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定位自动抱紧装置

定位自动抱紧装置

发布时间:2022-06-02 01:58:59

❶ 打捞用动力头及其配套夹持器

如本章第一节所述,煤矿井下定向钻进工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钻孔坍塌卡钻和沉渣卡钻事故,在采用强力回转、起下钻活动钻具的方法无法解卡的情况下,可选择采用套铣打捞的方法。套铣打捞作业需要使用φ102mm打捞钻杆配套φ107mm打捞钻头或φ127mm打捞钻杆配套φ133mm打捞钻头,采用回转钻进工艺来实现,由于目前的ZDY6000LD型钻机采用的动力头最大扭矩为6000N·m,难以满足长钻孔回转套铣钻进的需要,且其卡盘和夹持器最大通孔直径仅有89mm,无法与φ102mm和φ127mm打捞钻杆配套。

为了满足套铣打捞的需要,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研制了新型定向长钻孔套铣打捞用全液压坑道钻机动力头及夹持器,该套动力头和夹持器可与ZDY6000LD(A)、ZDY6000LD和ZDY6000LD(F)定向钻机的6000N·m动力头和夹持器互换,通过更换卡瓦可与多种规格钻杆配套,动力头最大扭矩达到12000N·m。

一、打捞动力头

(一)结构介绍

12000N·m打捞用动力头是对ZDY6000系列煤矿用履带式全液压坑道钻机动力头的改型设计,两者结构原理相同,是将原动力头的最大输出转矩增大至12000N·m,主轴通孔直径扩大至135mm,与原钻机相比动力头中心升高了55mm。该打捞动力头由油马达、齿轮箱、管夹、抱紧装置、液压卡盘和拖板组成,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7-1,外观如图7-10所示,结构如图7-11所示,零部件明细见表7-2。

表7-1 12000N·m全液压坑道钻机打捞用动力头主要技术参数

图7-10 12000N·m打捞动力头

表7-2 动力头零部件明细

续表

续表

注:表中序号与图7-11中的编号对应。

图7-11 1200N m动力结构示意图

动力头液压卡盘为油压加紧、弹簧松开的胶筒式结构,具有自动对中、卡紧力大等特点,如图7-12所示。控制液压卡盘的压力油通过箱体上的滤油器和配油套进入主轴中的油孔,经过卡盘上的油孔作用于胶筒,最终实现在回转钻进及起、下钻时夹紧钻杆随同回转器一起运动。卡盘通过更换卡瓦可与φ73mm、φ89mm、φ102mm和φ127mm钻杆配套使用,更换卡瓦时,需用专用工具将卡瓦组的弹簧压缩放入橡胶筒内,液压卡盘结构如图7-13所示,零部件明细见表7-3。

图7-12 液压卡盘

图7-13 液压卡盘结构示意图

表7-3 液压卡盘零部件明细

注:表中序号与图7-13中的编号对应。

抱紧装置为常开式结构,在采用孔底马达钻进工艺时使用,由钻机系统通入高压油,使之抱紧输入轴,防止钻杆转动,外观及结构分别如图7-14、图7-15所示,零部件明细见表7-4。

图7-14 抱紧装置

图7-15 抱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表7-4 抱紧装置零部件明细

续表

注:表中序号与图7-15中的编号对应。

(二)安装与拆卸

在更换动力头时,将连接拖板与刮泥板的十字槽半球头螺钉、连接拖板和夹板及下衬板的六角头螺栓、连接拖板和上衬板的六角头螺栓、顶紧拖板与侧衬板的紧定螺钉松掉,这时可以将拖板连同回转器一起从钻机上拆卸下来。然后将新拖板用上述螺钉及螺栓连接在给进机身上,最后用内六角螺栓将动力头与拖板连接起来。

该动力头通过螺栓与拖板连接,拖板采用卡槽式连接安装在给进装置的油缸上,给进油缸带动拖板及动力头沿机身导轨往复运动,实现钻具的给进和起拔。

二、夹持器

(一)结构介绍

配套使用的夹持器与原夹持器的结构相似,如图7-16、7-17所示,零部件明细见表7-5。为保证夹持器零部件的通用性,卡瓦的轴向定位不再采用插杆和紧定螺钉定位,而采用卡瓦凹面受压、螺栓连接的方法。更换夹持器卡瓦时,松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即可实现卡瓦的更换。

