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变红色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分子不断运动
;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
(2)用初中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促进氨水受热分解
.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
反应速度快
;②
大大降低了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
变红色
,不同变化是
下面的先变红色上面的后变红色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
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
在支管口接上导管通入一个放有燃烧蜡烛的烧杯内
、
在大试管内装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⑵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⑶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可以怎么改进
方法一
1、实验所需用品:可乐瓶(1升)一个、矿泉水瓶(550ml)两个、注射器(5ml)三个、烧杯(200ml)两个、滤纸、浓氨水、酚酞试液、热水。
(九年级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第 1 页 共 4 页)
2、准备工作:本实验是在原
人教版“分子运动”实验基础上
进行改进创新,用封闭的可乐瓶
替代半封闭的大烧杯,用喷有酚
酞的白色滤纸花替代盛装酚酞的
小烧杯,用吸取浓氨水的注射器
替代敞口的小烧杯。为了让演示
实验更生动有趣,可将滤纸折成
漂亮的花朵状,用细线系住从可
乐瓶口放入瓶内中下部,盖上瓶
盖即可。学生分组使用的瓶子选用矿泉水瓶。实验用的滤纸可让学生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长细线系好,从瓶
口伸入,并用瓶盖将其固定在瓶身的中上
部。
3、实验过程:
本实验主要分为两
部分,一是教师的演示实
验用可乐瓶,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创新实
验,用矿泉水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将喷有酚酞试液的滤纸花用细线系住固定在
可乐瓶的中下部,然后在瓶身底部用注射器注入微
(九年级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第 2 页 共 4 页)
量浓氨水,很快处于瓶子中上部的白色滤纸花就会逐渐转为红色,说明处在瓶子底部的氨水分子运动到瓶子中上部。现象明显直观,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导其思维进一步深入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分子运动随温度变化情况,小组探究讨论设计方案,最后引导学生做两个对比实验:把滤纸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喷上酚酞,用细线系好固定在水瓶内的中上部,再将两个瓶子一个放入冷水,另一个放入近沸腾的热水中,再由两个同学分别用注射器同时注入一滴浓氨水,观察滤纸花变红的速度,以此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
4、本改进与创新实验的优点:
①、突出知识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实验更加趣味化,引发探究欲望。
②、关注实验的安全性,努力做到环保化,
减小课堂实验对学生的危害。
③、实验用品生活化,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方法二:
1、实验所需用品:浓氨水、酚酞试液、大试管(2 支) 、小试管(2 支) 、胶塞、250ml 烧杯(2 个) 、滤纸条、棉花、玻璃棒
(九年级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改进第 3 页 共 4 页)
2、实验步骤:
⑴把滤纸条放入小试管中,并用酚酞溶
液将其润湿。
⑵在大试管底塞上一团棉花,并把小试
管倒放在大试管中。
⑶向两大试管中倒入等量的浓氨水,塞
上胶塞观察现象。
⑷其中一组放入乘有热水的烧杯中观
察现象。
现象:滤纸条从下至上逐渐变红,且温度越高颜色变化越快。
3、改进实验的效果:
(1)药品用量少,封闭环境对空气无污染。
(2)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能说明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⑷ 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图片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等;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1)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较;(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⑸ 在课外活动中,小兵按照课本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
(1)浓氨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钠溶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分子运动加快,氨水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通过图示可知,浓氨水通过分子运动可到酚酞溶液中,因为氨水呈碱性,所以它能使酚酞变为红色;
(3)图2的装置:装置的本身是密闭的实验装置,再加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作用,促使反应速度快;
故答案为:(1)浓氨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钠溶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分子运动加快,氨水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变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降低了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⑹ (6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在不断运动
(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变红也可)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筹异(符合题意均可) ⑺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如何创新
一、对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实验的创新 ⑻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时按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甲、乙、丙三个烧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与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装置的改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然气热水器用过之后用不用关闭燃气阀门
浏览:189
中华v3仪表盘怎么设置自检
浏览:818
轴承精车刀具怎么检验
浏览:581
墙壁上的阀门怎么更换
浏览:830
甲基橙制备实验装置
浏览:743
固体自动加料计量装置
浏览:345
实验装置的安装
浏览:10
平开窗五金件价格
浏览:825
摩擦轴承怎么分
浏览:958
机械装置及原理图
浏览:646
天籁地暖的阀门怎么开
浏览:353
电饭锅老牌子机械有什么
浏览:533
自喷管道湿报阀后阀门均加锁具至开启位置
浏览:336
做医疗器械的用什么数控机床
浏览:404
空调制冷好使制热不好使怎么导线
浏览:906
北方五金机电公司物业电话
浏览:889
自动化设备生产什么产品好
浏览:302
汽车前轮羊头里面轴承怎么拆
浏览:979
机械制图100j7什么意思
浏览:510
河北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哪里卖
浏览: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