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套管装置棉花作用

套管装置棉花作用

发布时间:2022-04-17 00:30:22

⑴ 顶部驱动装置原理

什么是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编辑

所谓的顶驱,就是可以直接从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并沿井架内专用导轨向下送进,完成钻柱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接单根、上卸扣和倒划眼等多种钻井操作的钻井机械设备
见图: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导向滑车总成、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和钻杆上卸扣装置总成。
该系统是当前钻井设备自动化发展更新的突出阶段成果之一。经实践证明:这种系统可节省钻井时间20%到30%,并可预防卡钻事故,用于钻高难度的定向井时经济效果尤为显著。

3顶部驱动系统的研制过程:编辑
1、钻井自动化进程推动了顶部驱动钻井法的诞生。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首先使用旋转钻井法获得成功,此种方法较顿钻方法是一种历史性的飞跃,据统计,美国有63%的石油井是用旋转法钻井打成的。
但在延续百多年的转盘钻井方式中,有两个突出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一、起下钻时不能及时实现循环旋转的功能,遇上复杂地层或是岩屑沉淀,往往造成卡钻。其二、方钻杆的长度限制了钻进的深度(每次只能接单根),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劳动的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动力水龙头,改革了驱动的方式,在相当的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条件,加快了钻井的速度以及同期出现的“铁钻工”装置、液气大钳等等,局部解决了钻杆位移、连接等问题,但远没有达到石油工人盼望的理想程度。

TDS-3SB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首先研制了顶部驱动钻井系统TDS-3S投入石油钻井的生产。80年代末期新式高扭矩马达的出现为顶驱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TDS—3H、TDS—4应运而生,直至后来的TDS-3SB、TDS-4SB、TDS-6SB。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研制的IDS型整体式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用紧凑的行星齿轮驱动,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顶驱,既有TDS到IDS,由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到整体式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2、挪威DDM-HY-650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最大载荷6500kN,液压驱动,工作扭矩为55kN.m,工作时最大扭矩为63.5kN.m,工作转速为130—230r/min,液压动力压力为33MPa,排量1600L/min,水龙头吊环到吊卡上平面的距离为6.79米,质量17吨。
3、加拿大8035E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额定钻井深度5000米,额定载荷3500kN,输出功率670kW,最大连续扭矩33.10kN.m,最高转速200r/min,质量为8.6吨。最低井架高度要求39米。
4、美国ES-7型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采用25kW直流电机驱动钻柱,连续旋转扭矩34.5kN.m,间歇运转扭矩41.5kN.m,额定载荷5000kN,最高转速300r/min,钻井液压力35.1MPa,系统总高7.01米,质量8.1吨。
5、国产DQ-60D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额定钻井深度6000m,最大钩载4500kN,动力水龙头最大扭矩40kN.m,转速范围0—183r/min,无级调速;直流电机最大输出功率940kw;倾斜臂最大倾斜角,前倾30°,后倾15°;回转半径1350mm;最大卸扣扭矩80kN.m;上卸扣装置夹持钻杆的范围Ø89—Ø216mm(3½—8½ in)。

4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结构:编辑
(一)、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主要有以下部件和附件组成:
1、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关键部件);
2、马达支架/导向滑车总成(关键部件);
3、钻杆上卸扣总成(体现最大优点的部件);
4、平衡系统;
5、冷却系统;
6、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控制系统;
7、可选用的附属设备。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主体部件,主要包括:
1、钻井马达;
2、齿轮箱;
3、整体水龙头;
4、平衡器。
钻井马达的冷却系统:
马达的冷却为风冷。
1、近距离安装鼓风机
2、加高进气口的近距离安装鼓风机
3、远距离安装鼓风机近距离就是近距离向马达提供冷却风,取风高度在马达行程最低点距离钻台6米以上。
远距离安装鼓风机:
在不能保证提供安全冷却空气的情况下,例如:井架为密闭式的即可采用直径8in软管冷却系统,且鼓风机马达为40hp(比近距离安装提高了一倍),马达安在二层平台,从井架外吸进空气,增加的马力用于驱使空气流过较长的进气软管。
(二)、导向滑车总成
整个导向滑车总成沿着导轨与游车导向滑车一起运动。当钻井马达处于排放立根的位置上时,导向滑车则可作为马达的支撑梁。导轨有单轨和双轨两种。
(三)、钻杆上卸扣装置
主要组成部件:
1、扭矩扳手
2、内防喷器和启动器
3、吊环连接器和限扭器
4、吊环倾斜装置
5、旋转头
扭矩扳手总成提供钻杆的上卸扣的手段。他位于内防喷器下部的保护接头一侧,他有两个液缸在扭矩管和下钳头之间。
钳头有一直径为10in的夹紧活塞,用以夹持与保护接头相连接的钻杆母扣。范围:3½in--7⅜in。
钻杆上卸扣装置另有两个缓冲液缸,类似大钩弹簧,可提供丝扣补偿行程125mm。
内防喷器是全尺寸、内开口、球型安全阀式的。带花键的远控上部内防喷器和手动的下部内防喷器形成井控防喷系统,内防喷器采用6⅝in正规扣,工作压力为105MPa。
吊环倾斜装置:
有两种功用:
1、吊鼠洞中的单根。
2、接立柱时,不用井架工在二层台上将大钩拉靠到二层台上。若行程1.3米的倾斜装置不能满足要求则可选择2.9米的长行程吊环倾斜装置。
平衡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上卸接头扣时螺纹的损坏,其次在卸扣时可帮助公扣接头从母扣接头中弹出,这依赖于它为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大钩的152 毫米的减震冲程。是因为使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后没有再安装大钩了;退一步说,即使装有大钩,它的弹簧也将由于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重量而吊长,起不了缓冲作用。