图7-16 打捞动力头配套夹持器

图7-17 打捞动力头配套夹持器结构图

表7-5 打捞动力头配套夹持器零部件明细

注:表中序号与图7-17中的编号对应。

(二)安装与拆卸

更换夹持器时,松掉内六角螺钉,利用六角头螺栓将夹持器顶起,将销钉拆掉,即可将夹持器从钻机上拆卸下来。然后利用垫片调整新夹持器中心高与动力头中心高一致,用销钉将夹持器在给进装置上定位,最后上紧内六角螺钉,并装上六角头螺栓,夹持器的更换即可完成。

三、使用与维护

1.使用

12000N·m全液压坑道钻机打捞用动力头及配套夹持器用于定向钻具的卡钻套铣打捞,用配套φ102mm打捞钻杆+φ107mm打捞钻头或φ127mm打捞钻杆+φ133mm打捞钻头,采用回转钻进工艺进行套铣打捞;可从动力头后通孔中进行打捞钻杆的加接、拧卸作业,手柄操作方法和原6000N·m动力头相同,详见第三章所述。

2.维护

12000N·m打捞动力头及配套夹持器维护方法和原6000N·m动力头及配套夹持器相同,详见第三章所述。

❷ 汽车定位器里电子围栏是什么

电子围栏是新兴的一种产品,归结为安防系列产品,可以设定一个范围,车辆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报警!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车载终端,所具有的其中一项功能电子围栏,就是在监测中心平台或车载终端的电子地图上,圈定行程路线、停车场和作业面等范围,该车一旦驶出这个范围,声光报警或断油断电保护。

❸ 汽车抱紧系统有何作用呢

汽车防盗系统,是指防止汽车本身或车上的物品被盗所设的系统。它由电子控制的遥控器或钥匙、电子控制电路、报警装置和执行机构等组成。 最早的汽车门锁是机械式门锁,只是用于汽车行驶时防止车门自动打开而发生意外,只起行车安全作用,不起防盗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后来制造的轿车、货车车门都上装了带钥匙的门锁。这种门锁只控制一个车门,其他车门是靠车内门上的门锁按钮进行开启或锁止。

❹ 有一种安全装置,像绳卡似的,系在安全母绳上,在安全状态下,随着人平稳上升,人如果突然腾空,自动抱紧

这是吊篮施来工必须的安全自设施之一。操作工站在吊篮上,佩戴的安全带扣保护栏杆上。伺服吊篮上下移动的两头各有一根工作钢丝绳,另外两头各有一根安全钢丝绳叫‘生命线’。自动锁套装在‘生命线’上,可以随吊篮自由上升,当吊篮失误下坠瞬间,自动锁即刻锁紧,吊篮及工人的重量随之转移到生命线上。没有采购过这个部件,不知商店叫什么名字,可能就叫安全锁。
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技术规范》上没有俗称的品名。只知道是叫安全锁。

❺ 石油钻井液压抱紧装制工作原理

因气缸、油缸复所需压力较大,一般在油缸制的前末端都设置有缓冲机构,如缓冲活塞,如图所示(好像无法插入图片啊).对于中高压系统,还需辅助措
施来缓冲油缸运动中的冲击,在油缸两端接近行程位置,设置行程开关,由行程开关控制液压油缸的流量;如油缸运动至行程开关处,行程开关发送信号,切断或限
制进入油缸的液压油流量,油缸运动减缓,最终由油缸内的缓冲装置进行缓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❻ 钻机的结构及特点

钻机为整体式布局(图3-1),由主机、操纵台、泵站、履带车体和稳固装置五大部分组成,主机、泵站、操纵台之间用高压胶管连接,共同安装在履带车体之上,结构紧凑,便于井下搬迁运输。

图3-1 钻机结构示意图

一、主机

主机(图3-2)由回转器、给进装置、夹持器、调角装置组成。

图3-2 主机结构示意图

1.回转器

回转器由油马达、变速箱、抱紧装置和液压卡盘组成(图3-3;表3-1)。

图3-3 回转器结构示意图

油马达为手动变量斜轴式柱塞马达,通过齿轮减速驱动主轴和液压卡盘回转,调节马达排量可以实现无级变速。变速箱包含行星齿轮和圆柱斜齿轮两级减速。抱紧装置为常开式结构,在采用孔底马达钻进工艺时通入高压油,使之抱紧输入轴,防止钻杆转动。液压卡盘为油压夹紧、弹簧松开的胶筒式结构,具有自动对中、卡紧力大等特点。控制液压卡盘的压力油通过箱体上的滤油器和主轴上的配油装置供给。配油装置的泄漏油通过变速箱后经回油滤油器直接回到油箱,这部分油既起到润滑齿轮和轴承的作用,又可带走齿轮搅油产生的热量。

