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智慧停车系统架构如何设计的
以DDA无线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停车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就计算机、网络设备、车道管理设备搭建的一套对停车场车辆出入、场内车流引导、停车费收取工作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
B. 圆形立体车库是怎么建的
圆形立体车库,由钢结构框架、停车间、升降装置、轿厢、旋转吊笼、车辆平移装置组成。钢结构框架为支撑车库的主体结构,呈圆筒形,其内周圈固定着多层停车间,每层停车间呈向心排列,钢结构框架顶端中间位置设置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下面设置的轿厢由一对滑轮配合连接,轿厢的中心位置设置吊轴和旋转驱动装置,轿厢通过吊轴与下方的旋转吊笼连接,旋转驱动装置通过吊轴连接并驱动旋转吊笼水平旋转。迪蒙自己技术研发的,在国内领先 旋转吊笼的底面为U型结构的车辆平移装置。圆形立体车库结构合理,动力系统为常规装置,整体运行简单,易于生产和管理,便于推广使用。
立体车库是利用电机+链条驱动实现停车的一种方式。这种立体车库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可以实现停车位倍增的效果。极大的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难问题。
最常见的机械式立体车库是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应为其成本低廉、建设周期短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据行业数据统计,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占据机械式立体车库市场70%的占有率。是最多的一种机械式立体车库。
C. 智能停车场系统设计方案
目前国内的停车场市场现状,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各地在建设过程中缺少整体规划的依版据,都权只能依据个人的认识做。即使已将建设的系统,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国内的停车场尤其是大厦的停车场,收费管理部分尤为完善,但是对于停车场内部车位的车位引导和车辆寻找等,几乎没做。另外停车场也没有与其他停车场连成一体来发挥整体效益。而对广泛的出现路边占道停车,由于非封闭式管理,更是难以发挥其作用。
国外的智能停车场系统,虽然做的比国内时间早,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国内的设备和系统已经能够在多方面赶上了国外的同类产品,尤其是停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时,更需要考虑国内的实际,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在这点上国内的厂商有明显的优势。
D. 立体车库的设计要求
立体车库设计要求:
一、立体停车场场地应平整、坚实、防滑,并应满足排水要求,符合城市交通、防火和环境保护要求。地下汽车停车库应避开地下水位过高或地质构造特别复杂的地段以及不良地质地带,避开巳有的地下公用设施主干管、线。
二、停车场的设计方案,须报本市、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核,并应征得本市、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停车场建成后,须经本市、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查验收合格方准使用。
三、 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按《规则》要求建设配建停车场的,经本市、县公安交通管理局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减少停车场面积,但不宜超过要求的70%。同时必须按少建的停车场面积,向本市、县人民政府或其授权机构交纳停车场建设差额费。差额费上缴市、县财政,用于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不得挪作他用。差额费标准,由本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公安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规定。
四、未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或不按政府部门批准的方案进行停车场建设的;或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停车场使用性质的,或任意占用、出租、停用停车场的,均属违法行为,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逾期不改正、不恢复的,处以每车位30000-5000元的罚款,对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处500元以下罚款,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恢复。
