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C 该实验的目的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在设置对照时,要排除无关变量干扰和影响实验结果。 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水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上面盖上木板,实验变量是水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实验装置内是湿土,在一侧上盖上木板,另一侧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光照。该选项符合题意。 D、实验装置内是干土,在一侧上盖上木板,另一侧上面盖上玻璃板,实验变量是光照。但是我们常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干燥的地方一般看不到鼠妇,说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该装置内放上干土会干扰和影响实验结果。与选项C相比,选项C更科学。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初中生物】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实验装置:“一边盖上纸板,另一边盖上玻璃板”
盖上纸板制造一个阴暗的环境。
盖上玻璃板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鼠妇逃脱,一方面是即使盖上玻璃板,因为它透明,所以制造了一个有光的条件,和盖上纸板的那边作对比,作对照。
主要是防止鼠妇逃脱。
如果不盖的话,鼠妇都往没有盖盖子的一边爬,希望爬出去,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3. 初一鼠妇实验经过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实施计划:
环境/2M/3M/4M/5M/6M/7M/8M/9M/10M/11M
明亮/10/8/8/7/5/2/1/0/0/0/0/
阴暗/0/2/2/3/5/8/9/10/10/10/10/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结果会更理想.
4. 关于鼠妇的实验报告
鼠妇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机时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 二、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 1、原理:鼠妇随机分布在湿度、温度低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2、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书本或纸盒。 3、实验步骤:将鼠妇放入纸盒一端,并一边有光一边无光,(或将10只鼠妇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每次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三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记于下表:环境/次数一二三平均值有光处7只6只8只70%无光处3只4只2只30%五: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六:表达和交流: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5. 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A. B. C. D
该实验探究的是“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水分,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水分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影响、干扰的实验结果.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该选项符合题意. 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由选项C可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6. 求初中七年级生物鼠妇实验七个过程
一准备一盒子,二准备一块能罩住盒子的透明玻璃,三把一边涂黑,四去抓鼠妇,五把鼠妇放到盒子里,六盖上玻璃,七看是去哪边的鼠妇多(一边透明一边是涂黑的)
7. 有关鼠妇的实验
课题: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地点:生物实验室
时间: 2006。3
班级:初一
学习目标:1、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3、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知识目标:1、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发现或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探究方案)→实施计划(探究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结论(肯定或否定假设或进一步探究)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如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光照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而温度、湿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即在鼠妇随机分布的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侧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活的。
3、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对照实验的设计。即设计出光环境与暗环境(2)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3)统计次数不宜过少。(4)重复实验时,拿去遮光纸,等鼠妇分布均匀时再在一侧遮光,遮光侧可交替进行。(5)实验完毕,把鼠妇放归大自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策略:1、此次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探究的每一个步骤,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鼠妇的生活环境,或本探究第一段文字呈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不是随便作用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多举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关键步骤。
2、在实验中可以研究的因素有很多,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本节课只对单一因素进行研究。其他如温度、湿度、水分等将于下节课进行探究。
3、表达和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将多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
学法引导: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体会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
1、原理:鼠妇随机分布在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光照侧和黑暗机时即为对照,通过对照、看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活的。
2、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士、花铲、解剖盘、玻璃板、书本。
3、实验步骤:A、在解剖盘内放上一层湿士,盖上玻璃板,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书本。B、将鼠妇放入以上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或将10只鼠妇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C、每分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记于下表:
环境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1分
明亮
阴暗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
附:讨论题目
1、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你如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光)引起的?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图是参考资料
8. 鼠妇观察小报告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9. 鼠妇的调查报告怎么做
鼠妇的生活环境及采集
鼠妇喜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院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我们在学校园里采集时发现,鼠妇的数量较少,个体也较小,以一些个体小的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采集得到,但数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则其数量会很少,而且水分过多数量也会大大减少。为了采集的方便,我们经过一番努力后发现,如果把台湾草连根铲起,倒盖在墙边的草坪上(可盖两到三层),开始几天不要浇水,等草干了之后,三天左右浇少量的水,只要保护相对潮湿就可以。一个月左右开始采集,则可得到个体较大,数量较多的鼠妇。而且,采集过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妇的收集过程中,必须小心地保护,收集后,容器内应带一些湿土和注意通风。湿土最好是富含有机质,颜色以黑色最佳,同时可放几片烂树叶或一些植物的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