表3-1 回转器零部件明细

续表

注:表中的序号与图3-3中的编号对应。

回转器采用卡槽式连接安装在给进装置的拖板上,借助给进油缸带动拖板沿机身导轨往复运动,实现钻具的给进或起拔。回转器主轴为通孔式结构,使用钻杆的长度不受钻机给进行程的限制。

(1)抱紧装置

抱紧装置(图3-4;表3-2)为常开式结构,在采用孔底马达钻进工艺时通入高压油,使之抱紧输入轴,防止钻杆转动。

图3-4 抱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表3-2 抱紧装置零部件明细

续表

注:表中序号与图3-4中的编号对应。

(2)液压卡盘

液压卡盘(图3-5;表3-3)为油压夹紧、弹簧松开的胶筒式结构,具有自动对中、卡紧力大等特点。控制液压卡盘的压力油通过箱体上的滤油器和主轴上的配油装置供给。

图3-5 液压卡盘结构示意图

表3-3 液压卡盘零部件明细

注:表中的序号与图3-5中的编号对应。

2.给进装置

给进装置由两根并列的给进油缸、机身和拖板组成(图3-6;表3-4)。给进油缸选用双杆缸,两侧的活塞杆与机身的两端固定。缸体上的卡环卡在拖板的挡块之间,缸体在活塞杆上往复运动即可带动拖板及回转器沿机身导轨移动。

表3-4 给进装置零部件明细

续表

注:表中序号与图3-6中的编号对应。

图3-6 给进装置结构示意图

3.夹持器

夹持器(图3-7;表3-5)固定在给进装置机身的前端,用于夹持孔内钻具,还可配合回转器实现机械拧卸钻杆。卡瓦由螺钉固定在卡瓦体上,卡瓦体靠挡边与销轴实现轴向固定。将两根销轴抽出即可从一侧取出卡瓦体,使夹持器通孔扩大,以便通过粗径钻具。在夹持器与给进机身的连接处设有两组调整垫片,用于调整夹持器卡瓦组的中心高,使之与回转器主轴中心高相一致。

图3-7 夹持器结构示意图

表3-5 夹持器零部件明细

续表

注:表中序号与图3-7中的编号对应。

4.调角装置

调角装置由横梁、撑杆、滑轮装置、支座、垫板和销组成。横梁用来稳固给进装置。调角时滑轮装置套装在上稳固装置前油缸上,用钢丝绳绕过滑轮和横梁。油缸上顶,横梁即上升,进而带动给进装置上仰。俯角调整是通过调整下稳固装置前后支腿高度差实现的。

二、操纵台

图3-8 操纵台结构示意图

操纵台是钻机的控制中心,由多种液压控制阀、压力表及管件组成(图3-8;表3-6)。钻机行走、转向、动力头回转、给进起拔、机身调角稳固等动作的控制和执行机构之间的联动功能都是通过操纵台上的阀类组合来实现的。为使钻机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按不同的工作状态,将操纵台分为主操纵台和副操纵台两部分。主操纵台在钻孔时使用,设在履带车体后方左侧,也便于在钻进时观察孔口情况,远离孔口进行操作,有利于安全。副操纵台在钻机行走、车体稳固调角或测斜时使用,设在履带车体后方中间位置,符合操作及驾驶习惯。

表3-6 操纵台零部件明细

续表

注:表中的序号与图3-8中的编号对应。

主操纵台上设有马达回转、给进与起拔、起下钻功能转换、钻进功能转换、夹持器功能转换、Ⅱ泵功能转换、Ⅱ泵分流功能转换七个操作手把,溢流阀调压、减压阀调压和起拔节流三个调节手轮,以及Ⅰ泵系统压力表、给进压力表、起拔压力表、Ⅱ泵系统压力表和回油压力表等五块压力表。为实现联动功能而设置的专用阀安装在油路板内,所有油路控制阀、压力表及其间的连接管路均安装在一个框架内。副操纵台靠主操纵台供给高压油工作,共设两个履带行走操作手把和一个九联多路阀,其中一联控制绞车马达,其余八联控制八只稳固调角油缸的伸缩。正常钻进时,上述油缸均不工作,主操纵台也不向副操纵台供油。

