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1)小张同学
(1)小车由静止下滑,说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因此平衡过度,所以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
正确的操作应该为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带动纸带匀速下滑.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导致平衡摩擦力过度,因此当小车上还没有挂砂和砂桶时,小车应该就已经有加速度了,故图象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1)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正确的操作应该为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带动纸带匀速下滑.
(2)C;
② 用如图中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
(1)温度计的一大格是10℃,一大格分成十小格,故分度值是1℃,而液柱上表面此时在90℃上面8个小格,故读作98℃.
升温过程中,温度计内水银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2)规格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那么加热时间的长短就代表了液体吸热的多少,植物油比水吸热时间长,故吸收更多的热量.
(3)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要控制好变量,一般有两种方法:①质量相同时,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②或质量相同时,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
(4)初温不同,加热与周围的温差不同,散热的速度不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小丽的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1)98;增大;热传递;
(2)多;
(3)在水和植物油沸腾前,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吸热本领越大;
(4)小丽;初温不同,加热与周围的温差不同,散热的速度不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
③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x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由甲可知,为电解装置,C为阳极,发生4OH - -4e - =O 2 ↑+2H 2 O,Cu为阴极,发生Cu 2+ +2e - =Cu,总反应为2CuSO 4 +2H 2 O
A.由电子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E表示反应生成铜的物质的量,故A正确; B.由总反应可知,Cu与水的物质的量相同,则E表示反应消耗水的物质的量,故B正确; C.因硫酸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不等,则F不能表示生成硫酸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由电子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F表示反应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故D正确; 故选C. |
④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1)某同学平
(1)小车由静止下滑,说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因此平衡过度,所以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
正确的操作应该为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带动纸带匀速下滑.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导致平衡摩擦力过度,因此当小车上还没有挂砂和砂桶时,小车应该就已经有加速度了,故图象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a1+a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2.41+3.03?1.21?1.83)×0.01 |
4×(0.1)2 |
mg | ||
1+
|
⑤ (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该装置中的错误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安装仪器时我们需要注意:①平衡摩擦力,将木板一端垫高;
②细线与木板平行,版保证拉力在小车前进的方向权上;
③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交流电源;
④释放小车时应让小车从靠近计时器处释放,在纸带上打上尽量多的点;
故答案为:①长木板右端未垫高以平衡摩擦力;②电源应改用交流电源;③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滑轮太近.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导致平衡摩擦力过度,因此当小车上还没有挂砂和砂桶时,小车应该就已经有加速度了,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
(s3+s4)?(s1+s2) |
4T2 |
(0.0241+0.0303)?(0.0183+0.0121) |
4×0.12 |
(s3+s4)?(s1+s2) |
4T2 |
⑥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
(1)通过打点计时器计算时间,故不需要秒表,打点计时器应该与交流电源连接,需要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故A、D正确,B、C错误.
(2)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上
C、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选BC.
(3)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c=
=xAE tAE (s1+s2)f 4
故答案为:(1)AD
(2)BC
(3)(s1+s2)f 4
⑦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
①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可知打第5个点时的速度为:
v5=
0.2160+0.2640 |
2×0.1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⑧ 在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下列操作正确且必要的有______A、用秒表
(1)A、打点计时器就是测量时间的器材,本实验不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回间;故A错误.答
B、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验证动能的增加量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质量可以约去,所以也不用称出重物的质量.故B错误.
C、装配好器材,先拨通电源,再松开纸袋,让重物自由下落.故C正确.
D、在点迹清晰的纸袋上,距离起始点适当的位置,依次取若干个连续的点并标记,作为测量点.故D正确.
⑨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1)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