5顶部驱动装置操作过程编辑
接立根钻进
接立根钻进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普遍采用的方式。采用立根钻进方法很多。对钻从式井的轨道钻机和可带立根运移的钻机,钻杆立根可立在井架上不动,留待下一口井接立根钻进使用。若没有立根,推荐两种接立根方法:一是下钻时留下一些立根竖在井架上不动,接单根下钻到底,用留下的立根钻完钻头进尺;二是在钻进期间或休闲时,在小鼠洞内接立根。为安全起见,小鼠洞最好垂直,以保证在垂直平面内对扣,简化接扣程序。还应当注意接头只要旋进钻柱母扣即可,因为顶部驱动钻井钻井马达还要施加紧扣扭矩上接头。
接单根钻进
通常在两种情况需要接单根钻进。一种是新开钻井,井架中没有接好的立根;另一种是利用井下马达造斜时每9.4 m必须测一次斜。吊环倾斜装置将吊卡推向小鼠洞提起单根,从而保证了接单根的安全,提高了接单根钻进的效率。接单根钻进程序如下:
1 钻完单根坐放卡瓦于钻柱上,停止泥浆循环(图a);
2 用钻杆上卸扣装置上的扭矩扳手卸开保护接头与钻杆的连接扣;
3 用钻井马达旋扣;
4 提升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提升前打开钻杆吊卡,以便让吊卡通过卡瓦中的母接箍(图b);
5 起动吊环倾斜装置,使吊卡摆至鼠洞单根上,扣好吊卡;
6 提单根出鼠洞。当单根公扣露出鼠洞后,关闭起动器使单根摆至井眼中心(图c);
7 对好钻台面的接扣,下放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使单根底部进入插入引鞋(图d);
8 用钻井马达旋扣和紧扣,打背钳承受反扭矩;
起下钻操作
起下钻仍采用常规方法。为提高井架工扣吊卡的能力和减少起下钻时间,可以使用吊环倾斜装置使吊卡靠近井架工。吊环倾斜装置有一个中停机构,通过它可调节吊卡距二层台的距离,便于井架工操作。
打开旋转锁定机构和旋转钻杆上卸扣装置可使吊卡开口定在任一方向。如钻柱旋转,吊卡将回到原定位置。起钻中遇到缩径或键槽卡钻,钻井马达可在井架任一高度同立根相接,立即建立循环和旋转活动钻具,使钻具通过卡点。
倒划眼操作
1、使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倒划眼
可以利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倒划眼,从而防止钻杆粘卡和破坏井下键槽。倒划眼并不影响正常起钻排放立根,即不必卸单根。
2、倒划眼起升程序
倒划眼起升步骤如下(参见下图):
1) 在循环和旋转时提升游车,直至提出的钻柱第三个接头时停止泥浆循环和旋转(图a),即已起升提出一个立根;
2) 钻工坐放卡瓦于钻柱上,把钻柱卡在简易转盘中;
3) 从钻台面上卸开立根,用钻井马达旋扣(倒车扣);
4) 用扭矩扳手卸开立根上部与马达的连接扣,这时只有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吊卡卡住立根。在钻台上打好背钳,用钻井马达旋扣(图b);
5) 用钻杆吊卡提起自由立根(图c);
6) 将立根排放在钻杆盒中(图d);
7) 放下游车和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到钻台(图e);
8) 将钻井马达下部的公接头插入钻柱母扣,用钻井马达旋扣和紧扣。稍微施加一点卡瓦力,则钻杆上卸扣装置的扭矩扳手就可用于紧扣;
9) 恢复循环,提卡瓦,起升和旋转转柱,继续倒划眼起升。
一、下管套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配用500~750 t吊环和足够额定提升能力的游动滑车,就能进行额定重量500~650 t的下套管作业。为留有足够的空间装水龙头,必须使用4.6 m的长吊环。
将一段泥浆软管线同钻杆上卸扣装置保护接头相连,下套管过程中可控制远控内防喷器的开启与关闭,实现套管的灌浆。
如果需要,也可使用悬挂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外侧的游动滑车和大钩,配用Varco BJ规定吊卡和适当的游动设备,按常规方法下套管。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起下套管装置如图3—5所示。

6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优越性编辑
1、节省接单根时间。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不使用方钻杆,不受方钻杆长度的限制也就避免了钻进9米左右接一个单根的麻烦。取而带之的是利用立根钻进,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接单的时间。按常规钻井接一个单根用3—4min计算,钻进1000米就可以节省4-5h。
2、倒划眼防止卡钻。由于不用接方钻杆就可以循环和旋转,所以在不增加起下 钻时间的前提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就能够非常顺利的将钻具起出井眼,在定向钻井中,这种功能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
3、下钻划眼。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具有不接方钻杆钻过砂桥和缩径点的能力。
4、节省定向钻进时间。该装置可以通过28米立根钻进、循环,这样就相应的减少了井下马达定向的时间。
5、人员安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钻井机械操作自动化的标志性产品,终于将钻井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救出来。接单根的次数减少了2/3,并且由于其自动化的程度高,从而大大减少了作业者工作的危险程度,进而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6、井下安全。在起下钻遇阻、遇卡时,管子处理装置可以在任何位置相连,开泵循环,进行立根划眼作业。
7、设备安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采用马达旋转上扣,操作动作平稳、可以从扭矩表上观察上扣扭矩,避免上扣过赢或不足。最大扭矩的设定,使钻井中出现憋钻扭矩超过设定范围时马达就会自动停止旋转,待调整钻井参数后再进行钻进。这样就避免了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增加了使用寿命。
8、井控安全。该装置可以在井架的任何位置钻具的对接,数秒钟内恢复循环,双内防喷器可安全控制钻柱内压力。
9、便于维修。钻井马达清晰可见。熟练的现场人员约12小时就能将其组装和拆卸。
10、使用常规的水龙头部件。顶部驱动装置可使用650吨常规水龙头的一些部件,特殊设计后维修难度没有增加。
11、下套管。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提升能力很大(650吨),在套管和主轴之间加一个转换头(大小头)就可以在套管中进行压力循环。套管可以旋转和循环入井,从而减少缩径井段的摩阻力。
12、取心。能够连续钻进28米,取心中间不需接单根。这样可以提高取心收获率,减少起钻的次数与传统的取心作业相比它的优点明显。污染小、质量高。
13、使用灵活。可以下入各种井下作业工具、完井工具和其他设备,即可以正转又可以反转。
14、节约泥浆。在上部内防喷器内接有泥浆截流阀,在接单根时保证泥浆不会外溢。
15、拆卸方便。工作需要时不必将它从导轨上移下就可以拆下其他设备。
16、内防喷器功能。起钻时如果有井喷的迹象即可由司钻遥控钻杆上卸扣装置,迅速实现水龙头与钻杆的连接,循环钻井液,避免事故的发生。
17、其他优点:采用交流电机驱动,减低维修保养费用;特别适用于定向井和水平井,因为立根钻进能使钻杆尽快的通过水平井段的一些横向截面。