三、泵站

泵站(图3-9)是钻机的动力源。由防爆电机泵组(图3-10;表3-7)和油箱(图3-11;表3-8)等部件组成。电动机通过弹性联轴器带动Ⅰ、Ⅱ泵工作,从油箱吸油并排出高压油,经操纵台的控制和调节使钻机的各执行机构按要求工作。Ⅰ、Ⅱ泵均为液控变量泵,效率高,温升慢。

图3-9 泵站结构示意图

图3-10 电机泵组结构示意图

图3-11 油箱结构示意图(隐藏后侧板)

表3-7 电机泵组零部件明细

续表

注:表中序号与图3-10中的编号对应。

表3-8 油箱零部件明细

续表

续表

注:表中序号与图3-11中的编号对应。

注意:1)为避免油箱内液压油污染,必须通过空气滤清器的滤网加入符合标准的液压油;

2)为保证进油顺畅,应定期清洗油箱和吸油滤油器;

3)为保证钻机连续工作时油箱内的液压油温度不超过60℃,应通过冷却器使液压油降温;

4)冷却器的冷却水压力不得超过1MPa;

5)当冷却器的出水不畅时,应对其进行清洗。

四、履带车体

履带车体(图3-12;表3-9)由履带底盘、车体平台组成。履带底盘选用钢制履带片,耐磨、强度高。车体平台固接在履带底盘的横梁上,用来安装固定主机、泵站和操纵台等部件。

图3-12 履带车体结构示意图

表3-9 履带车体零部件明细

注:表中序号与图3-12中的编号对应。

五、稳固装置

稳固装置由油缸、伸缩杆、上下接地装置等组成(图3-13;表3-10),钻机运输时若高度超高可将油缸以上的伸缩杆等去掉。稳固装置统一由副操纵台上的九联阀控制油缸的伸缩实现钻机的稳固。

图3-13 稳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表3-10 稳固装置零部件明细

注:表中序号与图3-13中的编号对应。

六、钻机特点

1)主机、泵站、操纵台三大件集中布置在自行式履带车体之上,搬迁方便。

2)卡盘和夹持器相配合,可实现钻具拧卸机械化,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钻机上设置多种联动功能,可提高工作效率。

3)给进与起拔钻具能力大,提高了钻机处理孔内事故的能力。

4)采用双泵系统,回转参数与给进参数可以独立调节。变量油泵和变量油马达组合,转速和转矩可在较大范围内无级调整,提高了钻机的适应能力。

5)回转器主轴为通孔式结构,钻杆长度不受钻机给进行程的限制。取出夹持器卡瓦体,可扩大其通孔直径,便于起下粗径钻具。

6)液压元件采用进口或国产先进定型产品,性能稳定,通用性强,质量可靠。

❼ 平常见得拖把伸缩杆,可在任意位置定位,然后旋转45度左右就可以锁紧的结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啊

里面有个类似凸轮的东西,转九十度时长的一边卡住内杆了。

材料是塑料的,第二个锥套是切割很多槽,和第一件的内锥面配合,旋紧最下面的螺套,会把两个锥面压紧,第二个锥套由于开了槽,会往内缩,就会抱紧中间的钢管起到锁紧作用。

采用金属带材或塑料片材卷制而成的可伸缩空心圆柱体杆,其特征是金属带材或塑料片材预先定型为具有记忆功能的小于杆体外径的弹力卷曲层,从而具有自紧功能,使卷曲层始终具有对伸缩杆施加压力的弹性势能。

(7)定位自动抱紧装置扩展阅读: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双密封圈的双重密封效果,以及利用双重类楔形的特殊结构允许管道提供较大的线位移以及角位移。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供位移补偿的伸缩装置,其特征是补偿器正面分别由二十四个标准六角螺栓均匀排列后把半圆形限位片、半圆形限位片固定于圆筒形套环上;

补偿器两端均为对称结构,半圆形限位片、半圆形限位片通过另外二十四个标准六角螺栓均匀固定于圆筒形套环上;受到上下四个限位片约束的圆筒形套环内包含有对称的类楔形管道环形基座、类楔形管道环形基座。

