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有哪些要求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回用标准的系统答。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除用于浇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非生活用水用途。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❷ 雨水收集池的设计要求是什么是10000的建筑面积设一个500的收集池么拿本规范里面有介绍
雨水收集池收集量的确定要根据本地区的雨量,收集目的(是利用还是调蓄),当地的污染情况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雨水收集池以调蓄雨水控制污染为目的,其设计重现期一般为0.2~0.5年一遇重现期的降雨。
你可以查查相关论文,这是很复杂的问题,如果要是只考虑污染物去除的话,以河北为例,只收集屋面雨水前15mm就能起到比较好的控制效果,具体还是要结合该地区污染特性的。
❸ 雨水收集设计规范壹水务品牌哪里有售
雨水收集设计规范处理回用设备是收集屋面、路面等的雨水,处理达标后回用,雨水收集设计规范回用
❹ 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的执行标准
1)、产品标准
国内标准
《虹吸雨水斗》CJ/T 245-2007
国外标准(部分)
《虹吸式雨水斗》ASME A112.6.9-2005
《屋面虹吸排水系统》VDI 3806-2000
2)、工程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技术规程》CECS 183:200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
《屋面排水塑料管虹吸系统设计和安装标准》ASTM F2021
3)、相关标准图
09S302《雨水斗选用及安装》
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
❺ 雨水收集池的设计要求是什么是10000的建筑面积设一个500的收集池么拿本规范里面有介绍
摘要 要求:PP模块雨水蓄水池的挖土厚度必须在0.5m以上4m以下,必须满足设计的耐上浮要求,对设计没有要求的,必须满足表5.2.7-4的最小挖土厚度要求。考虑到蓄水池的施工中、排气检查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蓄水池需要采取防止上浮的对策。
❻ 雨水收集工程在设计施工方面有什么标准,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政策法规之类的
主要依据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146-2002、《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城市中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8920-2002、《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实施指南》、甲方提供的图纸和资料、专业雨水收集公司的设计、施工管理经验等。
❼ 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安装
雨水斗安装
● 基本要求:
● 保利虹吸式雨水斗应设置在屋面或天沟的最低点,每个汇水区域的雨水斗数量不少于两个。两个雨水斗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0m。雨水斗距屋面边缘的距离不少于1m,并不大于10m。
● 保利虹吸式雨水斗与屋面(天沟)以及管路系统系统应可靠连接。
● 系统接入多个虹吸式雨水斗时,雨水斗排水连接管应接在悬吊管上,不得直接接在雨水立管的顶部。
● 接入同一悬吊管的虹吸式雨水斗应在同一屋面标高。
● 天沟起点深度应根据屋面的汇水面积、坡度及虹吸式雨水斗的斗前水深确定。天沟坡度不宜小于0.003。
● 要注意雨水斗内不得遗留杂物、充填物或包装材料等,清除流入短管内的密封膏,再安装其他部件,以免堵塞。
混凝土屋面虹吸雨水斗安装: ● 要求:天沟平直、同一天沟内的雨水斗标高要一致,雨水斗要固定牢固, 土建施工时在屋面雨水斗安装位置预留孔洞,安装时将不锈钢底盘平放在孔的 正上方(确保底盘与楼板顶面标高一致),同时封堵尾管与孔之间的空隙。(见图片)
2)、管道安装
基本要求:
● 雨水管道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安装,悬吊管不设坡度、要水平安装。
● 雨水横管与立管、立管与排出管的连接弯头采用两个45°弯头或R≥4D的90°弯头。
● 雨水管穿过墙壁和楼板按要求设置套管。
● 安装过程中,管道及雨水斗的敞开口应采取封堵措施。
● 悬吊系统应避免穿越建筑沉降缝伸缩缝。当因现场情况无法避免时,应根据系统管材的特点,考虑不同管材的挠度,采取相应措施。
HDPE管安装:
● 保利HDPE管采用热熔对焊连接或电熔套管连接。
● HDPE管采用管子切割机切割,切口垂直于管中心,在悬吊的HDPE水平管上使用电熔管箍,与固定件配合安装。
● HDPE管热熔对接连接:将需安装连接的两根PE管材同时放在热熔器夹具上(夹具可根据所要安装的管径大小更换夹瓦),每根管材另一端用管支架托起至同一水平面。用电动旋刀分别将管材端面切平整,确保两管材接触面能充分吻合。将电加热板升温至210°C,放置两管材端面中间,操作电动液压装置使两端面同时完全与电热板接触加热。加热达到要求后,抽掉加热板,再次操作液压装置,使已熔融的两管材端面充分对接并锁定液压装置(防止反弹)。加热时管材卷边厚度、对接时间均要满足材料工艺要求,一般可参照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及规范要求。
