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制冷与空调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电)哪个专业好
我觉得都不错。这两个专业出来,在顺德都不难找到工作。
主要看你喜欢家电还是空调了。制冷专业出来,如果去类似“美的”这样的大企业的话做设计的可能性很小,一般是做去测试员多些。
个人认为:专业不分好坏,今年好或者明年就是坏的。主要还是个人的喜好。因为有这个专业的设定肯定市场上有这种需求,你说的好坏只是短暂的市场大量需求而已。但是如果你喜欢这个专业,用心去学习,做到术业有专攻,在顺德这种制造型产业王国(机械、家电、家具),只要你是个金子,在这里,那些老板是不会让你沉到海底世界。但如果你现在不是,那就在学校里抓紧时间多学习。
制冷是顺职院的一个招牌专业。补充一下:家具设计与制造也不名牌专业。
《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制冷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以制冷装置制造为主,兼顾商用空调系统设计、运行管理,制冷装置销售及维修三个方向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获得的技能证书:制冷设备维修工高级工、中级工证书、AutoCAD中、高级操作员证书。
主干课程:制冷原理、制冷流体机械、工程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分析应用基础、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冰箱空调检验与试验技术、商用空调、制冷装置电器与控制系统、制冷装置制造工艺、车间管理、质量管理。
就业方向:可从事冰箱、中央空调设备、制冷压缩机制造和调试、售后服务、维修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中央空调的运行、维护、管理及中小型制冷装置的维修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电)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家电)专业立足地方,面向家电行业,培养电控制器开发、生产、管理、质控、售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既有健康体魄,又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强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主干课程:单片机技术基础、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家电常用电路分析、家电控制器开发与制作、家电控制器常用测试方法等。
就业方向:中小型家电及相关企业电控制器设计或辅助设计、大中型家电及相关企业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家电售后服务等相关岗位。
㈡ 天然气锅炉的实习操作报告
关于锅炉房实习报告锅炉房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形成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个大体 认识,为今后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矗 实习任务:了解采热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设备的功能;了解各种空 调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设备的功能;了解燃媒、燃油及燃气锅炉的 构造与原理;了解制冷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设备的功能;了解活塞 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以及螺杆式压缩机的构造与原理;了解制冷 的原理以及系统组成;了解冷库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冷却塔的结 构和工作原理。 参观地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锅炉房 系统、制冷系统、供热部分、燃气部分。根据这六方面老师带我们参 观了云峰制药厂,东山储配站,张家口市大力神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盛华热电厂,新华大厦,张家口市食品公司,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金凤大厦。 锅炉房系统 定义: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水或其他工质,以生 产规定参数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工质的设备。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 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 能的蒸汽、高温水或者有机热载体。 锅炉中的炉膛、锅筒、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构架和炉墙等主要部件构成生产蒸汽的核心部分,称为锅炉本体。 锅炉本体:锅炉本体是“锅”和“炉”两大部分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锅”是指承受内部或外部压力,构成封闭系统的各种部件,包括锅 壳、锅筒、水冷壁、凝渣管、锅炉管束、蒸汽过热器、省煤器、集箱、 下降管、汽水分离装置、排污装置、气温调节装置等;“炉”是指构 成燃料燃烧场所的各种组成部件,包括炉膛和炉前煤斗、煤阀门、炉 排、除渣板、分配送风装置等组成的燃烧设备。 锅炉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部件是炉膛和锅筒。燃稻壳蒸汽锅炉的内部 结构图炉膛又称燃烧室,是供燃料燃烧的空间。将固体燃料放在炉排 上,进行火床燃烧的炉膛称为层燃炉,又称火床炉;将液体、气体或 磨成粉状的固体燃料,喷入火室燃烧的炉膛称为室燃炉,又称火室炉; 空气将煤粒托起使其呈沸腾状态燃烧,并适于燃烧劣质燃料的炉膛称 为沸腾炉,又称流化床炉;利用空气流使煤粒高速旋转,并强烈火烧 的圆筒形炉膛称为旋风炉。 在锅炉的认识中我们主要参观了张家口大力神锅炉有限公司和东源 热力,在认识实习中对锅炉的构造和使用有了具体的认识。 锅炉运行过程和原理:在水汽系统方面,给水在加热器中加热到一定 温度后,经给水管道进进省煤器,进一步加热以后送进锅筒,与锅水 混合后沿下降管下行至水冷壁进口集箱。水在水冷壁管内吸收炉膛辐 射热形成汽水混合物经上升管到达锅筒中,由汽水分离装置使水、汽 分离。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由锅筒上部流往过热器,继续吸热成为 450的过热蒸汽,然后送往汽轮机。在燃烧和烟风系统方面,送风 机将空气送进空气预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在磨煤机中被磨成一定细 度的煤粉,由来自空气预热器的一部分热空气携带经燃烧器喷进炉膛。 燃烧器喷出的煤粉与空气混合物在炉膛中与其余的热空气混合燃烧, 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的热烟气顺序流经炉膛、凝渣管束、过热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后,再经过除尘装置,除往其中的飞灰,最后由 引风机送往烟囱排向大气。 下图为在东源热力的整体运作流程图: 制冷系统 工作原理:空调器的制冷系统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毛细管四 个主要部件组成。按照制冷循环工作的顺序,依次用管道连接成一个 整体。系统工作时、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蒸发成 为压力和温度均较低的蒸气,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后,制冷剂的压力 和温度均升高,然后排入冷凝器。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内通过放热给 室外空气而冷凝成为压力较高的液体。制冷剂液体通过毛细管的节流, 压力和温度均降低,再进入蒸发器蒸发,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工作, 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节流阀)和蒸发器等四大设备 组成,在这些设备之间用管道依次联接形成一个封闭系统。为保证系 统的正常运行,还需一些辅助设备,包括油分离器、储液器、不凝气 体分离器、过滤器和自动控制器等。 在张家口食品公司我们参观冷冻技术以及该公司的冷冻设备。冷库设备不同制冷方法使用不同的设备,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蒸气压缩制冷, 主要设备有压缩机(见流体输送机械)、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 压缩机用于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气,其中以活塞式和离心式的应用最 广。物品在冷却或冻结时要放出一定的热量,制冷装置的围护结构在 使用时也会传入一定的热量。因此为保持制冷装置中的低温条件,就 必须装设制冷机,以便连续不断地移去这些热量,或者利用冰的熔化 或干冰的升华吸收这些热量。 