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分液漏斗的颈部有一个活塞,这是它区别于普通漏斗及长颈漏斗的原因。
分类:分液漏斗分为球型、梨型等。
梨形分液漏斗
使用方法: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将分液漏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
2、检漏: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3、漏斗内加入的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3/4,而且不宜装碱性液体。
4、为防止杂质落入漏斗内,应盖上漏斗口上的塞子。使用时,左手虎口顶住漏斗球,用拇指食指转动活塞控制加液。此时玻璃塞的小槽要与漏斗口侧面小孔对齐相通,才便加液顺利进行。
5、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
6、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
7、分液时根据“下流上倒”的原理,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全部流出,关闭活塞。上层从上口倒出。
8、分液漏斗不能加热,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
9、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防磨砂处粘连。
❷ 大试管中放一小试管,然后上面有一分液漏斗,漏斗关口插入小试管,这个装置能起到减缓化学反应速度的
可以,一方面,你可以在大试管中加入冷却剂,使反应体系温度降低,从而起到减缓减缓化学反应速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加入的液体的流速和剂量,也可以控制反应速度。
❸ 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
(1)因蒸馏可以实现水中难挥发性杂质和水的分离,则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可用蒸馏,故答案为:A;
(2)装置A中②的名称是冷凝管,使用时下口进水上口出水,装置③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冷凝管;下端口;分液漏斗;
(3)蒸发可以实现易溶于水的固体和水的分离,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可用蒸发,故选D装置;
实验时,安装仪器应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正确顺序为①②③④⑤,故答案为:D;①②③④⑤.
❹ 初中阶段化学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要详细点的 有实用性的 比如用分液漏斗,会形成水柱
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
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看有无气泡.
3.可以通过某些反应现象判断是否漏气.如初中学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时,如果装置漏气,水在瓶中所占的体积就会减小.
或者: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
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
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
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
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❺ 分液漏斗的原理(作用)和图示
分液漏斗的原理是分液时根据“下流上倒”的原理,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全部流出,关闭活塞。。
分液漏斗的颈部有一个活塞,这是它区别于普通漏斗及长颈漏斗的重要原因,因为普通漏斗和长颈漏斗的颈部没有活塞,它不能灵活控制液体。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
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
上层从上口倒出。分液漏斗不能加热。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防磨砂处粘连。
(5)实验装置如何减例如分液漏斗扩展阅读
对于一些可逆反应,通过不断滴加液体同时蒸馏出反应生成物,促使平衡不断向目标产物方向移动,实验中,滴液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
在现用的磨口玻璃仪器中,无论是常压筒形滴液漏斗还是恒压筒形滴液漏斗, 其下端均为双层套管,并且内管略长于外管,主要用于有机反应中液体的滴加,外管带有磨口,用于插入反应容器使其接触处密封,同时对滴液漏斗的固定起到一定作用。
内管通过活塞与漏斗容器相连,用于液体的滴加,该结构保证液体滴加时呈滴状加入,而非沿反应器壁流入,既便于观察液体的滴加的速度,又液滴滴入靠容器中间位置,便于反应物的搅拌混合。
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副反应,若使用磨口分液漏斗,由于分液漏斗下端管柄为单层玻璃管,液体滴加时液体将沿器壁流入反应容器,不利于实验的操作,同时可能减慢反应速率或降低产率。
❻ 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检漏 ,加液,振摇,静置,分液,洗涤。
步骤相关视频:分液漏斗检漏、分液漏斗的加液,振摇,静置,分液步骤
二、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的颈部有一个活塞,这是它区别于普通漏斗及长颈漏斗的重要原因,因为普通漏斗和长颈漏斗的颈部没有活塞,它不能灵活控制液体。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
2、将分液漏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然后关闭旋塞,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3、使用时,左手虎口顶住漏斗球,用拇指食指转动活塞控制加液。此时玻璃塞的小槽要与漏斗口侧面小孔对齐相通,才便加液顺利进行。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
4、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分液时根据“下流上倒”的原理,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全部流出,关闭活塞。上层从上口倒出。分液漏斗不能加热。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
(6)实验装置如何减例如分液漏斗扩展阅读:
分液漏斗是一种玻璃实验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做化学实验用的分液漏斗。包括斗体,盖在斗体上口的斗盖。斗体的下口安装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活塞的两通分别与两下管连接。使用实用,可使实验操作过程利于控制,减少劳动强度,当需要分离的液体量大时,只需搬动活塞的三通便可将斗体内的两种液体同时流至下管,无需更换容器便可一次完成。在初中阶段分液漏斗的主要作用则是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本装置是科学研究、化学实验中一种功能较好的实验器皿。
