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图甲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
(1)实验设计中采用同一植株单细胞克隆获得植株,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消除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等于净积累量加呼吸作用消耗量,所以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的量是0.8mL/h.
(3)使用图示方法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表示的是净光合,比实际光合速率要低,因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要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4)将该植物的叶的下表皮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原因是凡士林阻塞部分气孔,使供应叶的二氧化碳减少,限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导致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5)20℃还没有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所以温度升高到30℃,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在20℃时,已经达到了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也不会再发生变化.
(6)想知道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则还需测定出该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若仍用该装置来进行操作,则需要将碳酸氢钠换成氢氧化钠用来吸收测定二氧化碳的量,同时需要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以避免植物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某项研究所得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则Y1、Y2、Y3的差异是由于光波长影响了植物的光反应阶段导致的,植物的色素吸收的光波长是不一样的,光波长不一样,植物的光合速率会有所不同.
故答案为:
(1)确保单一变量,消除实验误差
(2)0.8
(3)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4)凡士林阻塞部分气孔,使供应叶的二氧化碳减少,限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5)第一次的实验中所照射的光已达到光饱和点,温度还没有达到最适宜的温度.(从20--30℃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升高)
(6)将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换成氢氧化钠,实验时置于暗处进行
(7)光波长(或光质)光反应
㈡ 如图装置可用于测量水生植物伊乐藻光合作用的速率,光合作用速率可以通过吸入到玻璃管的气泡长度体现.(
(1)在测量光合作用速率前,通常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于池塘水中,其作用是能够给水生植物在水中提供二氧化碳.
(2)实验设计爆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使用同一套装置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排出装置中的气体加入等量的新鲜的伊乐藻和等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等.
(3)该实验的目的是确定改变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气泡长度的多少,据表分析,异常结果5cm的28mm,10cm的3mm、20cm的2mm.
(4)在10至40cm距离范围内,植物和灯泡之间的距离分别是10、20、40时,气泡平均长度分别为32、8、2,各气泡平均长度的关系为32÷8=4,8÷2=4,即彼此之间为4倍,距离是5cm的时候,气泡平均长度为61.5,不符合此关系,但总体分析数据可知,光照强度在5cm和10cm之间达到饱和,随着距离的增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速率增长速度放缓.
故答案为:(1)能够给水生植物在水中提供二氧化碳
(2)排出装置中的气体 等量的新鲜的伊乐藻 等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等
(3)分别是5cm的28mm,10cm的3mm、20cm的2mm
(4)4倍不符合 光的强度在5cm和10cm之间达到饱和,光合作用速率增长速度放缓
㈢ 图l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
(1)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维持试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恒定,因此试管中气体含量的变化就是氧气的变化.
(2)由于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气体体积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150+50=200毫升.植物呼吸作用消耗50ml氧气,根据呼吸商0.8,植物呼吸作用释放40ml二氧化碳,而一共需要200ml二氧化碳,所以植物还需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160ml.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可用一枚消毒的死叶片进行对照;以排除温度、大气压等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4)如果将试管中的c0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值.由于是密闭容器,并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足或光合作用吸收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并且氧气的变化量与呼吸强度相关.
故答案为:
(1)氧气
(2)200 160
(3)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
(4)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够或光合作用吸收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变化量与呼吸强度相关.
㈣ 有没有专家给个标准答案,求解求解。。。这个装置测净光合作用速率还是总光合作用速率,
测的是 净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一般可以用氧气的净生成速率、二氧化碳的净消耗速率和有机物的积累速率表示,此装置就是用于测量氧气的净生成速率。
装置中碳酸氢钠是二氧化碳吸收剂,用于吸收植物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
㈤ 理论上可用多种方法来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1)在光照适宜、湿度恒定的条件下,用图一左图的实验装
(1)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是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消耗ADP产生ATP,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消耗ATP产生ADP,所以,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分析题图一曲线可知,前30分钟净光合作用强度是(1680-180)÷30=50ppm/min,呼吸作用强度是(600-180)÷30=14ppm/min,因此,该绿色植物前30分钟实际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50+14=64ppm/min.
(2)设U和V的对应部位截取等面积的叶片没有处理前干重为m,呼吸作用的强度是(m-MU)÷6,净光合作用强度是(MV-m)÷6,该植物细胞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
(m-MU)÷6+(MV-m)÷6=)(MV-MU)/6mg/h0.
(3)分析题图三可知,甲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由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乙图中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和作用,故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150+50=200,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新鲜叶片改为死叶片,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指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值
故答案为:(1)ATP和[H]64
(2)(MV-MU)/6
(3)200 新鲜叶片改为死叶片 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
㈥ 如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
(个)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小于2.如千勒克斯时,呼吸作用强度均大于光合作用版强度权,因此绿叶要从容器中吸收氧气,从而导致容器内气压减小,红色液滴左移.(2)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个个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片从外界吸收如小2放出小2,因此对应的箭头有a、b、如、d.
(3)光照强度为如千勒克斯时,植物个小时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量为如个3v,同时被自己消耗了如个3v,因此产生的气体量为个个个3v.
故答案为:
(个)左侧
(2)a、b、如、d
(3)个个个
㈦ 如图中,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
(1)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维持试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恒定,因此试管中气体含量的变化就是氧气的变化.
(2)由于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气体体积为150毫升,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150+50=200毫升.植物呼吸作用消耗50ml氧气,根据呼吸商0.8,植物呼吸作用释放40ml二氧化碳,而一共需要200ml二氧化碳,所以植物还需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160ml.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可用一枚消毒的死叶片进行对照;以排除温度、大气压等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4)如果将试管中的C0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值.由于是密闭容器,并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足或光合作用吸收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并且氧气的变化量与呼吸强度相关.
故答案为:
(1)氧气
(2)200160
(3)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 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
(4)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使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不够或光合作用吸收和产生的气体量相等,变化量与呼吸强度相关.
㈧ 怎样测光合作用的速率
光合速率包括真正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利用相关装置可以测出的是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通常是把绿色植物和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放入一密闭装置中,测出单位时间内密闭装置增加的气体量(产生的O2量)即为净光合速率,把该绿色植物和一定浓度的NaOH放入一密闭装置中,测出单位时间内密闭装置减少的气体量(消耗的02量)即为呼吸速率,最后就可以算出真正光合速率。
㈨ 这个装置测净光合作用速率还是总光合作用速率,求大神给个标准答案!!
这是探究净光合速率的装置。
你看在烧杯中有一个小烧杯盛放碳酸氢钠溶液,内碳酸氢钠溶液不会和二氧化容碳反应,因此就留在了烧杯中,也就是说,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留在了烧杯中,这样一来,水滴显示的位置就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整体效果了,这是净光合速率,就是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相应的,还有一个装置,其他的都是一模一样,就是右下角烧杯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了碳酸钠溶液,这时候,二氧化碳会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这时候水滴显示的位置就只是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位置变化了,这时候测得就是总光合速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