张家口食品公司的工业流程图如下: 压缩机排气--------油氨分离器--------冷凝器--------高 压储液罐-------膨胀阀--------低压循环储液筒---------- 冷却方式:制冷设备的冷却方式有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直接冷却是将制冷机的蒸发器装设在制冷装置的箱体或建筑物内,利用制冷 剂的蒸发直接冷却其中的空气,靠冷空气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这种 冷却方式的优点是冷却速度快,传热温差小,系统比较简单,因而得 到普遍应用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压缩机送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气 冷凝成液体。常用的冷凝器有三类:水冷式。以水作为冷却剂,有 管式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及螺旋板式冷凝器。喷淋式。同时以水 和空气作为冷却剂,有喷淋式冷凝器(空气为自然对流)和蒸发式冷 凝器(空气为强制对流)。空冷式。以空气作为冷却剂,即空气冷 制冷设备:蒸发器又称吸热器,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沸腾汽化使载冷剂或被冷却 物体降温的传热设备。蒸发器可分两类:一类是冷却液体式,用于冷 却液体载冷剂,有管壳式蒸发器及各种浸没式蒸发器(如立管式、螺 旋管式、蛇管式)。浸没式蒸发器是将整个换热面浸入盛有载冷剂的 槽中,槽内经搅拌,强化换热。另一类是冷却空气式,用于冷却作为 载冷剂的空气,又分为管排和冷风机两种。管排由垂直管、水平管或 盘管组成,制冷剂在管内沸腾,管外空气作自然对流,冷风机则是由 管组与风机组成,使管外空气作强制对流。 根据工作原理制冷机可分为压缩式制冷机。依靠压缩机的作用提高 制冷剂的压力以实现制冷循环,按制冷剂种类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制 冷机(以液压蒸发制冷为基础,制冷剂要发生周期性的气-液相变) 和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以高压气体膨胀制冷为基础,制冷剂始终处于 气体状态)两种。吸收式制冷机。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热化学 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又可分为氨水吸收式、溴化锂吸收式 和吸收扩散式3 种。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依靠蒸汽喷射器(喷射式 压缩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半导体制冷器。利用半导体的热- 电效应制取冷量。 通风系统 通风又称换气,是用机械或自然的方法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 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污浊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 生要求和生产过程需要。建筑中完成通风工作的各项设施,统称通风 设备。 通风按照范围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 它是对整个空间进行换气。局部通风是在污染物的产生地点直接把被 污染的空气收集起来排至室外,或者直接向局部空间供给新鲜空气。 局部通风具有通风效果好、风量节省等优点。 通风按照空气流动所依靠的动力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 通风的动力是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产生的“热压”和室外风的作用 所产生的“风压”。这两种因素有时单独存在,有时同时存在。 机械通风是以风机为动力造成空气流动。机械通风不受自然条件的限 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送风和排风,获得稳定的通风效果。在某些场 合常兼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某些房间对空气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不允许周围空气流入(如医院的手术室、实验大楼中的精密仪器室等), 这些房间的机械送风量应大于机械排风量,使室内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室内多余的空气会通过门、窗和其他缝隙流至室外。某些污染较严重 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为了防止其中的污浊空气流入周围的空 间,应使室内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使室内的污浊空气不致流至室外。 是机械通风系统示意。室外空气经百叶窗进入送风室,送风室内设有净化空气用的空气过滤器和加热空气用的空气加热器等,空气经 过净化和加热后由风机加压经过风管输送到房间内的送风格栅(即出 风口),再分布到各室内和室内空气混合。有时,排风经下部的排风 口吸入回风管道,返回送风室,和室外新鲜空气混和后继续使用。采用 循环空气的目的是为了在节能的前提下,保证室内的温度和风速分布 比较均匀。送、排风量的大小和送、排风口的布置对通风房间的空气 温度、湿度、速度和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影响极大。合理地布置送、排 风口及分配送、排风量称为室内的气流组织。 在新华大厦我们观看了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为 单独的防火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送风为 两侧送风中间排风,由两侧向中间形成对流,两侧送风频率为10 每小时,排风频率为6次每小时,与其他系统配合使车库始终处于负 压状态,从而保证流畅的通风。 空调系统 工艺性空调 :目的是满足生产过程和科学研究等的需要,此时空调 设计是保证工艺要求为主,室内人员的舒适感是次要的。计算机房、 电话总机房、精密电子车间和某些特殊的实验室、博物馆等的空调。 通过参观云峰药业的地下室空调制冷系统及阅读相关书籍我了解了 空调系统的有关知识。 空调系统的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通常由以下5 部分组成:空气处理设备、冷源和热源、 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及控制检测系统。 空调系统按负担室内热温负荷所用介质可分为全空气系统、空气-水 系统、全水系统和制冷剂直接蒸发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 可分为集中式、半集中式和全分散式空调系统。集中式系统将所有空 气处理设备(包括风机、表冷器、加热器、加湿器和过滤器等)都集 中在空调机房内。被处理空气的温度、湿度,在空气处理机内进行集 中调节后,经风管(道)输送到空调房间。根据季节的和室内热湿负 荷的变化,可在空气处理机内及时进行切换和调整。 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设备 空气处理设备有空气净化处理设备和空气热湿处理设备。 空气净化处理设备 空气净化处理设备:对于进入空调房间的空气,除了满足温度、湿度 和气流速度外,还要满足空气净化的要求,即除去空气中的尘埃、烟 雾、微生物等悬浮污染物,消除各种异味,最好有足够的负离子含量 空调系统所处理的空气,通常是由室外新风和回风组成。空气中的悬浮污染物来自新风和回风两个方面。空气净化的目的就是要除去上述 两个方面的污染。 空气净化设备可按室内污染物存在的状态分为处理悬浮颗粒物的除 尘式和处理气态污染物的除气式两类。在除尘式空气净化处理设备当 中以纤维过滤器为核心,另外还有驻极体静电过滤器等。其特点是主 要利用纤维过滤技术或静电过滤技术等来处理悬浮颗粒物。在除气式 空气处理设备中,主要有活性炭过滤器、光催化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 等。其特点主要是利用吸附技术,光催化技术和离子化技术等来处理 气态污染物。 常用的空气过滤器 1)粗效过滤器:过滤对象是10~100um 的大颗粒尘埃,用于空调系统 的初级过滤,保护中效过滤器。 2)中效过滤器:过滤对象是1~10um 的大颗粒尘埃,用于空调系统的 中级过滤,保护末级过滤器。 3)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对象是1~5um 的尘埃,用于大于10 洁净室送风的末级过滤或高洁净度要求场合的中间级过滤器。4)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对象是小于1um 的尘埃,用于普通100 以上洁净室送风的末级过滤。空气净化器是将纤维过滤技术、静电过滤技术、活性炭过滤技术、负 离子技术、臭氧技术集成为一体的空气净化设备。其工作原理是:由 高速旋转的离心风机在机器体内产生负压,受到污染的空气被吸入机 内,依次通过具有杀菌功能的粗过滤网,装填有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的 过滤层和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活性炭过滤层,这样三重过滤净化后由 送风口送出洁净的空气。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可分为直接接触式和间接接触式。直接接触式热 湿交换包括喷水室、蒸汽加湿器、局部补充加湿装置以及使用液体吸 湿剂的装置等。其特点是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直接与空气接触。 间接式热湿交换包括光管式、翅片管式和肋管式空加湿器及空气冷却 器等。其特点是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不与空气直接接触,换热 介质(热水、水蒸气、冷水、制冷剂)在间壁式换热管内流动,被处 理空气在管外流过,两者通过固体臂面进行热交换或热湿交换。 