,在管道上扎眼,然后将回路管道连上水泵放在苗床上.具体制作就不细述,尽量在苗床上均匀出水就好.苗床的排水不管是直接排水和虹吸排水都需要在苗床上有个排水口,排水口接排水管,而且排水口必须与材质隔离,我用10CM直径的PVC管做隔离物,在管子下部打满眼.(上部不用打眼,使水必须从下面走,增加过滤效果),然后将PVC管套住出水口,使它与材质隔离.
❼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
鱼菜共生系统的原理是:将养殖物排放至水中的废物,经硝化分解后由栽培的作物吸收净化,作物将水净化后再回收补充养殖用水,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只要控制好合理的养殖密度,适时适量的投喂,并配合季节选择蔬菜作物,再适时适量的补充微量元素和调节水的酸碱度,那么这套系统就能形成一个半封闭的节能、省水、省肥的循环生产系统。
❽ 鱼菜共生介质用什么好
、以固定公式计算出的比例进行餵食。
在一个设计正确且保持平衡生态的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类和蔬果的比例,是建立在餵食比例当中。所谓的餵食比例是指,在每一平方公尺的水耕式植床中,每日需要餵食鱼类饲料的总量。在一个采用浮筏式的系统中,最理想的餵食比例是,60至100公克 / 每平方公尺 / 每日。
例如,假设平均每日餵食鱼类的饲料总量为1000公克,套用60公克 / 每平方公尺 / 每日餵食比例的计算,则水耕式植床的面积应为16.7平方公尺。
相反地,在200平方公尺的水耕式植床中,若要套用100 公克 /每平方公尺 / 每日的餵食比例,则在调整养殖槽体积、鱼的数量和养殖程序后,计算出的每日餵食的饲料总量为2万公克。
最理想的餵食比例也会随著几个因素而有所不同,譬如,水耕植床的型式(浮筏式或砾石床)、蔬果的种类、水中的化学成分、过滤时所丧失的水量等因素。
二、确保系统中鱼只养殖的持续性
有 两种方法可以确保系统中,鱼只养殖的持续性没有间断的情形发生。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多个养鱼槽,然后交错安排养殖。美属维京群岛大学(以下简称UVI)鱼 菜共生系统的设计是置放4个养鱼槽。由於吴郭鱼的养殖周期约24个星期,而置放在每个养鱼槽中的吴郭鱼都是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以每6个星期便可以收获 一次。当其中一个养鱼槽中的鱼只都全数捞出以后,我们须再放入新的鱼苗,此时鱼饵餵食总量须减少25% 到30%,然后在接下来的6个星期中,再逐渐回复到原始该有的餵食量。在进行这种交错安排养殖时,餵食量和水中提供给蔬果的养份程度会有所波动,但是波动 的幅度不大。当系统中只有置放一个养鱼槽时,在捞出收获的成鱼和再放入新鱼苗时,餵食量将下降90%,而在接下来的24个星期中,再逐渐恢复餵食量到原有 的餵食比例。如此一来,水中提供给蔬果的养份,在放入新鱼苗时会降到很低,而在快要捞出成鱼时,水中的养份攀高,这将对系统中水耕式蔬果的种植产生不良影 响。
另 一种确保系统中鱼只养殖持续的方法则是,在单一的养鱼槽中放入不同尺寸大小的鱼群。以养殖24个星期就可以收成的吴郭鱼为例,养鱼槽中放入6组不同尺寸大 小的鱼只。然后每个月再用量尺放入水中,过滤捞出大型的成鱼,接著再补回同数量的鱼苗。如此一来,水中提供给蔬果的养份含量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这种方式适 用於空间较小,且须降低投入成本的系统,然而它有两个缺点。每个月使用量尺进行打捞成鱼时会造成鱼群紧张,且同时引起小部分的鱼只死亡。另外,发育迟缓的 鱼只躲避过打捞后,将会长时间留在系统的养鱼槽中,造成鱼只饲料的浪费。
三、钙质、钾质和铁质的补充。
植 物的生长需要13种不同的营养成分,而鱼只的餵食提供了水中10种适量的营养成分。然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栽种甜美蔬果所需的钙质、钾质和铁质含量往往过 低,需要另外补充。UVI的鱼菜共生系统,钙质和钾质的补充是透过,在调整pH酸硷值时,所加入的钙氢氧化物和钾氢氧化物中来取得。铁质则是透过添加一种 与金属结合的螯合物(chelate)。
四、确保良好的通风。
鱼 菜共生系统中的鱼只、蔬果和细菌,需要适量的水溶性氧气来达到最优化的生长。养鱼槽和蔬果所需的水中含氧量,必须维持在每公升5毫克的标准上。水中适当的 含氧量,对於维持那些将氨(ammonia)与亚硝酸盐(nitrite)有毒成分,转化为无毒硝酸盐离子(nitrate ions)的硝化细菌 (nitrifying bacteria)数量,亦是不可或缺。水中的氨主要是透过鱼鳃分泌而产生。亚硝酸单胞菌(nitrosomonas)将氨转换为亚硝酸盐,而硝化杆菌 (nitrobacter)则将亚硝酸盐转换为硝酸盐。这种硝化作用需要氧气来进行。
五、排泄物质的移除。
在 餵食给鱼只的饲料中,大约有25%最后会以排泄物的形态存在养鱼槽中,所以设置过滤设备来阻绝这些排泄物,流入水耕式植床中是必要的。若没有进行妥善的移 除,这些排泄物将附著在植物的根部,然后在逐渐腐败的过程中,将减少水中的含氧量,以及影响植物根部对水分和养分的摄取。过多的排泄物也会对硝化细菌产生 不良影响。当排泄物在分解时,氧气被消耗而产生出氨。
❾ 【转】什么是鱼菜共生系统鱼菜共生系统是如何构建
鱼菜共生系统其实就是个力求模拟自然生态的一个人工的完整的自然循环水系统,比起很多时兴的生态鱼缸,传统养殖,传统种植都更加接近自然,过滤效果更加强大,而且更加节约制作成本,也少掉了很多日常维护以及可以屏弃所有的添加鱼药和化肥农药,使得鱼更加健康,菜也更加安全.