五、因维修等原因需临时停用或部分停用的,须事先报告本市、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因特殊情况必须将停车场改作他用的,须经本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报经本市、县人民政府或其授权机构批准,并相应另建停车场。另建的停车场面积不得小于原停车场的面积,并应保持合理的服务半径。
E. 立体停车场的设计图怎么做的
全自动的智能立体停车场设计方案灵活,可以使用任何地点的立体停车场建设。立体停车是指利用空间资源,把车辆进行立体停放,节约土地并最大化利用的新型停车。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被称为城市空间的“节能者”。通过建设立体停车场可以增加老城区的商业活力,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比如说迪蒙的全自动智能立体停车场主要组成部分有:出入口设备及安全装置、升降机及转盘、穿梭车、智能停车机器人、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停车管理系统及远程诊断系统组成。
出入口设备有红外检测功能是车辆进出立体停车场的通道,可以防止车内遗留儿童或宠物。升降机是用于在车库内用于提升汽车到相应停车层的类似电梯设备。转盘可以在取车时调转车头,方便用户取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穿梭车又称横移台车是用于在车库的同一平面内横移汽车到相应停车位置。停车机器人是智能立体停车场的核心技术,我司采用世界先进的无台板交换技术,取车安全平稳,故障率低。控制系统是立体停车场的大脑,采用先进的算法,让停车场以最快的速度,停放到最近的停车位。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停车的可视化管理。
F. 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的构成原理你了解了吗
工作原理:
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设备采用与立体仓库类似的原理和结构,在系统的每一层都有至少一台横移车负责本层的车辆存取,由升降机将不同的停车层与出入口相连,车辆只需停到出入口,存取车全过程均由系统自动完成。本设备可以满足地上或地下从2层车库到10层车库的使用要求,实现自动化快速安全存取车。进口升降机从入口处搬运车辆作垂直升降运动至不同层;搬运器搬运车辆沿巷道在轨道上高速运行至不同泊位附近,由搬运器存取交换机构将车辆在搬运器与泊位之间进行位置交换,反之依然,实现存取车的全过程。
分类及型式:
按车位布置形式分:单层平面横移,单层平面移动,门式起重机多层平移,多层平面移动。
设备的主要组成:
升降驱动系统、升降轿厢(可内置回转台)、搬运台车、钢构框架、电气控制系统等。
存取车操作:
存车操作:驾驶员将车开到车库前,车库门打开。在库内停车自动引导指示屏提示下,驾驶员将车驶入停车室,此时检测装置将对车的长、宽、高进行测量,以确定该车是否适合入库。然后驾驶员熄火、拉制动、下车、锁闭车门,退出停车室,车库门关闭。车库门关闭过程中,人员检测装置可发现进库内是否还有滞留人员。当上述安全检测未能通过时,系统会发出警铃声,中央控制室可通过对讲机或者扬声器通知管理人员和驾驶员调整车辆或清理人员。当升降轿厢带着车辆运行指定层面后,再由智能搬运器将车辆平移到指定空位,设备完成存
车动作。
取车操作:驾驶员或车库管理员在控制盒面板上插入停车卡、或在操作面板上输入指令。搬运器将指定的车辆取出,并送入升降轿厢,再由轿厢载着车辆升降到出入口层,然后车库门自动打开,驾驶员将车开出,完成取车。
产品特点:
1、自动化程度高,快速处理,连续出入库,停车效率高;汽车前进入库,前进出库,存取车方便舒适;可实现多人同时存取车辆。
2、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层高低,空间利用率高;可实现由百台到上千台规模的大容量停车。
3、可以用于地上及地下车库,存取车速度快且均向前开,无需倒车、掉头等动作。
4、全封闭式建造、存取车安全性好;效率高,噪音小;。
5、具有节省空间、设计灵活、造型多样、投资少、成本及保养费用低,控制操作方便等特点。
6、设有多重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车安全。
7、操作简便,既可集中管理,又可由客户自己操作。
8、不排出汽车废气,清洁环保。
9、最大容车重量达到2.8吨,可满足大型及豪华车辆停车需求。
10、电气控制元件采用国际著名公司产品,使设备运行可靠顺畅。
适用场合:机关、事业单位、医院等土地紧张,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的区域。
G. 停车位怎么设计合理
5*2.5米的距离,倒车要留出5M的距离,停车位的对面要立景观墙或者树林。停车位的设计要尽量避免老式的形态,可以有立体的空间组合,这样才能让停车位也成为一景,谢谢采纳。
H. 停车场怎么设计
停车场的设计规范
1.出入口位置
(1)公用停车场的停车区距离公共建筑出入口的距离宜采用50~100M。
(2)风景名胜区考虑到环境保护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时,距主要入口可达150~200M。
(3)机动车出入口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小于70M。
(4)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5M;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2.出入口数量
停车泊位数越多,出入车辆就越多,出入口的数量也需要相应增加。