空调冷却水系统 空调冷却水系统,是指利用冷却塔向冷水机组的冷凝器供给循环冷却 水的系统。由冷却塔、冷却水箱、冷却水泵和冷水机组冷凝器等设备 及其连接管路组成。 冷凝水系统 冷凝水系统。不论空调末端设备的冷凝水盘是位于机组的正压段还是 负压段,冷凝水盘出水口处均需设置水封,水封高度应不大于冷凝水 盘处正压或负压值。正压段是为了防止漏风,负压段是为了顺利排出 冷凝水。 空调系统流程图: 燃气系统 主要参观了东方储配站,该站属于甲级防火防爆部分。看到了巨大的 气柜,气柜由十米底座和三个八米的节组成,最高共可达32 相邻的节用反向的滑轮连接。气柜随气压的大小而自由升降,在集中用气的时候气压较低,气柜也变得矮一些。给用户送气的气压也会有 变化,比如过年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加大了煤气的使用量,所以 就要加比平时更大的压力才能满足正常的使用。天天的压力也有变化, 做饭的时间也比平常时间要压力大。 燃气储配站站址的选择要考虑工艺、动力、给排水、土建安装、防火 防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及其对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并和城 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燃气储配站的工艺布置应保证工作可靠、安全生 产和便于运行管理。各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应满足安全防火距离的要 求,应设环绕全站的消防道路,压送、调压等生产车间的用电设备应 考虑防火防爆要求,站内燃气管道宜连成环状并设有检修和事故时使 用的越站旁通管道。 燃气储配站的工艺流程应根据气源厂的性质、城市规模、负荷分布和 管网压力级制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一级调压器的作用 是将高压燃气的压力降至高压储气罐的工作压力,以存入储气罐。二 级调压器的作用是将燃气压力调节到出站管道的工作压力。燃气储配 站中除根据不同需要设置储气、压送、调压等主要工艺设备外,还设 有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设施和消防设施等。 下图为燃气供应系统图 供热部分 供热部分主要以参观盛华热电厂为主,盛华热电厂是以热电联产的方 式进行工作的,热电联产是由热电厂同时生产电能和可用热能的联合 生产方式。 以热电厂作为热源的供热系统称为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由热电厂同 时供应电能和热能的能源综合供应方式称为热电联产。热电厂是联合 生产电能和热能的发电厂。热电厂供热系统是以利用汽轮机同时生产 电能和热能的热电合供系统作为热源。以热电厂作为热源实现热点联 产,不仅热能利用效率高,同时利于环保。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由热源,换热器和热媒管网组成。由锅炉 生产的蒸汽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换热器加热冷水,变成高温水通过热媒 管网供暖。经过热交换蒸汽变成冷凝水,大部分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 冷凝循环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完成热的传递过程。 热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由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被 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冷水,从换热器出来,经配水管网送至各个热水配 水点,而换热器的冷水由高位水箱或给水管网补给。供热后的热水经 回水管使一定量的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换热器。 热电厂中的换热站有专门的遥控室和控制台,通过遥控站可以清楚的 掌握各处蒸汽、热水的压力和温度等,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器来进行调 在学校我们还自行参观了学校的供热论文网设备,主要以散热器为主,我们分别参观了食堂,宿舍,图书馆和教室,在观看散热器的过程中 图书馆和综合楼一楼主要是以翼型散热器为主,柱型散热器为辅,其 他地方主要是柱型散热器。 散热器,是将热媒的热量传导到室内的一种末设备,已成为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性能的好坏,外观的华陋,直接 关系到使用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装饰性等问题。因此,关注散热器, 也就是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 下图为供热系统流程图 实习体会 紧张而又充满乐趣的认识实习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认识实习是我们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我们能够学到很多在书本中学不 到的东西。我们常见的各种建筑物内外的给水、排水、供热、消防等 管道,只是略知其一,对于他们为什么这样安装而不那样安装,工作 原理是什么,靠什么提供动力等等并不是很清楚。 自从接到录取通知书,我就对供热通风和空调工程这个专业产生了兴 趣和向往。进入大学一年来我们只是学习了基础课,还没有接触到专 业课。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我们专业的主要内容,加深对专业的了 解,提高了我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了有关工艺 过程、系统原理和设备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了有关系统和设备的操 作步骤和方法,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 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步了解了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 基本方法,培养了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观点。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了解了本专业的研究内容, 还是很有前途的,增加了学好这门专业的信心,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发 展奋斗目标。
㈢ 冷库制冷设备的自动控制装置有哪些功能
冷来库制冷设备的自动控制是冷库自运用新技术的具体体现,它通过遥测、遥控按程序进行操作,不但节省了冷库制冷设备的辅助维护费用,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食品加工的质量,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故障发生。
(1)制冷工艺参数的自动检测它利用继电器节流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浮球阀等进行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湿度等的自动检测。
(2)工艺流程的自动控制它利用高低压继电器、电磁阀、制冷压缩机、氨泵、冷风机、水泵等设备的停开,以及制冷系统中各回路的工艺自动化流程的程序进行自动控制。
(3)制冷装置的自动调节它利用液位、压力、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控制元件,对库房的温度、湿度、容器中的液位、压力、流量和压缩机能量进行自动调节。
(4)自动保护控制即利用保护装置的故障显示安全报警和断电停机等功能,对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进行自动保护控制。目前,我国冷库的自动控制有继电器元件控制和逻辑元件控制两种。且逻辑元件控制部分正在逐步增加,以简化电控线路,提高自动化控制的程度。
㈣ 制冷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随着各行业快速发展,对制冷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才能在制冷设备行业中成为佼佼者?北京利德盛机械有限公司为您分析: 在工业生产中,有些环节需要对产品进行冷却,或者有些生产或科学研究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制冷设备作为一种有效的制造低温环境的装置被人们所发明和使用,比如:工业冷水机,家庭冰箱等。在家庭中普遍使用的冰箱就是制冷设备的一种,但是在工业中生产中所需要的制冷设备比我们常见的冰箱冰柜规模要更大,对于温度的控制要更加严格。 工业制冷设备是由制冷剂和使用冷量的设备相结合的。物品在冷却和冻结的过程中要释放一些热量,制冷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传入一定的热量。因此为了保证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低温环境,就必须要利用制冷剂连续不断地移除或者是吸收这些热量。而压缩机技术则是制冷系统的核心技术。 国家发改委公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要在未来五年扩建一千万吨冷库,这对制冷设备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发展机遇。北京利德盛认为,制冷设备企业想要抓住这个机遇实现大发展的话,必须在科技研发上面下功夫。目前主要采用的氟利昂制冷的技术,不仅运营成本高,对臭氧层的破坏也很大。