鱼与植物间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达到动态平衡,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为植物生长提供富足的养分,植物净化吸收的水又可作为养殖水返回鱼缸,无任何环境污染与排放负担。
这是一个新兴的养鱼种菜方法,无论国内国外一切都在摸索的过程,这种系统的建立规模可大可小,小到家庭,后院的水族爱好,大到形成工厂化立体种植的生态农耕模式.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家庭普遍拥有后院,不少人都开始建构自己的庭院式鱼菜共生系统,所以很多专家其实都来自民间.由于这种系统的过滤效果强,制作过程简单,制作成本低,加上环保等优点,在澳洲国内已经逐渐受到更多的水族爱好者,种植爱好者,环保爱好者的关注,未来的专家也将来源于他们之间.
那么鱼菜共生系统是如何构建?其实很简单,就是鱼池养鱼,养的鱼可以包括观赏鱼、石斑鱼、鲈鱼、鲶鱼、鲤鱼、鲫鱼,甚至虾,龟等,用石头子,火山岩等基质作苗床种植各种蔬菜(瓜果,叶菜)等植物,用水泵抽送的饲养水流经种植床后返回到鱼池,循环往复,蔬菜可以从循环的饲养水中汲取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水在循环中也得到了矿质元素与固态物的吸收净化,待返回鱼池时,水质已得到了生物过滤与净化.对于养鱼来说苗床的作用就是一个天然的生物过滤作用.对于种植来说饲养水就是天然的营养液.如果同时混合栽种各种蔬菜,就可以起到防虫的效果,也就是把香菜、黄瓜、番茄、罗勒、甜菜、爬豆、万寿菊等进行科学的混栽,就能起到生物抑虫抑菌作用,与单一栽培青一色的品种,要效果更好.
相信现在知道鱼菜共生的人还只是少数,关于这方面的信息现在还真的很少,网上的这方面的资源更加匮乏,而澳洲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扩大,而我们都希望能知道得更多,我们也希望能比其他人懂得更多.
你也许是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这里,对于鱼菜共生你也许会觉得这或许是个非常神秘的东西,网络上那些华丽的词汇把它装饰成了一种高深莫测的学问,而实际上只要你肯钻研和学习,你不但能在其中享受到动手和收获的乐趣,你也能很快摸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高手.
之前我也是一名水族爱好者,学习各种技术,研究各种过滤方法,
体验了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犯过每个高手和低手的高级和低级错误,然而很多年以前我偶尔从我的一个澳洲朋友那知道关于鱼菜共生的事情时,我惊讶于它的简单和通俗.这些年努力的学习和实践,在收获到高质量的食物,享受到成功的乐趣的同时,我越来越被鱼菜共生的那种自然朴实的魅力所吸引.
也许你是首次听到鱼菜共生,含有鱼粪等废物的养殖水被泵到长着植物的苗床上,供给植物根部吸收养分,当水回到鱼池的时候,它不但已经是得到净化,而且也充足了氧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充满活力的活水.两者完美的组合成一个高效,节能以及高产的养殖栽培系统.不同的人可以从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构造他们自己用途的系统,水族爱好者把它做成比较美观的系统,同时种植一些观赏植物和蔬菜,而有些人可能就倾向于建造一种可以提供新鲜安全的鱼和蔬菜等食物的系统.
鱼菜共生系统的构建不拘一格,形式多种多样,你即可以因陋就简,你也同样可以奢侈豪华,根据你场地的形状大小,你可以选择你所需要的,经济能够承受的装置,只要是能装水的东西你基本都可以使用,豪华的如水族箱,鱼池,简单的如废弃的水桶水盆,你同样可以选择用废弃的浴缸,水槽,PVC管,定制的玻璃纤维缸等等.系统的苗床并不只是一定只用到石头子,我们还可以简单地将植物穿过泡沫板,让泡沫板漂浮在水上,现行的NFT,气培等各种栽培技术都可以借助你的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在这个系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