7顶驱钻井装置与常规钻井设备的比较编辑
钻井效率明显提高。
A、从钻井到起下钻或从起下钻恢复钻进状态,该装置不存在常规钻机的上、卸水龙头和方钻杆所造成的时间损失。
B、不存在常规钻机转盘方补心蹦出所造成的停工。
C、不用钻鼠洞。
D、立根钻进,从而减少了常规钻井接单根上提钻柱需从新定工具面角的时间。
E、在井下纯作业时间增多,上扣、起下钻、测量和其他非纯钻进时间减少。
立柱钻进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A、减少了坍塌页岩层扩眼或清洗井底的时间。
B、在井径不足需扩眼或首次下入足尺寸稳定器进行扩眼时减少了钻进时间。
C、在同一平台钻丛式井,不用甩钻具或卸立柱。
D、不需要接单根就能够回收最大长度的岩心。
E、定向钻井时,减少了定向时间。
连续旋转和循环降低了风险。
A、连续的旋转和循环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重要特征。
B、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允许使用少量的、比较便宜的润滑剂、钻井液或添加剂。
c、减少了钻柱或昂贵的井下工具卡钻的几率。
有利于井控。
A、任何时间和位置的于钻柱对接。
B、随时可以进行的循环和旋转。
C、减少钻柱被卡后,上卸方钻杆的危险作业程序。
安全性提高。
A、减少了使用大钳和猫头等,降低了钻井工人作业危险。
B、减少许多笨重的工作,提高了起升重钻具的安全性。
C、自动吊卡,消除了人工操作吊卡的事故隐患。
D、井控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
E、遥控防喷盒,防止泥浆溅落到钻台上,增加了工作的安全性。
作业时间的比较
起下钻

非生产

纯钻进

典型钻井的作业时间分配

30%

40%

30%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钻井时间分配

25%

35%

40%

水平井费用比较
项 目

转盘/方钻杆

顶驱装置

日成本,美元

40800

43000

测深,M

2000

2000

机械钻速, m/h

30

30

日进尺

240

288

钻2000m所需天数

8.3

6.9

单井成本,美圆

338640

296700

单井用顶驱节约,美圆

41940

8口井用顶驱节约,美圆

335120

8维护保养以及操作注意事项编辑
强电系统
1)、防尘、防潮是最主要的两条。SCR主控柜、综合柜在尚未置放在空调房前必须注意防潮、防尘,并且
不能在温度过高(45°C以上)、过低(一10℃以下)的环境中工作。放置一段时间重新启用前,须用吸尘器将元件积存的尘埃除去,然后用电吹风将元件烘干,最后须测绝缘电阻值,至少在1MΩ以上,一般应在5MΩ以上。只有在进行了以上步骤以后,方可启动SCR。
2)、一定要先启动鼓风电机,然后选择主电机的转向。再给定额定电流值(即额定钻井扭矩值),最后开动主电机,即给出一个电压值(转速值)。
3)、一般说来应先启动冷却风机及合上励磁开关后再合主开关。如先合主开关,那就该尽快合上励磁关。
4)、运行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电流大小(PLC操作柜上的扭矩表反映出主电机工作电流的大小)。
5)、各部分电缆应连接牢靠,焊接部位不应有虚焊现象。
6)、由于光线照射及空气的氧化作用,电缆会发生老化现象,使用二年以后应注意观察有无裂开、剥落老化现象,一般说,使用四年后应更换电缆。
弱电控制系统
1)、PLC柜、操作柜均为正压防爆系统,要配备动三大件,保证空气的干燥、清洁,不含易燃、易爆危险气体。
2)、使用操作柜时应先合上电源开关,再打开操作柜开关,最后打开PLC开关,停止操作时先关PLC,再关操作柜,最后关电源柜。
3)、PLC柜操作柜也应注意防潮防尘,但因其具有防爆结构,相应地防潮防尘能力也较强。
主电机
1)、吸风口应朝下,防止雨水进入。
2)、主电机外壳不应承受本身重量以外的负荷。
3)、由于主电机停止转动,加热器即自动加热,当长期不用时应关掉加热电路。
4)、电枢及励磁部分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MΩ,当小于0.8MΩ时必须先烘干再工作。
5)、主电机轴伸锥度、粗糙度、接触斑点均应符合要求。
6)、由于泥浆管路从电机中心穿过,故在密封要求上必须严格。
7)、正常钻井时,每天应在主轴承部位加润滑脂。
液压系统
1)、油箱的液位不低于250mm,油温不高于80℃。
2)、过滤器应定期更换滤芯(3月至6月),具有发讯装置 的过滤器更应勤清洗和制订相应的更换措施。
3)、液压油必须干净,在使用三个月以后应更换。
4)、开泵前,吸油口闸阀一定要打开,出口管应与系统连起来。
5)、管路连接一定要可靠,注意各部位组合垫。o形圈不要遗忘,在不经常拆卸的螺纹处可以使用密封胶。
6)、滤芯应经常清洗,半年应重新更换滤芯,二年至三年应更换高压胶管。
7)、要防止在拆装、搬运、加油、修理过程中外界 污染物进入系统。
8)、液压源的溢流阀应调整至略高于泵的压力限定值,一般地不要在无油流输出情况下启动泵。
本体部分:
减速箱是一个传递动力和运动的重要部件,润滑油应经常更换(三个月至半年),油面应保持一定高度,初次装配需经充分空运转跑合,出厂前应更换为干净的润滑油。减速箱内装有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箱体外装有温度变送器,用来监视润滑油的温度,现已调整为75℃,超过此温度,PLC操作柜相应的红灯将显示,并有声报警。
两个防喷器(手动、液动各一个)均应密封可靠,试压在50Mpa以上。正常情况下当主轴转动时,不得操作内防喷器,只有发生井喷井涌时才操作,使之关闭。起下钻时为节省钻井液的消耗,应将内防喷器关闭,开钻前一定要先打开内防喷器,再开钻井泵。
上卸扣机构应根据钻杆的尺寸选择相应牙板,各油缸之间的协调动作借助于减压阀、顺序阀来调整。
上卸扣机构与回转头相连的链条长度应调整合适,略微松弛一些,可起到安全的作用。