而氨制冷的出现将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氨制冷将是今后制冷设备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我国制冷行业仍然主要存在三大不足。一是对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在工业领域中,我国制冷行业与国外接触算是比较早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建立了一些合资企业。但到目前,我国制冷行业的技术进步还远远不能满足其他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尖端技术及产品仍不能自主开发。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进口产品充斥国内市场,而国内产品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技术更新和开发,原有产品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国外产品吞噬。二是制冷机行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与国内其他行业一样,目前我国制冷机行业高级技工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不争的事实。三是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国产品牌默默无闻。 我国制冷设备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科研投入较低,检测手段也相对落后,影响了制冷技术水平的提高。从长远发展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制冷行业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我国制冷设备行业应对比国内外制冷设备发展的现状,把握制冷设备技术的发展方向,找出并解决目前行业发展的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制冷设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制定行业标准。营造良好的制冷设备市场,才可以才能突破行业发展的瓶颈。
㈤ 制冷设备原理
制冷设备是制冷机与使用冷量的设施结合在一起的装置。设计和建造制冷装置,是为了有效地使用冷量来冷藏食品或其他物品;在低温下进行产品的性能试验和科学研究试验;在工业生产中实现某些冷却过程,或者进行空气调节。物品在冷却或冻结时要放出一定的热量,制冷装置的围护结构在使用时也会传入一定的热量。因此为保持制冷装置中的低温条件,就必须装设制冷机,以便连续不断地移去这些热量,或者利用冰的熔化或干冰的升华吸收这些热量。制冷设备的冷却方式有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直接冷却是将制冷机的蒸发器装设在制冷装置的箱体或建筑物内,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直接冷却其中的空气,靠冷空气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这种冷却方式的优点是冷却速度快,传热温差小,系统比较简单,因而得到普遍应用。间接冷却是靠制冷机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蒸发,从而使载冷剂(例如盐水)冷却,再将载冷剂输入制冷装置的箱体或建筑物内,通过换热器冷却其中的空气。这种冷却方式冷却速度慢,总传热温差大,系统也较复杂,故只用于较少的场合,如盐水制冰和温度要求恒定的冷库等。[1]
按照冷却目的和冷量利用方式的不同,制冷装置大体可分为冷藏用制冷装置、试验用制冷装置、生产用制冷装置和空调用制冷装置四类。
冷藏用制冷装置主要用于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或运输食品和其他货品,包括各种冰箱、冷库、冷藏车、冷藏船和冷藏集装箱等。
㈥ 制冷与空调专业可以找什么工作
一、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工作方向):
1、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行业,从事产品设计、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在制冷与空调设备经营行业,从事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和经营管理;在制冷与空调设备使用单位,从事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操作维修。
2、还可以去超市、医院、机场、车站及智能化楼宇空调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及运行管理工作;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单位的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二、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如下: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促使制冷与空调行业会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制冷设备、制冷装置也会有一个更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由此而带来的就是该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这些都为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毕业生找工作是不难的,以后的发展就看自己了,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的岗位都是基层的,这就提供了积累经验的好机会,还是要不断的学习的,这样对以后的升职才会有益的。
三、培养目标:
以商用空调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为主要专业面向,兼顾制冷设备维修和冰箱空调制造专业面向,培养制冷与空调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四、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原理与设备、制冷工艺设计、制冷与空调自动化、制冷与空调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
㈦ 关于制冷的书籍
《制冷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制冷学会制冷专业工程师继续教育系列丛书》
作 者:彦启森 主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制冷技术及其应用》是“中国制冷学会制冷工程师继续教育系列丛书”的基础,内容包括热工基础、制冷技术、冷冻冷藏、空调与热泵四个部分,基本涵盖了普冷技术的各个方面。本书以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为主,适当介绍了吸收式制冷装置,突出制冷装置的“原理、构造、特性”,重视产品的“实验”、“规范、标准”的讲解,以适应制冷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需求。
本书适用于从事制冷机械设备、冷藏冷冻、冷藏运输以及空调热泵专业的技术人员阅读,亦可供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参考与自学使用。
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9192447
《制冷工艺》
作 者:李少华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06月
本书阐述了冷库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制冷系统的方案确定、冷负荷计算、机器设备选型及布置设计、管道设计等内容;较详细地介绍了冷库建筑的平面设计、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隔汽防潮设计、冷间设计和冷库的节能、制冰和空调系统冷冻站设计等内容。重点突出工程应用内容,适当介绍了新技术、新设备。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制冷与空调”专业作为“制冷工艺设计”课程的专业教材,还可作为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及从事制冷空调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的参考书。
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9339531
《制冷与空调装置》
作 者: 袁秀玲 编著
出 版 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3-1
本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各种制冷与空调装置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冷库、生活及商业用冷藏装置、运动用冷藏装置、空调用制冷装置、运输用空调装置、冷水机组、干燥装置、实验用制冷装置、制冰和制干冰装置等。对于国内外制冷空调行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型制冷装置,在本书中也进行了有关介绍。为了适合不同层次专业人员阅读,本书花了不量篇幅介绍了制冷方法、热力学基本原理、制冷循环及简单理论热力计算及CFCs工质替代技术等。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制冷专业的学生作为专业课教材,在学习过“制冷原理与设备”和“制冷压缩机”专业课程后使用,也可供从事制冷空调工作的技术人员、工程设计人员自学和参考。
