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设计一个用于比较液体密度的装置
就是这个样子 然后在那个样子 紧接着把那个放到那个上 打开那个和那个。 最后就记下那个,再把那个和那个弄起来,重测一次。就可以了
B. 如图装置为某同学在科技创新大赛时发明的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选
A、根据杠杆的抄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得,150g×10cm=50g×L2,解得,L2=30cm,应将该“密度天平”的“零刻线”标在支点“O”右侧30cm处,故A正确.
B、根据题意钩码移动至最右端,该“密度天平”达到最大量程,设OA为L1′,O点距最右端的距离为L2′,容器的质量为m1,钩码的质量为m2,容器中加满液体的质量为m,由F1L1=F2L2得,(m1+m)gL1′=m2gL2,
已知:m1=150g,m2=50g,L1=10cm,L2=50cm,代入上式解得,m=100g,ρ=
m |
V |
100g |
80cm3 |
C. 用一个小塑料桶,弹簧测力计组成一个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请说出主要制作过
1.在小塑料桶上标上刻度,精度高一点,最少到10ml。方法是:用水做标准,先空桶称重,然后加入一公斤水,记下此时水的刻度。然后把这个刻度到桶底的高度平均分成一定的等分,标上刻度。(刻度可以先按10等分,然后再在每等分内在分一半刻度。那么每个小刻度相当于50ml。
2.测量时,把未知液体加入桶内,使弹簧测力器指针打到1公斤。这时液面的高度就代表了这种液体的密度。计算公式为:密度=1000/液面高度
。比如液面高度刚好达到800ml,那么密度就是1000/800=1.25。
你可以通过计算,直接把密度标记在桶的刻度上,那么你就可以一目了然的读出密度。
如果你认为做刻度麻烦,可以只在桶上标记一个1000ml的刻度,测量时把未知液体刚好加到这个刻度,那么测力计的读数就是液体的密度。
D. 一只弹簧测力计,一个上粗下细的塑料小桶,一把刻度尺,一些细线和水制作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的装置
10086
E. 小明提出另一种测量待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和两个烧杯简
(1)、将适量的水与待测液体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2)、用细线系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石块的重力G ;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1;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受到的拉力F2
(5)、小石块的密度:ρ石=Gρ水/(G-F1)
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G-F2)/(G-F1)*ρ水
分析:
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G-F1;
小石块的体积:V石=F浮/(ρ水g)=(G-F1)/(ρ水g)
小石块的密度:ρ石=m石/V石(G石/g)/[(G-F1)/(ρ水g)]=Gρ水/(G-F1)
小石块在测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液=G-F2;
由于F浮=ρ液gV排,其中的g和V排都相等
所以 F浮水:F浮液=ρ水:ρ液
把F浮水和F浮液改成原数据(G-F1)/ (G-F2)= ρ水/ρ液
解方程:ρ液=(G-F2)/(G-F1)*ρ水
F. 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现在只有一架拖盘天平、一个矿泉水瓶、待测液体和水。设计方案来测量这种液体的密度
先称空瓶的重量,记为m0;
然后在瓶里装满水,要满满的哦,然后称出重量,设为m1;
然后把水倒掉,装满待测液体,也要满满的哦,然后称出重量,设为m2;
设瓶子的体积为V,则水的密度ρ1=(m1-m0)/V,液体的密度ρ2=(m2-m0)/V;
ρ1/ρ2=((m1-m0)/V)/(m2-m0/V);
上式经过整理即可得出:
液体的密度ρ2=ρ1×(m2-m0)/(m1-m0)
G. 给你一只平底试管,一个有足量水的水槽,一把刻度尺,请你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少量液体密度的装置
把少量液体放进试管,量出液体的高度,然后放进水槽,试管应浮在水面上,量出水面之上试管的长度(或做记号)
洗净试管,注入水,放进水槽,改变试管内水的量,使水面之上试管的长度与试管内放液体时一样。
拿出试管,测出试管内此时水的高度。
液体高度是水的高度之比,即水与液体的密度之比(反比)
H. 给你弹簧测力计、小桶一个、水,设计一个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
小桶挂在测量计上,桶内装满水,查看测量计读数,记下读数A。。倒出水,把小桶中装满待测液体,查看测量计读数B。。。比较B与A。。可得液体密度=(B/A)×1=B/A 1为水的密度1g每立方厘米
I.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出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如何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密
很简单啊,水就可以啊。先称下石头的质量M1,然后找一个盆子,装满水,然后把石头放进去,把溢出来的水收集起来称下质量M2。M1/M2就是石头的密度了。曹聪称象的原理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