⑵ 南京医科大学做肠套管手术吗

放置套管减少了十二指肠对糖类的大量吸收,避免血糖浓度大幅升高,而其他器官对糖类的少量吸收依然保证了人体对糖的需求。且实验发现十二指肠套管植入对肠道整体的营养吸收无显著影响,套管植入还能提高糖尿病病人体内降血糖激素的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⑶ 拖拉机的国家标准

与拖拉机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

GB/T 14226-1993 草坪和园艺拖拉机三点悬挂装置

GB/T 6232-199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车轮在轮毂上安装尺寸

GB/T 8421-2000农业轮式拖拉机驾驶座传递振动的试验室测量与限值

GB/T 4269.1-200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4269.2-200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2部分:农用拖拉机和机械用符号

GB/T 4329-2001 农林拖拉机和机具锁销和弹性销尺寸和要求

GB/T 9480-200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GB/T 6961-2003 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和牵引装置的使用要求

GB/T 10916-2003 农业轮式拖拉机前置装置第1部分:动力输出轴和三点悬挂装置

GB/T 13877.5-2003 农林拖拉机和自走式机械封闭驾驶室第5部分:空气压力调节系统试验方法

GB/T 1593.2-2003 农业轮式拖拉机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第2部分:1N类

GB/T 10911-2003 农业轮式拖拉机和后悬挂农具的匹配

GB/T 16955-1997 声学农林拖拉机和机械操作者位置处噪声的测量简易法

GB/T 17122-1997 草坪和园艺乘座式拖拉机动力输出套管

GB/T 17123-1997 草坪和园艺乘座式拖拉机单点套管式悬挂装置

GB/T 17124-1997 草坪和园艺乘座式拖拉机牵引杆

GB/T 17125-1997 农业拖拉机和机具四点刚性挂接装置技术规范

GB/T 17127.2-1997 农业轮式拖拉机和机具三点悬挂挂接器第2部分:A型框架式挂接器

GB/T 17127.1-1998 农业轮式拖拉机和机具三点悬挂挂接器第1部分:U型框架式挂接器

GB/T 17127.3-1998 农业轮式拖拉机和机具三点悬挂挂接器第3部分:连杆式挂接器

GB/T 4269.3-200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和其他显示装置用符号第3部分: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用符号

GB/T 13877.1-2003 农林拖拉机和自走式机械封闭驾驶室第1部分:词汇

GB/T 13877.2-2003 农林拖拉机和自走式机械封闭驾驶室第2部分: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

GB/T 13877.3-2003 农林拖拉机和自走式机械封闭驾驶室第3部分:太阳能加热系统效率的确定

GB/T 13877.4-2003 农林拖拉机和自走式机械封闭驾驶室第4部分:空气滤清器试验方法

GB/T 19040-2003 农业轮式拖拉机转向要求

GB/T 17127.4-2003 农业轮式拖拉机和机具三点悬挂挂接器第4部分:杆式挂接器

GB/T 19209.1-2003 拖拉机修理质量检验通则第1部分:轮式拖拉机

GB/T 19209.2-2003 拖拉机修理质量检验通则第2部分:履带拖拉机

GB/T 19407-2003 农业拖拉机操纵装置最大操纵力

GB/T 10910-2004 农业轮式拖拉机和田间作业机械驾驶员全身振动的测量

GB/T 19498-2004 农林拖拉机防护装置静态试验方法和验收技术条件

GB/T 15369-2004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3部分:拖拉机

GB/T 1593.4-2004 农业轮式拖拉机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第4部分:0类

GB/T 6238-2004 农业拖拉机驾驶室门道、紧急出口与驾驶员的工作位置尺寸

GB/T 6235-2004 农业拖拉机驾驶员座位装置尺寸

GB/T 13875-2004 手扶拖拉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370-2004 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3871.11-2005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1部分:高温性能试验

GB/T 3871.12-2005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2部分:使用试验

GB 10395.12-2005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2部分:便携式动力绿篱修剪机

GB/T 3871.8-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8部分:噪声测量

GB/T 3871.2-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2部分:整机参数测量

GB 10395.6-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6部分:植物保护机械

GB 10395.13-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3部分:后操纵式和手持式动力草坪修剪机和草坪修边机

GB/T 3871.16-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6部分:轴功率测定

GB 10395.7-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7部分: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获机

GB/T 3871.13-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3部分:排气烟度测量

GB/T 3871.9-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GB/T 3871.17-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7部分:发动机空气滤清器

GB/T 3871.18-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8部分:拖拉机与机具接口处液压功率

GB/T 3871.1-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3871.15-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5部分:质心

GB/T 3871.3-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

GB 10395.5-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5部分:驱动式耕作机械

GB/T 3871.4-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4部分:后置三点悬挂装置提升能力

GB/T 3871.7-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7部分:驾驶员的视野

GB/T 3871.5-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5部分:转向圆和通过圆直径

GB/T 3871.19-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9部分:轮式拖拉机转向性能

GB/T 3871.14-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4部分:非机械式传输的部分功率输出动力输出轴

GB/T 3871.6-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6部分:农林车辆制动性能的确定

GB/T 3871.10-2006 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10部分:低温起动

GB 10395.9-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9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

GB 10395.8-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

GB 10396-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

GB 10395.15-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5部分:配刚性切割装置的动力修边机

GB 10395.14-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4部分:动力粉碎机和切碎机

GB 10395.10-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0部分:手扶微型耕耘机

GB/T 20344-2006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电力传输联接器

GB/T 20341-2006 农林拖拉机和自走式机械操作者操纵机构操纵力、位移量、操纵位置和方法

GB/T 20342-2006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远程液压动力伺服和控制机构标志