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7405455
㈧ 求助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应该如何进行检验
小型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可以在系统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
检验项目:
1、资料审查
2、宏观检验
3、液氨成分检验
4、壁厚测定
5、高压侧压力容器的外表面无损检测。
6、必要时还应当进行低压侧压力容器的外表面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埋藏缺陷检测、材料分析、强度校核、安全附件校验、耐压试验等检验项目。
㈨ 汽车空调毕业论文
汽车空调维修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在一贯追求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如今也更加注重对舒适性的要求。因而,空调系统作为现代轿车基本配备,也就成为了必然。
近年来,环保和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汽车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种替代能源动力车的出现,为汽车空调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自本世纪20年代汽车空调诞生以来,伴随汽车空调系统的普及与发展,汽车空调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单一取暖阶段、单一冷气阶段、冷暖一体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计算机控制阶段。空调的控制方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电路控制方面也再不段的更新改进,同时,我国汽车空调的安装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以达到100%的普及性,空调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向基本配备。给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修问题带来新的挑战。论文最后以汽车空调故障检修的方法,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再深入探讨,以达到对汽车空调系统的了解,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关键词:汽车空调 压缩机 检修
(一)汽车空调的过去与未来
汽车空调是指对汽车座厢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调节的装置。不管车外天气状况如何变化,它都能把车内的湿度、温度、流速、洁度保持在驾驶人员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最原始的汽车空调仅是开窗换气式。最早的汽车空调装置始于1927年,它仅由加热器、通风装置和空气过滤器三者组成,且只能对车室供暖。准确地讲,汽车空调的历史,应该从制冷技术应用在车上开始。20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的几部公共汽车上装上了应用制冷技术的冷气装置。直到20世纪60年代,应用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才开始逐步地普及起来。以后,人们对汽车空调的兴趣逐年增加,汽车空调技术日趋完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它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单一供暖空调装置阶段 始于1927年,目前在寒冷的北欧,亚洲北部地区,汽车空调仍使用单一供暖系统。
单一供冷空调装置阶段 始于1939年,美国帕克汽车公司率先在轿车装上机械制冷降温空调器。目前单一降温的汽车空调仍在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使用。
冷暖型汽车空调阶段 始于1954年,原美国汽车公司,首先在轿车安装于冷暖一体化空调器,这样汽车空调才具备了降温、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空气的调节功能。该方式目前仍然大量的使用在低档车上,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
自控汽车空调装置阶段 由于前述的冷暖型汽车空调需依靠人工调节,这既增加上司机的工作量,还使控制不理想。通用汽车公司1964年率先在轿车上应用自控汽车空调。自控空调只需预先设定温度装置,便能自动地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装置根据传感器随时检测车外温度,自动地调制装置各部件工作,达到控制车外温度和行驶其他功能的目的。目前,大部分的中高级轿车,高级大客车都装备自控空调
电脑控制汽车空调阶段 自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同时将自行研制的电脑控制汽车空调系统装上各自的轿车上后,即预示着汽车空调技术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电脑控制的汽车空调功能增加,显示数字化,冷、暖、通风调控三位一体化。电脑按照车内外的环境所需,实现了调节的精细化。通过电脑控制实现了空调运行与汽车运行的协调,极大地提高了制冷效果,节约了燃料,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能和舒适程度。目前电脑控制的空调都装上豪华型轿车上。
(二)汽车空调的特点
众所周知汽车空调是以采用发动机的动力为代价来完成调节车厢内空气环境的。了解汽车空调的特点,有利于进行汽车空调的使用和维修。与室内空调相比,汽车空调主要有如下特点:
1. 汽车空调安装在行驶的车辆上,承受着剧烈频繁的振动和冲击,因此,各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振能力,接头应牢固并防漏。不然将会造成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泄露,结果破坏了整个空调系统的工作条件,严重的会损坏制冷系统的压缩机等部件。使用中要经常检查系统内制冷剂的多少,据统计,由于制冷剂的泄露而引起的空调故障约占全部故障的80%。
2. 汽车空调所需的动力均来自发动机。其中轿车、轻型汽车、中小型客车及工程机械,空调所需的动力和驱动汽车的动力均来自一台发动机。这空调称非独立空调系统。大型客车和豪华型大、中客车,由于所需制冷量和暖气量大,一般采用专用发动机驱动制冷压缩机和设立独立的取暖设备,故称之为独立式空调系统。虽然非独立空调系统会影响汽车的动了性,但它相对于独立空调,在设备成本、运行成本上都较经济。据测试,汽车安装了非独立式空调后,耗油量会增加10%到20%(与车速有关)。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10%到12%。
3. 汽车空调的特定工作环境要求汽车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尽可能的大。其原因如下:
(1)夏天车内的乘客密度大,产热量大,热负荷高;冬天采暖人体所需的热量亦大。
(2)为了减轻自重,汽车隔热层一般很薄,加上汽车门窗多,面积大,所以汽车隔热性差,热损大。
(3)汽车的工作环境因在野外,直接受阳光、霜雪、风雨等的影响,环境变化剧烈。要使汽车空调在最短的时间里在车厢内达到舒适的环境,就要求其制冷量特别大。对非独立的空调系统来说,由于发动机工况频繁变化,所以制冷系统的制冷机变化大。比如发动机在高速和怠速运行时,转速相差10倍。这必然导致压缩机输送的制冷剂量变化极大。制冷剂流量变化大,轻者引起制冷效果不佳,重者引起压力过高,压缩机出现敲击现象,发生事故。因此,汽车空调制冷系统较室内复杂得多。
(4)由于汽车本身的特点,要求汽车空调结构紧凑,质轻、量小,能在所有限的空间进行安装。目前空调的总比重比60年代下降了50%,而制冷能力却提高了50%。
(5)汽车空调的供暖方式与室内空调完全不同。对于非独立式汽车空调,一般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水或废气余热,而室内空调则是利用一个电磁阀,改变制冷剂量,机组很快起动并转入稳定状况。
(三)汽车空调的性能评价指标
1.温度指标
温度指标是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00C到280C,超过280C,人就会觉得燥热。超过400C,即为有害温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低于140C人就会觉得冷。当温度下降到00C时,会造成冻伤。因此,空调应用控制车内温度夏天在250C,冬天在180C,以保证驾驶员正常操作,防止发生事故,保证乘员在舒适的状况下旅行。
2.湿度指标
湿度的指标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因为人觉得最舒适的相对湿度在50%--70%,所以汽车空调的湿度参数要控制在此范围内。
3.空气的清新度
