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氮机除氧器不发热可达到5个9
除氧器是氮气纯化装置上的,是制氮机的后级产品,若是加氢除氧工艺,内除氧器哪怕不开加热,容表面也会有高于常温的温度的,因为氮气和氢气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是放热反应。
当然如果除氧器温度不高,出来的氮气纯度也是99.999%的话,那只能说明普氮(制氮机)的纯度也比较高,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是后级用气量比较小的时候。
B. 氮气发生器的钯触媒除氧纯化
一定流量、纯度的普氮和氢气同时进入装置中,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进入装有钯触媒除氧器装置,在脱氧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2H2+O2=2H2O的化学反应,达到脱氧目的。脱氧后氮气中的水气经过冷却器脱水,然后氮气继续进入干燥器干燥,使氮气露点达-60℃左右,干燥器配置两台,其中一台干燥器进行吸附干燥,另一台把已吸附饱和水气的干燥器进行再生,为下一周期吸附工作做好准备。经干燥后的氮气通过过滤器除尘,最后得到的便是高纯氮气。
C. 如何往罐子里通氮气赶走空气,通氮气的装置有特殊要求吗
氮气纯度高些,量大!本人有制氮机出
D. 实验室制氮气装置
制备氮气??
实验室一般不制备氮气
制备氨气倒是有
和制备氧气的装置相同,用NH4Cl和Ca(OH)2反应
E. 通氮气实验
是往水中通氮气吗?只需要一个密闭容器,外接2跟管子,一根入水,一根不入水,入水管子进气,另一根管子出气。
F. 化学 请问在实验题中,实验前╱中╱后 通入氮气的作用分别是
化学 请问在实验题中,实验前╱中╱后 通入氮气的作用分别是?
1.“从下往上”原则.以C1=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G. 用何种方法可以去除溶液中的氧气,通入氮气可以吗
我楼下那个明显是来骗取你的采纳的,楼下的楼下明显是没什么文化随网络大流的,
一般常采用的3中方法,1加热煮沸就可以 2往水中加入除氧剂,也就是一些化学药剂之类的,具体的种类之多就不一一列举了,3通入氮气,这个是最安全也是最没有改变你水体水质的方法,原理是通入的氮气基本不会与你水中物质产生反应,它是通过改变了水中溶解氧的分压,将水中的溶解氧吹脱出来的一种物理方法,没有改变水质,因而一般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千万别听网上那些2货说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