GB/T 20343-2006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三点悬挂机具的联接装置机具上的间隙范围

GB/T 20339-2006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固定在拖拉机上的传感器联接装置技术规范

GB/T 20791-2006 农林拖拉机外部装置操纵件用支架和孔口

GB/T 20792-2006 轮式拖拉机最高速度的确定方法

GB/T 6960.1-2007 拖拉机术语第1部分:整机

GB/T 6960.5-2007 拖拉机术语第5部分:转向系

GB/T 6960.2-2007 拖拉机术语第2部分:传动系

GB/T 6960.3-2007 拖拉机术语第3部分:制动系

GB/T 6960.7-2007 拖拉机术语第7部分:驾驶室、驾驶座和覆盖件

GB/T 6960.6-2007 拖拉机术语第6部分:液压悬挂系及牵引、拖挂装置

GB/T 13876-2007 农业轮式拖拉机驾驶员全身振动的评价指标

GB/T 6960.4-2007 拖拉机术语第4部分:行走系

GB/T 7927-2007 手扶拖拉机振动测量方法

GB/T 2778-2007 农业拖拉机动力输出皮带轮圆周速度和宽度

GB/T 20953-2007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驾驶室内饰材料燃烧特性的测定

GB/T 20948-2007 农林拖拉机后视镜技术要求

GB/T 15833-2007 林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

GB/T 15832-2007 林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6229-2007 手扶拖拉机试验方法

GB/T 20949-2007 农林轮式拖拉机照明和灯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T 3373-200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轮辋

GB/T 6236-200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驾驶座标志点

GB/T 14786-200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驱动车轮扭转疲劳试验方法

GB/T 2780-2008 农业拖拉机牵引装置型式尺寸和安装要求

GB/T 14785-200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车轮侧向负载疲劳试验方法

GB/T 6573-2008 拖拉机柴油机散热器型号编制方法

GB 18447.1-2008 拖拉机安全要求第1部分:轮式拖拉机

GB/T 5862-2008 农业拖拉机和机具通用液压快换接头

GB/T 21955-2008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纸基摩擦片技术条件

GB/T 21959-2008 拖拉机运输机组技术条件

GB/T 21957-2008 农业轮式拖拉机半轴和驱动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GB/T 7121.1-2008 农林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第1部分:后置式静态试验方法

GB/T 21956.3-2008 农林窄轮距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第3部分:后置式静态试验方法

GB/T 21956.2-2008 农林窄轮距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第2部分:前置式动态试验方法

GB/T 21956.1-2008 农林窄轮距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第1部分:前置式静态试验方法

GB/T 21960-2008 农林拖拉机驾驶座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

GB/T 21958-2008 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

GB 16151.1-2008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拖拉机

GB/T 7121.2-2008 农林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第2部分:后置式动态试验方法

GB/T 1592.3-2008 农业拖拉机后置动力输出轴1、2和3型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尺寸和花键尺寸、动力输出轴位置

GB/T 16877-2008 拖拉机禁用与报废

GB/T 1592.1-2008 农业拖拉机后置动力输出轴1、2和3 型第1 部分:通用要求、安全要求、防护罩尺寸和空隙范围

GB/T 1592.2-2008 农业拖拉机后置动力输出轴1、2和3 型第2 部分:窄轮距拖拉机防护罩尺寸和空隙范围

GB 6376-2008 拖拉机噪声限值

GB 18447.4-2008 拖拉机安全要求第4部分:皮带传动轮式拖拉机

GB 18447.3-2008 拖拉机安全要求第3部分:履带拖拉机

GB 18447.2-2008 拖拉机安全要求第2部分:手扶拖拉机

GB/T 21956.4-2009 农林窄轮距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第4部分:后置式动态试验方法

GB/T 23292-2009 拖拉机燃油箱试验方法

GB 24387-2009 农业和林业拖拉机燃油箱安全要求

GB/T 2779-2009 拖拉机拖挂装置型式尺寸和安装要求

GB/T 7120-2009 农业轮式拖拉机和机具三点悬挂挂接器3N类、4N类

GB/T 24660.2-2009 农业拖拉机乘员座椅

GB/T 24640-2009 水旱两用拖拉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24646-2009 拖拉机标定功率测试方法

GB/T 24660.1-2009 农林拖拉机驾驶员座椅技术条件

GB/T 24643-2009 拖拉机机组田间作业耗油量试验方法

GB/T 24642-2009 皮带传动轮式拖拉机磨合规程

GB/T 24651-2009 拖拉机变速拨叉技术条件

GB/T 24654-2009 农业轮式拖拉机及附加装置前装载装置连接支架

GB/T 19408.3-2009 农业车辆挂车和牵引车的机械连接第3部分:拖拉机牵引杆

GB/T 24641-2009 带作业机具的拖拉机机组通用技术条件

GB/T 24659.4-2009 农业履带拖拉机金属履带板技术条件

GB/T 24644-2009 农林拖拉机落物防护装置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

GB/T 24659.1-2009 农业履带拖拉机导向轮技术条件

GB/T 24659.2-2009 农业履带拖拉机驱动轮技术条件

GB/T 24659.3-2009 农业履带拖拉机支重轮技术条件

GB/T 15370.2-2009 农业拖拉机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50kW~130kW轮式拖拉机

GB/T 24650-2009 拖拉机花键轴技术条件

GB/T 24655-2009 农业拖拉机牵引农具用分置式液压油缸

GB/T 24652-2009 轮式拖拉机转向摇臂技术条件

GB/T 24653-2009 农业轮式拖拉机半轴技术条件

GB/T 24648.1-2009 拖拉机可靠性考核

GB/T 24645-2009 拖拉机防泥水密封性试验方法

GB/T 24649.1-2009 拖拉机挂车气制动系统储气筒技术条件

GB/T 24649.2-2009 拖拉机挂车气制动系统分配阀技术条件

GB/T 24649.3-2009 拖拉机挂车气制动系统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