由于空间小,乘员密度大,在密闭的空间内极易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汽车发动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道路上的粉尖,野外有毒的花粉都容易进入车厢内,造成车内空气浑浊,影响驾驶人员身体健康。这样汽车空调必须具有对车内空气过滤的功能,以保证车内空气清新度。
4.除霜功能
由于有时汽车内外温度相差很大,会在玻璃上出现雾式霜,影响司机的视线,所以汽车空调必须有除霜功能。
5.操作简单、容易、稳定。
汽车空调必须作到不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的正常驾驶。
第二章汽车空调的组成与原理
(一)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运转时,将蒸发器内产生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压缩后,在高温高压(约700C,1471KPa)的状况下排出。这些气态蒸气流入冷凝器,并在此受到散热和冷却风扇的作用强制冷却到500C 左右。这时,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被液化了的制冷剂,进入干燥器,除去了水和杂质后,流入膨胀阀。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膨胀阀的小空流出,变为低压雾状后流入蒸发器。雾状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热汽化变为气态制冷剂,从而使蒸发器表面温度下降。从送风机出来的空气,不断流过蒸发器表面,被冷却后送进车厢内降温。气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后又重新被压缩机吸入,这样反复循环即可达到制冷目的。
(二)汽车空调主要功能包括以下4大部分: 制冷、制热、通风、除湿
制冷系统原理:汽车空调的压缩机依靠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提供,汽车在怠速状态下打开空调制冷怠速会明显增大,油耗也会相应的增加,油耗增加的大小与环境温度有最直接的关系,环境温度高制冷剂膨胀的压力大,发动机驱动空调的消耗也相应加大,环境温度低油耗相应减少。
制热系统原理:汽车空调制热与压缩机没有丝毫关系,制热的热源不是空调本身获取的,是由汽车的散热水箱(中控台下面的暖风机总成内的副水箱)提供,早晨在热车前空调吹出来的是冷风,待热车后空调热风源源不断的送出来,制热本身基本没有能量消耗,是利用汽车的余热完成的.但在冬季,为了提升水温,加大喷油量,也使耗油量增加。但是只是在启动初期,等发动机运转正常,就是利用发动机的散热来供暖了。(而有的柴油车由于水温上升慢,为了一发动车就能享受到暖风,所以在暖风机里面加有电热丝)。
通风:通风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 使用内循环时车内空气基本不与外界交流,使用外循环时位于挡风玻璃下的新风口会将外界的空气源源不断的送进来,以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
除湿:空调制冷的过程就是除湿的过程,从制冷时产生的大量冷凝水就可以看出来了,在湿度较大的阴雨天气或是温差太大的时候车内的玻璃上容易起雾,打开空调驱雾就是一个除湿的过程。
(三)汽车空调的组成
汽车空调一般主要由压缩机、电控离合器、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贮液干燥器、管道、冷凝风扇等组成。汽车空调分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
1.电磁离合器
在非独立式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由汽车主发动机驱动的。在需要时接通或切断发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动力传递。另外,当压缩机过载时,它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通过控制电磁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就可接通与断开压缩机。
当空调开关接通时,电流通过电磁离合器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吸力,使压缩机的压力板与皮带轮结合,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给压缩机主轴,使压缩机主轴旋转。当断开空调开关时,电磁线圈的吸力消失。在弹簧作用下,压力板和皮带轮脱离,压缩机便停止工作。
2.压缩机
作用是使制冷剂完成从气态到液态的转变过程,达到制冷剂散热凝露的目的。同时在整个空调系统,压缩机还是管路内介质运转的压力源,没有它,系统不仅不制冷而且还失去了运行的动力。
(1)用于汽车制冷系统的压缩机按运动型式可分为:
往复活塞式
曲轴连杆式
径向活塞式
轴向活塞式
翘板式
斜板式
旋转式
旋叶式
圆形汽缸
椭圆形汽缸
转子式
滚动活塞式
三角转子式
螺杆式
涡旋式
1)曲轴连杆式压缩机
图(1)曲轴连杆式压缩机
曲轴连杆式压缩机如图(1)它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制冷压缩机。压缩机的活塞在汽缸内不断地运动,改变了汽缸的容积,从而在制冷系统中起到了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作用。压缩机的工作,可分为压缩、排气、膨胀、吸气等四个过程
2) 斜板式压缩机
图(2)斜板式压缩机
斜板式压缩机如图(2)它的润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强制润滑,用由主轴驱动的油泵供油到各润滑部位及轴封处。主要用于豪华型轿车或小型客车较大制冷量的压缩机。另一种是采用飞溅润滑,我国上海内燃机油泵厂生产的斜板式压缩机即是采用飞溅润滑。
斜板式压缩机结构紧凑,效率高,性能可靠,因而适用于汽车空调。
3)旋叶式压缩机
图(3)旋叶式压缩机
旋转叶片式压缩机如图(3)由于旋转叶片式压缩机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做到很小 ,易于在狭小的发动机舱内进行布置 ,加之噪声和振动小以及容积效率高等优点 ,在汽车空调系统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但是旋转叶片式压缩机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 ,制造成本较高 。
4)滚动活塞式压缩机
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具有质量小、体积小、零部件少、效率高、可靠性好以及适宜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
3.冷凝器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是一种由管子与散热片组合起来的热交换器。其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却,使其凝结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均采用风冷式结构,其冷凝原理是:让外界空气强制通过冷凝器的散热片,将高温的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带走,使之成为液态制冷剂。制冷剂蒸气所放出的热量,被周围空气带走,排到大气中。
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管片式、管带式和鳝片式三种。
(1) 管带式它是由多孔扁管与S形散热带焊接而成,如图 12所示。管带式冷凝器的散热效果比管片式冷凝器好一些(一般可高10%左右〉,但工艺复杂,焊接难度大,且材料要求高。一般用在小型汽车的制冷装置上。
(2) 鳝片式它是在扁平的多通管道表面直接锐出鳝片状散热片,然后装配成冷凝器,如图 13所示。由于散热鳝片与管子为一个整体,因而不存在接触热阻,故散热性能好;另外,管、片之间无需复杂的焊接工艺,加工性好,节省材料,而且抗振性也特别好。所以,是目前较先进的汽车空调冷凝器。
4.蒸发器
也是一种热交换器,也称冷却器,是制冷循环中获得冷气的直接器件。其作用是将来自热力膨胀阀的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在其管道中蒸发,使蒸发器和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同时对空气起减湿作用。
5.膨胀阀
膨胀阀也称节流阀,是组成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安装在蒸发器入口处,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高压与低压的分界点。其功用是:把来自贮液干燥器的高压液态制冷剂节流减压,调节和控制进入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量,使之适应制冷负荷的变化,同时可防止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即未蒸发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后被压缩,极易引起压缩机阀片的损坏)和蒸发器出口蒸气异常过热。
6.贮液干燥器
贮液干燥器简称贮液器。安装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如图 20所示,其作用是临时贮存从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制冷剂,以便制冷负荷变动和系统中有微漏时,能及时补充和调整供给热力膨胀阀的液态制冷剂量,以保证制冷剂流动的连续和稳定性。同时,可防止过多的液态制冷剂贮存在冷凝器里,使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减少而使散热效率降低。而且,还可滤除制冷剂中的杂质,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以防止制冷系统管路脏堵和冰塞,保护设备部件不受侵蚀,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
