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小明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
(1)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偏低,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
故答案为:下.
(2)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知,此时凸透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大于2f=20cm.
幻灯机或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20;幻灯机(或投影仪).
(3)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可能是不能成像,物体放在焦点上,即物距为10cm;或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10cm.
故答案为: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
(4)小明将实验装置上的凸透镜取下,观察手指,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果用此凸透镜观察窗外的物体,由于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正立的虚;倒立、缩小的.
『贰』 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蜡烛移至图示位置
(1)凸透镜位于50cm刻线处,蜡烛在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35cm=15cm,像距为80cm-50cm=30cm,即光屏距离凸透镜30cm,
此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
(2)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当蜡烛向左移5cm,此时物距为15cm+5cm=20cm,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则光屏向左移动10cm;此时屏幕上得到的像的特点是 倒立、等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15;30;倒立;放大;投影仪;(2)左;10;倒立;等大.
『叁』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如果刚开始的实验器材摆放如图,应将光
(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所以光屏和凸透镜都向下移动.
(2)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蜡烛向上调节.
(3)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说明15cm=2f,则f=7.5cm;
(4)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则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此时物距大于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确定蜡烛和透镜的位置,此时无法在光屏上成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因;
虚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需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进行观察.
故答案为:(1)下;同一水平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上;(3)7.5;(4)左;缩小;照相机;(5)物距小于焦距(或蜡烛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正立放大的虚像.
『肆』 如图1是小莉、小华和小明三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
(1)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偏高,要想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当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3)在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蜡烛放在了焦点上;若固定透镜和光屏,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光屏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光屏在1倍焦距以内造成的;
(4)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在15cm处,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①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因此去掉近视镜后,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②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不能呈现在视网膜上,而是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需佩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明把透镜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挡住,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比减少了,故亮度会减弱.
故答案为:(1)10;(2)下;(3)蜡烛放在焦点上;光屏在1倍焦距以内;(4)放大;投影仪;(5)左;B;(6)完整;变暗
『伍』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1)装置中明显错误的是烛
(1)为了使物体成像在光屏上,首先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而图示的情景中,光屏中心与烛焰凸透镜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图示的物距为20厘米,而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体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制成的.
(2)当将烛焰移动到20厘米时,此时的物距为10厘米,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在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像.
故答案为:(1)不在同一高度上;放大;投影仪.
(2)不能;烛焰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或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虚像,故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陆』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
为了保证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则焰心、光心及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由图可知,光屏有些高.所以还需要调整的是将光屏调到和蜡烛和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在屏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将光屏调到和蜡烛和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缩小.
『柒』 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蜡烛移至图示
(1)15; 30; 倒立; 放大; 电影/投影仪 (2)左;10;倒立;等大 |
『捌』 下列是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
(1)10(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倒放大幻灯机(或投影仪)(4)变小(5)不变
『玖』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
(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 『拾』 下列是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后
(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与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手表怎么
浏览:800
钥匙是什么简单机械
浏览:2
众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25
铸造厂可以做普工干什么活
浏览:353
室外收音设备多少钱
浏览:869
节流过程为什么可以制冷
浏览:606
汽车仪表两边代表什么
浏览:837
是做一个实验装置
浏览:570
机械租赁公司的成本构成有哪些
浏览:302
基于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的曲线拟合
浏览:139
自动扶梯安全装置调试
浏览:757
铸造球铁不缩水怎么办
浏览:84
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仪器有哪些
浏览:676
尼尔机械纪元怎么激活修改器
浏览:291
19逍客仪表盘如何清理灰尘
浏览:345
中央空调的阀门盖怎么打开
浏览:32
破碎机轴承怎么安装
浏览:580
商品检验有哪些仪器
浏览:920
五金件检验项目
浏览:308
中央空调系统自动加药装置宁波厂家
浏览: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