GB/T 24649.4-2009 拖拉机挂车气制动系统气制动阀技术条件

GB/T 24649.5-2009 拖拉机挂车气制动系统制动气室技术条件

GB/T 24656-2009 拖拉机用柴油滤清器技术条件

GB/T 24657-2009 拖拉机铸铁轮辋技术条件

GB/T 24658-2009 拖拉机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GB/T 24647-2009 拖拉机适应性评价方法

GB/T 24668-2009 农林拖拉机和机具副液压系统

GB/T 24669-2009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驾驶员操作位置用附属电力传输联接器

GB/T 5263-2009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防护罩强度和磨损试验及验收规范

GB/T 17126.1-2009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和动力输入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制造和安全要求

GB/T 17126.2-2009 农业拖拉机和机械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和动力输入连接装置第2部分:动力输出万向节传动轴使用规范、各类联接装置用动力输出传动系和动力输入连接装置位置及间隙范围

GB/T 25410-2010 以拖拉机为动力的移动式泵站

GB/T 25424-201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风挡玻璃雨刷器

GB/T 25399-201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液压接头制动回路

GB 25682.1-2010 皮带传动拖拉机牵引效率限值及确定方法第1部分:轮式拖拉机

GB/T 3372-2010 拖拉机和农业、林业机械用轮辋系列

GB/T 15370.4-2012 农业拖拉机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履带拖拉机

GB/T 1593.1-1996 农业轮式拖拉机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第1部分:1、2、3和4类。

(3)套管装置棉花作用扩展阅读

拖拉机虽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器,其型式和大小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发动机、底盘和电器设备三大部分组成的,每一项都不可或缺的。

1、发动机

它是拖拉机产生动力的装置,其作用是将燃料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向外输出动力。我国生产的农用拖拉机大都采用柴油机。

2、底盘

它是拖拉机传递动力的装置。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和工作装置使拖拉机行驶,并完成移动作业或固定作用。

3、电器设备

它是保证拖拉机用电的装置。其作用是解决照明、安全信号和发动机的起动。

⑷ 三项插头改两项插头的好处

你好,1、 照明开关为何必须接在火线上?
如果将照明开关装设在零线上,虽然断开时电灯也不亮,但灯头的相线仍然是接通的,而人们以为灯不亮,就会错误地认为是处于断电状态。而实际上灯具上各点的对地电压仍是220伏的危险电压。如果灯灭时人们触及这些实际上带电的部位,就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各种照明开关或单相小容量用电设备的开关,只有串接在火线上,才能确保安全。

2、 单相三孔插座如何安装才正确?为什么?
通常,单相用电设备,特别是移动式用电设备,都应使用三芯插头和与之配套的三孔插座。三孔插座上有专用的保护接零(地)插孔,在采用接零保护时,有人常常仅在插座底内将此孔接线桩头与引入插座内的那根零线直接相连,这是极为危险的。因为万一电源的零线断开,或者电源的火(相)线、零线接反,其外壳等金属部分也将带上与电源相同的电压,这就会导致触电。
因此,接线时专用接地插孔应与专用的保护接地线相连。采用接零保护时,接零线应从电源端专门引来,而不应就近利用引入插座的零线。

3、 塑料绝缘导线为什么严禁直接埋在墙内?
(1) 塑料绝缘导线长时间使用后,塑料会老化龟裂,绝缘水平大大降低,当线路短时过载或短路时,更易加速绝缘的损坏。
(2) 一旦墙体受潮,就会引起大面积漏电,危及人身安全。
(3) 塑料绝缘导线直接暗埋,不利于线路检修和保养。

4、 为什么要使用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又称漏电保护开关,是一种新型的电气安全装置,其主要用途是:
(1) 防止由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2) 防止用电过程中的单相触电事故。
(3) 及时切断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单相接地故障,防止因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加,在用电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本身的缺陷、使用不当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利而造成的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而漏电保护器的出现,对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技术手段。

5、 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统计资料表明,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爬上高压电杆掏鸟巢;低压架空线路断线后不停电用手去拾火线;黑夜带电接线手摸带电体;用手摸破损的胶盖刀闸。
(2) 违反操作规程,带电连接线路或电气设备而又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触及破坏的设备或导线;误登带电设备;带电接照明灯具;带电修理电动工具;带电移动电气设备;用湿手拧灯泡等。
(3) 设备不合格,安全距离不够;二线一地制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线不合格或接地线断开;绝缘破坏导线裸露在外等。
(4) 设备失修,大风刮断线路或刮倒电杆未及时修理;胶盖刀闸的胶木损坏未及时更改;电动机导线破损,使外壳长期带电;瓷瓶破坏,使相线与拉线短接,设备外壳带电。
(5) 其他偶然原因,夜间行走触碰断落在地面的带电导线。

6、 发生触电时应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修工作。
(1)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2) 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 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
如果现场除救护者之外,还有第二人在场,则还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1) 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设备。
2) 劝退现场闲杂人员。
3) 保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
4) 向领导报告,并请医生前来抢救。
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如果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

7、 家庭安全用电有哪些措施?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应用,正确掌握安全用电知识,确保用电安全至关重要。
(1) 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
(2) 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3) 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4) 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
(5)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6) 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7) 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
(8) 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8、 如何防止烧损家用电器?
常用的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伏,正常的供电电压在220伏左右。当供电线路中若因雷击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供电电压瞬时升高、三相负荷不平衡户线年久失修发生断零线,或因人为错接线等引起的相电压升高等原因发生电压升高,就会使电流增大导致家用电器因过热而烧损。要防止烧损家用电器,就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用电设备不使用时应尽量断开电源;二是改造陈旧失修的接户线;三是安装带过电压保护漏电开关。

9、 居民家庭用的保险丝如何选配?
居民家庭用的保险丝应根据用电容量的大小来选用。如使用容量为5安的电表时,保险丝应大于6安小于10安;如使用容量为10安的电表时,保险丝应大于12安小于20安,也就是选用的保险丝应是电表容量的1.2~2倍。选用的保险丝应是符合规定的一根,而不能以小容量的保险丝多根并用,更不能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使用。

10、 漏电保护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技术上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触电保护的灵敏度要正确合理,一般启动电流应在15~30毫安范围内。
(2) 触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应大于0.1秒。
(3) 保护器应装有必要的监视设备,以防运行状态改变时失去保护作用,如对电压型触电保护器,应装设零线接地的装置。