该圆环形基座通过焊接工艺固定在需要提供位移补偿的管道外壁上;位于圆筒形套环内的类楔形管道环形基座为楔形结构,其中包含两条容纳密封垫圈的沟槽;两条密封垫圈安置在类楔形管道环形基座内,该补偿器共包含四条密封垫圈,分别对称布置于两侧的类楔形管道环形基座的沟槽内。

❽ 钻机的操作方法

一、安全警示

1)液压系统额定压力不得擅自超调。

2)压力油管不得在漏油、渗油情况下工作。

3)渗漏油液应及时掩埋处理。

4)高压胶管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不得随意更换。

二、操作方法

钻机各操作手把、手轮的位置如图3-17所示,各自功能如下所述。

图3-17 操纵台示意图

1.操作手把

1)马达回转操作手把1———用以改变马达的转向。手把向前推,回转器正转;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反转;手把置于中间位置,回转器停转,马达浮动。

2)给进起拔操作手把3———操作此手把可使回转器在机身导轨上前进、后退和停止。手把向前推,回转器前进;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后退;手把置于中间位置,油缸浮动。

3)起下钻功能转换手把5———用以改变卡盘、夹持器与给进油缸的联动方式。下钻时,手把推向前位;起钻时,手把拉向后位;钻进时,手把置于前位或中位(中位时联动功能失效)。

4)钻进操作手把6———操作此手把可使回转器在机身导轨上前进、后退和停止。手把向前推,回转器前进;手把往后拉,回转器后退。

5)夹转联动功能转换手把8———用于控制夹持器的联动关系。有三个位置:手把前推,夹持器与给进、起拔油缸联动;手把后拉,夹持器与回转油马达联动;手把置于中位时,夹持器油路关闭。

6)钻进方式转换手把10———手把前推,Ⅱ泵的压力油经钻进操作阀全部进入给进回路,调节溢流阀可以调整给进压力。手把向后拉,Ⅱ泵的压力油一部分进入卡盘,用于提高卡盘的工作压力,使卡盘在大转矩、大给进力的情况下仍能可靠地卡紧钻杆(此时溢流阀应关闭),另一部分压力油通过减压阀进入给进油缸,调节减压阀可以调整给进压力的大小。减压阀手轮顺时针旋转,压力增大,反时针旋转,压力减小。同时,压力油可经过截止阀进入抱紧装置使回转器制动(采用孔底马达钻进时使用)。

7)Ⅱ泵分流操作手把14———用以控制Ⅱ泵压力油的流向。手把前推,压力油进入稳固调角多路阀;手把后拉,压力油经Ⅱ泵油路板进入钻进系统。

8)绞车马达操作手把16———用来控制绞车马达的回转。

9)稳固调角油缸操作手把17———分别控制位于履带车体四个角位置上的八只油缸,实现钻机的稳固和角度调整。

10)钻机行走操作手把21、23———用以分别控制两侧履带的前进、后退和停止。手把前推,履带车体前进;手把后拉,履带车体后退;回复中位,履带车体停止并制动。手把一前一后,钻机转弯。

11)孔底马达钻进限压手柄24———孔底马达钻进中对回转转矩进行限定,对孔底马达钻进的钻具进行保护。

2.操作手轮

1)起拔回路节流调节手轮12———顺时针旋转,过流口增大,背压减小;逆时针旋转,过流口减小,背压增大。

2)溢流给进压力调节手轮13———顺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增加;反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减小,压力大小由给进压力表25指示。

3)减压给进压力调节手轮15———顺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增加;反时针旋转时,给进压力减小,压力大小由给进压力表25指示。

4)油马达变量手轮———位于油马达上,用于改变油马达排量,调整回转速度。手轮顺时针旋转排量增大,回转速度减小;手轮反时针旋转,马达排量减小,回转速度增大。

3.开机前的装备

1)通过位于油箱盖上的空气滤清器滤网向油箱内加注清洁的N46抗磨液压油,钻机正常工作后,油面应在油位指示计的中上部约2/3处。

2)检查钻机各部分的紧固件是否牢固。

3)给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为保证回转器减速装置行星齿轮轴承的润滑,在初次使用前应通过回转器后盖上的变速箱回油口往箱体内注入液压油,油面应与回油口的高度相同。