(1)50辆机动车停车场,可设置1个出入口。
(2)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2个出入口。
(3)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
(4)大于5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5)当停车场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5m。
(6)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分开设置的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
3.出入口宽度
停车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其净距宜大于10m;条件困难或停车容量小于50个时,可设一个出入口,但其进出通道的宽度宜采用9-10m。
4.通道及转弯半径:
行车通道可分为单车道和双车道。
(1)一侧通道一侧停车
(2)中间通道两侧停车
(3)两侧通道中间停车
(4)环形通道四周停车
停车场通道转弯半径:
5.通道坡度
(1)与广场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2%为宜。
(2)困难时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7%,积雪及严寒地区不应大于6%。
(3)在出入口应设置纵坡缓坡段≤2%。
I. 地下停车场的设计步骤
场的通风和防排烟设计问题是地下停车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求设计既足满足平时通风要求,排除汽车尾气和汽油蒸气,送入新鲜空气,以使有害物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要求;又要满足火灾时的排烟要求,以保证火灾发生时迅速扑灭火源,防止火灾蔓延,限制烟气的扩散,排除已产生的烟气,以保证人员和车辆撤离现场,减少伤亡,保障消防人员安全有效地扑救。另外,地下停车场空间很大,又处于半封闭状态,轻此,一般来说,地下停车场应该同时考虑设计机械排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并且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为此,本文主要总结国内有关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机械排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自然补风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中使用的中小型汽车数量飞速增长,因此,地下停车场、车库的建设也将随之而发展,以解决汽车存放与城市用地日益矛盾的问题。
1、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
地下停车场内汽车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它们来源于曲轴箱及排气系统。燃油箱、化油器的污染物主要为碳氢化合物(HC),即由燃油气形成的。若控制不好,其污染物将达到总污染物的15%~20%;由曲轴箱泄漏的污染物同汽车尾气的成分相似,主要有害物为CO、HC、(NOX)等。有的汽油内加有四乙基铅作抗爆剂,致使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成分,其毒性比有机铅大100倍,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很危害很大,其表现有:
1一氧化碳是最易中毒且中毒情况最多的一种气体,它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当人吸入一氧化碳,经肺吸收进入血液。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能力比氧气大21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色素,阻碍了血色素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严重缺氧,发生中毒现象。
2大量的氮氧化合物(NOX)排到空气中也引起人们的中毒,对粘膜、吸收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引起损害。
3汽油热气内毒性最大的是芳香的碳氢化合物,各种牌号的汽油内芳香的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一般为2%~16%。当人们吸入汽油蒸气后,会引起人的特殊的刺激(以如麻醉)。当中毒严重时,将会导致人们丧失知觉,并引起痉挛。
4有易燃易爆危险。汽油发爆极限为下限2.5%,上限为4.8%。当空气内一氧化碳的含量为15%~75%时,一氧化碳也会发生爆炸。
汽车在地下停车场内的启动、加速过程均为怠速运转。文献[1]指出,在怠速状态下,CO、HC、NOX三种有害物散发量的比例大约为7:1.5:0.2。由此可见,CO是主要的。根据TT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只要提供充足的新鲜的空气,将空气中的CO浓度稀释到《标准》规定的范围以下,HC、NOX均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2、排风量与送风量的计算方法排风量与送风量的计算方法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出正式的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计算的统一规定。各种资料和文献[1]、[2]、[3]、[4]中介绍的排风量的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常用的有:
用规定的换气次数方法确定地下停车场的排风量与送风量
1《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中第4.26条规定,如无计算资料,可参考换气次数估算,一般排风不小于6次/h,送风量不小于5次/h。夜间或备用电源时,允许降低为3次/h。
21985年清华大学编制《地下车库设计标准》第125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停车间和坡道的换气次数到6~10次/h,即可满足稀释有害气体的需要。
3文献[3]推荐,地下停车场层高在3~4m时,排风量为7~9次/h;层高在3m以下时,排风量为9~11次/h。
4文献[4]推荐,机械排风量换气次数按5~6次/h计算,送风量为换气次数4~5次/h。
由此可见,推荐的换气次数相差很大,因此,设计者选用时,应根据地下停车场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比较、慎重选取。另外,还应该注意到,由于地下停车场平均每台占面积不同。通常为20~40m2。据文献[5]介绍,有的停车场竟达到每台车占地50m2(如日本大阪长掘地下车库面积指标为55.8m2/台)。这样,若用换气次数确定地下的地下停车场的排风量,对于两个停车位相同、有害气体排量相近的停车场而言,其计算邮的排风量会出现相差一倍械中的现象。也就是说,不加分析地盲目用换气次数计算地下停车场的排风量,就有可能出现风量过大的现象,造成通风设备实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浪费;也可能出现风量过小,造成停车场内有害物超过允许浓度的现象。
按全面通风稀释有害气体计算地下停车场的排风量和送风量
地下停车场按全面通风考虑,停车场内有害气体浓度C处稳定状态时,所需的全面通风量为
L=G/C-CO,m3/h(1)
L---地下停车场排风量,m3/h
G---地下停车场有害气体产生量,mg/h;
C---地下停车场有害气体允许浓度,mg/m3;
CO---地下停车场地面上大气中有害气体浓度,mg/m3。
众所周知,地下停车场内同时散发数种有害气体浓度,排风量应根据公式(1),分别计算出稀释各在害气体所需的风量,然后取最大值。然而根据文献[1]的分析,稀释CO的排风量L是最大值,因此,根据地下停车场CO允许浓度计算排风量即可。根据国家标准[6]规定,车间空气中CO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当工人工作时间一次不超过30min时,CO允许浓度可放宽到100mg/m3。故地下停车场内空气中CO的允许浓度建议取100mg/m3。
1地下停车场内汽车尾气排放量
表1列出了常见车辆在怠速状态下,每台车单位时间排放量和浓度C[3][7][8]。表1各类汽车尾气排气量
车类车牌车型产地排气量
(1/min)平均排气量
(1/min)CO平均浓度(mg/m3)NOX平均浓度(mg/m3)
北京BJ-212中国550
上海SH760A中国502526640282.56
另外要注意到,地下停车场停放的汽车尾部总排放量不仅与车型、停车车位数、车位利用系数、单位时间排量和汽车发动机在车库内工作时间有关,而且与排气温度有关。表1中数据是在排气温度为550℃(国产车)、500℃(进口车)条件下的数据,而检测汽车排放有害气体浓度时尾部气温为常温20℃左右。为此应进行温度修正。其计算公式为
Qi=T2WSBiDit10-3/T1,m3/h(2)
4
Q=∑Qi,m3/h(3)
i=1
式中
Q---地下停车场内汽车排气总量,m3/h
Qi---停车场内i类汽车的排气总量,通常按表1中的4类选取(国产小轿车和面包车,进口小轿车和面包车),m3/h;
S---车库的停车车位利用系数,即单位时间内停车辆数与停车车位数的比值,其值由建设单位与设计人员共同确定,一般取0.5~1.5;
W---地一停车场的停车总车位数,台;
Bi---i类汽车单位时间的排气量,每台1/min,可由表1查取;
Di---i类占停车量总数的百分比;
t---每辆车在地下停车场内发动工作时间,一般取平均值t=6min;
T1---汽车的排气温度,K,
国产车T1=825K
进口车T1=773K;
T2---地下停车场内空气温度,一般取T2=293K。
2地下停车场内的CO排放量可用下式计算
4
G=∑QiCi,m3/h(4)
i=1
式中
G---地下停车场CO的产生量,mg/h;
Gi---i类汽车排放CO平均浓度,mg/m3,由表1查取。
3地下停车场地面上大气中CO浓度
由公式(1)计算地下停车场的排风量时,地下停车场在面上大气中的CO浓度,据文献[5]实测值为2.71~3.23mg/m3,设计中可取2.5~3.5mg/m3。
4送风量的计算
为了防止地下停车场有害气体的溢出,要求停车场内保持一定的负压。由此,地下停车场的送风量要小于排风量。根据经验,一般送风量取排风量的85%~95%。另外的5%~15%补风由门窗缝隙和车道等处渗入补充。
3简化计算方法
为了简化计算,笔者根据排气量计算公式,按地下停车场停车位,计算出每个车位的排气量,列入表2中。由此,只要知道地下停车场的停车车位数、车种类,再确定一个S,就可根据表2方便而简单地计算出地下停车场的排风量。表2每个停车车位排风量(m3/h•台)
注:计算条件C-CO=100-3=97(mg/m3)
[例]某停车场停车车位26台,面积800m2,层高2.9m,国产小轿车为总车位的40%,国产面包车为20%,进口小轿车为20%,进口面包车为20%,求排风量。