11、 如何防止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火灾后怎么办?
首先,在安装电气设备的时候,必须保证质量,并应满足安全防火的各项要求。要用合格的电气设备,破损的开关、灯头和破损的电线都不能使用,电线的接头要按规定连接法牢靠连接,并用绝缘胶带包好。对接线桩头、端子的接线要拧紧螺丝,防止因接线松动而造成接触不良。电工安装好设备后,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灯头、插座接线松动(特别是移动电器插头接线容易松动),接触不良或有过热现象,要找电工及时处理。
其次,不要在低压线路和开关、插座、熔断器附近放置油类、棉花、木屑、木材等易染物品。
电气火灾前,都有一种前兆,要特别引起重视,就是电线因过热首先会烧焦绝缘外皮,散发出一种烧胶皮、烧塑料的难闻气味。所以,当闻到此气味时,应首先想到可能是电气方面原因引起的,如查不到其他原因,应立即拉闸停电,直到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才能合闸送电。
万一发生了火灾,不管是否是电气方面引起的,首先要想办法迅速切断火灾范围内的电源。因为,如果火灾是电气方面引起的,切断了电源,也就切断了起火的火源;如果火灾不是电气方面引起的,也会烧坏电线的绝缘,若不切断电源,烧坏的电线会造成碰线短路,引起更大范围的电线着火。发生电气火灾后,应使用盖土、盖沙或灭火器,但决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因此种灭火剂是导电的。

12、 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每个家庭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电工器具,如验电笔、螺丝刀、胶钳等、还必须具备有适合家用电器使用权用的各种规格的保险丝具和保险丝。
(2)、每户家用电表前必须装有总保险,电表后应装有总刀闸和漏电保护开关。
(3)、任何情况下严禁区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保险丝的大小一定要与用电容量匹配。更换保险丝时要拔下瓷盒盖更换,不得直接在瓷盒内搭接保险丝,不得在带电情况下(未拉开刀闸)更换保险丝。
(4)、烧断保险丝或漏电开关动作后,必须查明原因才能再合上开关电源。任何情况下不得用导线将保险短接或者压住漏电开关跳闸机构强行送电。
(5)、购买家用电器时应认真查看产品说明书的技术参数(如频率、电压等)是否符合本地用电要求。要清楚耗电功率多少、家庭已有的供电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配线容量、插头、插座、保险丝具、电表是否满足要求。
(6)、当家用配电设备不能满足家用电器容量要求时,应予更换改造,严禁凑合使用。否则超负荷运行会损坏电气设备,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7)、购买家用电器还应了解其绝缘性能:是一般绝缘、加强绝缘还是双重绝缘。如果是靠接地作漏电保护的,则接地线必不可少。即使是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的电气设备,作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亦有好处。
(8)、带有电动机类的家用电器(如电风扇等),还应了解耐热水平,是否长时间连续运行。要注意家用电器的散热条件。
(9)、安装家用电器前应查看产品说明书对安装环境的要求,特别注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不要把家用电器安装在湿热、灰尘多或有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10)、在敷设室内配线时,相线、零线应标志明晰,并与家用电器接线保持一致,不得互相接错。
(11)、家用电器与电源连接,必须采用可开断的开关或插接头,禁止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
(12)、凡要求有保护接地或保安接零的家用电器,都应采用三脚插头和三眼插座,不得用双脚插头和双眼插座代用,造成接地(或接零)线空档。
(13)、家庭配线中间最好没有接头。必须有接头时应接触牢固并用绝缘胶布缠绕,或者用瓷接线盒。标止用医用胶布代替电工胶布包扎接头。
(14)、导线与开关,刀闸、保险盒、灯头等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多胶软铜线接头应拢绞合后再放到接头螺丝垫片下,防止细股线散开碰另一接头上造成短路。
(15)、家庭配线不得直接敷设在易燃的建筑材料上面,如需在木料上布线必须使用瓷珠或瓷夹子;穿越木板必须使用瓷套管。不得使用易燃塑料和其他的易燃材料作为装饰用料。
(16)、接地或接零线虽然正常时不带电,但断线后如遇漏电会使权电器外壳带电;如遇短路,接地线亦通过大电流。为其安全,接地(接零)线规格应不小于相导线,在其上不得装开关或保险丝,也不得有接头。
(17)、接地线不得接在自来水管上(因为现在自来水管接头堵漏用的都是绝缘带,没有接地效果);不得接在煤气管上(以防电火花引起煤气爆炸);不得接在电话线的地线上(以防强电窜弱电);也不得接在避雷线的引下线上(以防雷电时反击)。
(18)、所有的开关、刀闸、保险盒都必须有盖。胶木盖板老化、残缺不全者必须更换。脏污受潮者必须停电擦抹干净后才能使用。
(19)、电源线不要拖放在地面上,以防电源线绊人,并防止损坏绝缘。
(20)、家用电器试用前应对照说明书,将所有开关、按钮都置于原始停机位置,然后按说明书要求的开停操作顺序操作。如果有运动部件如摇头风扇,应事先考虑足够的运动空间。
(21)、家用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火花、冒烟或有烧焦味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22)、移动家用电器时一定要切断电源,以防触电。
(23)、发热电器周围必须远离易燃物料。电炉子,取暖炉、电熨斗等发热电器不得直接搁在木板上,以免引起火灾。
(24)、禁止用湿手接触带电的开关;禁止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拔、插电源插头时手指不得接触触头的金属部分;也不能用湿手更换电气元件或灯泡。
(25)、对于经常手拿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吹风、电烙铁等),切忌将电线缠绕在手上使用。
(26)、对于接触人体的家用电器,如电热毯、电油帽、电热足鞋等,使用前应通电试验检查,确无漏电后才接触人体。
(27)、禁止用拖导线的方法来移动家用电器;禁止用拖导线的方法来拔插头。
(28)、使用家用电器时,先插上不带电侧的插座,最后才合上刀闸或插上带电侧插座;停用家用电器则相反,先拉开带电侧刀闸或拔出带电侧插座,然后才拔出不带电侧的插座(如果需要拔出话)。
(29)、紧急情况需要切断电源导线时,必须用绝缘电工钳或带绝缘手柄的刀具。
(30)、抢救触电人员时,首先要断开电源或用木板、绝缘杆挑开电源线,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拖拉触电人员,以免连环触电。
(31)、家用电器除电冰箱这类电器外,都要随手关掉电源特别是电热类电器,要防止长时间发热造成火灾。
(32)、严禁使用床开关。除电热毯外,不要把带电的电气设备引上床,靠近睡眠的人体。即使使用电热毯,如果没有必要整夜通电保暖,也建议发热后断电使用,以保安全。
(33)、家用电器烧焦、冒烟、着火,必须立即断开电源,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浇喷。
(34)、对室内配线和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绝缘检查,发现破损要及时用电工胶布包缠。
(35)、在雨季前或长时间不用又重新使用的家用电器,用500V摇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MΩ,方可认为绝缘良好,可正常使用.如无摇表,至少也应用验电笔经常检查有无漏电现象.
(36)、对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应保持其干燥和清洁,不要用汽油、酒精、肥皂水、去污粉等带腐蚀或导电的液体擦抹家用电器表面。
(37)、家用电器损坏后要请专业人员或送修理店修理;严禁非专业人员在带电情况下打开家用电器外壳。