4)操纵台上各手把均置于中位,减压阀、调压阀手轮调至压力最小的位置。马达变量手轮按需要调节,一般调在中等排量。

5)关闭主操纵台左边的截止阀(采用孔底马达钻进时先打开,通入高压油后再关闭),打开主操纵台右边的截止阀。

4.启动

1)接通电源,试转电动机,注意其转向是否与油泵的转向要求一致。

2)启动电动机,观察油泵是否正常运转(应无异常声响,操纵台上的回油压力表应有指示),检查各部件有无渗漏油现象。

3)使油泵空载运转3~5min后再进行操作。如油温过低,空转时间应加长,待油温升高至20℃左右时,才可调大排量进行工作。

5.试运转

1)油马达正转、反转双向试验,运转应平稳、无杂音,最低转速时系统压力表读数不超过4MPa。

2)反复试验回转器的前进、后退,以排除给进油缸中的空气,直到运转平稳为止,此时系统压力不应超过2.5MPa。

3)试验卡盘、夹持器,开闭要灵活,动作要可靠。

4)试验履带钻机车体的前进和后退,确信其运转平稳,无卡滞现象。

5)在以上各项试运转过程中,各部分应无漏油现象,如发现应及时排除。

6.车体稳固与机身调角

1)将稳固车体处地面处理平整。

2)调整好车体位置后,操作稳固调角油缸手把,将下面四个油缸杆伸出至底板使履带不受力。

3)调俯角时,调整油缸使后方下面两油缸杆伸出长度大于前方下面两油缸杆伸出长度,利用高度差实现设计倾角;调仰角时,松动机身前后横梁的夹头螺钉,用附属装置将机身吊起至设计倾角,拧紧夹头螺钉。

4)伸出上面四只油缸至顶板稳固好车体,必要时加接伸缩杆。

注意:1)为确保钻机钻进时的稳定性,钻机平台前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必要的辅助支撑,并使辅助支撑顶紧巷道岩煤壁,确保钻机前后不窜动。

2)每班次开钻前及长时间连续工作后需检查稳固油缸,如有松动需重新加压顶紧。

7.开孔(孔口回转钻进)

1)从回转器后端插入一根钻杆,穿过卡盘,顶在夹持器端面上(因此时夹持器闭合,不能穿入)。若因卡瓦在回油压力作用下闭合,钻杆不能插入卡盘,可关掉电机,待卡盘自动松开,穿过钻杆后,再重新启动电机。

2)将起下钻功能转换手把和夹转联动功能转换手把推到前位(即“下钻联动”、“夹转联动分离”位),再向前推给进起拔手把至“给进”位,夹持器自动张开(若夹持器张开不充分,可逆时针旋转节流阀手轮人为背压使夹持器张开),即可使钻杆通过夹持器,将给进起拔手把扳回“中位”。在夹持器前方人工拧上钻头。

3)在钻杆末端接上送水器(水便),开动泥浆泵送入冲洗液,开孔钻进。

8.钻进

开动泥浆S泵向孔内送入冲洗液。待孔口见到返水后按如下程序操作:

1)打开夹持器,然后关闭截止阀使夹持器常开,再将给进起拔手把置于中位,将起下钻功能转换手把置于前位,即“下钻联动”位。

2)扳动马达回转手把让回转器正向旋转(切勿反转)。再通过马达的变量手轮调整回转速度,使之达到规定值。

3)给进可以采用溢流给进或减压给进。

4)待钻头接触孔底岩石后,调节给进压力缓慢到规定值,开始正常钻进。

注意:1)在回转转矩较小,系统压力较低时,夹转联动状态下夹持器不能充分打开,卡瓦与钻杆易发生摩擦,因此从保护钻杆的角度考虑,尽管这种操作比较简单,也尽量不要过多使用夹转联动功能。操作者应在钻进时完全打开夹持器(方法有多种)、同时关闭截止阀,而在倒杆时,则要先打开截止阀;

2)在钻进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各压力表的读数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严禁在夹持器打开的情况下反转回转器,防止发生掉钻事故;

4)在钻进过程中必须先回转,然后再给进,严禁相反顺序操作。

9.倒杆

1)在一个回次结束时,先减小给进压力,停止给进,然后停止回转,打开截止阀,夹持器夹住钻具。

2)后拉钻进操作手把退回回转器(也称“倒杆”)后,打开夹持器,然后重新开始钻进(操作同前)。

10.加杆(接长钻具)