[解]取S=1.0
国产面包车排风量
L1=26×0.4×741.62=7712.85(m3/h);
国产面包车排风量
L2=26×0.2×666.12=3363.82(m3/h);
进口小轿排风量
L3=26×0.2×448.16=2330.42(m3/h);
进口面包车排风量
L4=26×0.32×534.51=2779.45(m3/h);
4
则总排风量L=∑QiCi,m3/h(4)
i=1
3、设计要点设计要点
1地下停车场通常是一种半封闭或封闭的大空间建,无法利用建筑物门窗等开口进行自然通风和排烟。由此,要同时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和送风系统(自然补风或机械送风),或机械排风系统兼排烟系统和送风系统。
2地下停车场的通风排烟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应与上层通风或空调系统混为一个系统。3关于气流组织,文献[2]建议下部排出2/3风量,上部排出1/3风量,排风口布置要均匀,尽可能靠近车尾部,应使在任何地方的烟雾都不能聚集不散。排风系统的总排风口应位于建筑物的最高处或远离主体的裙房顶部,以免形成二次污染。而送风系统的送风口宜设在主要通道上,送风速度不宜太大,防止送风与排风短路。
4送风方式通常有两种方式,即自然补风和机械送风。对于南方地区的地下1层停车场,从节能和降低初投资角度看,应尽量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方式。车道补风要注意车道进口速度,一般应小于0.5m/s,以保证汽车进出车道不受影响。对于高寒地区,一定要设置机械送风系统。在冬季要送热风,其送风系统要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以免冻坏空气加热器,这是高寒地区地下停车场送风系统中很重要的问题,应引起设计者的充分注意。
5于高寒地区的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应充分考虑排风的热回收问题。地下停车场的通风系统的排风量和送风量很大,加热补风用能量十分可观,在可能条件下,应尽可能用排风的废热来预热新风,这是十分有意义的节能措施。另外,在条件许可时,可考虑利用地面上的商场、开敞式办公室等公共建筑的空调排风作为地下停车场的补风系统。
6高寒地区的地下停车场的进出口处应设置大门空气幕,并应注意大门空气幕的防冻问题。
7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送、排风机可选用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斜流风机。而电机宜选用防爆电机。为了防止停车场内空气外泄,运行中应保持停车场处于负压状态,因此,排风机与送风机宜联动,以防止单独开启送风机,造成地下停车场内处于正压状态。
8排风、送风、排烟三者应同时考虑,尽理简化系统。设计中尽量避免同时设置三种系统,否则管道和设备过于复杂。因此,目前地下停车场的通风设计中,常将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使用,使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密切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复合系统。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这种复合系统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节省的。这种系统平时作为机械排风系统用,火灾时,又用为机械排烟系统用。鉴于此,这是必须提出平进机械排风系统与火灾时机械排烟系统二者如何处理的问题。
4、复合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复合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这种复合系统是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它将机械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密切结合起来,将排风与排烟功能密切结合起来,将二者不同的要求结合起来。因此,复合系统设计时,既要满足排风功能,又要满足排烟功能;既要符合排风的要求,又要符合防排烟的一些特殊要求。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应注意解决好下述几个问题:
注意解决好排风量与排烟量不一致的问题
地下停车场排风系统的排风量是根据全面通风稀释有害气体(如CO)至允许浓度以下为原则来确定的。而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为,当排烟系统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时,应按该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来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来计算。排烟系统风机的最小排风量不应小于7200m3/h。这样,二者风量很难统一。例如,上例中排风量为16200m3/h,若分为两个防烟分区(400×2)时,其系统排烟量为48000m3/h。二者相差甚远。这是用一个系统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的主要矛盾之一。在设计中应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技术主要有:
1设计中选用2台或2台以上风机并联运行。平时仅一台风机运行,火灾时根据烟感报警,通过消控中心连锁开启另一台风机投入运行,即2台风机并联运行。其中一台风机及风压适用于排风系统要求;2台风机同时启动并联运行风量和风压满足排烟量及风压要求。这种方式,排风机机房面积销大些,日常维修工作量也多些。
2选用双效风机。平时排风时可低速运行,火灾时可高速运行。目前,国内已有厂家生产双效速消防排烟风机和低噪声变风量排烟风机箱。如某系列双速排烟轴流风机机号NO5~NO12,高转速时,风量由8000m3/h到60000m3/h,风压由568Pa到720Pa;低速运转时,风量由4000m3/h到39700m3/h,风压由142Pa到320Pa。
3文献[3]建议将防烟分区划小,降低系统排烟量,使之与排风量一致或接近。如上述那个停车场(800m2)分为6个防烟分区的话,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为140m2,系统的排烟量为16800m3/h,与其排烟量一致。这样,用一个系统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就无风量相差的矛盾了。
注意解决好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对气流组织要求不一致的矛盾
地下停车场排风系统要求上部排出1/3,下部排出2/3的汽车废气;而对于排烟系统来说,根据烟气上升流动的特点,排烟口总是设置在停车场的上部。发生火灾时,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区烟气侵入非火灾的防烟区内的烟气,而非着火的防烟分区内排烟口应关闭。这与平时排风系统气流组织截然不同。这就要求在复合系统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注意解决好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对气流组织要求不同的矛盾。其解决方法通常有:
a.复合系统风道布置时,应充分考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问题。一般来说,一个防火分区布置一个或二个复合系统,系统的分支管按防烟分区设置。
b.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一条风道,如图1所示。为能同时满足排风与排烟对气流组织的要求,在图1上所示的复合系统上加装排烟防火阀(常闭)、防火阀(常开)、排烟口等附件。平时,风机1正常运行(风机2停止运行),排烟防火阀、排烟风口处于常闭状态,进行正常的排风。发生火灾时,防火阀5关闭,处于着火点内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打开,排烟防火阀开启,风机2启动,与风机1并联投入运行,进行排烟。
但是设计该系统时注意,一般排风道内的风速为6~8m/s,而排烟风道内的风速可以达到排风风速的2倍以上,只要不超过20m/s即可。因此,平时排风与火灾时排烟完全可以共用一条风道,只是风道断面应该分别按排风要求和排烟要求计算确定其断面面积的大小,取其大者。或者,在划分防烟分区时,应注意其排烟量的大小,要与排风系统的风道断面面积的大小相适应。
c.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分别各用一条风道,如图2所示。一条风道按排风系统要求时,另一条按排烟系统要求设计,通过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系统的运行。平时阀4关闭,阀3开启,风机1运行,排出汽车废气,保证卫生要求。火灾发生时,防火阀3关闭,根据火灾报警,通过消控中心,可自动打开处于着火点的防烟分区内排烟风口,并连锁打开排烟防火阀4,开启风机2,与风机1并联运行,进行排烟。此系统具有独立性强、平时排烟与火灾时排烟互不影响、可靠性高、排风与排烟合用一套风机系统(亦可用双速消防风机)、节省投资等优点。其缺点是风道布置复杂些。
注意好解决复合系统应符合防排烟的特殊要求问题
复合系统除了保证平时排风功能外,火灾时还要起到排烟作用。因此,系统布置、附件、风机的选择都要符合防排烟的特殊要求。
1系统的布置要与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相适应。
2排烟风口的布置要符合有关的防火规范的要求。火灾发生时,严格按消防控制程序,控制复合系统的排风功能与排烟功能的转换;控制防火阀、排烟阀、排烟防火阀等附件的开启与关闭;任何一个排烟阀或排烟防火阀的动作,可自动使风机高速运转或使其余排烟风机启动。
3设备与附件的选择要符合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例如,要求所选择的风机在280℃下,可连续运转30分钟。
4考虑到风机的耐热程度和防止高于280℃的带火焰的烟气蔓延,在风机入口附近设置280℃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5、结语
本文对国内地下停车通风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和作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出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中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供今后设计中参考。
J. 急急急,简易钢结构停车场结构设计设计
柱子一般用H型钢,梁用工字钢吧,再不懂可以参考一下钢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