贮液器出口端旁边装有一只安全熔塞,也称易熔螺塞,它是制冷系统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其中心有一轴向通孔,孔内装填有焊锡之类的易熔材料,这些易熔材料的熔点一般为85℃-95℃。
7.孔管
孔管是固定孔口节流装置。两端都装有滤网,以防止系统堵塞。和膨胀阀一样,孔管也装在系统高压侧,但是取消了贮液干燥器,因为孔管直接连通冷凝器出口和蒸发器进口。孔管不能改变制冷剂流量,液态制冷剂有可能流出蒸发器出口。因此,装有孔管的系统,必须同时在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进口之间,安装一个积累器,实行气液分离,以防液击压缩机。
孔管是一根细钢管,它装在一根塑料套管内。在塑料套管外环形槽内,装有密封圈。有的还有两个外环形槽,每槽各装一个密封圈。把塑料套管连同孔管都插入蒸发器进口管中,密封圈就是密封塑料套管外径和蒸发器进口管内径间的配合间隙用的。安装使用后,系统内的污染物集聚在密封圈后面,使堵塞情况更加恶化。就是这种系统内的污染物,堵塞了孔管及其滤网。这种孔管不能修,如需维护,只能清理滤网。坏了只有更换,孔管内孔的积垢,也不能清理。
8.积累器
用孔管代替膨胀阀时,汽车空调制冷系统要在低压侧安装积累器。积累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贮液干燥器,用于回气管路中的气液分离,滤网设计有特殊要求,只许润滑油从中通过,而不允许液态制冷剂从中通过。使用孔管的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总是存在一种可能性:制冷剂离开蒸发器时,还是液体。为了防止液态制冷剂损坏压缩机,必须在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进口之间设置积累器,以防止液态制冷剂通过。液态制冷剂在积累器中蒸发,然后以气态形式进入压缩机。
9.风机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采用的风机,大部分是靠电机带动的气体输送机械,它对空气进行较小的增压,以便将冷空气送到所需要的车室内,或将冷凝器四周的热空气吹到车外,因而风机在空调制冷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设备。
风机按其气体流向与风机主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两种。
10.电磁旁通阀
电磁旁通阀多用于大、中型客车的独立式空调制冷系统,其作用是控制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防止蒸发器因温度过低而结霜。电磁旁通阀一般安装在贮液干燥器与压缩机吸入阀之间。
11.主轴油封
主轴油封损坏,会引起雪种和润滑油泄漏。一般可以从有关的油迹来确定泄漏的地方。也可将压缩机拆下,浸入水中,以进出、口不没入水中为度。将排气口堵住,再从进气口加气压。从有关冒气泡的地方很容易确诊是不是主轴油封泄漏。
(四)汽车空调系统分类(按动力源分)
1.独立式空调:有专门的动力源(如第二台内燃机)驱动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一般用于长途货运、高地板大中巴等车上。独立式空调由于需要两台发动机,燃油消耗高,同时造成较高的成本,并且其维修及维护十分困难,需要十分熟练的发动机维修人员,而且发动机配件不易获得,尤其是进口发动机;另外设计和安装更容易导致系统质量问题的发生,而额外的驱动发动机更增加了发生故障的概率。
2.非独立式空调:直接利用汽车的行驶动力(发动机)来运转的空调系统。非独立式空调由主发动机带动压缩机运转,并由电磁离合器进行控制。接通电源时,离合器断开,压缩机停机,从而调节冷气的供给,达到控制车厢内温度的目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噪音小。由于需要消耗主发动机10%-15%的动力,直接影响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同时其制冷量受汽车行驶速度影响,如果汽车停止运行,其空调系统也停止运行。尽管如此,非独立式空调由于其较低的成本(相对独立式空调),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目前,绝大部分轿车、面包车、小巴都使用这种空调。
(五)汽车自动空调系统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指的是根据设置在车内外的各种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由ECU中的微机进行平衡温度的演算,对进气转换风扇、送气转换风门、混合风门、水阀、加热继电器、压缩机和鼓风机等进行自动控制,按照乘客的要求,使车厢内的温度和温度等小气候保持在使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状态。
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一般有车厢内温度传感器、车厢外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太阳能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其中水温传感器位于发动机出水口,它将冷却水温度反馈至ECU,当水温过高时ECU能够断开压缩机离合器而保护发动机,同时也使ECU依据水温控制冷却水通往加热芯的阀门。各个传感器将温度信息反馈到ECU,ECU通过“混合风档”的冷暖风比例而控制空气流的温度,例如当温度过低时ECU指令冷气流经加热芯升温,当温度过高时则增大冷气,当车厢内温度达到预定值时,ECU会发出指令停止“混合风档”伺服电动机运转。同时,ECU还通过“方式风档”伺服电动机控制气流流向,确定出风口的吹风角度。
第三章汽车空调的检修
一、汽车空调检修的基本工具
1.修理空调器的常用工具
(1)活板手(2)开口扳手(3)套筒扳手(4)内六角扳手(5)钢丝钳(6)尖嘴钳(7)十字螺丝刀(8)一字螺丝刀(9)锉刀:圆(10)手弓钢锯(11)手枪钻(12)钻头(13)冲击钻(14)刀子(15)剪刀(16)锤子:铁锤、木锤、橡皮锤各1把 (17)卡钳(18)小镜子(19)钢卷尺(20)酒精灯(21)温度计(22)电烙铁(23)万用表(24)低压测电笔
2.维修用大设备
(1)真空泵:一般选用排气量为2L/s,真空度达到5×10-4mmHg的真空泵;
(2)气焊设备:氧气瓶、乙炔瓶、减压阀、乙炔单向阀及配套输气管及焊具共1套;
(3)电焊设备:电焊机、输入和输出电缆线、焊把及2.5mm、3.5mm焊条共1套;
(4)制冷器钢瓶:用来存放制冷剂,一般选用3kg~40kg不等,按实定;
(5)定量加液器:可以准确地比空调器充注制冷剂 1套;
(6)台秤:以确保小钢瓶的充灌制冷剂不超过额定量,避免意外发生 1台;
(7)氮气瓶:存放氮气,可对空调器进行试压、检漏,以及对制冷系统进行冲洗 1套及配套;
(8)卤素检漏灯或电子卤素检漏仪:对制冷系统进行检漏 1套;
(9)兆欧表:测导线绝缘程度 500V直流的1套;
(10)数字温度表:1套 测量空调器的进、出风温度;
(11)功率表:测量空调器的输入功率1套;
(12)可移动配电盘:供维修接临时电源用;
3.维修专用工具
(1)胀管器和扩口器:1套
(2)割管刀:切割铜管 1套
(3)弯管器:滚轮式弯管器和弹簧管式弯管器各1套
(4)修理阀:三通修理阀或复式修理阀1套(常用)
(5)封口钳:将压缩机充气管封死,然后才可以焊封充气管 1套
(6)力矩扳手:空调配管之间的连接螺母一定要用相应的力矩扳手来坚固
(7)电动空心钻:用以打墙孔(小孔径可用冲击钻)、钻头选用70mm、80mm两种规格
二、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检修的基本操作
1.制冷系统工作压力的检测
(1)将歧管压力计正确连接到制冷系统相应的检修阀上,如果手动阀,应使阀处于中位。
(2)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两个手动阀。
(3)用手拧紧歧管压力计上的高低压注入软管的联接螺母,让系统内侧的制冷剂将高低压注入软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再将联接螺母拧紧。
(4)起动发动机并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1000~1500r/min,然后打开空调A/C开关和鼓风机开关,设置到空调最大制冷状态,鼓风机高速运转,温度调节在最冷。
(5)关闭车门、车窗和舱盖,发动机预热。
(6)把温度计插进中间出风口并观察空气温度,在外界温度为270C时,运行5min后出风口温度应接近70C.
(7)观察高低压侧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应为207pa~24kpa,排气压力应为1103~1633kpa 。应注意,外界高温高湿将造成高温高压的条件。如果离合器工作,在离合器分离之前记录下数值。
2.从制冷系统内放出制冷剂具体方法如下
(1)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手动高低压阀,并将其高低压软管分别接在压缩机高低压检修阀上,将中间软管的自由端放在干净的软布上。
(2)慢慢打开手动高压阀,让制冷剂从中间软布上排出,阀门不能开的太大,否则压缩机内的冷冻油会随制冷剂流出。
(3)当压力表读数降到0.35Mpa以下时,再慢慢打开手动低压阀,使制冷剂从高低两侧流出。
(4)观察压力表读数,随着压力的下降,逐渐打开手动高低压阀,直至低压表读数到零为止。
3.制冷剂充注程序
抽真空作业
从高压侧充注200g液态制冷剂
第四章 总结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作为汽车技术现代化标志之一的汽车空调技术在我国蓬勃发展。汽车空调大大改善了乘坐环境,提高了成员的舒适性。近年来,各种完善的多功能型空调装置的应用,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但对于汽车空调维修人员来说将面临新的挑战!
