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 (1)实验中,该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
(1)本实验要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而小车的动能为 Ek=
1 |
2 |
②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将打
(1)刻度尺的读来数为源10.60cm.
(2)打下第三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2-4之间的平均速度,即:v3=
=x24 t24
=x4?x2 2T
m/s=0.59m/s0.0749?0.0275 2×2×0.02
(3)坐标纸上找出对应的各点,然后连线如图:0.84?0.34 m/s2=0.313m/s2.4×2×0.2
故答案为:(1)10.60;(2)0.59;(3)如图;(4)0.313m/s2.
③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让小车拖着纸带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内开关外,在容下列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给打点计时器供电,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处理数据,故选:AD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定值得:
s3-s2=s2-s1
解得:s3+s1=2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c=
=s2+s3 2T s2+s3 10t
故答案为:
(1)AD;(2)s3+s1=2s2;s2+s3 10t
④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如图乙所示
图丙中的主尺读数为0,游标专读数为0.05×3mm=0.15mm,所以最终属读数为0.15mm.图丁中的主尺读数为8mm,游标读数为0.05×19mm=0.95mm,所以最终读数为8.95mm.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x=
故答案为:0.15,8.95,
|
⑤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①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a______;b
(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而该题中接了直流电;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回远,这样纸带上上所打点答很少,不利于减小误差.
(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有:vE=
h5?h3 |
2T |
1 |
2 |
1 |
2 |
v | 2
⑥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 ①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v5=
②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内减速运容动,根据作差法得: a=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0,2.0,偏大. ⑦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可以提供输出电压为6V的交
(1)①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故B错误,操作不当.
故答案为:C,B.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由此可以求出B点的速度大小为: vB=
(3)他继续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并以
根据
故答案为(1)①C;B; (2)1.84; (3)C. ⑧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