电饭煲省电小窍门
现在市面上的电饭煲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电饭煲,另外一种是电脑电饭煲。使用机械电饭煲时,电饭煲上盖一条毛巾,注意不要遮住出气孔,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当米汤沸腾后,将按键抬起利用电热盘的余热将米汤蒸干,再摁下按键,焖15分钟即可食用。电饭煲用完后,一定要拔下电源插头,不然电饭煲内温度下降到70度以下时,会自动通电,这样既费电又会缩短使用寿命。尽量选择功率大的电饭煲,因为煮同量的米饭,700瓦的电饭煲比500瓦的电饭煲要省时间。电脑电饭煲一般功率较大,在800瓦左右,从而节能,但价格稍贵,一般都在500元至800元之间。
电视机省电小窍门
电视机节能可以通过如下几条途径:首先控制好对比度和亮度。一般彩色电视机最亮与最暗时的功耗能相差3O瓦至50瓦,建议室内开一盏低瓦数的日光灯,把电视对比度和亮度调到中间为最佳。其次控制音量,音量大,功耗高。第三个省电的办法是观看影碟时,最好在AV状态下。因为在AV状态下,信号是直接接入的,减少了电视高频头工作,耗电自然就减少了。第四是看完电视后,不能用遥控器关机,要关掉电视机上的电源。因为遥控关机后,电视机仍处在整机待用状态,还在用电。一般情况下,待机10小时,相当于消耗半度电。最后是给电视机加防尘罩。这样可防止电视机吸进灰尘,灰尘多了增加电耗。
空调省电小窍门
1.空调使用过程中温度不能调得过低。因为空调所控制的温度调得越低,所耗的电量就越多,故一般把室内温度降低6至7度就行了。
2.制冷时室温定高1度,制热时室温定低2度,均可省电10%以上,而人体几乎觉察不到这微小的差别。
3.设定开机时,设置高冷/高热,以最快达到控制目的;当温度适宜时,改中、低风、减少能耗,降低噪音。
4.“通风”开关不能处于常开状态,否则将增加耗电量。
5.少开门窗可以减少房外热量进入,利于省电。
6.使用空调器的房间,最好使用厚质地的窗帘,以减少凉空气散失。
7.室内、外机连接管不超过推荐长度,可增强制冷效果。
8.安装空调器要尽量选择房间的阴面,避免阳光直射机身。如不具备这种条件,应给空调器加盖遮阳罩。
9.定期清除室外散热片上的灰尘,保持清洁。散热片上的灰尘过多,可大幅度增加耗电量。
冰箱省电小窍门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A++级节能冰箱比普通的冰箱要省电。家庭用的节能冰箱一般消耗0.5?0.8度电/天,而普通冰箱一般耗电1?1.5度电/天,大约可以省一半电。另外,使用冰箱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冷藏物品不要放得太密,留下空隙利于冷空气循环,这样食物降温的速度比较快,减少压缩机的运转次数,节约电能。
2.在冰箱里放进新鲜果菜时,一定要把它们摊开。如果果菜堆在一起,会造成外冷内热,就会消耗更多的电量。
3.对于那些块头较大的食物,可根据家庭每次食用的份量分开包装,一次只取出一次食用的量,而不必把一大块食物都从冰箱里取出来,用不完再放回去。反复冷冻既浪费电力,又容易对食物产生破坏。
4.解冻的方法有水冲、自然解冻等几种。在食用前几小时,可以先把食物从冷藏室(4度左右)里拿到微冻室(1度左右)里,因为冷冻食品的冷气可以帮助保持温度,减少压缩机的运转,从而达到省电目的。
冰箱的摆放也有讲究,一般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摆放冰箱时,一般应在两侧预留5?10厘米、上方10厘米、后侧10厘米的空间,可以帮助冰箱散热。
2.不要与音响、电视、微波炉等电器放在一起,这些电器产生的热量会增加冰箱的耗电量。 19737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套管装置棉花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结晶与过滤的实验装置图 浏览:897
阀门锈死断怎么办 浏览:366
高铁动车上能带电动工具吗 浏览:110
三地画怎么加工设备 浏览:659
电动工具店铺牌子图片 浏览:566
计算机常见的辅助设备有哪些 浏览:189
机械杂质的危害有哪些 浏览:913
东莞市五金制品加工 浏览:373
甩手工具箱裂变宝贝 浏览:943
变电站保护及自动装置 浏览:318
设计捕小鱼的捕鱼装置 浏览:296
啤酒灌装设备哪里有 浏览:532
常纺机械怎么样 浏览:269
轴承基本额定负荷怎么计算 浏览:901
回收轴承电话多少 浏览:311
暖气进水阀门损坏归谁管理 浏览:113
华为rru是什么设备 浏览:229
机械表磁化为什么走的快 浏览:456
柴油车仪表盘obd是什么意思 浏览:545
fgo机械龙娘什么时候 浏览:573