本论文对汽车空调的原理、结构以及必备的工具等知识做了一般性的介绍。重点对修理、维护做了详尽的介绍。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考虑本论文所面对是汽车空调维修人员,并由此希望能帮助学习动手解决一般汽车空调故障的技能。
第五章 参考文献
【1】冯玉琪《实用空调制冷设备维修大全》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2】张蕾 《汽车空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夏云铧 齐红《汽车空调应用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
㈩ 氟利昂问题(高中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
又名氟里昂,氟氯烃 英文:freon 几种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 。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毒,化学性质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二氯二氟甲烷CCl2F2(F-12)。二氯二氟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熔点-158℃ ,沸点-29.8℃,密度1.486克/厘米(-30℃);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与酸、碱不反应。二氯二氟甲烷可由四氯化碳与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主要是二氯二氟甲烷,还有CCl3F和CClF3,可通过分馏将CCl2F2分离出来。
氟利昂
由于氟利昂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不燃、无毒、介电常数低、临界温度高、易液化等特性,因而广泛用作冷冻设备和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 它们的商业代号F表示氟代烃,第一个数字等于碳原子数减1(如果是零就省略),第二个数字等于氢原子数加1,第三个数字等于氟原子数目,氯原子数目不列。由于氟利昂可能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目前地球上已出现很多臭氧层漏洞,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氟利昂的化学物质。
编辑本段氟利昂的危害
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它是20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根据资料,2003年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500万平方公里。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万分之一,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即意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 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里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称为“自由基”),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Cl+O3===O2+ClO ClO+O3===O2+Cl 如此周而复始,结果一个氯氟利昂分子就能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分子。即一千克氟利昂可以捕捉消灭约七万千克臭氧。总的结果,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O3===3O2 (在反应中氟里昂分子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反应机理: 臭氧在紫外线作用下(反应条件不好打,自己加上) O3 === O2 + O 氯氟烃分解(以CF2Cl2为例) CF2Cl2 ===CF2Cl + Cl 自由基链反应 Cl? + O3 === ClO+ O2 ClO? + O ===Cl + O2 总反应:O3 + O === 2O2 二氯二氟甲烷 氟利昂的介电常数为2,可以采用脉冲时域反射物位计进行物位测量。此外,氟利昂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一个氟利昂分子增加温室效应的效果相当于一万个二氧化碳分子。
编辑本段氟利昂的特性
氟利昂是制冷剂
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和化学性稳定的制冷剂。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里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
氟利昂的冰堵
氟利昂对水的溶解度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另外避免氟里昂与天然橡胶起作用,其装置应采用丁晴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
编辑本段常用的氟利昂制冷剂
总述
常用的氟利昂制冷剂
有R12、R22、R502及R134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氟利昂12(CF2CL2,R12)
是氟利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CFC制冷剂,主要以中、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路冷藏运输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的代替冷媒为R134a。
氟利昂22(CHF2CL,R22)
HCFC制冷剂,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近年来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冷媒大都采用R134a来代替。
氟里昂502(R502)
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R502与R115、R22相比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大,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全封闭、半封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多。
氟利昂134a(C2H2F4,R134a)
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HFC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近年来鼓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是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氟利昂R407C
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HFC制冷剂,由二氟甲烷R32(CH2F2),五氟乙烷R125(C2HF5),四氟乙烷R134a(C2H2F4)以23%,25%,52%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的非共沸制冷剂,温度滑移较高。
氟利昂R410A
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HFC制冷剂,由二氟甲烷R32(CH2F2),五氟乙烷R125(C2HF5)以50%,50%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的非(近)共沸制冷剂,温度滑移较小,发生相变时两组分比例基本保持恒定,物性接近单组分制冷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空调的1.6倍左右,制冷(热)效率更高,不破坏臭氧层。另外,采用新冷媒的空调在性能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高。R410A是目前为止国际公认的用来替代R22最合适的的冷媒,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普及。
氟利昂R600a(C4H10)
2-甲基丙烷(异丁烷),属于CH类制冷剂A3类物质,充灌量很少时可用作冰箱制冷剂,具有节能、低噪、对大气无破坏的优势,但其易燃、易爆、安全性差。
编辑本段生产方法
置换法
主要用于生产R-11、R-12、R-22、R-21、R-13、R-113和R-114等。此法有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①液相法技术较成熟,温度易控制,副产物少,是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所用的卤化锑催化剂(见固体酸催化剂)寿命也较长(约1~2年,每2~3个月需进行一次再生和补充)。根据原料和目的产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反应温度(一般为45~200℃)和压力(最高可达 3.5MPa),以促使反应在均相下进行。不同的氯代烃原料可以制得不同的氟化合物,如以四氯化碳为原料,可以生产R-11和R-12;以三氯甲烷为原料,可以生产R-22;以四氯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R-113和R-114。反应生成物一般要经水洗、碱洗、干燥、压缩和蒸馏等后处理,才制得纯品。②气相法使用装有氟化铝、氟化铬和氟氧化铬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其后处理与液相法相似。
甲烷氟氯化法
以甲烷、氯气和氟化氢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一步合成氟氯甲烷(见图)。反应产物中主要含R-11、R-12,沸点较高的氟化物和氯化氢,经汽提塔使部分氟化合物再循环,剩余气体进入氯化氢蒸馏塔,脱除氯化氢后经水洗、中和、干燥和精馏,得到R-11和R-12成品。所用催化剂是金属氟化物或氯化物,载体为活性炭、硫酸铝或碳酸钡。反应温度为370~470℃,接触时间约4~10s。反应收率以甲烷计为96%~99%;以氯计为97%;以氟计为94%。该过程的优点是工艺过程较简单、产品纯度高。
编辑本段氟利昂与物质
氟利昂与水的关系
氟利昂和水几乎完全相互不溶解,对水分的溶解度极小。从低温侧进入装置的水分呈水蒸气状态,它和氟利昂蒸气一起被压缩而进入冷凝器,再冷凝成液态水,水以液滴状混于氟利昂液体中,在膨胀阀处因低温而冻结成冰,堵塞阀门,使制冷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水分还能使氟里昂发生水解而产生酸,使制冷系统内发生“镀铜”现象。
氟利昂与润滑油的关系
一般是易溶于冷冻油的,但在高温时,氟利昂就会从冷冻油内分解出来。所以在大型冷水机组中的油箱里都有加热器,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来防止氟里昂的溶解。
氟利昂与化妆品的关系
女士爱美也会让全球变暖 “女士的爱美之心,也导致全球变暖。”昨2009年9月10日,来渝参加第11届科协年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在市气象局作关于“气候变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报告,对热门的天气话题进行了生动解释。 化妆品也是气候杀手? “全球变暖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我们熟悉的温室气体排放,还有很多。”李崇银说,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增多,空调的使用,城市热岛效应等,甚至连化妆品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变暖。 李院士说,化妆品中含有氟利昂,其释放出来后上升进入平流层,如果没有强烈的光化学作用,就无法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导致了紫外线辐射加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如今冰箱都已经禁止加氟利昂,找到了替代品,而化妆品的成分在不断更新。” 9月份为何还这么热? 进入9月以来,眼看就要推开秋天的大门,重庆市天气却突然变脸,持续近十天高烧不退,市民质疑“这是不是也和全球变暖有关”? 李教授说,虽然从短期看,天气比较热,但重庆多年来就有“秋老虎”肆虐的记录,追溯几十年、上百年,就发现不是什么大的异常了。 李教授说,全球增暖后,的确使天气变化更复杂,它可能加剧天气变化的影响,使其在某段时间表现得突出一些。但是,“全球变暖只是个大框框,每个极端天气都有更加详细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天气预报为啥老不准? “不少人问我天气预报为什么老是报不准?”李院士说,其实,影响天气的原因很多,互相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各地地形地貌的差异,加上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天气预报的艰难。 李院士笑言,医生为病人诊断,资料数据都在,有的仍不能准确判断现有病情,更别说预测未来得什么病了,而天气还能比较准确地作出预报。
编辑本段非法启动消防系统氟利昂泄漏
俄罗斯核潜艇事故调查委员会2008年11月10日宣布,造成20人死亡的俄罗斯核潜艇事故的初步原因是有人非法启动消防系统。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联邦总监察员新闻秘书克谢尼娅·古先措娃表示,俄罗斯核潜艇事故调查委员会在大卡缅市举行的事故调查会议上做出初步结论,造船厂员工8日在新型核潜艇试航时非法启动了自动消防系统,氟利昂泄漏,造成20人死亡。死亡人员中有3名军人和17名技术人员。此外,21人受伤,现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宣布11月11日为核潜艇事故死难者哀悼日。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发言人解释说:“由于核潜艇发生悲惨事故,边疆区行政长官谢尔盖·达尔金做出了这一决定。根据命令,哀悼日时边疆区境内俄罗斯联邦国旗应下半旗致哀,建议文化机构和广播电视公司分别取消娱乐活动和娱乐节目。” 出事核潜艇是2008年9月份制造的8140吨级的“猎豹号”核潜艇。该潜艇使用1190MW级核反应堆驱动涡轮机,可以潜到水面以下450米。 此事件中消防系统使用的灭火剂应该是C2F4Br2,它是一种氟溴卤烃,不叫氟利昂(如果上述对其定义准确的话)应该是广义上的氟利昂。氟利昂产品主要用在制冷等行业,消防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