● 电熔连接:将PE管材完全插入电熔管件内,将专用电熔机两根导线分别接通电熔管件正负两极,接通电源,将预埋在电熔管件内的电热丝加热,使电熔管件与管材接触处材料在加热后熔接成一体。
埋地管安装:
● 由于系统压力较大,排出管宜采用能承压管,并在出户口管道管径加大二级,以便泄压,从而不会冲坏与其连接的雨水井。
● 埋地雨水管的埋没深度应在冰冻线以下,应考虑管线上部的荷载。
● HDPE管铺设在-般土质的管沟内铺一层厚度不小于100mm的砂垫层,在穿入检查井与井壁接触的管端部位涂刷两道粘结剂,并滚上粗砂,然后用水泥砂浆砌入,防止漏水,雨水立管的底部弯管处,应设混凝土支墩或采取牢固的固定措施。
灌水、通水试验:
● 埋地部分管道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隐蔽。
● 雨水斗安装后,必须对屋顶或天沟做灌水试验。试验时堵住所有雨水斗,向屋顶或天沟灌水。水位应淹没雨水斗,持续lh,雨水斗周围屋面或天沟应不渗漏,为合格。
● 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个系统上部的雨水斗。高层建筑灌水可分段进行。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 雨水主立管、水平管及干管均应作通水试验,排水应畅通,无堵塞。
❽ 雨水收集工程建设有哪些规范
ASTM F2922-2013e1
实施日期:2013-11-01
现 行
中文名:聚乙烯波纹壁雨水收集室标准规格
英文名: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Polyethylene (PE) Corru
ASTM F2787-2013
实施日期:2013-04-01
现 行
中文名:热塑性塑料波纹壁雨水收集室结构设计规程
英文名:Standard Practice for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rmop
IS 15797-2008
实施日期:2008-01-01
现 行
中文名:屋顶雨水收集-指南
英文名:Roof top rainwater harvesting - guidelines
❾ 请问雨水收集系统相关设计资料安装方式
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查阅相关设计资料来确定相应的安装方式:
注意事项
1、模块安装必须是(1000×500×400mm)严格按照长宽高为单体承插式组合承插式为一体的垂直受力。
2、确保雨水矩阵周边有足够的排水设施,以防止周边任何潜在的渗静水压力。
3、雨水矩阵按照长形布局应在池面前端、后端或中间应设有通风口或检查井、设备井通向池低。以防雨水池内部形成真空状态直接影响雨水的自然动态。
4、每个模块池的整体安装前期必须设有雨水格栅截污、过滤、弃流装置。在雨水矩阵前端安装,设雨水控制溢流井。以免造成堵塞或爆满。
5、模块系统安装时若出现任何情况必须谨慎及时处理,如:模块安装完毕时,必须及时回填覆土,防止雨水天气雨水量过大打字整体模块池浮起移位,造成更大损失。
6、按照项目工程的承重部位必须按照承重措施实施。以免因超荷载造成塌陷。
7、沿着箱体侧边拉施工直线确保模块横平竖直。
8、摊铺土工布和防水膜时注意周边压实,以免被风吹起,引起意外。
9、模块连接用锁扣把相邻的模块连接形成整体连接。可以防止晃动和独立移位。
1、雨水收集
1. 根据操作指南模块安装。如果产品中有任何缺陷必须放在一边替换掉。
2. 基础必须承重,基础按照现金国家规范实施夯实及混凝土基础。检验基础是否空虚,防止因基础空虚造成水箱下陷、漏水等。
3. 完成基础后有细沙(100mm)找平基底表面缺陷,且有利于水池底部排水。
4. 在基础底部铺设一层保护防水膜的土工布(≥300g),使土工布与坑的两侧预留有足够的边用以覆盖整个水池顶部。
5. 在铺设土工布上方再铺设一层防水膜(≥1.0MM),按照水池的尺寸设计铺设。防水膜内保持干净无杂物无高度硬块,防止压破防水衬垫。
6. 为保护产品在安装过程中从内部破坏防水层,在防水层上方在铺设一层土工布来做保护,最后再将模块在上方摆放。(如:土工布/防水膜/土工布)
7. 在开始安装模块水池时,按照已装配好的单体模块平放池底,再用连接口连接。
8. 模块水池安装好后,把原有预留的土工布及防水膜拉结到模块水池的上部固定。在平设土工布一层维护雨水矩阵上部。以便回填。
9. 设备安装,按照图纸设计前期的相关的雨水格栅截污、过滤、弃流装置。按照雨水矩阵的上部预留进水口标高设施前期设备位置。
10. 前期相关设备井连接选用承插口连接或是粘接口连接。
2、雨水渗透
1、根据操作指南模块安装。如果产品中又任何缺陷必须放在一边替换掉。
2、水池基础采用渗透系数较好的材料铺设(具体根据水池大小及渗透时间来确定)上方用细沙夯实找平。
3、在夯实的沙基上设置透水土工布,边缘预留足够的边用来包裹到水池顶部。
4、在开始安装模块水池时,按照已装配好的单体模块平放池底,再用连接口连接。
5、模块水池安装好后,把原有预留的土工布拉结到模块水池的上部固定。在平设土工布一层维护雨水矩阵上部,以便回填。
渗透池、渠包基础及回填层都因采用渗透系数较好的材料进行铺设及回填。
池体包裹物必须选用透水较好的透水土工布替代了雨水收集池所用的防水层。
❿ 雨水收集池设计否认国家准则或者规范。
一般来说雨水收集池收集量的确定要根据本地区的雨量,收集目的(是利用还是调蓄),当地的污染情况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雨水收集池以调蓄雨水控制污染为目的,其设计重现期一般为0.2~0.5年一遇重现期的降雨。我们学校研究这方面比较多,你可以查查相关论文,这是很复杂的问题,如果要是只考虑污染物去除的话,以北京地区为例,只收集屋面雨水前15mm就能起到比较好的控制效果,具体还是要结合该地区污染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