滴液漏斗按照滴液时上下液面接触的气压是否相同,可以分为常压滴液漏斗和恒压滴液漏斗, 按照滴液漏斗的容器形状可分为球形滴液漏斗和筒形滴液漏斗。 常压滴液漏斗由上端的磨砂玻璃塞、中间的容器和下端的两通及管柄组成,滴液漏斗与分液漏斗的最大区别是管柄, 滴液漏斗的管柄由两部分组成, 常压球形滴液漏斗的下端管柄由短玻璃管和外套球形长玻璃管组成。
❼ 化学实验室的器材里边,漏斗分为哪些主要作用都是什么(比如说分液漏斗,长颈漏斗)
漏斗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普通漏斗、热水漏斗、高压漏斗、分液漏斗和安全漏斗等。按口径的大小和径的长短,可分成不同的型号。中学中一般用6cm短颈漏斗。
漏斗是过滤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仪器。
分液漏斗的颈部有一个活塞,这是它区别于普通漏斗及长颈漏斗的重要原因,因为普通漏斗和长颈漏斗的颈部没有活塞,它不能灵活控制液体。
分液漏斗的用途:固液或液体与液体反应发生装置 :控制所加液体的量及反应速率的大小; 物质分离提纯:对萃取后形成的互不相溶的两液体进行分液。
长颈漏斗是漏斗的一种,主要用于固体和液体在锥形瓶中反应时添加液体药品.一般还可以用分液漏斗替代. 在使用时,注意漏斗的底部要在液面以下,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溢出,起到液封的作用。 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等实验时会用到长颈漏斗。
亲,给个好评吧
❽ 如何对分液漏斗进行检漏
将装置接好并把除分液漏斗以外的通气孔闭塞,再将分液漏斗关闭,向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再打开分液漏斗,若分液漏斗的液面下降,即该装置(装置组),气密性差,反之,则好。
❾ 滴液漏斗和分液漏斗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滴液漏斗是一种便于添加液体,并且在添加液体时不会有气体泄漏,可以通过控制滴液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的漏斗,也可装在反应装置上,作滴加料液之用。分液漏斗是一种玻璃实验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做化学实验用的分液漏斗。包括斗体,盖在斗体上口的斗盖。斗体的下口安装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活塞的两通分别与两下管连接。
2、结构不同:
上部分的容纳液体的结构滴液漏斗更小,更圆,分液漏斗更小,更尖。分液漏斗下部分的导管比滴液漏斗的短。
(9)实验装置如何减例如分液漏斗扩展阅读:
滴液漏斗的主要功能为:
(1)制备一些气体(尤其是有毒气体)时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度,尤其是一些反应比较剧烈、反应时容器内产生烟雾或者制备有颜色气体。
例如在实验室制氯气(特别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二氧化氮、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和实验室制乙炔等气体时, 在反应容器内不便于通过观察液体滴加的快慢控制反应速率。
绿色化学的理念是首先进行预防,控制反应,而非发现反应过快或过慢了再调节,滴液漏斗的下端结构,决定通过其在气体制备时滴加液体,可以非常方便地在下端管柄的球形处观察到液滴滴加的快慢。
(2)对于一些可逆反应,通过不断滴加液体同时蒸馏出反应生成物,促使平衡不断向目标产物方向移动,实验中,滴液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 在现用的磨口玻璃仪器中,无论是常压筒形滴液漏斗还是恒压筒形滴液漏斗, 其下端均为双层套管,并且内管略长于外管。
主要用于有机反应中液体的滴加,外管带有磨口,用于插入反应容器使其接触处密封,同时对滴液漏斗的固定起到一定作用,内管通过活塞与漏斗容器相连,用于液体的滴加,该结构保证液体滴加时呈滴状加入,而非沿反应器壁流入。
既便于观察液体的滴加的速度,又液滴滴入靠容器中间位置,便于反应物的搅拌混合,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副反应,若使用磨口分液漏斗,由于分液漏斗下端管柄为单层玻璃管,液体滴加时液体将沿器壁流入反应容器,不利于实验的操作,同时可能减慢反应速率或降低产率。
滴液漏斗与分液漏斗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 二者分别有其相应用途, 球形分液漏斗的主要功能是快速进行混合液摇匀静置分液,对于一些反应缓和的气体制备实验,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测定反应速率。
然而对于实验室制备氯气、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制氧气、二氧化氮和乙炔等气体制备时,以及一些需要插入液面以下液体滴加实验不宜用球形分液漏斗代替球形滴液漏斗,最好用球形滴液漏斗
❿ 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
将分液漏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然后关闭旋塞,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漏斗内加入的液体量不能超过容积的3/4。而且不宜装碱性液体。为防止杂质落入漏斗内,应盖上漏斗口上的塞子。
使用时,左手虎口顶住漏斗球,用拇指食指转动活塞控制加液。此时玻璃塞的小槽要与漏斗口侧面小孔对齐相通,才便加液顺利进行。
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向下流时,活塞可控制液体的流量,若要终止反应,就要将活塞紧紧关闭,因此,可立即停止滴加液体。
放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顺利流出。
分液时根据“下流上倒”的原理,打开活塞让下层液体全部流出,关闭活塞。上层从上口倒出。
分液漏斗不能加热。
漏斗用后要洗涤干净。
长时间不用的分液漏斗要把旋塞处擦拭干净,塞芯与塞槽之间放一纸条,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防磨砂处粘连。
注意事项:
若用梨形分液漏斗进行萃取操作:振荡时,活塞的小槽应与漏斗口侧面小孔错位封闭塞紧。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流出,上层液体要从漏斗口倾出。
分液漏斗洗干净后把塞子拿出来,不要插在分液漏斗里面,尤其是要进烘箱前;长期不用分液漏斗时,应在活塞面加夹一纸条防止粘连。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免失落。
分液漏斗:是一种玻璃
实验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做化学实验用的分液漏斗。包括斗体,盖在斗体上口的斗盖。斗体的下口安装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活塞的两通分别与两下管连接。使用实用,可使实验操作过程利于控制,减少劳动强度,当需要分离的液体量大时,只需搬动活塞的三通便可将斗体内的两种液体同时流至下管,无需更换容器便可一次完成。在初中阶段分液漏斗的主要作用则是控制化学反应的
速率。本装置是科学研究、化学实验中一种功能较好的实验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