1)减小给进压力,停止给进和回转,关闭夹持器,使之夹紧钻杆。

2)停供冲洗液,卸下送水器。

3)接上加尺钻杆,接上送水器。

4)退回回转器,打开夹持器,将夹持器功能转换手把扳到中位(或关闭截止阀),开始下一回次钻进。

11.停钻

1)减小给进压力,停止给进和回转。

2)后退回转器,将钻具提离孔底一定距离,前推夹持器功能转换手把(或打开截止阀),使夹持器夹紧钻杆。

3)停供冲洗液。

12.起钻

1)停钻,卸下送水器。

2)将起下钻转换手把置于起钻位置,回转器马达排量调到最大。

3)操作给进起拔操作手把,后退回转器向孔外退出钻杆,反复向外倒杆,待欲卸的钻杆接头处于回转器和夹持器之间、距夹持器250~300mm时停止倒钻杆,马达反转拧松钻杆丝扣。

4)操作给进起拔手把和钻进操作手把,继续向外倒钻杆,当已拧松的钻杆全部退出回转器主轴后,人工卸下钻杆。

5)重复上述3)至4)项操作,拉出下一根钻杆,直到拔出孔内全部钻杆。

6)在拉出最后一根钻杆时,仍需在夹持器前方人工卸下钻头。

注意:1)卸钻杆时回转器不能后退到极限位置,须留70mm以上的空位,使回转器能在卸扣过程中随着丝扣的脱开而自动后退,否则会造成钻机或钻杆螺纹的损坏。

2)为避免钻杆螺纹损坏,用回转器拧松钻杆即可,剩余部分仍要人工卸出。

13.下钻

1)按照开孔的操作,将第一根钻杆插入回转器和夹持器,并安装好钻头,将起下钻转换手把置于下钻位置,同时也将钻进方式转换手把前推至“溢流给进”位。

2)操作给进起拔手把,回转器的往复移动将钻杆送入孔内,反复倒杆,待钻杆尾端接近回转器主轴后端面时停止。

3)从回转器后端人工接上一根新钻杆。

4)继续向孔内下钻,当新拧上的钻杆接头移到卡盘和夹持器之间时,回转器正转(卡盘自动夹紧)拧紧钻杆螺纹。

5)重复上述2)至4)项操作,继续向孔内钻杆。

注意:孔内有钻具时,除按规定程序卸钻杆外,不允许回转器反转。

14.孔底马达定向钻进

孔底马达定向钻进依靠高压水驱动孔底马达实现回转,带动钻头切削煤岩,配合随钻测斜(量)等辅助测量技术手段。对钻孔轨迹进行较精确的定向控制,钻杆不回转并且要求可靠定位。

1)加接钻杆及起下钻参见回转钻进。

2)定向钻进中主轴制动、卡盘加紧钻杆、夹持器松开,用Ⅱ泵加压钻进。

❾ 抱紧装置用什么用橡胶

抱紧装置 一般是气囊 充气后 内壁挤压刹车片 达到抱紧刹车的目的主要是天然橡胶。根据特殊要求有耐油橡胶的

阅读全文

与定位自动抱紧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然气热水器用过之后用不用关闭燃气阀门 浏览:189
中华v3仪表盘怎么设置自检 浏览:818
轴承精车刀具怎么检验 浏览:581
墙壁上的阀门怎么更换 浏览:830
甲基橙制备实验装置 浏览:743
固体自动加料计量装置 浏览:345
实验装置的安装 浏览:10
平开窗五金件价格 浏览:825
摩擦轴承怎么分 浏览:958
机械装置及原理图 浏览:646
天籁地暖的阀门怎么开 浏览:353
电饭锅老牌子机械有什么 浏览:533
自喷管道湿报阀后阀门均加锁具至开启位置 浏览:336
做医疗器械的用什么数控机床 浏览:404
空调制冷好使制热不好使怎么导线 浏览:906
北方五金机电公司物业电话 浏览:889
自动化设备生产什么产品好 浏览:302
汽车前轮羊头里面轴承怎么拆 浏览:979
机械制图100j7什么意思 浏览:510
河北油墨废水处理设备哪里卖 浏览: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